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雷雨中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話劇,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被認為是“中國話劇現實主義的基石”。《雷雨》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惡,社會制度的不合理,是命運對人殘忍的作弄。整個故事在雷雨中開始又在雷雨中結束,注定了是一幕人生大悲劇。劇中人物個性鮮明,獨具特色,人物命運極具傳奇色彩,情節跌宕起伏,發人深思。
劇中的周樸園是一個非常具有特色的人物,是豐富的、立體化的人物。是一個專制的封建家長角色,同時又是一個偽善的資本家。一方面他身上有著明顯的階級烙印,是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在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正常的人,一個有七情六欲、知冷知暖的人,與所有的正常人一樣,都有自己的愿望和追求,他是一個鮮明而獨特的人物。在《雷雨》中,周樸園所表現出的是善惡交織、復雜矛盾的人物形象。他陰險、狡詐、虛偽,是所有悲劇的始作俑者。他年輕時曾到德國留過學,也曾追求過西方進步思潮,受到過自由、開放思想觀念的熏陶。但由于周樸園從小就受封建道德禮法的洗禮,所以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周樸園特別維護自身的權威性,要建立一個在他眼中所謂的有秩序的“模范家庭”。
周樸園是一個絕對獨裁者,他是偽善的、冷酷并且殘酷的。就是在潛意識里,都始終維護著自己在家中的絕對統治地位,在他眼中,始終認定妻子蘩漪有病,認為蘩漪陰鷙、尖銳、乖戾的個性和反抗精神是不正常的,是一種病。所以,為了表現出自己對妻子的關心愛護,
他逼她喝藥,還請“有名的腦病專家”給她看病。他所做的一切,他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他是寬厚仁慈的,他是一個好丈夫,是出于對妻子的關心。
其實他所追求的是一個純粹的封建式獨裁者的地位,在勸妻子蘩漪吃藥的時遭到蘩漪的公然反抗后,他偽善、殘酷的一面便顯露出來,“冷峻”地勸誡蘩漪應當自重:“當了母親的人,處處應當替子女著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體,也應當替孩子做個服從的榜樣。”周樸園由不得任何人對他有半點個性和反抗,為了讓所有家庭成員絕對服從自己,周樸園讓周萍跪下勸自己的后母喝藥,這時,周樸園那個封建道德的執行者和捍衛者的可憎面目便徹底揭露出來了。
周樸園的復雜人性同時也體現在對待侍萍的情感上。三十年前,周樸園他面臨利益與愛情的沖突時,他選擇了利益拋棄了侍萍,當他知道侍萍抱著兒子投河自殺的消息,他心中充滿深深的愧疚,而且這種愧疚感隨著后來家庭生活的不和諧不斷加深。
為了減輕自己的負罪感,周樸園牢牢記住侍萍的生日,襯衣上繡著梅花,保持著三十年前家具的擺設,保持著關窗的習慣,甚至教育下一代與他一起懷念侍萍, 他給大兒子取名為“萍”,還命令周萍為了他的生母,把在歌舞廳廝混的不良行為“完全改過來”。 三十年來, 他一直沒有忘記侍萍,他經常獨自一人長久地凝視侍萍的照片,這些好像又看出,周樸園與侍萍之間是有感情的,周樸園是愛侍萍的。但是,30 年后,侍萍重新出現在周樸園面前時,他非但沒有那種驚喜萬分、重遇故人的欣喜表現,反而是一反常態,一句“你來干什么”!
