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研訓處下學期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和教育部《基礎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為指針,在上級教育科研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充分發揮教科研在我校教育工作中的先導作用,開展有效的研訓活動為途徑,以有效課堂教學為載體,凸現研訓一體,注重點面結合,踐行分層推進。積極實踐和探索研訓工作的理念、內容和方式,努力提高研訓工作實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課堂教學創新為重點和落腳點,以課題為載體,大興校本教研之風,積極推進我校教育科研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使科研工作更好地為教育決策服務,為進一步提升我校的辦學水平作出貢獻。
二、工作要點
(一)圍繞溫州市課程改革,開展課堂變革實驗,促進有效學習,繼續強化校本研究,推進科研創新。
1.強勢推進校本研究,通過校本研究,進行“新課標、新教材、新課堂”專題培訓活動,優化校本管理,開展校本研究,開發校本資源,建設校本課程,營造校本文化,開創制度化、科學化的學校教育科學研究的新局面。校本研究要形成校長為主帥,教師為主體,課堂為主陣地的格局。
2.繼續舉辦好教師教科研講座,構筑學校學術論壇。做到定內容、定人員、定時間、定地點,保證質量,通過學習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
(二)圍繞科研興校,規范教科研管理,形成科研網絡。
1.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科研才能,進一步規范我校教育科研管理。定期召開會議,學習教育理論,了解教育動態,關注教改熱點,收集、總結先進的教科研信息,積極推廣優秀教育科研成果。
2.重視科研成果的開發、轉化和應用推廣,重視發動教師,組織力量,撰寫高質量論文,保證有一定數量的文章在獲獎、發表。
(三)開展行動研究,加強教學反思,營造科研氛圍。
進一步開展和加強各教師教學反思的撰寫、交流活動。本學期教師教學反思或教學故事不少于10篇,杜絕抄襲現象,提倡互相學習,特別是對一些典型問題、熱點問題,各教師要加強展開討論。結合教師進修學校開展的“博客”的評比,青年教師要把自己的教學反思或教學故事上傳到自己的博客網站上,用博客記錄自己成長的足跡。
(四)開展校本教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開展和田寮教學點的教研活動,帶動薄弱學校教研工作。
2.有計劃有目的地讓教師選課,參加縣、市級以上的教育科研培訓及研討活動。
3.繼續推進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深入實施。
4、抓好兒童閱讀教學,農村班級讀書會。
(五)深化小班課堂
1、關注課堂小組合作。本學期我們將繼續關注關注課堂小組合作,課堂深度思維問題,要求課堂學生發言率達百分之百。校長室、教導處定于每周二為隨堂推門課,對全體教師加大隨堂聽課的力度,并將教師的執行情況納入考核。
2、落實教研組活動。本學期各教研組活動,確定一個活動主題,組內所有教師根據主題開展研究課活動。每名教師至少上一節小班化公開課,每學期至少不少于十次研討活動,讓小班課堂教學成為每個教師關注的焦點。并推行精品課堂,每個教研組集體備課,精心推選出一節具有小班特征的精品課,全體教師參與聽課,提高關注意識。
3、定期和不定期組織教學常規檢查。繼續發揮我校管理“三勤”——勤檢查、勤指導、勤總結”的優良傳統,強化領導干部、教師“小班化”意識,在過程中檢查各種標準件、調控教師教學情況、在過程中發掘典型個例給予宣傳,形成全校上下齊抓共管小班化的良好氛圍。
(六)落實“減負”精神。堅持杜絕隨意加快教學進度、拔高教學要求,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現象,積極為學生的素質發展創設寬松的環境與條件;組織教師認真研讀教材,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指導老師們在認真組織自主學習活動的同時,認真關注學生雙基是否到位,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扎實的基礎。
(七)編寫成果專集,擴大學校影響,提升科研水平。加強自身建設,認真學習理論,發揮應有作用。
各教研組組長要切實加強教育科研理論的學習,積極投身教育科研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養和教科管理水平,了解相關的教育教學熱點及理論前沿等,努力發揮教科研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引領、先導作用。
