- 相關推薦
東方不敗形象分析
東方不敗,是金庸小說《笑傲江湖》里日月神教的教主,憑著一手《葵花寶典》多年來穩(wěn)坐“武功天下第一”的寶座。然而,他正式出場的次數(shù)卻只有半個章節(jié)。在出場之前,只聞其名不見其真人。出場之后,卻如曇花一現(xiàn),瞬間灰飛煙滅。東方不敗在整部人才輩出的《笑傲江湖》里,只是一個配角,一片綠葉。但,在這個人身上,卻蘊藏了諸多謎團,讓人捉摸不透。
他是日月神教的教主,武功天下第一;他的智謀超群,手段高明;他若要一統(tǒng)江湖,憑著自身的武功與謀略,是有七八成機會成功的。然而,他成天要求教眾高呼“千秋萬載,一統(tǒng)江湖”的口號,卻從來不曾籌謀如何“一統(tǒng)江湖”。他的教主之位是篡奪回來的,但當?shù)玫街粮邿o上的權力以后,卻不理教務。他練成《葵花寶典》,卻令自身變成不男不女之身,寵信一個叫楊蓮亭的男人。楊蓮亭無論謀略與能力都不如他,他為何對這個男人如此著迷……每當讀原著正面描寫東方不敗的篇幅,這些疑惑會不由自主浮現(xiàn)在腦海中,讓人忍不住去思考探索這些謎團。越想找出答案,就越對這個人有興趣。
一:東方不敗為何不殺任我行?
東方不敗在成為教主之前,他只是日月神教風雷堂長老座下的一名副香主,得當時的教主任我行提拔,連連升職直至副教主。本來,任我行意欲將教主之位傳于他,但他卻先下手為強,趁任我行練功走火入魔之際發(fā)動叛亂,囚禁任我行,并用計謀掌控神教,成就梟雄霸業(yè)。他有本事?lián)魯〗讨魅挝倚校蹔Z了教主之位,足見其工于心計,心思縝密。須知任教主是何許人物!無論武功還是智謀均是江湖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但這鼎鼎大名的一教之主居然敗在了自己的下屬手里,可見東方不敗智謀之厲害。難怪任我行說他生平最佩服的三個半人之中,東方不敗排行第一。東方不敗成功奪位后,對前任教主,他居然囚而不殺!這個問題,直到現(xiàn)在我還想不通。我曾經(jīng)讀過講述歷史上政治斗爭的小說或文章,知道“斬草除根,不留后患”是爭權奪利者慣用的伎倆。奪權者為了防止對手死灰復燃,報復自己,往往會出此招,寧可殺錯,不會放過。但東方不敗,他擊敗任教主之后,沒有殺任,只是囚禁他在西湖底,還安排人手每天為他送上食物。這種行為,跟我們在其他書里讀到的政治家陰謀家的行為大相徑庭!這是為何?難道他不怕任我行日后會想辦法逃脫囚籠嗎?還是他自信得認為自己有絕對的把握令任我行沒有任何機會逃走?抑或有其他可能性?
十幾年后,東方不敗已因《葵花寶典》而陰陽顛倒,不理教務,寵信奸佞,把全副心思放在做女子這件事上。此時,任我行施計成功逃離牢籠。當任我行逃走后,東方不敗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呢?原著中任我行提到,他聯(lián)絡昔日的舊部,居然非常容易。十個中倒有八個不勝之喜。盈盈還提過,神教十位長老中已有六位改投了任。那些棄暗投明的教眾,東方不敗會不知道嗎?不可能吧。他是否在施“欲擒故縱”之計呢?否則怎會容忍教中某些長老背叛自己?雖然教主已經(jīng)不問世事,卻非糊涂蟲。否則,怎會因楊蓮亭一句“你的老朋友要見你”就知道任我行已經(jīng)來了?他也許要瞧瞧,瞧任我行用什么辦法從自己手中奪回教主之位,他要親手殺了任我行來證明自己比任強。當年他不殺任我行,是否也因為這樣?
二:東方不敗為何不籌劃“一統(tǒng)江湖”的大業(yè)?
