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it未來發展趨勢展望
一是服務互聯網在生產側和消費側融合發展。
看得最準下手最狠的是阿里巴巴。2017年至今,阿里收購B2B資產的投入近100億元。
在醫療領域,13億港元收購為政府部門、生產企業、藥品業及消費者提供電子監管類信息服務中信21世紀,并面向醫院推出免費的云HIS系統;在金融領域,33億元收購金融服務軟件提供商恒生電子,打造金融云平臺;在旅游領域,28億元投資酒店信息管理系統軟件石基信息,并基于阿里云聯合推出“未來酒店”解決方案;在影視領域,8.3億收購國內最大的出票系統軟件提供商粵科軟件。可以發現,這些領域都是傳統服務業,改造起來相對容易,云的重要性高于物聯網。
二是服務互聯網與物聯網的深度融合、不分彼此。
在消費側,各種智能硬件如果離開智能服務無法創造價值,可穿戴式設備包括OBD的發展業已證明這一點。在生產側,GE的案例很典型。
GE將工業設備改造為智能機器并不是要把機器賣出更高的價格,而是要借此提供更具附加值的服務。并且,這種服務也不是IBM、愛立信等硬件廠商所標榜的專業服務,產品與服務在新商業模式中是完全融合不分彼此的,現在GE飛機引擎業務的收入直接與該機器的宕機時間、飛行里程掛鉤,而這是產品和服務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模
式,在埃森哲那里叫“結果經濟”,用戶只為結果買單,無論你以服務還是產品的形式實現它,制造廠商把智能硬件當作服務的渠道,
當作承載服務的Paas平臺。
三是大數據成為實體世界與數字世界互操作的紐帶,也就是反饋經濟的到來。
大數據的重要性似乎已不言而明。這里存在三個反饋。一是生活側與生產側之間的反饋,這是C2B之所指,里面大數據主要是指消費側的數據驅動生產流程;二是物聯網與生產服務互聯網的反饋,這是工業互聯網之所指,智能機器采集的大數據通過高級分析,以云服務的形式將分析結果應用到生產流程中去;三是物聯網與生活服務互聯網的反饋,這是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車聯網、移動健康等領域之所指,采集并利用大數據分析定制各種生活服務。可見,無論是物聯網、云計算,都需要與大數據相結合才能產生價值。
綜上,一個更激動人心的互聯網即將出現。它一端連著各種消費場景,提供各種生活服務,一段連著各種生產場景,提供各種生產服務,實現從消費到生產的端到端集成。通過部署在生活側和生產側、包括身體各部位的傳感器和無處不在的通訊網絡,這些服務會對各種線下的場景做出實時響應。
it未來發展趨勢展望 [篇2]
現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IT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IT職業培訓市場實現銷售額53.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7.4%,2011年的預計增長率為15.7%,It行業造成了大量的網絡程序開發、設計、建設、實施及維護的網絡工程師需求空缺,企業對高技能水平的網絡工程師空缺,據業內人士估計:未來IT人才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IT培訓業也會受到歡迎,下面對IT培訓業發展進行簡要說明:
隨著企業對IT人才的需求持續升溫,人才培養變得越來越關鍵。盡管我國高等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畢業,但大多數都很難快速滿足企業用人需求,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校園里很難獲得實際的項目操作經驗。因此,IT行業如今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學歷教育與企業實際需求相脫節的矛盾。
IT職業培訓成為了連接二者的重要橋梁和大學生“回爐”的首選。調查顯示,就業壓力和知識更新需求是眾多學生選擇IT培訓的主要原因。一方面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突出,促使學生對未來職業規劃的意識越來越強。這些培訓機構提供的諸如硬件維護和軟件開發,讓學參與企業實踐項目等各種操作性極強的課程,能有效增強大學生為未來的就業實力。另一方面,這種趨勢也符合當前的社會經濟狀況:IT行業就業前景好,特別是軟件開發和網絡技術等高端技術崗位,都能獲得很高的薪酬待遇和升職空間。另外,眾多培訓結構打出的“訂單式培養”、“與市場的無縫對接”、“高就業率”等口號讓大學生看到了直接的利益回報,這也成為了他們選擇回爐的誘餌。
隨著回爐現象越來越熱,近年來,回爐的人群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以往,往往以在校待就業學生,尤其是臨近畢業的學生居多,但是現在參加培訓的低年級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受迫于就業壓力才去學習的動機開始在培訓考慮因素中下滑。有培訓結構統計,現在大二、大三的非就業類學生已經占到該培訓機構生源的30%到40%。
在這樣的大環境和背景下,國內IT職業培訓近年獲得了飛速發展。但在IT行業迅猛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IT教育培訓行業仍然面臨不少的挑戰。包括如何不斷提升IT職業教育機構的培育理念,如何使IT教育從單純為解決就業問題上升為促進產業創新發展等。此外,由于競爭激烈,加上國外機構紛紛進入,價格戰已經令企業生存環境舉步維艱。以
