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總結

時間:2022-12-31 18:30:31 創業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總結

2017年以來,我區高度重視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業促就業”為載體,以“四大體系”建設為重點,立足實際、搶抓機遇,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目前,我區先后評選表彰了創業帶頭人20名、創業示范企業20家,扶持創業項目100余個、發放小額擔保貸款近800萬元,建立全民創業(就業)園7處、全民創業(就業)街1條,實現新增創業6300余人、創業帶動就業33000余人。

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總結

一、強化組織領導體系建設,切實形成工作合力。始終堅持把強化組織領導,作為創建工作有序推進的首要條件。一是建立組織機構。區政府及時成立全區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人社、財政、工商、稅務等45個部門為成員單位,負責統籌規劃、研究和管理創建工作。各鎮(街道)、各成員單位也分別成立了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逐步建立了上下聯動、互相配合,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完善

工作機制。二是出臺實施方案。在反復調研、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張店工作實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健全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創業指導機構,完善鼓勵創業的政策措施,建立8處創業(就業)園(街),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總體目標,制定出臺了《張店區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創建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具體步驟。三是加強協調配合。緊密結合各部門職能,制定創建工作職責分工制度,明確工作重點,推動有序開展。人社部門作為牽頭單位,主動定期進行工作調度,深入開展督促指導;發改部門重點關注全區重大創業項目建設,簡化項目審批程序,積極制定鼓勵政策;教育部門堅持將創業與就業指導培訓納入職業學校日常教學計劃,將畢業生創業就業率列入辦學效益考核重要內容;工商、稅務等部門不斷加大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執行力度,降低創業門檻,擴大創業領域,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四是注重考核督導。區政府以簽訂目標責任狀的形式,及時將創建工作具體指標分解到各級各部門,并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年終考核。研究制定了評價創建工作成效的具體標準及考核辦法;建立完善了創業帶動就業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制度;區委、

區政府督查室和區創建辦有針對性地采取推動式、調研式、明查暗訪式等督查,對各單位重點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實現了創建工作有計劃、有安排、有保障、有落實。

二、強化政策支持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創業步伐。始終堅持把強化政策支持,作為創建工作有序推進的關鍵因素。一是制定優惠政策。創城成員單位嚴格按照《實施方案》要求,細化分解任務目標,進一步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完善了人社、工商、稅務、財政等配套政策,在市場準入、創業服務、創業培訓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精心匯總并印發了《張店區創業優惠政策匯編手冊》,使創業人員能夠更加便捷地辦理各項手續、獲取優惠政策、解決各類疑問。二是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發揮金摯聯、匯通等民間融資機構作用,多渠道籌措資金,以小額擔保貸款為突破口,積極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鼓勵擔保機構降低擔保門檻,拓寬創業人員投融資渠道。充分發揮人社部門自身小額貸款擔保中心的作用,加大對符合條件的各類創業人員及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截止目前,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近800萬元,按期還款率達到100%。三是加大財政投入。把安排就業專項資金,列入區財政年度預算,制定出臺了《張店區

創業扶持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辦法》。創業扶持專項資金包括創業補貼、創業培訓補貼、創業帶頭人獎勵補貼、創業示范型企業獎勵補貼、創業貸款利息與貼息以及扶持公共創業服務等,種類多、覆蓋面廣、受益人群大。2017年,一次性為受到表彰的20名創業帶頭人發放獎勵資金40萬,有效激發了他們創大業、創好業的創業激情。四是強化輿-論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在區廣播電臺、電視臺開設“創城工作專欄”,在《張店通訊》開辟“創業優惠政策”宣傳專欄,在魯中晨報、淄博晚報等各大媒體上陸續刊登創業優惠政策、創業人物事跡等,通過發揮宣傳優惠政策帶動、創業者典型引領等作用,在全社會營造了人人“想創業、樂創業、敢創業”的濃厚氛圍。

三、強化創業培訓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創業能力。始終堅持把強化創業培訓,作為創建工作有序推進的必備條件。一是拓寬培訓范圍。按照國家和省、市統一部署和要求,堅持把有創業愿望和培訓要求的城鎮新成長勞動力、城鎮就業轉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創業人員、返鄉農民工全部納入創業培訓范圍,使每一位有創業意愿的人員都能夠享受到平等的培訓機會。與此同時,同步擴大創業培訓的補貼范