就把他以前的種種“懷念”一筆勾銷了。前后對照顯得多么虛偽,他要真惦著她,此刻不期而遇,應該喜出望外,格外熱情,但他那緊張、害怕、冷酷的言語,哪有一絲一毫情義?當他意識到他的名譽、地位可能受到威脅,便馬上換了一副面孔,暴露出人性中自私、冷酷、虛偽的一面。
周樸園貪婪、兇狠、狡詐,作為一個資本家、一個大煤礦的董事長,他在礦上殘酷地壓迫工人, 引起工人的罷工反抗。為了鎮-壓反抗, 他勾結警-察開槍打死三十個工人。他對談判的工人代表軟硬兼施, 一方面花錢收買少數“沒有骨頭” 的代表, 另一方面將“鬧得最兇”的工人代表魯大海毫不留情地開除。為了弄到錢, 他什么都做得出來, 曾經“故意淹死了兩千二百個小工, 每一個小工的性命扣三百塊錢” 。可以說, 周樸園的煤礦是建立在工人的尸骨上的, 他的每一分錢都浸透了工人的鮮血, 他的行為滅絕人性, 令人發指。
劇中,繁漪是一個被凌-辱、被摧殘的女性,同時也是一個敢于沖破封建家庭束縛的“叛逆”,一個陰鷙的女人。蘩漪是“五四”后要求個性解放的資產階級女性,是接受過一點新教育的舊式女人,她渴望愛情,憧憬著美好的婚姻生活,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是專制家庭的叛逆女性,是最能體現時代精神的婦女形象。不公平的命運使她嫁給一個比她大20 多歲,她根本不愛的男人。18 年來,她感受到的只是周樸園的冷漠、對她的厭惡和壓制,受盡殘酷的精神折磨,呼吸不到一點自由的空氣。無愛的婚姻與寂寞枯燥的生活漸漸使她變成“ 石頭樣的死人”。
《雷雨中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蘩漪雷雨般的性格,隨著她悲劇性格的發展而發展。周樸園逼她吃藥的場面,她那不可屈服的個性已顯現出來了。作為封建專制的代表周樸園在家里是說一不二的, 沒有誰不怕他的, 周萍、周沖都是這樣, 連無賴式人物魯貴在周樸園面前也前言不搭后語, 總是“老老老爺”地叫著, 而惟獨蘩漪敢于反抗周樸園。她的反抗并不是從一開始就確立的, 而是經過一個過程。比如, 剛開始時, 盡管蘩漪對周樸園表現出抵觸情緒, 但還是順從的, 但到了后來, 蘩漪卻表現出“戰士”的品格: 直面周樸園, 數落他, 嘲笑他, 蔑視他。面對周樸園的訓斥, 蘩漪竟敢當面頂撞說: “( 輕蔑地) 不, 我不愿意。我告訴你, ( 暴躁地) 我不愿意。”
繁漪又是自私的,作為周樸園的繼室,她不甘心任人擺布,厭倦了冷寂陰沉的家庭,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抓住所謂的幸福,她饑不擇食地愛上周萍并死死纏住他,當她發現周萍在悔恨自己的過去,并要逃脫,將她一個人拋在苦海中時,她就明確地對周萍說:“不后悔,我向來不后悔。”進而又說:“是你把我引到一條母親不像母親,情-婦不像情-婦的道路上去了。”最后還說:“你不要把一個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來的。”對于自己的所作所為,在她看來這并不是可恥的,反而是正義的,是自己追求愛情、自由的最好宣言,是自己葆有生命活力的最好辦法。
蘩漪是外在性格特征是陰鷙憂郁的,這與她的枯燥無味的家庭生活,被周樸園封建專制壓迫與精神折磨十八年脫不了干系,也是周萍始亂終棄的行為造成的。在其內心深處更有著“火熾的熱情”,頑強
倔強的反抗性格。愛起人來像火一樣熱烈、恨起人來也像火一樣能把人燒毀,表現在行動上是不顧一切的追求,不顧一切的反抗與報復。
魯侍萍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婦女。在侍萍出場時,作者用“ 高貴的氣質”來描述她,盡管衣著樸素,她“依然像大家戶里落魄的婦人”。“ 高貴”始終是她行為的顯著特征,“她的純樸、高貴的心靈有一種稀有的十分動人的美”。在第一幕,四鳳對魯貴說:“媽不像您,見錢就忘了命。”第二幕中她制止四鳳按照魯貴的話去給自己拿汽水,說“那是人家的東西”;后來,當面撕毀周樸園給她開出的一張五千元支票。“所有這些讓我們見識了魯侍萍不卑不亢、自珍自愛、身窮志潔的高貴品質。”