東方不敗成功奪得了權力,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教主,這是何等的風光!他自己也說道,當初做了教主是多么的意氣風發(fā)。然而,在得到權力以后,他卻逐漸對權力失去了興趣,一個人藏起來學做女子。后期的他,渴望成為女子多于渴望權位。原著里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東方不敗的目光緩緩轉到盈盈臉上,問道:‘任大小姐,這幾年來我待你怎樣?’盈盈道:‘你待我很好。’東方不敗又嘆了口氣,幽幽的道:‘很好是談不上,只不過我一直很羨慕你。一個人生而為女子,已比臭男子幸運百倍,何況你這般千嬌百媚,青春年少。我若得能和你易地而處,別說是日月神教的教主,就算是皇帝老子,我也不做。’”
讀了這段話,會令人覺得,名利之于是他,已如糞土。這就能解釋他為何“不理教務”。只是,他是否徹底淡泊名利呢?還需要推斷。因為我覺得,對權力失去興趣并不能說明他淡泊名利,要看他將來的行為才能下結論。可惜任我行一行人來到,殺了他,所以很難推斷出如果他沒死,幾年以后日月神教會發(fā)生什么。如果他真的淡泊名利,幾年后會否交出教主之位呢?反正名利于他已無任何意義,做不做教主都一樣。只是他會不會這樣做,就沒人知道了。所以這“淡泊名利”一說,可以贊成,可以反對,可以有其他說法。因為無論哪個觀點都找不到足夠的論據(jù)去支撐,僅僅從教主這段話是推斷不出更好的理由的。
《東方不敗形象分析》全文內(nèi)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nèi)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三:東方不敗的行為像極了中國古代宦官專權的現(xiàn)象
東方教主寵信一個叫楊蓮亭的男人,將教中一切事務交與他,放任其弄權。他這種行為,像極了中國歷史上小人弄權的情況。歷史上,出現(xiàn)過皇帝不理政務,于是,臣下或身邊的太監(jiān)大權獨攬,朋黨叢生,黨爭激烈。比如明朝的嘉靖、萬歷、天啟三位皇帝。嘉靖帝終日沉迷修道,嚴嵩專權;萬歷怠政長達二十多年,臣下朋黨斗爭激烈;天啟沉迷做木工,魏忠賢大權獨攬,殘害忠良。這三位皇帝的共同點,是將個人喜好放在第一位,其他事情比如國家怎樣,百姓生活怎樣,他們?nèi)辉谝狻|方不敗,這位魔教教主的行為,跟這三位皇帝如出一轍,他最大的喜好,是做女人,其他事他漠不關心。有人說,東方不敗明知楊蓮亭弄權,卻不予理睬,而是放任自流,導致多位忠于神教的長老被楊害死。極權者可以這樣冷靜地自大狂妄,這是東方不敗最令人心寒之處。不理部下的生死固然令人心寒,但換一個角度來看,教主若勤于處理教務,他就很偉大嗎?不是的。他的“教務”,是想方設法消滅正派然后一統(tǒng)江湖,要忠于自己的下屬為自己的霸業(yè)送死,這難道不令人心寒嗎?東方不敗本是一個政治人物,從政治的角度來看,他不是好人。
四:東方不敗的感情
他寵信楊蓮亭,并非因為楊有多能干。而是因為:他愛上了這個人!這是一段匪夷所思的同性戀,同時也看出愛情的偉大。他愛楊,甘愿為楊做任何事。楊蓮亭對他聲色俱厲,他卻顯得十分“溫柔賢淑”,順從得很。我在想,他的“順從”究竟是真心的還是故意裝出來的?試想一下,東方不敗無論才智武功都遠勝楊蓮亭,他憑什么順從楊呢?僅僅因為愛他所以順從他么?假如楊真的是這段戀情里的主人,那么他在外面找其他女人,教主會有什么反應呢?(可惜原著對楊蓮亭著墨不多,單憑那幾段描寫難以推斷出楊蓮亭的為人,只作猜測。)