《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圍,嚴格實行培訓人員實名制管理。截止目前,共開展創業培訓1821人。二是健全培訓網絡。對各部門服務創業的社會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建立了山東星火職業學院、山東理工大學成教學院等11家定點培訓機構,并建立了自己的創業培訓機構--張店區百嘉信技能培訓學校,每年對定點培訓機構進行審核驗收。加強創業師資建設,建成16位專兼職的創業培訓師資隊伍,19家創業孵化和見習基地為創業人員提供參與創業的實踐機會。三是創新培訓形式。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優勢,根據不同的創業模式,提供不同的創業培訓模式。采取“就業幫扶行動”創業培訓進社區和實施“大學生創業助力計劃”創業培訓進校園、“農村致富帶頭工程”創業培訓進農村、“創辦中小企業”創業培訓進企業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創業培訓。四是注重培訓質量。制定出臺了關于培訓機構的考核和監督標準,對各培訓機構進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并對檢查不合格的培訓機構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其培訓資格。培訓機構堅持為各類參訓人員“量身定做”培訓計劃和教學大綱,優化課程設臵、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培訓水平,創業初始成功率達到70%以上。

四、強化創業服務體系建設,著力優化服務環境。始終

堅持把強化創業服務,作為創建工作有序推進的重要保障。一是健全創業服務組織。建設成立了張店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大廳,引進金融、法律、擔保、策劃、勞務、招投標等優質資源,為全區創業人員提供一站式、綜合性、全方位的公共服務。各成員單位分別設立創業服務窗口,建立區、鎮(街道)兩級創業指導服務中心、服務站12個,組建創業指導專家志愿團26人,聘請有創業經驗的企業家、成功人士進行創業指導、小額貸款、政策咨詢等各項服務3000次。二是推進創業平臺建設。深入調研創業人員對場地建設、服務環境等硬件需求和軟件需要,先后建設了淄博科技工業園創業園、齊賽科技城大學生創業園、義烏小商品城全民創業園、張店經濟開發區創業園等8處市級創業(就業)園(街)。高度重視做好創業(就業)園(街)的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為創業者提供業務代理、信息咨詢、創業輔導、融資擔保等配套服務,打造良好的創業服務軟環境。三是拓寬創業服務范圍。建立了創業信息、政策發布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開業指導和咨詢服務。與駐地高校合作,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出臺了《山東理工大學創業項目立項資助管理實施細則》等優惠政策,舉辦了大學

生創業論壇、創業之星評選、創業成功的往屆校友帶動應屆畢業生創業等主題活動。深入創業基地,對已經成功創業的人員在經營場地、企業孵化、創業融資、管理服務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扶持。積極與財政部門對接,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落實了一次性創業補貼、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等。截止目前,共發放各類創業補貼130余萬元。四是創新建設創業市場。探索實施了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創業培訓、工商稅務咨詢服務、創業項目推介、創業貸款等為一體的“一條龍”創業服務市場建設,為創業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具人性化的服務。截止目前,張店區創業市場整理編印并免費向社會發放《張店區創業項目手冊》1萬余份,征集各類創業項目100余個,組織開展了20余場“創業服務技能提升活動”、“張店區創業項目推介會”等創業項目推介活動,為創業者搭建相互溝通、加強交流、聯絡感情、提供幫助的平臺。

通過幾年來的努力,我區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全區總體上自主創業意識還不夠強,擇業觀念相對落后,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氛圍還不夠濃厚;融資難、用工短缺等問題,制

約群眾創業的積極性和企業做大做強;與先進地區相比,與投資者和企業的要求相比,與群眾的創業愿望相比,仍需要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對照創建創業型城市的要求,我區在服務體系、工作機制、平臺支撐等方面都還存在一定差距,等等。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上級部署要求,在思想上更加重視,在政策上更加寬松,在措施上更加有力,繼續做好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的相關工作,推動我區創業促就業工作邁上新臺階,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中心城區打下堅實基礎。

以上匯報,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總結 [篇2]

今年4月,我市被確認為首批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以來,在大豐市委、市政府和鹽城市人社局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五大體系”建設,精心組織,扎實推進,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現將有關工作匯報如下:

《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創建體系

1、構建創建組織體系。大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將其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鹽城市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工作會議召開后,市委棠委、常務副市長范大玉專門召開會議,研究落實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推進工作。市政府成立以范大玉為組長,市政府辦、人社局、經信委等28個單位為成員單位的大豐市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制定和出臺創建工作方案,圍繞組織領導體系、政策支持體系、創業培訓體系、創業服務體系、工作考核體系五大體系66項標準,明確部門職責,制定工作和考核目標,細化創建工作,確保創建工作得到全面落實。

