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物理備考計劃
一、學生現狀:
本九年級學生基礎普遍較低,基礎不牢固,而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這樣要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進步。從考試情況看:優等生(總分為100分的,80分以上)沒有一個,總分60分的試卷,最高分達到41分,還差5分才能達到;學習發展生(總分為100分的,60分以上的,有望提升到優等生的人)所占比例較低,91班有九個,其中有幾個是接近40分的,92班沒有一個;后進生(低于60分以下約10以內的,有望提升到學習發展生的人),對于91班所占比例較大,而92班也有小部分的人。總體情況分析:優等生沒有,學習發展生所占比例較小,后進生所占比例較大(尤其是91班)。其中學習發展生大多對學習熱情較高,但對自身要求不高,自律性不強,例如上課開小差,沒有認真對待課堂筆記與練習,缺乏不懂就問,刨根問底以及課外加強練習的求學精神,因此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概況能力存在嚴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識拓展和知識的綜合能力方面不夠好,學生反應能力弱,如91班的張立挺、林澤輝、譚龍燕、李楠、任夢瑤等。而對于占比例較為重的后進生,從平時的教學當中,我留意到,這樣的學生分為兩極化,一類是學習較為刻苦,認真上課做筆記,但一旦做練習就不會或者較為遲鈍亦或者計算能力較差,如91班的張鑫、譚文龍、謝燕婷等,92班的林純、楊進、李迅、周曉松、劉銳、劉力等;一類是學習較為懶散,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致使其基礎較差,但其上課反應較快,數學也較好,如91班的謝燕婷,92班的趙慶奧
二、復習工作策略及有關注意事項
1 、系統復習、夯實基礎階段(第一輪復習)
時間安排:2017年3月初——4月底
該階段是整個九年級復習的主體階段,耗時最長,教師、學生付出的精力最多,其成敗往往能決定理化成績的高低。總體要求是:夯實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構建知識網絡。目的是要對初中學習到的物理基礎知識進行全面的、系統的復習。具體要求是:緊扣課本,以教材內容體系為主線(注意:是“為主線”,不是說必須按課本編排去復習),分章、節進行單元復習訓練。
這一階段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第一輪復習就要依據教材,落實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 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 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復習時應多問幾個為什么。如:
A.該概念的物理意義是什么?即“為什么要引入該概念?”
B.該概念的含義是什么?
C.怎樣測量?
D.計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E.有沒有易混淆的概念?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
② 對基本規律的理解,復習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A. 該規律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B. 該規律成立的條件或適用范圍是什么?
C. 該規律的公式表達式及每個符號的物理意義、單位是什么?
D. 如何應用該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③ 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形成過程中的科學方法的理解。近幾年中考物理試題中,考查科學方法的題目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現在已達10%~15%。初中物理常見的科學方法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類比法”等。復習時要通過具體例子來理解和認識這些科學方法。比如:速度、密度、壓強等概念的形成中,
以及歐姆定律、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阿基米德原理等物理規律的形成中都含有“控制變量法”合力、串并聯-總電阻等概念的形成中含有“等效替代法”;電流、電阻等概念形成中含有“類比法”等等。
(2)要做到全面復習,
凡是《新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點都要認真復習,不能有遺漏,這是復習基礎知識最基本的要求和方法,教師要切忌挑選自己認為的“重點”、“熱點”反復講解和習練,造成其他知識點復習的淡化,給學生的知識結構留下隱患。
(3)要避免復習工作演變成單純的舊知識重復,搞成“壓縮餅干”式的教學,這既不利于學生完整知識結構的構建,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是第一輪復習的大敵。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中學物理知識整體的高度來看待和重新認識每一個知識點,幫助學生建立和完善知識結構,掌握課本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掌握每個考點間的相互聯系,教師可根據自己學校學生的實際,在教材體系的基礎上重新構建第一輪復習的框架體系,編排為新的復習單元進行復習,將“雙基”抓好,為后面的復習打好基礎。