高貴、善良的侍萍偏偏命運多舛。三十年前,她和才出生三天的兒子被周家趕出家門,殘忍地遺棄了。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河自盡,卻被人救活了。此后,便開始了漫長的苦難生活。“討飯,縫衣服,當老媽子,在學校里伺候人,為了自己的孩子,她嫁過兩次”,飽嘗了人間的辛酸與痛苦。她頑強地忍耐著,自身的悲劇提醒她,決不能讓女兒重復自己的命運。然而,她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她的女兒在幫工時,和周公館的大少爺相愛并懷上了他的孩子,而這個大少爺正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面對這么沉重的打擊,侍萍發出了宿命的悲嘆:“ 天知道誰犯了罪,誰造的這種孽! ”她決定獨自承受可能會有的命運懲罰,讓毫不知情的兄妹戀人遠走高飛。但她連這點愿望也無法實現,繁漪的瘋狂使所有的隱情被暴露出來,結果女兒觸電身亡,大兒子自殺了,二兒子出走了,一下子失去了這么多親人,她
徹底崩潰了,癡呆了。
劇中人物都有其各自的欲望和強烈的意向,他們不甘心自己的悲慘遭遇,為各自的生存理想而努力奮斗,但所有人物無論強弱、善惡,也無論是誰,都無法逃脫命運的操縱。他們越是掙扎,越是努力,結果陷得愈深,最后無法擺脫陷入絕望甚至死亡的悲劇命運中。《雷雨》震撼觀眾的藝術力量就在于它形象地再現了專制主義對一朵自由之花的摧殘,描述了專制社會使人變成鬼以及道貌岸然的邪-惡扭曲人性的歷程,讓人深深厭惡那個罪惡的社會。
雷雨中人物形象分析 [篇2]
話劇《雷雨》是中國現代戲劇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劇作者曹禺曾以說自己寫劇本“醉心于人物的塑造”,寫戲主要是寫人.本著對藝術的這一追求,他筆下誕生了無數個個性鮮明的人物藝術形象,而《雷雨》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成為廣為人知的性格典型。劇中塑造了周樸園的虛偽與冷酷;周沖的純真與虛幻;魯大海的沖動與莽撞;魯四鳳的單純與善良;魯貴的貪婪與勢利,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繁漪個性中的不屈不撓、無拘無束、敢愛敢恨的倔強性格也正是曹禺作品人物眾生相中最閃亮的一個,從而成為戲劇《雷雨》貢獻給中國現代文學人物畫廊的最耀眼的形象之一。但繁漪這一人物是可悲的,其結局是凄慘的,繁漪的悲劇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思考。下面就對《雷雨》中繁漪的現象作一番分析和探討。
《雷雨中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一、繁漪矛盾的處境,缺失的靈魂
繁漪追求個性解放和民主自由,在當時雖有其積極的社會意義,但同時對她也不能給予過高的評價。我認為主要有以上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作為真正覺醒的新女性應該是自尊、自愛和自律的,而繁漪遠遠沒有達到這一程度。她的至高理想是追求自由的愛情,即使是追求也常常表現出自卑、自棄和自虐的特點。繁漪因為她常苦苦哀求周萍,甚至舍而求其次,提出即使將來把四鳳接過來同住也行的要求。在得不到周萍的愛情時,竟然采取了玉石俱焚的做法。沒有新女性應具備的遠大理想和抱負,更沒有為百姓謀幸福的思想境界。在對待周萍的態度上,繁漪在劇中的貫串動作,她的種種作為和直接目的,雖然在于想留住周萍,但其結果卻往往是對周樸園的一種揭露。而且,她的揭露是那樣的辛辣鋒利,那樣的痛快徹底。請看下面這一段對話:
繁漪:你最對不起的是我,是你曾經引誘過的后母。
周萍:(有些怕她)你瘋了。
周萍:大家庭里不可能個個都是好人。不過我們這一房……
繁漪:都一樣,你父親是第一個偽君子。
繁漪:你欠了我一筆債,你對我負著責任,你不能看見了新的世界,就一個人跑。
周萍:我認為你用的這些字眼,簡直可怕。這不是在父親這樣——這樣體面的家庭里說的。
繁漪:(氣急)父親,父親,你撇開你的父親吧!體面,你也說體面?(冷笑)我在這樣的體面家庭已經十八年啦!你也說體面?周家的罪惡,我聽過,我見過,我做過。我始終不是你們周家的人。我做的事,我自己負責,不象你們的祖父,叔祖,同你們的好父親,偷偷做出許多可怕的事情,外面還是道德面孔,慈善家,社會上的好人物。
其次,真正的新女性應該是理性的,也是無私的,而蘩漪常常是非理性的,也是自私的。她的言行常以非理性的方式表現出來。為了自己所謂的愛情,竟冒著雨盯周萍的梢,甚至利用兒子的童真無邪當槍炮使,連周萍都痛罵她“喪失了一個母親最基本的天性”。對繁漪這個形象要辨證地來看:一方面,她身上具有反封建專制的個性解放色彩,她很大膽,勇敢的追求自由、愛情。她是周公館這個死寂的封建專制家庭的一場突發的“雷雨”,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她照亮了所有的黑暗與罪惡,發出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叫。另一方面,要與追求真正個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的新女性區分開來,看到她身上的封建落后女性的局限性,這使她無法擺脫家庭、社會的束縛,無法獲得最起碼的個性解放,最后終被黑暗吞噬。她是舊制度、舊家庭里被凌-辱、被摧殘、被遺棄的受害者,是封建資產階級家庭和黑暗社會造成的悲劇人物,具有較深刻的典型意義。她的悲劇命運是值得同情的,她的不幸暴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罪惡,她的叛逆和掙扎是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有力沖擊。通過追求個性自由而產生的愛情,不是美麗的。所以,她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她的悲劇也就成了社會的必然。《雷雨》成功塑造了這個豐富、復雜而微妙的人物形象,刻畫了她復雜而隱秘的靈魂。她在中國現代文學畫廊里是最為突出最為顯赫的形象之一。
二、繁漪的反抗精神及反抗的不徹底性
在周公館 ,18 年前 ,周樸園用欺騙手段跟繁漪結了婚。這個在德國留過學并且接受過流行思潮影響的資本家——周仆園身上缺少資產階級“文明”的色彩,生活習慣保留著封建遺老的氣息 ,他在“仁厚”有“教養”等外衣偽裝下的是冷酷、虛偽的靈魂。他非常重視在家庭中的地位,并得意于自己家庭的秩序和圓滿。在家庭里,“他的意見就是法律”。而繁漪卻是周公館這座牢籠中受“囚禁”的人,周家對繁漪來說是密不透風的“鐵匣子”,這對她的個性解放是一個極大的限制。同時也使她的反抗形式明顯地有別于西方資產階級女性。西方資產階級女性雖然也沒有政治地位,但是在個人生活上卻有一定的自由,而繁漪卻沒有任何社交的自由,她只是社會的附屬品,物質上雖然擁有盡有,精神上卻貧困如洗,她迷惑的心讓她無法走出周家的大門。
繁漪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但她卻不是一個具有開創性的能力和思想的人。她的反抗是軟弱的,徒勞的,不徹底的。她就象一只被蛛網緊密纏住的飛蟲,一直在不停的掙扎,即使會使自己折斷翅膀,即使最后會精疲力盡而亡,但她仍然堅持。
