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回訪活動總結
當我聽說這次寒假回家要去做一個回訪母校的活動時,當我拿到回訪母校的資料時,我的心里異樣的激動,當初我奮斗的那個地方變成了什么樣子呢?還有當初為我著急諄諄教導我的高三老師們,他們還好嗎?雖然離開了母校,雖然她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對她的感情還是相當深的。我想每個人對自己的母校應該都有很深的感情吧。
今天是1月25號,回家的第二天我就踏上了去母校的路,心情格外激動。回訪母校是我校組織優秀學生利用節假日回到高中母校向老師、學弟學妹介紹自己學習、生活體會的實踐活動,同時也是我校招生工作中的一項特色工作,意義重大。由于我是第一次做社會實踐活動,沒什么檢驗,也不知道怎么能做好,所以請了一個學長和我一起,幫助我完成這次的任務。
當我踏進校門的那一刻,仿佛高中的點點滴滴就浮現在眼前。校園依然沒有變化,學弟學妹們的學習氣氛還是那樣濃。看到班主任在給學生上課,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高中學習生活。我知道無論我走到哪里,回到母校后感覺依然很親切。
剛進校門就看到了我的高三數學老師,同時他也是教務處主任,有了他的幫助我的社會實踐工作并能更好的開展了。在他的幫助下聯系到了一個班主任,我們將在她所在的班級做這次回訪母校活動。做了自我介紹和這次活動的目的。對于同學們關心的學科和專業,熱情細心的介紹,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介紹了我校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以及美好的發展前景,同時還介紹了我校的師資力量、校園環境和地理優勢。還和同學們談了談我們學校社團的一些活動。對于學生們最為關心的就業和獎助學金的情況,還做了重點介紹,使學生消除了對未來的擔憂和因貧困而無法入學的顧慮,同時向他們發了宣傳冊供他們在教室內傳閱。今天,我不僅要重溫終身難忘的高三生活,探望許久未見的老師們,為南京農業大學做宣傳,更重要的是給正在高考的難關中奮力拼搏的學弟學妹們帶去親切的關懷與有用的建議。 緊接著我找到當年教我的老師,多年不見,老師風采依舊,我們聊了聊當年的舊事,我談了談大學的學習情況和學校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免玩。 通過回訪母校也讓我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學校的社會知名度不
足,希望學校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網絡和電視技術;提高辦學質量和就業率,樹立品牌意識;繼續大力關注貧困學生,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 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大學生生一畢業就去創業,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畢竟大學生的社會閱歷還不是很成熟。許多事情都不是風平浪靜的,要應付各種各樣的狀況發生,除了自身的能力以外,還要借助個方面的人和事情。學會與人合作。畢竟路是人走出來的,所以我認為,大學生畢業之后最好能去參加工作,在工作中,了解這個社會的發展,認識更多的人,觸及更多的事情發展狀態,理解各種各樣的信息,打好基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希望以后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煉。同時也希望我的回訪可以為我校的宣傳與招生起一些作用,我校來年的生源質量又有提高。衷心的祝愿我們南京農業大學越辦越好!
我相信在南京農業大學老師的教育和培養下,我逐漸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很高興能和高中的學弟學妹們分享了我們的很多想法,并且得到了他們的積極回應。并且,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僅完成了既定任務,努力做好了一件對南農大和三中都很有意義的事,還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接識了很多朋友,收獲了很多很多。做完實踐后,最后的在同學們面前講話,這都鍛煉了自己與人打交道、寫文章以及在眾多人面前講話的能力,相信以后再有類似的活動時,會在現有的心理基礎上做得更好盡管活動并沒有大肆的宣傳抑或隆重的場面,但我相信我這次回訪是成功的,因為我給那些奮斗在高考第一線的學生們帶來了希望--------這也便是我的使命。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使學生們了解到了另一條通往理想大學的路,學習到了我們高中時期學習的一些好的經驗。通過這次活動我們鍛煉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學習到了一些為人處世方面的知識。不管是在前期準備工作中,還是在站上講臺的時候,我們都學到了一些在大學課本上沒有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又恰恰很重要,它將成為我們在以后學習生活中的寶貴財富。因此,我