(4)要抓好落實,要從每一個知識點和每一位學生兩個維度抓落實,即要把每一個知識點落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這就要求教師課堂上要關注、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特別是那些相對差生,課下要有計劃地批改每一位學生的作業和練習,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再結合輔導好 落實。注意:第一輪復習中必須將實驗內容貫穿進去,并且要注意探究能力的培養。
《2017中考物理備考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2 、專題復習、優化網絡階段(第二輪復習)
時間安排:從2017年5月初至2017年5月底
該階段復習是對第一輪復習的補充和提高,其目的是強化對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認識和熟練程度,對能力而言,該階段要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強化把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科能力。總體要求是: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注重對學生思維方法、思維過程的訓練,通過歸納和總結,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技巧,提高學生學科素質和綜合能力。具體要求是:打破章節界限,注重挖掘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專題教學形式,優化知識網絡。該階段要求學生能正確辨析各知識的基本概念及相互關系,提煉綜合問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物理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并能運用物理學知識解釋生產與生活實踐中的相關問題,適當進行理綜的應試訓練。在此階段專題的選擇和確定就顯得十分重要,各校教師要針對前一輪復習的實際效果,找出學生共有的薄弱知識點、能力線,將其提煉為一個個的專題,配以專項練習各個擊破,與系統復習一起,實現中考復習的目標。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專題復習:
(1)按照知識點可以將初中物理分成聲、熱、光、電、力等版塊,用知識樹的形式把每個版塊涉及的內容展現出來,建立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這樣將有助于同學們將第一輪復習的零碎知識進行整合,有利于弄清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建立由點到面的知識網絡。
(2)按照中考題目類型,可以分為選擇、填空、實驗探究(包括操作實驗)、計算、信息綜合等專題,進行專門練習,體會每種題型常見解題方法,使復習縱橫交錯,既練習了解題技巧,又能從整體上掌握復習重點。
(3)通過對某些特殊知識點的深挖細究,達到對某一類知識或某一專題的融合、深化。例如電學中的滑動變阻器,是“探究歐姆定律”、“測定小燈泡的電阻”、“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等實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儀器。同學們可以總結滑動變阻器在每個實驗中的用途,深化對電學實驗的理解。例如:所有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共同作用是:
A. 保護電路。通過改變自身電阻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而由于每個實驗的不同,使滑動變阻器分別具有不同的作用:
B. 探究歐姆定律中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為了保證兩端的電壓不變。
C. 探究歐姆定律中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改變定值電阻兩端電壓,從而達到多次實驗探究規律的作用。
D. 測定小燈泡的電阻——改變小燈泡兩端電壓,達到多次測試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的目的。
E. 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從而比較小燈泡亮度與電功率的關系。
F. 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改變電路中的電流,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的關系,還可以控制電流相等,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又如:可以通過“密度的測量”將“質量”、“浮力”、二力平衡”、“杠桿平衡原理”等力學知識貫穿起來,還可以將力學中測量儀器的使用歸納和總結等等。 3 、仿真模擬、體驗中考階段(第三輪復習)
時間安排:2017年6月初至中考前幾天
這一輪復習的時間不長,是演習模擬、查漏補缺的階段,是整個復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環。總體要求
是:整合知識,科學地查缺補漏。具體要求是:進行學科內綜合復習與模擬訓練,加強對學生文字表達能力和規范答題能力的培養與訓練。該階段的主要任務:一是檢驗前兩個階段的復習效果,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力爭做到有效的彌補;二是通過強化訓練,提高分析和解決綜合、復雜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三是使學生適應中考的能力要求,要求學生進一步總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提高解答速度;四是加強學生應試心理訓練和應試習慣培養,增強學生考試的自信心,讓學生熟悉并適應中考的氛圍和時間,調整中考前的心態,以便在中考時能把自己的真實水平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不要盲目地大題量訓練,以便給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模擬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正確率,并通過練、評、學生反思等形式,及時發現學生問題,引導學生查漏補缺。這里要特別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 、要求學生解題格式要規范,語言表達要準確。比如:計算題要寫出計算公式;簡答題要簡明扼要回答問題,或加以簡潔的解釋、舉例。