教主愛蓮弟,因為他認為“當世只有他(楊蓮亭)一人真正待我好,我只待他一個好”。細細分析這句話,我覺得,只有情竇初開的少女才會這樣說。他是陶醉在綿綿情意之中的“小女人”。楊蓮亭是他的一切。在眾敵環(huán)伺的情況下,他依然毫不顧忌地非常關心受了傷的楊。書中的描寫是這樣的:“‘蓮弟,你……你……怎么了?是給他打傷了嗎?’撲到楊蓮亭身旁,把他抱了起來,輕輕放在床上。東方不敗臉上一副愛憐無限的神情,連問:‘疼得厲害嗎?’又道:‘只是斷了腿骨,不要緊的,你放心好啦,我立刻給你接好。’慢慢給他除了鞋襪,拉過薰得噴香的繡被,蓋在他身上,便似一個賢淑的妻子服侍丈夫一般。”
作為一個政治家,面對強敵是不能流露出任何感情的。因為一絲絲微妙的情感,都有可能成為致死的弱點。東方不敗作為一個政治家,在強敵面前,他居然犯了這個錯誤!為什么呢?是因為他的心態(tài)日漸趨向女性化,權謀敏感度都下降了?試想一下,假如他看見楊受了傷,雖然內(nèi)心著急,表面卻不動聲色面無表情,盈盈的“圍魏救趙”之計恐怕用不了。
還有,咱們的東方教主還中了令狐沖的“激將法”之計。當令狐沖說他是“一個不男不女的老怪物”時,他“眉毛漸漸豎起,臉色發(fā)青”;當令狐沖說他的蓮弟“太過喜歡拈花惹草,到處留情”時,他“一張臉漲得通紅”,之后人影一晃,瞬間出手攻擊。令狐沖講那些話,原本要惹他發(fā)怒,可惜他中計了。因別人一兩句話而發(fā)怒的人,并非高明的政治家。
東方不敗在武功上確實不敗。面對四個武林高手的圍攻,他手持繡花針應對自如,不落敗像,我不得不佩服他高超的武功修為。他之所以被殺,是敗在一個“情”字上。他太在乎他的蓮弟了。若非盈盈折磨楊令他分心,任我行等四人恐怕會葬身在東方不敗的繡房之中。
五:楊蓮亭是否真的愛著東方不敗?
教主愛蓮弟,人所共知。但蓮弟有多愛他呢?書中描寫到,當教主應付任我行等四人的圍攻,楊蓮亭“坐在床上,凝神觀斗,滿臉關切之請”。于是盈盈跑去折磨楊。面對盈盈的百般凌-辱,楊強忍劇痛,不發(fā)一聲。從這段描述推測,蓮弟對教主確有幾分真情,但真情去到什么程度,就不得而知了。從正常的思維分析,一個男人長年累月對著一個人妖,他能受得了嗎?除非楊蓮亭也是不正常的。又或是他希望教主能繼續(xù)賦予自己權力去發(fā)號施令,所以即使感到受不了,也不敢有怨言(假如他有怨言,東方教主會繼續(xù)讓他統(tǒng)領神教嗎?)。
六:東方不敗殺童百熊的原因
童百熊是教主的生死之交,對教主恩義并重,還為他穩(wěn)坐教主之位立了大功。在任我行游說他背叛東方不敗之時,他凜然回絕,告訴任自己無論如何不會出賣朋友。這個對自己肝膽相照的朋友,東方不敗為何還要殺了他呢?
《東方不敗形象分析》全文內(nèi)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nèi)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東方不敗之所以殺童百熊,罪名是童老得罪了他的蓮弟。這只是表象,背后存在復雜的原因。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到關于這個問題的分析文章,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真正想要童百熊命的當然是東方不敗。童百熊對東方不敗有過大恩,而且還為東方不敗坐穩(wěn)教主的位置立過大功,但是,這也就是東方不敗要殺童百熊的原因。道理很簡單,在這樣的下屬面前,東方不敗怎么可能有威信?東方不敗搞不定童百熊,又怎么能真正搞定別的下屬?”