《it未來發展趨勢展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MCSELINKCI課程為例,2000年的時候,價格為3000多元,其中還不包括考試費等其他費用,但現在該培訓費已經下降到1000元。CCNA剛問世時,培訓價格也在3000多元以上,現如今價格也下降了近60%。一些培訓機構為了招攬生源,濫打價格戰,這實際上是在以自己的品牌形象和整個行業的信譽程度為代價。而他們轉移成本的方式,往往是采用將專職教師變成兼職教師,同時縮短課時等方式,難以確保授課質量。隨著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造成了極為負面的影響,許多實力和資歷突出的培訓機構也受到牽連。 IT培訓行業融資現狀
#url#
由于市場前景可觀,融資行為在這個行業已經十分普遍,許多規模較大的培訓機構甚至已經完成海外上市。
但總體說來,IT培訓的融資風潮還是來自整個中國教育培訓產業的促進。2017年9月7日,新東方登陸紐交所,其投資方老虎基金首日即獲得0.85倍回報;一年后,諾亞舟登陸紐交所,按IPO股價計算,投資方雷曼兄弟首日回報率即達3.7倍,霸陵亞洲首日回報率即達2.6倍。
這些矚目的成績刺激了許多資本方的神經,加上IT教育培訓在國內的中國教育培訓市場的持續升溫,風投私募們與IT培訓機構
2017年,IT培訓市場再掀波瀾。1月,ATA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籌資約4630萬美元。軟銀賽富2017年3月到2017年5月先后三輪投資的1900余萬美元,成為ATA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的重要推動力。而被譽為全球創投界“雙子星座”的凱鵬華盈中國基金的1000萬美元入股,使得匯眾益智成為我國首個獲得國際頂級風險投資注入的數字娛樂職業教育機構。
IT培訓行業趨勢
根據行業結構統計,當前我國IT產業從業人員在400萬到500萬人左右,并且有92%的從業人員表示需要提升IT技能,有42%的參與者表示非常想參加IT培訓。盡管IT培訓行業成長空間巨大,但競爭也相當激烈,由于當前IT教育界的同質化現象十分普遍,服務、產品、招生等方面的創新性舉措,將成為企業獲得市場的最有力武器。
這主要是因為,IT職業教育機構如今已經不再能只單純地站在培訓一個角度來審視市場,而必須隨著客戶需求的不斷深化,將后續服務和引導性教育納入自己的體系中,為學員和IT企業更好地搭建橋梁,推動行業人才結構優化。圍繞這個思路,許多IT教育培訓結構已經開始了不同方位的嘗試,如:東方標準轉型為IT人才服務公司,走出了單純的教育培訓領域,力圖在提供人力資源服務上有更深的進展;中國國聯教育與國內近5000家著名IT企業簽約,作為其人才需求輸送渠道,同時聘請國內外專家團做精專課程設計。
it未來發展趨勢展望 [篇3]
計算機專業一直是人們口中的熱門專業,近年來,高校的計算機專業也不斷擴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缺乏也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國內的軟件開發人才,網絡技術、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人才缺乏比較嚴重。那些高水平的系統分析師,資深項目策劃人員非常少,從事程序開發的程序員也比較缺乏。
計算機就業方向
軟件方向,軟件就業方向有軟件開發,軟件架構師,軟件測試,應用軟件(包括手機程序)的調試、運行、測試、維護及質量管理等技術崗位的工作。JAVA軟件開發,軟件公司中Java軟件工程師、網絡工程師、數據庫工程師等相關職位。
網絡方向,IT企業、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外資企業、電力、電信、汽車、房地產、金融、保險、稅務、教育、科研等各個行業從事計算機網絡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 計算機的就業趨勢
從總體上講,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總需求量有明顯變化,但畢業生就業崗位分布和崗位層次將更加寬泛,需求的主體由政府機關、金融單位、電信系統、國有企業轉向教育系統、非公有制經濟實體等中小用人單位,由于畢業生人數劇增,就業率與供求比例明顯相差大。 企業是吸納人才的主力,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加大,對高新技術人才、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需求會迅速增長,高新技術企業每年產值增長在20%以上,中國加入WTO,外國資本、公司的涌入,需要招聘大批高素質的計算機專業人才,畢業生的就業選擇和人才流動會偏向外資企業。
計算機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信息事業的發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網絡應用的逐漸普及。計算機已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IT行業迅猛發展,就業工作崗位也比比皆是。在最近幾年內IT在職場排行榜中仍舊處于所有行業中的“老大”。計算機專業學生就業方向也應該有所提高。雖然說計算機這行就業單位很多,但是面臨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只有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才可以受用終身。
【it未來發展趨勢展望】相關文章:
未來美甲的發展趨勢08-29
對未來展望的句子07-18
對企業未來的展望11-25
企業對未來的展望11-25
對未來的展望范文11-25
對部門未來的展望11-23
對未來的效果展望11-25
對未來環境的展望11-25
遙感對未來的展望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