2 、要訓練學生對綜合題的分析方法和解題技巧。必要時可以在讀題時畫出草圖,便于理解題意和解答。 3 、要引導學生多關注社會熱點,注意觀察生活,聯系實際。比如,應知道最新科技發展、時事新聞等,同時還應關注環境污染問題、水資源問題、能源問題等。
《2017中考物理備考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三、幾點復習建議
1 、認真學習領會《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精神,明確物理中考的內容和要求,把準復習方向,復習過程中,應嚴格按《課程標準》、《考試說明》規定的范圍復習,對《考試說明》中重點強調的內容,要讓學生做到真正理解,會靈活運用。同時研究近三年的本省中考試題、各地中考試題和其他省市中考試題,以便更準確地在教學中滲透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2 、處理好《考試說明》與教材的關系,明確物理相關知識的中考要求,復習課中資料比較多,但以精選為宜,在復習中,應充分發揮《考試說明》的引導功能,明確相關知識在中考中的要求。通過研讀《考試說明》中典型例題,挖掘思維方法,養成“依綱扣本”的習慣;通過每章配套練習的訓練,實現舉一反三和遷移能力的養成;對典型例題的學習和研究,要注意從知識的內在聯系出發,挖掘試題的功能,課后再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典型習題進行反饋和訓練,從而減少復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四、各時間段復習內容
3月3號——3月14號
第一章機械運動、第二章聲現象、第三章光 和眼睛第四章物質形態及其變化、第五章我們周圍的物質(包含章節測試)
3月15號——3月底
第六章力和機械、第七章運動和力、第八章神奇的壓強、第九章浮力與升力,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簡單電路與歐姆定律、(包含章節測試)
3月底——4月10號
第十三章十四章機械功機械能與內能熱機、第十七章第十八章電能與電功率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
4月11號——4月底
第十章從粒子到宇宙、第十五章電磁鐵與自動控制、第十六章電動機與發電機、第十九章、二十章電磁波與信息時代、能源與能量守恒定律(這幾章以填空題的形式復習)
綜合測試
5月5號——5月7號
聲學板塊:光學板塊: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透鏡及其應用。以測試的形式檢測
5月8號——5月12號
力學板塊:與密度、壓強、浮力、力和運動、功、功 率、機械、聲現象、溫度、物態變化等相關的問題以測試的形式檢測
5月13號—5月18號
電學板塊:電路的連接與控制、歐姆定律與電功率、 安全用電。以測試的形式檢測
5月19號—5月23號
電磁學板塊:簡單的磁現象、發電機與電動機
以測試的形式檢測
5月24——5月底
專題復習:作圖、實驗計算、簡答等
6月初——中考模擬測試找漏點
五、中考物理復習策略
九年級物理復習備考成功的關鍵何在?我以為中考物理復習成功的要訣是:準、精、薄。
要訣一:準
“準”,主要包含三個方面:①中考大方向把握準;②教學重點、難點、熱點瞄得準;③學生的心理與興趣摸得準,知識缺陷、思維障礙抓得準。
保證“準”的措施:認真分析研究考試說明、近幾年的中考試卷、權威學校的最新中考模擬題;廣泛搜集本學科的中考信息;深入學生之中,通過交談,作業、試卷的批改洞悉學生的問題所在。
要訣二:精
“精”,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①精講。中考的重點、難點、熱點與學生困惑易錯的地方詳講,其他知識略講。
②精練。針對中考的重點、難點、熱點與學生困惑易錯的地方多練。根據中考的能力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練習,不搞撒大網捕小魚,不搞題海戰術,浪費學生的精力和時間。重點知識要多練,如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問,一題多變,多題歸一等形式,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學生對中考的熱點知識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并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③精選。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資料不如無資料。因此老師對眾多的復習資料不要照搬照抄全盤接受,更不能被資料牽著鼻子走,不要做資料的奴隸,而要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結合學生的實際,去粗取精,增刪修改,取我所需,為我所用,這樣才能增強復習的針對性、指導性和有效性。
④精評。對試卷和模擬套題考后、練后,不要從頭到尾逐個講評,甚至每個題詳細講評。所謂精評就是畫龍點睛,有代表性、典型性、迷惑性的問題著重評,學生都會的題目只需蜻蜓點水,一筆帶過。講評并非老師唱獨角戲,形式以多樣化為好,可以老師評,也可以學生評,還可以師生一起評、相互評。