《母校回訪活動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認為這次寒假活動,對于我們個人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它將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里程碑。
另外,我們在這次活動中也有一點不足之處。
南京農業大學雖然作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但在我們那邊幾乎沒有什么名氣,在我以前很少有人報考我們大學,每當我向我周圍的人提及我的大學時,他們總是很漠然,沒有什么興趣,貌似還對農業院校抱著某種偏見。我想這大概是因為他們的不了解,也是我們宣傳工作做的不夠到位造成的。因此在我回訪母校前就一直在思考究竟怎樣才能使我這次回訪對我們大學的宣傳起盡可能的作用,讓更多更好的母校畢業生報考我們學校。
母校回訪活動總結 [篇2]
時光荏苒,轉眼間離開母校已經一個學期了,驀然回首,才意識到日子的匆匆。回首往日在母校的點點滴滴,還依然記憶猶新;回首往日在母校的生活,還依然歷歷在目。
今天天氣雖然寒冷,踏著去母校的路,心情卻格外興奮。
很遠處就已隱約看見母校的大門上寫著石家莊外國語學校,一下子感覺特別熟悉,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高中。踏進母校的大門,依然還是原來的樣子。走在母校悠長的林蔭大道上,深深的,好像一眼望不到盡頭。曾經我們也嬉笑著從這里跑過,轉頭往往操場,那紅色的跑道上印著我們怎樣的身影,那些忙碌的日子好像也充滿了風情似的。看到校園的風景依舊,一種默然的熟悉感涌入心頭,走在曾經走過三年的路,心中不免想起了高中的生活。
雖已陶醉在這樣美好的校園風景鐘,但還不忘本次回訪母校的目的——宣傳湖大。來到曾經教過我的老師,感覺老師還是一樣的親切,一樣的和藹可親。
雖然回訪母校活動并沒有我們期待的那么順利,不過我們也算是勉強完成了此次宣傳任務,最主要的,我們找回了高中時那種毅力與激情,這將為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提供更大的幫助。
母校回訪活動總結 [篇3]
活動情況
2月6日,武高開學。
早在1月份就聯系過了高三時的班主任魏老師(也是教務處的一位主任),說是讓我開學后去,他會幫我安排。這天我便興沖沖地跑去了,不為一次把事情敲定,只為先一步看看老師,做一些鋪墊工作。巧的是,剛到了辦公室就發現了七八個以前的同學,是組隊來看老師的,也正在辦公室里等著。老同學見面,自然分外熱鬧,都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講個不停,說著自己上大學以來的情況。
我將南農的專刊和大宣傳報都放在了魏老師辦公室,并在桌上留了一盒南農米昔作為送給老師的禮物。其他同學雖然也有送東西的,但只有的送的是學校的特產,到哪都可以自豪地說:“這是我們南農食品院研究出來的!”
與魏老師短暫地交談之后,他急著到自己班上去,我們只得轉向唯一一個這學期沒做班主任的老師那——三樓數學辦公室,而我也正好去辦公室隔壁的文印室打印了66份自己設計的調查問卷(見附錄二),準備發給我將要訪問的班級。以前的五位任課老師今年基本上都去帶高一了,其中有四位都做了班主任。我趁著下課去高一所有的教室轉了一圈,見到了物理老師和生物老師并拍了一些照片(見附錄一)。
2月14日,星期二,武高多少年來不變的班會課在這天下午。
我早上八點多到了學校,魏老師幫我聯系了現高三(3)班的班主任何勤燕老師,任教英語。魏老師讓我趁著課間拿上所有要用的資料到英語辦公室和何老師認識一下,并承諾我等到高考結束填志愿的時候幫我把南農的大宣傳報掛起來。我便將東西一股腦兒地帶到了英語辦公室,找到何老師。
下午班會課時間,我帶著東西到了高三(4)班的教室,這時才突然意識到這個是文科班,也怪我當時沒有對魏老師講清楚,要是到理科班也許會與他們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吧。既然來都來了也只能將就著,何老師先向她的學生介紹了一下我,然后請我講話,我便找了三個同學發南農的專刊和我的調查表,以南農為例向他們解釋了問卷上的問題。等他們填寫完畢后,我抽取了幾個幸運數字,拿到右上角標有幸運數字的問卷的同學每人送了一小袋南農米昔,算是小小娛樂一下,希望能給他們緊張的學校帶去一絲放松。
晚自習前,我在他們教室逗留了一會兒,和他們交流了一些大學生活的情況,盡我所能回答了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并鼓勵他們認真學習。祝福大家都考上好大學之余,我還碰見了一位自小學起就相識的老友,正是在三(4)班,她向我傾訴了她對自己現如今成績排在班級中等水平的擔憂,我也向她提供了一些方法,并鼓勵她一切都還來得及,還有希望。
文科班女生多果然是文靜,六點十分不到便全部都在認真地做作業了,想當初我們班至少鬧到六點二十五,老師不來就一直鬧到上課……