2、完善創建政策。為全面推動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發揮政策引導效應,市委、市政府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全民創業的實施意見》(大發[2017]48號),就設立專項扶持資金、放寬市場準入門檻、鼓勵大學生創業等18個方面出臺了含金量高、激勵作用強的政策,同時市財政設立1個億的全民創業專項資金扶持創業。為進一步抓好政策的宣傳和落實,在大豐日報刊登政策解讀,相關部門公開進行服務承諾。同時推進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圍繞資金補貼、申請流程等方面,專門出臺了《大豐市扶持創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補貼標準,簡化申報流程,確保政策落到實處。

3、強勢組織推進。為推進全民創業,我市將全民創業工作和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工作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將創業帶動就業納入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度。鹽城市全民創業大會召開后,我市市委書記倪峰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取我市全民創業和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情況,要求全市上下高度重視,全民發動,重點重抓,形成合力,迅速掀起全民創業新高-潮。9月,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全民創業大會,現場為100名企業者免費發放工商營業執照。市政府還多次召開創建領導小組成員會議,研究制定鼓勵創業政策,及時解決創建中的實際問題。9月26日,在市新詞廣場舉辦’2017促進創業就業暨高校畢業生招聘會,市領導范大玉、袁冬青等到現場視察。會上進行了創業政策宣傳和創業項目推介活動,吸引4000多名群眾到場。

二、加大宣傳力度,造濃創業氛圍

一是宣傳創業政策。為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激發創業激情,造濃人人關心創建、人人支持創建的氛圍。充分利用報社、電視臺、網絡、電子廣告屏等宣傳創業政策、意義,同時向社會發放政策簡單、宣傳頁10000多份,使創建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二是宣傳創業典型。樹立創業典型,帶動群眾創業熱情和創業信心,在《鹽阜大眾報》對我市兩位創業典型進行宣傳、在《大豐日報》上連續一個月刊登創業政策和創業典型事跡。

組織全市全民創業典型巡回宣講團在全市開展創業宣講活動,已在我市大中、新豐等鎮組織宣講活動6場,3000多名群眾、村組干部、企業工作人員、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以及有創業愿望人員到場學習。

三是創新宣傳載體。在市政府網站《中國大豐》開設創業型城市專題板塊,包括創建動態、政策文件等欄目,進行創業政策、創業項目、創業典型、創業園區等宣傳,該專題被江蘇省人民政府網站采用;通過市鎮村三級人社基層平臺加強宣傳政策,特別宣傳身邊的創業典型,在全市開展征集優秀小本創業項目征集和展示、發放創業政策宣傳頁、開辦創業培訓班,通過多種形式活動宣傳全民創業。

三、加快載體建設,培植創業典型

今年,市委市政府大力開展全民創業工作,把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年初專門發文將全市12個鎮工業集中區集體更名為創業園,將我市商業街更名為全民創業街,在項目、土地、資金等方面向創業載體傾斜,加大創業載體建設扶持力度,促進全民創業。

1、大力培植創業孵化基地。一是放大留學生創業園效應。為了集聚高層次人才,孵化高成長企業,培育高科技企業,在經濟開發區建立留學人員創業園。園區包括層高24層的國際商務大廈、標準廠房40000平方米和多個專業技術研發和實驗平臺,目前已有德國留學回國的李臣創辦的鹽城豐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日本留學回國的李浩杰創辦的大豐市金諾機械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入駐園區。二是培植科技型創業孵化基地。為推動科技創業能力向創業成果轉變,我市建立了“東方一號”創意產業園,以創意產業集聚為支撐,以文化創意產業和工業設計為抓手,建立科技型創業孵化基地,推進科技人才向創業人才轉變,目前該創業園內已有37家企業入駐。三是培植農民創業園。為發展農業項目,鼓勵農民創業,向農民創業提供合適的平臺,今年我市加大農業創業園建設,在草廟鎮建立的農業創業園“希望田野”已形成一定規模,園區規劃面積1萬畝,已有總投資7000萬元的農業觀光園、植物園等3個農業創業項目進駐園區。目前東方1號、希望田野正在積極申報省和鹽城市創業載體;同時我們進一步加強政策傾斜,鼓勵部門、企業建設生產型、市場型等類型的創業園,建立多元化的創業發展模式。