繁漪的反抗性,主要表現在對周樸園的反叛上。這貫穿在她的許多言行中,而且越來越尖銳,越來越激烈。第一次沖突是周樸園逼繁漪喝藥。“我不愿意喝這苦東西”,“我不想喝”,“留著我晚上喝不成么?”她最后還是屈從了,帶著極大的憤怒把藥喝了。第二次沖突是周樸園催繁漪去看病。這次繁漪卻是以挑戰者的姿態出現的。周樸園曾經兩次派仆人催繁漪去看病,繁漪都沒有去,周樸園只能自己親自去催,企圖以家長的威嚴逼她看病,但他沒有想到,繁漪并沒有被他嚇住,她仍沒有去看病,而是徑自回樓上去了。這次沖突中繁漪的態度有所改變,但優勢仍在周樸園一方。因為最后他還是讓周萍陪著柯大夫上樓替她看了病。第三次沖突是繁漪雨夜從魯家歸來遇到周樸園。這次繁漪的反抗性更表現得淋漓盡致。她對周樸園的每一次問話的回答,都使周樸園感到驚愕駭異最后又只能擺出家長的架勢命令繁漪到樓上去,但他得到的回答卻是:“(輕蔑)我不愿意,告訴你,我不愿意。”這可以看出優勢轉到了繁漪一方。第四次沖突是在劇尾。這次繁漪更以一個審判者的姿態,將周樸園叫出來,當著眾人的面,撕毀了他莊嚴的外衣,肅治了他的道德面具,讓周公館見不得人的黑暗暴露無遺。而周樸園此時完全處于消極的被動地位。每次沖突之后,都使她們的關系發生變化。繁漪對周樸園的反抗,也由消極到積極,越來越不可遏制,最后終于完全撕碎了周樸園的“尊嚴”,徹底破壞了周家的“秩序”,顯示出刀子“雷雨”般的性格。
雖然繁漪對周樸園的反抗,帶有個性解放思想跟封建專制斗爭的性質,具有較積極的社會意義,但是,繁漪,這個連兒子周沖都認為“不是一個平常的母親”,而是“最大膽,最有想象的”女性,卻并非是“反封建”的女性,她的骨子里沉積著的傳統封建文化深深地影響著她的思想和行為,她的意識深層潛伏著某些軟弱、妥協的因素。她對周樸園雖然充滿了怨恨,但卻沒有打算要沖出周公館這座“死牢”,去廣闊的自由天地里呼吸更為自由的社會空氣;她雖竭力反抗,但她并沒有正確地估計一下自己與對手之間懸殊的力量對比。所以在傳統思想的重壓下,她的習慣和本能使她沒有也不可能通過個人的力量去掙脫周樸園的控制。她是刺絲之中的一枝美麗的玫瑰 ,但終無法沖破封建社會道德法則的大網 ,只能做“困獸之斗”。
三、繁漪的覺醒意識與忘我的追求
沒有愛情的生活及不平等的夫妻關系,讓繁漪感到壓抑、枯燥,生命的郁結日漸沉重。周樸園家庭至上的觀念和專制主義的精神時刻折磨著她,她在空虛和痛苦中煎熬了十八年,他侵蝕著她的心靈,磨鈍她的感觀,但繁漪的堅韌、執拗,追求個性自由與解放的思想并未消隱沉淪,因此,當五四風暴席卷全國,反對舊禮教,個性解放的呼聲象春風般吹進周公館時,繁漪便從一個“石頭人”的冬眠中蘇醒了。她從中汲取了思想營養和精神力量,使她的生活出現了重大的轉折,從冷漠地等死轉而為對真真活著的追求。繁漪正是那個年代里為數不多的個性派女性的代表,她讀過一些書,有自己的思想,敢于作出自己的決定,即使在成為封建婚姻的犧牲品之后。她從情欲的解放中體味到精神的自由,重新找回丟失已久的生命力。“我不是周樸園的妻子,我不是周沖的母親!”她就是這樣一個敢于大膽釋放自己的女性。正是這樣,才把她與那些默默忍受政權、族權、夫權、神權捆-綁的婦女區分開來,顯出一絲耀眼的鋒芒。
她向往愛情,于是有了和周樸園和魯侍萍之子周萍的曖昧關系。她向往自由,希望自己能與周萍一起遠走高飛。但這一切希望隨著四鳳的出現而破滅了,周萍的移情別戀令繁漪心慌意亂。它試著用舊情軟化周萍,想使他回心轉意;她甚至苦苦哀求周萍回到她身邊……盡管這一切都是徒勞的,但這正體現了她對愛情、對幸福、對自由不顧一切的追求。雖然這種追求最后導致了周家家破人亡的悲劇,雖然這種追求并不符合中國傳統的道德標準和倫理觀念,但這追求卻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地表現著一種自然的精神。
余秋雨在《天涯故事》中摘過這樣一個故事:一頭鹿在獵手的追趕下拼命奔逃,但突然停住了。獵手一看鹿已在懸崖邊,這時鹿回過頭來,它的目光,清澈而美麗,無奈而凄涼,凄涼中閃耀出渴求生命的光彩……這是一種多么具有震撼力的眼神……故事的結局,是獵人放了那鹿。④
鹿,尚且有這種精神,更何況人呢?繁漪的追求,何償不是瀕臨絕境的一搏?
