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非計劃的再次手術監控管理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我院手術分級管理,促進手術科室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保障醫療安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按照《綜合醫院等級評審標準(意見稿)》最新要求,制定我院《非計劃再次手術監控管理制度》。
(一) 非計劃再次手術是指在在同一次住院期間,因各種原因導致患者需進行計劃外再次手術,原因分析為醫源性因素,即手術或特殊診治操作造成嚴重并發癥必須施行再次手術;以及非醫源性因素,即由于患者病情發展或出現嚴重術后并發癥而需要進行再次手術。
(二) 手術科室必須嚴格執行《圍術期關鍵環節管理制度》及《手術分能管理制度》,術前應做好患者病情、手術指征及手術風險的全面評估。
(三) 患者因各種原因需進行非計劃外再次手術,科室應進行嚴格的監控和管理,建立專門的非計劃再次手術專項管理登記本。再次手術后,科室應對患者施行非計劃再次手術的原因及術后情況進行討論和分析,由管床醫師進行記錄。
(四) 非計劃再次手術專項管理登記本記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患者姓名、住院號、入院時間、入院診斷、首次手術時間、首次術后情況、再次手術原因分析、再次手術后情況。
(五) 及時做好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工作,避免出現因溝通不及時、不到位或不清楚而出現的糾紛。
(六) 科室對二次手術的分析監測記錄除應及時登記外,必須附送一份交醫務部存檔,醫務部每年年底對該年度出現的非計劃再次手術情況進行分析、匯兌,分析結果將列為對科室進行年度考核的考核指標之一。
(七) 緊急的非計劃再次手術需第一時間報告醫務部。
湖南省兒童醫院
2017-10
非計劃的再次手術監控管理制度 [篇2]
為進一步加強我院手術分級管理,促進手術科室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保障醫療安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該制度。
非計劃再次手術是指在在同一次住院期間,因各種原因導致患者需進行計劃外再次手術。原因分為醫源性因素(即手術或特殊診治操作造成嚴重并發癥必須施行再次手術)和非醫源性因素(即由于患者病情發展或出現嚴重術后并發癥而需要進行再次手術)。
一、手術科室必須嚴格執行《圍手術期關鍵環節管理制度》及《手術分級管理制度》,術前應做好患者病情、手術指征及手術風險的全面評估。
二、患者因各種原因需進行非計劃再次手術,科室應進行嚴格的監控和管理,建立專門的非計劃再次手術專項管理登記本。再次手術后,科室應對患者施行非計劃再次手術的原因及術后情況進行討論和分析,由管床醫師進行記錄。
三、非計劃再次手術專項管理登記本記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項:患者姓名、住院號、入院時間、入院診斷、首次手術情況、首次術后情況、再次手術原因分析、再次手術后情況。
四、及時做好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工作,避免出現因溝通不及時或不清楚而出現的糾紛。
五、科室對二次手術的分析監測記錄除應及時登記外,必須附送一份交醫務科存檔,醫務科每年年底對該年度出現的非計劃再次手術情況進行分析、匯總,分析結果將列為對科室進行年度考核的考核指標之一。
非計劃再次手術管理流程
1、患者同一次住院再次手術,住院醫師需在再次手術12小時內上報。
2、由醫教科調查確定再次手術是否為非計劃再次手術。病情危急,則術前2小時或術后2小時上報醫務科或醫院總值班。由手術科室住院醫師填寫《非計劃再次手術上報表》上報科室護士長進行監管。
3、由醫教科填寫《非計劃再次手術登記表》。
4、由醫教科組織全科會診,必要時全院會診,選擇再次手術方式。
5、科室至少每季度開展一次“非計劃再次手術”的討論分析討論結果上報醫務科。
6、醫務科保存《非計劃再次手術上報表》。并組織全院每半年開展一次“非計劃再次手術”的討論分析,查找原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出整改措施。
【非計劃的再次手術監控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GPS監控平臺使用管理制度10-21
監控設施管理制度(精選7篇)09-09
非計劃停電應急預案08-25
再次見面的句子10-20
再次昂起頭作文10-28
再次撐起嘴角作文12-14
再次出發作文08-03
與于勒再次相會的作文08-06
再次的英語有哪些04-25
再次相見的作文范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