保證“精”的措施:轉變觀念,正確認識學生、相信學生,不要總不放心學生,復習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獨立性、創造性;站得高,看得遠,從本學科知識結構的整體上來分析研究中考的要求,從而更有效、 更準確地把握中考的重點、難點、熱點;潛心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復習心理與考試心理,只有針對學生的思維障礙與困惑易錯的地方對癥下藥,我們的備考復習才能真正做到精講、精練、精選、精評,實現高質量、高效益。
要訣三:薄
讀書學習有兩個飛躍,一是從薄到厚,二是從厚到薄。第二個飛躍更為重要,它代表著知識的升華、能力的提高。中考前的復習,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從厚到薄:理線索、清思路、立足核心,突出主線,便于記憶,有利發散,使學生形成科學的知識網絡和能力結構。
2017中考物理備考計劃 [篇2]
第一輪復習:基礎復習
1、時間安排:第1周至第9周
2、第一輪復習的形式:重點是讓基礎差的學生有所收獲,基礎好的同學有所提高。 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物理實驗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礎內容是中考的重點,也是所有中考題的來源。分析中考成績顯示,無論是成績差的同學,還是成績好的同學,都有基礎題失分嚴重的現象。第一輪復習就要依據教材,落實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第一輪復習一定要以課本為主,對課本上的每一段話、每一幅圖、每一個實驗都要認真思考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和基本規律,要特別注意發現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問題,在復習中及時向老師提出,或向同學請教,以達到真正解決問題的目的,真正做到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既全面又深刻。
第一輪復習的目的是要“過三關”:(1)記憶關。要求記住所有的計算公式。沒有準確的記憶,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結果,尤其在我校學生整體基礎偏差的情況下。(2)基本方法關。如控制變量法的理解等。(3)基本的解題技巧關。要求熟練掌握解基礎題的思路。基本宗旨:知識系統化,練習專題化,專題規律化。利用這一階段的教學,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
第二輪復習:專題復習
1、時間安排:第10周至第14周
2、第二輪復習的形式:分析我市近三年物理中考試題,結合試題編排,對各類題型特點,針對訓練,提高解題技巧,重點知識系統復習。
3、第二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第二輪復習不再以節、章、單元為單位,而是以專題為單位。
(2)專題的劃分要合理。
(3)專題的選擇要準、安排時間要合理。專題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專題要有針對性,圍繞熱點、難點、重點特別是中考必考內容選定專題;根據專題的特點安排時間,重要處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費”時間,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題后的反思。
(5)專題復習的重點是揭示思維過程。適當加大學生的練習量,但不能把學生推進題海。
在第一輪復習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第二輪復習時應打破章節的限制,完善并梳理初中物理知識結構,找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要使前后知識聯系起來,系統鞏固知識,形成一個由知識點到知識面、最后到知識網絡的綜合體,使復習具有系統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專題復習:
1、按照知識點可以將初中物理分成力、熱、聲、光、電等版塊,用知識樹的形式把每個版塊涉及的內容展現出來,建立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這樣將有助于同學們將第一輪復習的零碎知識進行整合,有利于弄清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建立由點到面的知識網絡。
2、按照中考題目類型,可以分為選擇、填空、實驗探究(包括操作實驗)、計算、信息綜合等專題,進行專門練習,體會每種題型常見解題方法,使復習縱橫交錯,既練習了解題技巧,又能從整體上掌握復習重點。另外平時要注意觀察思考社會或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因為這些熱點常常也是中考的熱點。如“2017年奧運會中涉及的物理知識”、“嫦娥一號衛星中涉及的物理知識”等。
3、通過對某些特殊知識點的深挖細究,達到對某一類知識或某一專題的融合、深化。例如電學中的滑動變阻器,是“探究歐姆定律”、“測定小燈泡的電阻”、“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等實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儀器。同學們可以總結滑動變阻器在每個實驗中的用途,深化對電學實驗的理解。
第三輪復習:熱點、重點知識復習,重新回到物理課本
1. 時間:第15周到中考
2.第三輪復習的形式是模擬中考的綜合拉練,查漏補缺,考前練兵,猶如一個建筑工程的驗收階段。研究歷年的中考題,訓練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模擬訓練,以提高解題速度和正確率,并通過練、評、反思及時發現問題。在這一輪復習期間,可以將第一、第二輪復習中做過的易錯題進行歸納、梳理,建立錯題檔案集,研究自己的錯題,尋找自己思維或知識的漏洞,進行有目的性的訓練,達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目的。
2017中考物理備考計劃 [篇3]