《母校回訪活動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問卷統計
以下是我調查的八個問題的統計結果(問卷詳情見附錄二):
1、關于心中的大學生活是什么樣的,“泡圖書館”成為了很多同學的必要內容。此外,“豐富的社團和課外活動”以及“自由化管理和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2、感興趣的專業方向,因為是文科班吧,所以大多數都志在金融和語言方面,但我還是看到一個讓我眼睛一亮的答案——“園藝”,仔細一問下,果然有和我一樣喜歡花花草草的人哪。
3、高三學生了解的大學信息實在是太少了,在我的提示下絕大多數人都寫了“上網查詢”和“聽學長學姐介紹”,也怪不得他們,高考前灌輸的思想就是一切為了高考。
4、在綜合性大學和專業類大學中,這個班孩子的取向似乎是專業類大學略占優勢。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想文科班的學生應該會更偏向于綜合性學校,不知是怎么回事。也許他們不怎么理解這兩類的意思也不一定。
5、選擇大學時更注重:“a學校的綜合實力”17票;“b專業的好壞”23票;沒有人填“其他”。
6、是否會盡量選擇“211”或“985”工程的高校:“a是”30票;“b否”6票;發問卷的時候全班都迷茫地看著我,表示不知道211和985是什么,我很無語(其實當初我們也不是很清楚,要不是有段時間班主任經常弄些大學的資料來刺激我們學習的熱情估計我們也一樣吧)。南農啥時候能變成真正的985,優秀學生就會如潮一般地涌來了。
7、對地域的要求:“a盡量考在省內”28票;“b想去遠一點的地方”6票;“d對地域沒要求”7票。這印證了一句話,叫做“江蘇的考生不肯出省,蘇南的考生不肯過江。”
8、對大學四年后的繼續深造有什么想法,粗略統計后發現想考研的人還是挺多的,南農應該能為他們提供好的機會吧。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還是“先考上大學再說”,畢竟大學都沒上呢,思考什么深造呢。
思考總結
1、高三學生的時間實在過于緊張,能安排大半節課給我進行社會實踐實屬不易,更不用說了解大學的信息了。因此我認為回訪母校的活動如果放在高考結束填志愿之前,效果會比較好。
2、由于這次活動被安排到文科班,宣傳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作為理科出身,與文科學弟學妹們交流并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他們之中對南農感興趣的人也相當少,大多數人都偏向于經濟、政治和語言類方面的專業。這是我的失誤。
3、這次到班級活動的時間較短,之前準備的大綱沒有用上,在講臺前講話的時候雖然比較放得開,但事后回想起來發現遺漏了一些之前準備好的內容。總的說起來還是準備不夠充分。
最后想敘述一件事,并向學校提出一點建議。
有個叫周靜的女生,在調查問卷的“感興趣的專業”一問中填了“園藝”,自然引起我的注意。我看到后便到班上找她,想問清楚。記得大一剛開學的時候曾聽聞不少同學將“園藝”理解成了“園林藝術”,以為這個專業是搞設計的,誤報了進來。我便將這個情況對她敘述了一遍,看看她是不是也理解錯了,可以建議報景觀學。然而她給我的回答是:“我就是喜歡花花草草之類的。”然后我便向她粗略介紹了我這一學期所習得的園藝學相關內容,她聽了也很感興趣。但是我不得不抱歉地告訴她,園藝專業不收文科生。看她一臉失望的表情我也很不忍,因此我想向招生處的老師說:
園藝為什么不收文科生我不知道,但是從我自己現在學的這些公共基礎課來看,我這個理科生跟文科生也沒什么區別。
首先,只有第一學期學的物理學,主要內容都是光學知識,而這部分知識是高中物理三本選修書中的一本,而我市(常州市)大多數學校包括我的母校,統一選修了另兩本,也就是說我們完全沒有光學基礎。文科學生只是比我們理科少學了兩本選修而已,而這些少的知識似乎我們園藝專業都不涉及。
其次,關于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在江蘇高考的等級制度下,強化語數英弱化選修和必修已經成了總體趨勢。因為高考只算語數英的成績,江蘇考生的物化生政史地六門科目水平普遍較低。而選修物理和生物兩門的人,除了少數是因為對生物感興趣外,都屬于化學成績太差學不下去的。相反很多文科生的化學成績倒是有可能超過我們物生班的學生,只是他們因為各種原因更愿意學文科而已。作為一個物生班出身、同樣沒有化學基礎的園藝專業學生,深深地為那些喜歡園藝的文科生抱不平。
最后,我相信只要有興趣,只要愿意學,沒有什么學不好的。園藝不收文科生,最終結果還不是學院里女生遠遠多于男生,同高中時的文科班一樣。這說明園藝這個專業更需要也更適合細心的人。
僅向學校提出這么一點而已,可行與否還需認真思量,如有不當之處請見諒。
【母校回訪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母校回訪活動總結03-07
回訪母校實踐活動總結11-23
回訪母校個人活動總結11-23
回訪母校活動個人總結11-23
回訪母校活動總結冊11-23
寒假回訪母校活動總結11-23
回訪母校心得總結11-23
回訪母校實踐總結11-23
回訪母校總結范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