繁漪的追求固然選錯了方式,選錯了對象,但這種追求的本身是不容非議的。甚而,是值得褒獎的。這種精神,表現的是一份執著、一份堅毅、一份鍥而不舍的品質,其中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和對光明、對溫暖、對快樂、對一切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
繁漪的追求固然是具有局限性的,可以說是狹隘的,完全是從她個人角度考慮的,甚至絲毫沒有考慮到她的兒子周沖的利益。但換一個角度來看,他敢于沖破周家這個“牢籠”,敢于和周樸園“對著干”,甚至甘愿放棄奢華的生活,去“勝利大逃亡”,在當時的社會,這意味著一種挑戰、一種叛逆。雖然沒有成功,但確實難能可貴。就這一點來說,繁漪的追求是具有一定的時代進步性的。
繁漪的追求最終是一場空,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追求是人性中一種偉大的精神,她應該成為人生永恒的主題。
因為人生的短暫,我們必須學會追求。把追求注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天,我們才看得到希望。
讓我們牢記: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能——放棄追求!
四、異化的自我與毀滅的結局
繁漪的悲劇命運,有婚姻不幸的緣故,也有過高看重愛情而造成的理解差異。在沒有尊嚴、毫無生機、陰森的家中 ,她的精神受到極大的摧殘 ,人性受到壓抑而變得扭曲、異化。最終使繁漪處在一個“母親不是母親 ,情-婦不是情-婦”的尷尬地位。繁漪在周樸園那里得不到愛情 ,轉而到周萍那里尋求感情寄托。然而周萍會真的愛上繁漪嗎?假使沒有四鳳,他能把繁漪帶出那個“苦難的坑”嗎?不能!周萍本是傭人梅媽的兒子,很小的時候,就被殘忍地剝奪了母愛,再加上在周公館那樣一個冰冷、死寂的沒有一絲溫情的環境中,又遇上周樸園那樣一個專制的暴君父親,病態的環境形成了病態的人格。長時間的專制強壓,形成了他“猶疑,怯弱同沖突”的性格,他“會貿然做出自己終身詛咒的事”。所以當他剛見到繁漪比他大不了幾歲的繼母所帶給她的那種來自女性的柔情,以及繁漪每天所經受的那種同樣被壓抑的境遇,使周萍產生了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也使他這個“美麗的空形”暫時找到了一種心靈的慰藉,于是他引誘了他的后母,做出了“就是犯了滅倫的罪也干”⑤的事。其結果,和所有畸形的愛一樣,這種愛不過是一種畸形環境下孕育出來的怪胎,是經受不起生活的考驗的。很快,周萍就開始厭惡他們的這種關系。當然,這種厭惡跟四鳳的出現沒有必然的聯系。也就是說,即使四鳳不出現,周萍也不會真正愛上繁漪的。因為:
其一,周萍畢竟是一個受舊道德熏陶的青年,封建的人倫綱常在他身上還有著深深的烙印。他雖然不愛他的父親,甚至有些怕他,但跟繼母亂-倫他覺得還是有悖人倫的,是一種罪惡,并且這種罪惡感無時無刻不在壓迫著他,使他喘不過起來。在這樣的心理壓迫下,他怎么可能輕松地面對繁漪,并與她保持那種不正常的關系呢?
其二,以繁漪的性格,周萍也是不可能真正愛上他的。周萍長時間生活在一種極度壓抑的生活環境中,他特別需要一種“活”的,“新鮮”的,“青春”的東西來給他一種動力。而繁漪的陰鷙和她的沉靜憂郁,只能使他感到更加郁悶、甚至頹廢。這也是他想拼命地擺脫這種關系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這些,都是繁漪所不能理解也不可能理解的。這也正是繁漪的悲哀。
其三,周萍即使真愛繁漪,他也沒有足夠的勇氣脫離家庭把繁漪帶出去。周萍畢竟是一個對封建家庭還有著很強的依賴心理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不可能也不敢于沖破封建家庭的束縛,走上獨立生活的道路。周萍是一根脆弱的小草,他的肩膀不會支撐得住任何一種重擔,更可怕的是他還要別人的慰藉,原以為他與繁漪一起會有共同語言,咒罵自己的父親,最終又不自覺的以父親為楷模。
繁漪是執著的,“她會愛你如一只餓了三天的狗咬著它最喜歡的骨頭,她恨起你來也會像只惡狗狺狺地,不,多不聲不響地狠狠地吃了你。”⑥這種極端的心態在她的行動上都有所表現,愛起來像團火,恨起來像把刀,也就形成了她的悲劇特點。經過數次交鋒之后,繁漪那強烈的自信和希望開始消失,進攻的力量也已減退。但她為了重拾起破碎的夢,把自己從絕望中拯救出來。到最后一幕,她只剩下近乎絕望的乞求,是繁漪從來沒有過的,表現了她內心的極大痛苦。她的許多話都是忍受著屈辱,違拗著自己的天性說出來的:萍,好了。這一次我求你,最后一次求你。我從來不肯對人這樣低聲下氣說話,現在我求你可憐可憐我,這家我再也忍受不住了。