研訓處下學期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化學研訓本著“求真、務實、高效”,的原則,認真貫徹市、區有關部門的工作計劃和要求,堅持樹立“為基層教師服務,讓我們共同進步”的思想,強化服務意識,積極為基層教師營造研討、交流的氛圍,激發教師的內驅力,發揮骨干教師引領和示范作用,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努力提升本學科的研訓品質和教學質量。著力營造“緊張、有序、高效、科學”的備考氛圍,實現化學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研訓處下學期工作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二、工作目標
1、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做到與時俱進,提高服務基層的能力。
2、加強中考備考研究與指導,努力實現化學科中考質量的穩步提高。
3、充分發揮本學科“觀、訓、評”研訓模式的作用,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4、參與完成初中硏訓部《立足校本教研,提高初中課程改革質量研究》課題的驗收工作。通過課題研究、總結提高初中課程改革質量的有效途徑。
5、構建學科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6、加大骨干教師培訓力度,突出案例研究、微格培訓和互動研討,進一步提高骨干教師的素質。
7、強化網絡教研,發揮qq群、“化學教研網”的功能,拓寬研討渠道,促進區域交流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在課堂效率上下功夫
1.重心下移,指導教學通過集體、個體調研了解區內化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情況,并及時有針對性的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進一步的指導。
2.典型引路,以點帶面本學期要求骨干教師對復習課研討課的要求是課堂教學回歸自然,實施“原生態”教學。真正給基層教師以引領,達到“以點帶面,整體推動”的效果。
3.在反思中成長,在總結中提高。
通過教學反思提高教師自我教學意識,增強自我指導、自我批評的能力,提高教學水平。本學期要求市級骨干教師每人寫出4篇質量較高的教學反思;區級骨干教師上交三篇;其他教師每人上交兩篇。期末形成有價值的“反思集”,并將這種做法延續下去。
4.凝聚集體智慧,提倡高效課堂。
充分發揮各校集體智慧,在復習階段,注意復習課方面的研究,一定要注意典型習題的選擇,注意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將減輕學生負擔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培養學生能力達到一個有機的融合。
(二)、在校本教研上尋突破
1.以科研促教研,使教研促教學做好承擔的省級課題《立足校本教研,提高初中課程改革質量》結題工作,本著“以課改定課題研究, 以課題研究促進課改”的思路,。及時做好過程性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并同時深入思考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有實際意義的教學資源。
2、加強教研組建設 提倡同伴互助本學期繼續在區內實行“草根式教研”,教研活動本著“小、近、實”的原則,在教學工作過程中選取有價值的“問題”、“現象”作為研究主題。并形成有自己特色教研模式。
3、積極參與“案例”研討 形成特色本學期將組織教師觀摩網上優秀教師的優秀課例、骨干教師課堂教學等方式拓展教師的視野,使教師學會思考自己的課堂,理解自己的教育處境,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逐步形成自己鮮明的教學個性(風格)。
4、加強常規教學的管理,發揮教研員的引領、服務功能采用集體調研與個體調研相結合的方式,真正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給基層教師以及時的指導,并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
(三)、在隊伍打造上有提高
1、創“三有”骨干隊伍。
著力打造“有成效、有影響、有名氣”的骨干教師隊伍,爭取在區里聞名、市里有名、省里知名。
通過骨干教師培訓,達到提升骨干教師素質的目的;通過骨干復習課觀摩,達到展示骨干教師風采,促進全員提高的輻射作用。
通過鼓勵骨干教師參與省內一系列活動,達到鍛煉隊伍,擴大知名度的目的。
2、抓基層教研隊伍。