這個論斷,反映的是“功高蓋主”的現(xiàn)象。在中國歷代朝廷里,這種現(xiàn)象多次出現(xiàn)。一些大臣為皇帝的天下或者某些重大事件上立下大功,受君王封賞。這種大臣在朝廷里會形成一定的威望。當大臣的威望過大甚至有蓋過皇帝的威望時,皇帝就開始忌憚了,于是會找些街口除掉這些“功臣”。歷朝歷代,“功高蓋主”一直的君王的大忌。因為君王統(tǒng)治天下,若威望不如一個大臣,他如何繼續(xù)統(tǒng)治?
“功高蓋主”的現(xiàn)象會出現(xiàn)在朝廷,同樣會出現(xiàn)在江湖教派的內(nèi)部,日月神教自然不例外。但這也不能很好解釋這個問題。皇帝殺功臣樹立威望,是在太平盛世的情況下才能成功進行的。而當時的日月神教,出現(xiàn)眾多教徒對東方不敗非常不滿,有的已經(jīng)投靠了任我行。而童老還有一些人依然支持東方不敗。按道理,東方不敗理應利用這些人的威信去對付心存異心的教眾,待心懷異心者被逐一鏟除,再對付他們也不遲。若在如此重要的關頭殺害對自己忠心的部下,那豈不是更加激起公憤?何以會有威信呢?
東方不敗多年不理教務,寵信奸佞,教眾不滿,威信自然下降。他只要殺了任我行等人,就能重拾威信。要知道,任我行才是他最大的敵人。童百熊只是一個下屬,沒必要通過殺他而重拾威信吧。何況,即使殺了童,不見得一定能奪回威信。
東方不敗殺童百熊,是在任我行等人面前動手的。我覺得,是東方不敗有意在他的敵人面前露一手《葵花寶典》,于是殺了童百熊,目的是要令敵人心生怯意。任我行是何等厲害的人物,再加上令狐沖、向問天、上官云、盈盈,一共五人。這五人都是江湖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高手,武功不容小覷。要對付他們并不容易。臨陣對敵,假如敵人懼怕自己,那么,自己的勝算就會多幾分。
講了這么多,也不知道自己的推論是對還是錯。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出來的東方教主是不同的,這個人物沒有固定的形象,皆因原著對東方不敗的正面描寫實在太少了,只能通過前后文加上他的一言一語做猜測。不過,他對楊蓮亭的愛是出自真心的,這點絕對肯定。分析了這么多,東方不敗這個人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希望能像女子一樣享受愛情。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他可以得到至高無上的武功,可以得到名利權位,可以得到世間其他很多很多東西,卻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這是他深感痛苦深感遺憾的事。“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因為他得不到“丈夫的愛”,所以覺得“苦”。讀到他因楊蓮亭而被殺,確實令人心酸。
金庸武俠的確高明,不僅主角人物形象鮮明,連配角同樣寫得出彩。寥寥幾筆勾勒出那人的輪廊,卻不詳細描寫,留給讀者很多的想象空間。東方不敗就是例子。除此之外,還有夏雪宜,楊逍與紀曉芙的過去等等。小說家能夠把主角寫出色,足見其文采出眾,但連配角也寫得令人印象深刻,就更加高明了。
東方不敗形象分析 [篇2]
一、其實是個自感無價值的迷茫者!
東方不敗追求權力,但是你如果問她為什么要追求權力,她可能都沒辦法回答,因為她曾經(jīng)說過:“我,我是誰,這個答案連我自己都想知道。”她不知道她是誰,自然也不會知道她所追求之物是什么,也不會真正知道她追求那一切的動機。她好像只是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去追求權力的,又好像是因為自己的無價值感去追求權力的。那么她的缺乏安全感體現(xiàn)在哪里呢?她的無價值感又體現(xiàn)在哪里呢?就體現(xiàn)在她不惜以自殘的方式去練就一種不被天下人“所負”的武功上——《葵花寶典》;就體現(xiàn)在她為了證明自己而不惜把別人和整個江湖都毀滅掉!她不是為了權力而權力,她是想用權力來消除自己的恐懼和無價值感。那么,她恐懼和無價值感的根源是什么呢?