“不,不,你帶我走,——帶我離開這兒,(不顧一切地)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鳳接來——一塊住,我都可以,只要,只要(熱烈地)只要你不離開我。”⑦
這都表明了一個絕望的女人的最后的、無力的掙扎,也顯示出繁漪性格中舊式女人的怯弱,色厲內荏的一面。但是,繁漪畢竟是個乖戾的女人,當她得不到時,她便要徹底毀滅它。當她認為一切都無可挽回時,報復的時刻便到來了。到最后一幕,她承認了同周萍的關系,迫使周樸園認下了侍萍,使周家復雜的血緣關系一下子真-相大白,使得周萍再一次陷入亂-倫,在痛苦和毀恨中自殺身亡。繁漪也在愛與恨都燃盡之后,走到了她的末路,完成了她的悲劇。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由于繁漪兼有舊式女人和資產階級新的女性兩方面的因素,她所追求的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卻要通過與家人私奔的傳統方式來達到;盡管她很大膽,勇敢地追求愛情自由,卻想也沒想過要與騙她十八年,自己并不愛的周樸園表明決絕的意志;她雖然把愛情視為生命的全部內容和生活最高理想。但是,哪怕以“鬧鬼”的方式存在,她也可以在周公館屈辱地生活,這說明她雖然受過一點新的教育,但在她身上仍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這使她無法擺脫家庭、社會的束縛,無法獲得最起碼的個性解放。
繁漪在舊制度,舊家庭里是被凌-辱、被摧殘、被遺棄的受害者,她的悲劇命運是值得同情的。但在她的思想性格中,雜合著積極的和變-態的因素,她是封建資產階級家庭和黑暗社會造成的悲劇人物,因而具有較深刻的典型意義。繁漪在為爭取愛情自由而作的絕望反抗和斗爭中,雖然失去了一切,但卻有力地撕破和搗毀了周樸園處心積慮建立的家庭的“圓滿”秩序,沖擊和促進著封建王國的潰敗。可以說她的不幸命運暴露了封建資產階級家庭和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罪惡,她的叛逆和掙扎則是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有力沖擊。同時也說明在利已主義的發條上產生的反抗力量畢竟是軟弱的,不能持久的,通過追求個性自由產生的愛情,她并不是美麗的,當她破壞著自己的罪惡家庭時,也在破壞著別人的幸福;當她要求著自己的自由時,也在損害著別人的自由,所以她不可能使自己獲得真正的幸福,她的悲劇亦是必然的。
曹禺曾在《雷雨.序》中這樣說過:我最早想出的,并且較覺真切的是繁漪…….我喜歡看繁漪這樣的女人。我想她應該能動我的憐憫和尊敬,我會流著淚水哀悼這可憐的女人的。我會原諒她,雖然她做了所謂“最大惡極”的事情——拋棄了神圣的母親的天責。可見繁漪在作者的心中是令人同情的,她敢愛敢恨的突出個性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筆者對繁漪的愛恨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無可否認繁漪的悲劇深刻性,從一個側面揭示了這個家庭和社會,猶如一個封閉禁錮的黑匣子,是連一點人的自由都不可能的。人性被扭曲異化,美的心靈被扼殺窒息。“雷雨”的世界,是一個令人靈魂戰栗的世界。同時還表明了一個客觀的事實,在中國追求資產階級的個性解放個性自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以追求個性自由所產生的拼搏力量畢竟是軟弱的。但是如果過高的估價繁漪的個性解放和民主自由追求,好象太牽強了些。所以筆者認為繁漪只能是一個可憐的人,她的生活時代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劇。
【雷雨中人物形象分析】相關文章: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10-18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11-24
關于雷雨人物形象分析12-19
l 雷雨人物形象分析11-23
雷雨的人物形象分析08-03
雷雨的人物形象分析11-23
雷雨四鳳人物形象分析10-16
《雷雨》周蘩漪的人物形象分析12-12
翠翠中翠翠人物形象分析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