初中物理知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物理事實(物理現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初中物理主要學習有關力、熱、聲、光、電幾大部分。學習物理先是要“學會”,這是初級階段,然后是“會學”,這屬于高級階段。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方法是:首先通過觀察、實驗,認清物理現象,了解物理事實,建立物理圖景,再進一步通過概括、分析和歸納,形成概念找出規律。同時要學會把物理概念、規律和物理現象、物理情景聯系起來,理解它們的物理意義,并及時進行總結,形成知識網絡。這樣做既可加深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又有利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要體現“物中有理”,“理中有物”。做到三重視,即重視知識的引出或建立過程,重視其物理意義,重視聯系實際及其應用。
(一)了解學科特點是學好物理的前提。
物理學科的基本特點是:知識量大,涉及面寬。體現有四多:概念多,規律多,公式多,實驗多。初中兩冊物理書總計77個知識點,26個基本公式,23個重要實驗,97個知道,37個“理解”層次要求。面對如此多的知識含量,首先要確立一個原則,就是“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來”的原則。
就是說該記的規律、概念、公式和定義必須記住,記不住就談不上靈活運用,記不住就談不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只
有掌握了知識,才能逐步培養我們的實驗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我們講的“記”并非死記硬背,是指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
(二)勤奮是學好物理必要條件。
人之初,性本懶,懶是學習成功的大敵。怕苦、怕累是阻礙學習成功的絆腳石。學習是一種艱苦的勞動。要想取得良好成績,就必須付出代價。勤奮出天才,有耕耘才會有收獲。在學習中要靠頑強毅力不斷地與懶惰思想作斗爭,這樣才能學好物理。
(三)好的學習方法是學好物理的重要途徑。
1、讀好物理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物理書分三個階段:
(1)課前讀書,認真預習,摸清老師要講內容,找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內容,做到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聽課。
(2)課上打開書,邊聽,邊看書,邊思考,對照老師講解與書本陳述異同點,深入理解,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3)課后看書,將課本中重要概念、規律、定義和公式進一步理解,讀書的過程就是對物理知識深入理解的過程,也是加強記憶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再做題,必將提高做題速度和正確率。
2、聽好課是學好物理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認真聽講是學好物理的關鍵,聽課應把握以下幾個環節:①知識是怎樣引出的?②知識內容是 2
什么?③所學知識概念應怎樣理解?④所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什么應用?
3、重視知識體系的建立
每章節學習完畢,都應進行小結,按知識條塊歸類,并建立相關的知識網絡,將平時細碎的知識進行縫合,將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楚,由點到面形成網絡。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就是對知識加深理解的過程,也是提高綜合歸納能力的過程,也是深刻理解知識內涵和外延的過程。
4、重視做題訓練
人之初,性本忘,遺忘是人的共性。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人的遺忘是有規律的,人的記憶經過24小時則將忘掉50%以上,假設所學內容課堂上記住100%,那么經過24小時,所學知識將在腦海中僅存不足50%。因此,及時反饋,及時復習,加強做題,強化訓練就非常必要。
做題訓練是考查知識是否掌握的重要環節。做題要有一定的量,沒有量也就沒有質。通過做題,明思路,找方法,尋規律,力爭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通過訓練查缺補漏,提高能力。
5、建立錯誤檔案
將平時考試和練習中的錯誤記錄在案,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查找相關的知識漏洞,及時補缺。必須做到犯過的錯誤不可重復再犯。
(四)注意初三物理與初二物理的區別。
初二物理教材注重物理現象教學,通過物理現象教學,引起學生興趣,引發思考,探究因果,提高素質。初二物理學習特點是記憶為主理解為輔。
初三物理教材隨知識難度的增加,由物理現象教學逐步進入理論教學。例如,機械能、內能、電學的8大概念看不見,摸不到,缺乏直觀性,具有抽象性。因此學習方法也應隨之改變,如果說初二物理學習是以記憶為主、理解為輔的話,那么初三物理學習就應以理解為先,強化記憶,靈活運用,提高能力。
初三學生還面臨著升學考試任務,因此我們著眼點還要面對升學考試,因此在平時學習物理時必須以中考尺度要求自己,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應對中考。
【中考物理備考計劃】相關文章:
中考物理備考計劃(精選5篇)10-13
2016屆中考物理備考計劃11-24
中考物理備考的技巧11-28
初中物理中考備考總結11-24
初三物理中考備考計劃(通用11篇)02-16
物理高考備考計劃11-24
初中物理備考計劃11-24
2016中考物理備考方案11-24
中考物理備考總復習計劃(通用8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