二、生死噩夢的江湖和一顆生病的心
江湖不在別處,江湖就是我們這個世界,江湖就在我們的心里,你無法去逃避它,因為:“有恩怨就有江湖,有人就有恩怨,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江湖好似是個死亡的地獄,沒幾個人能真正平安的活著,可謂:“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這一切只能說是個噩夢,東方不敗就是這噩夢中的一份子,她眼中的世界打打殺殺充滿了殘酷,她眼中的世界“強者為尊、弱者為寇”充滿了不平等,她的人生從疑惑到恐懼、從迷茫到瘋狂全是因為她認為她所看見的世界是一個外在的、迫-害于她的世界,她所看到的眾人都是“負心人”。她甚至這樣說:“我為天下人拋頭顱撒熱血,天下又有幾人記得我東方不敗呢,其實負心的是天下人。”她認為一切的過錯都是這世界和別人的,以至于連她唯一愛過的令狐沖都不肯原諒,當令狐沖問東方不敗是否是那晚陪他的女人時,她卻說:“我不會告訴你的。我要你永遠記得我,一生后悔。”其實,她是想讓誰后悔呢?她只能讓她自己后悔而已!東方不敗的心是一顆生病的心,她的自負和偏執(zhí)其實是自卑和內(nèi)疚,她的心很痛苦,她在決戰(zhàn)的最后一刻一邊刺繡一邊吟道:“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yè)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可見她還是未病入膏肓的。
三、東方不敗和她的“神功”
人人不都是東方不敗嗎?人人不都有一顆生病的心嗎?若人心不病,天下是不會亂的,也不會有像《葵花寶典》那樣神志不清的“寶典”。雖然東方不敗說:“我是一個大魔頭,我的路我一個人走。”但她真的愿意做一個“大魔頭”嗎?也只有她才是“大魔頭”嗎?她心中覺得自己是個“千古罪人”,她一度隱匿在黑木崖上,結果令她都感到怪異的事情發(fā)生了:“江湖中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個‘東方不敗’,都打著‘東方不敗’的名號你爭我奪。”有人甚至說:“‘東方不敗’不就是個名字嗎?誰都可以叫‘東方不敗’。”于是她終于找到很好的理由“重出江湖”。真的東方不敗和假的東方不敗的差別不在于他們的真與假,而在于他們的實力,因為“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實力。”假的東方不敗缺乏實力,自然失敗了。但真的東方不敗又如何呢,她是否因為她的神功而成功了?不,沒有,她的“不敗”便是她的“失敗”!不管是什么樣“寶典”或者什么樣的“神功”,都是虛無的,因為它們乃是人類病態(tài)心理的投射,它們帶來的不是“救贖”而是“死亡”。
四、什么樣的愛是“真愛”?
東方不敗曾經(jīng)是個男人,愛過一個女人;東方不敗又從男人變成女人,愛過一個男人。人世間的愛情對東方不敗來說,沒有什么意義。東方不敗需要的是解脫,需要的是心靈的治愈,人世間的愛做不到這一點。在人間,愛就意味著“我執(zhí)”,愛被區(qū)分為種種不同的形式,愛就意味著受苦和犧牲,甚至“死了都要愛”!這樣的愛又怎能稱為“愛”呢?認為這就是“愛”的人,不會是自由喜悅的人,不會活得自在坦然的。在超越世俗、道德與宗教意義的愛中:“愛是絕對的靈性,愛是絕對的圓滿,愛中無二無別,愛中平等一如,愛不會帶來痛苦,愛不需要犧牲,愛是生命的實相,愛中沒有死亡。”東方不敗需要的令她能獲得釋放的正是她“真我”層面的愛,“真我之愛”為“真愛”。
【東方不敗形象分析】相關文章:
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11-23
對蘇武的形象分析11-23
沙僧形象分析11-23
堂吉訶德形象分析09-11
組織形象分析報告11-23
孫悟空的形象分析11-23
人物典型形象分析11-27
晉文公的形象分析11-28
《邊城》翠翠形象分析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