以“大學區”為契機,密切區內教研組的聯系,打造學習共同體,通過“大學區”聯片教研,“qq群”研討,送教下鄉等方式。加強校校、城鄉聯合,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
3、帶教學新秀隊伍。
以“手拉手”為平臺,密切青年教師和骨干教師的聯系,促進青年教師的迅速長。
(四)、在中考備考上講策略1.在認真學習區復習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化學科復習工作指導意見,并在學期初組織教師學習、討論,廣泛征求學科教師意見后,出臺,并嚴格按照執行。
2.在認真分析研究各省市的《化學中考分析評價報告》、《09中考考試說明》的基礎上,認真分析中考命題的規律和特點,高質量編好四套中考模擬試題,做到題型新穎,導向性強,為化學中考復習提供正確的導向。
3.分專題組織復習觀摩課研討活動,以“認真落實各章節教學目標,抓好單元復習,抓住分塊復習,抓實總復習”作為三個階段的工作要求,在每一個階段開展一次有實效性的觀摩研討活動,切實提高復習課的教學效率。
4.好質量分析工作,做到每次模擬考試后都能及時召開質量分析會。并及時通過“qq群”進行交流,及時糾正教學中的偏差。
5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交流中考中最基礎、最重要的若干專題的訓練資料,為基層學校的中考備考提供最新的教學資源6.認真做好中考信息收集、整理、反饋、落實工作,把中考工作做到早、準、實、新。
(五)、在研訓模式上圖創新1.繼續通過“信息卡”交流,密切與基層教師的關系,通過“信息卡”了解教師的所需、所想,及時調整自己的教研策略,內容。使研訓活動更扎實、有效、更有針對性,也更能引起教師的共鳴,做到有問必答。做到每次教研活動都要對上次教研情況進行反饋,對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予以答復,使教師對“信息卡”的真正重視起來。
2.開展骨干教師培訓,著力打造高素質的骨干教師隊伍。
本學期擬進行兩次培訓,模式:采用“主題”式內容:有效課堂教學時間:09年4月份參加人員:骨干教師、35周歲以下青年教師培訓原則:本著實用性、直觀性、針對性的原則,學習方式:自學與培訓相結合要求:做到每次活動都有主題,每次活動都有研討、每次活動都有反思、都有過程性材料的記錄,讓每一次活動都讓骨干教師有收獲。
進一步提高骨干教師素質,使之更好的發揮輻射作用。
3.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虛擬網絡教研,營造研討的氛圍本學期擬進一步增加“qq群”的人員數量,使更多的教師參與其中。在上學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qq群”的制度。增加qq群的使用率,增加其實效性,制定每月進行一次網絡教研的制度。
內容:質量分析 教學研討時間:每月第一周的周五下午13:00—14:00參加人員:區內有條件學校地點:學校微機室原則:參與性、主動性、針對性要求:每次研討事先教研員會給基層事先發一個通知,關于“qq”研討的主題,要求、內容“等。老師要事先做好準備。積極主動參與,做到真正營造”互動、協作、研討、提高“的研究氛圍。
4.做好全員培訓,提高全體教師的業務水平本學期擬進行如下幾項培訓工作:
(1)。新教材培訓(2)。《新課標》、《考試說明》研討(3)。落實復習指導意見(4)。復習觀摩研討(六)、在自身素質上求提升做為教研員應當有相當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深厚的理論修養,始終站在教學的最前沿,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廣大教師的尊重和信賴。因此,本學期要做到以下幾點:
1.充實自己的信息技術知識,建立起”qq群“的基礎上,加強有關知識的學習,充分發掘信息技術的作用,使信息技術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2. 在工作中本著”加強引領、熱情服務、善于合作、敢于創新“的原則。在工作中不斷反思、改進、完善自己。做到”教學相長“。
3. 善于從多種渠道汲取營養,重視910網的學習,做到理論與現實問題的結合,真正實現內涵式發展。
4. 認真完成”五個一“,促進自身業務實踐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服務于課程基層。
【研訓處下學期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期研訓工作計劃11-09
第二學期研訓工作計劃07-07
學期校本研訓計劃08-08
教師個人研訓工作計劃11-25
第二學期研訓工作計劃10篇07-07
第二學期研訓工作計劃(10篇)07-07
校本研訓工作總結03-13
科學研訓組活動總結12-11
學校研訓工作總結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