2、加快培訓基地建設。為進一步加大培訓規模,提升培訓質量,建立完整的創業培訓體系,讓我市有創業意愿的人都能得到創業培訓的機會,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聯合在市職教中心共建創業培訓基地,計劃三年投資1000萬元,目前已投入 300多萬元用于購買培訓設備設施并投入使用,設立導師咨詢工作室、創業培訓教室、創業實訓教室、學生創業園,安排32名專業教師負責全民創業培訓工作。

3、大力培植創業典型。在各鎮開展優秀小本創業項目征集和展示活動,共征集項目43個,并選取其中3個申報鹽城市優秀小本創業項目。聯合市婦聯、市團委推薦20個優秀小本創業項目在我市新詞廣場進行推介和展示,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000份,受到群眾的熱烈的歡迎。

四、切實優化服務,狠抓政策落實

1、加強創業服務。健全服務網絡,利用現有市鎮兩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平臺,專門掛牌成立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在市人力資源市場設立專門服務窗口,解答創業咨詢,受理創業相關業務,及時為創業者提供服務。加大創業培訓力度。9月,邀請上海華東師范大學胡誼教授為全市科級以上干部進行《成功創業的心理準備》專題講座。組織創業培訓師資參加鹽城市創業講師培訓班學習,提高創業培訓質量,在每月下崗失業人員技能培訓中加入創業意識培訓課程;聯合各鎮組織開辦創業培訓班,先后在南陽等鎮開展創業培訓活動。今年已累計開辦創業培訓班13期,培訓學員1000多人。

2、強化政策落實。加大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力度。為進一步扶持全民創業,從今年起,我市對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小額貼息貸款不受總量控制。今年預計對初次創業者發放小額擔保貸款超1000萬元;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根據我市出臺的創業相關政策,抓好初次創業補貼、房租水電補貼、創業孵化基地、實訓基地等建設補貼標準和申請流程,確保年底兌現相關獎勵和補貼。

3、嚴格考核督查。在日常創建工作中,定期制作工作簡報,組織召開創建領導小組成員會議,及時通報創建工作進度,研究解決問題。對創建工作目標,年終由市政府辦和市考核辦對創建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年終績效考核。

五、下一階段工作

1、進一步培植宣傳創業典型。通過舉辦“創業之星”評選、舉辦創業成果展、編印創業典型事跡小冊子等活動,加大表彰和宣傳創業的先進典型,充分利用《大豐日報》、大豐電視臺、政府網站等新聞媒體,開辟創業專欄,加大宣傳,用創業精神激勵人,用創業經驗鼓舞人,引導更多人投身創業。

2、進一步優化創業培訓服務。擴大創業培訓范圍,將有創業愿望和培訓要求的城鄉勞動者全部納入創業培訓對象范圍,實現創業培訓全覆蓋,確保2017年創業培訓2000人, 2017年創業培訓人數達3000人。整合培訓力量,加大培訓力度,加強對創業培訓機構的管理和對創業培訓師資隊伍培養,提高創業培訓質量,實現較高的培訓后創業成功率,確保到2017年全市創業培訓師資隊伍規模不少于40人。

3、進一步加快創業載體建設。加大留學生創業園、東方一號科技創業園、職教中心等現有創業載體建設力度,根據創業群體的不同類型,有針對性地在全市建設農民創業園、下崗失業人員小本創業園、創業帶動就業示范街區等創業載體,以此引領和推動全民創業工作。確保2017年底建成建成省級創業產業園2個,市級創業產業園4個,鎮級創業產業園區8個。

4、進一步抓好政策落實。積極完善創業者在市場準入、行政管理等促進創業政策和措施,建立創業扶持專項資金長效機制,健全和落實社會保險補貼、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細化政策扶持措施和辦法,提高各項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確保補貼資金及時到位。

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總結 [篇3]

2011年,團市委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密切聯系青年的優勢,按照《六盤水市委辦公室、六盤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六盤水市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實施意見>的通知》(市辦發[2011]30號)文件精神,認真落實相關工作。

一、建機構。

團市委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為認真開展好此項工作,專門成立青年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由團市委書記任組長,團市委副書記任副組長分管具體工作,市青年就業指導中心主任任辦公室主任,各部室相互配合的工作體系。在團市委的帶動下,各縣區團委也迅速成立在團縣委領導下的青年就業指導中心,并明確專人負責。青年就業工作有了組織保障。

二、抓載體。

以大學生見習基地、青年創業帶富工程、青年創業導師、青年小額貸款工作為載體推動青年創業就業工作。

(1)大學生見習基地工作開展有成效。2011年,新建貴州天能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六盤水市千惠職校、六盤水市廣豐職校、水城心悅幼兒園等十個青年見習基地。通過見習基地的建設,搭建青年見習平臺,為我市各類種養殖業,煤焦化企業、民營教育行業等提供見習人員,為我市各高校、職

業技術學校畢業生提供見習機會,截止目前,已有397名大中專畢業生、青年農民參加見習工作。今年以來,我們進一步加強見習基地的管理,通過建章立制,規范見習合同等形式,進一步細化見習基地管理工作。

(2)青年創業導師工作有進展。與工商聯、各商會多方聯系,聘請熱心青年就業創業公益事業的專家、企業家、技術人員、行業老總為青年創業者導師。2012年,新禮聘創業導師22名,為創業青年在觀念引導、信息咨詢、就業輔導、創業指導方面提供支持和幫助。

(3)小額貸款工作有突破。加強與金融機構溝通與協調,加大對創業青年的金融扶持力度。通過各級團組織的共同努力,截止12月19日,今年全市各級團組織發放小額貸款1029.5萬元(460筆),為我市青年創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4)青年創業培訓求實效。

12月,團市委到六枝隨卻鄉開展了一期42人的青年創業就業培訓班,授課內容主要為馬鈴薯市場拓展、種植等,通過培訓,學員們得到了更好的交流,大家感覺受益匪淺。全市各級縣鄉團委也積極與農業、林業等部門聯合,共同開展各類青年種養殖、園林、園藝培訓,培訓人數達500余名,為青年創業在意識引導、專業指導、信息交流、技能培訓方面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三、重落實。

為使各項工作有效執行,團市委制定了《團市委重點工作月調制度》,要求各縣區團委將每月就業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報送團市委,并要求將新建見習基地情況、見習人員基本資料按要求填錄團中央城市共青團網站。通過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今后的打算。

1、進一步加大創業就業工作宣傳力度。各級團組織要從服務青年的角度出發,主動聯合相關單位和媒體,通過樹立典型、開展培訓、見習實習、舉辦論壇等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廣大青年轉變就業創業觀念。

2、加大青年培訓力度。聯系勞動部門及各級各類社會培訓、勞務中介機構,擴大對各類青年群體的培訓規模,要特別針對城市青年、大學生及農村返鄉青年,開展各種崗位技能培訓,努力提高他們就業創業的技能。通過組織導師、專家到基層開展相關志愿服務,為農村、社區創業青年推廣科普知識,提供信息、技術、營銷等服務,著力提高農村、社區青年的科技素質,提高創業能力。

3、建立青年創業孵化園

各級團組織要聯合組織、人社等部門在工業園區、街道、社區建立創業孵化園。由團組織牽頭為創業青年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培訓、方案評估、經營管理指導和融資擔保等一系

列的支持服務,切實創新扶持青年創業方式。通過整合現有的政策扶持、產業聯盟及專家顧問等資源,為創業青年提供“陪伴式”服務,確保扶持一個,成功一個。

共青團六盤水市委

2011年12月24日

【創建省級創業型城市總結】相關文章:

創建創業型社區總結11-24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方案04-06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匯報材料02-18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倡議書08-03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倡議書12-29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實施方案11-16

創建創業型社區工作匯報11-25

交通局參與城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先進市匯報材料09-06

創建省級文明鄉鎮匯報材料02-18

創建省級文明單位方案12-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清县| 白水县| 宜君县| 武强县| 乌拉特中旗| 宁津县| 湖南省| 新乐市| 南康市| 简阳市| 义马市| 佛教| 荔浦县| 皋兰县| 会泽县| 修水县| 土默特右旗| 蕉岭县| 枝江市| 静宁县| 灵石县| 赞皇县| 山东| 惠来县| 定兴县| 白银市| 镇原县| 左贡县| 乌拉特中旗| 寿宁县| 鸡西市| 惠安县| 萍乡市| 通山县| 庆云县| 恩平市| 宝兴县| 高碑店市| 大同市| 和顺县| 莎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