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低保調研報告
為深入了解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問題,切實把握好“民心工程”的真正含義,一個月來,我參與了xx鎮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調查,通過一個月的社會實踐時間對xx鎮農村低保工作情況有了基本的了解,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鎮共有xx戶農村低保戶,保障人口xx人,每季度共發放低保金xx元, 基本上做到了應保盡保。目前,該鎮已經基本形成了組織健全、制度完善、措施配套、運轉有序的農村低保工作機制,
二、主要工作
(一)領導重視,組織嚴密,為全鎮低保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以人為本,適應形勢,低保工作盡量緩解受保人員的生活壓力。
(三)低保干部,迎難而上,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
(四)健全制度,動態管理,積極構筑城市低保救助體系。
三、發現的問題
通過調查,我發現該鎮農村低保雖然取得了一定實效,但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是從全鎮低保工作的整體情況來看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農村部分群眾還處于較貧困的生活環境之中。
二是低保干部的工作壓力較大,辦公經費嚴重不足。
三是低保干部隊伍建設應進一步加充實,低保工作人員嚴重缺編。
關于農村低保調研報告 [篇2]
一、調研目的:
黨的十七大以來,以科學發展觀為新興觀念,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被重視,民生問題成為了社會、國家發展過程中不可忽略的問題。開展“新農村”建設,積極推進農村發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新農村”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國家和社會為保障收入難以維持最基本生活的農村貧困人口而建立的社會救濟制度,是保障農村社會穩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網”,是中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基礎工程。通過此次調研活動,了解農村低保政策的基本框架,掌握農村低保工作現狀,認識農村低保政策對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的影響,呼吁更多的人來真正的來關心和了解農村低保政策,呼吁更多的人來關心和了解中國的“新農村”建設。
二、調研方法:
1.實地采訪 2.查閱收集資料 3.實地調查問卷
三、調研安排
1、活動時間:2017年7月7日-7月11日
2、活動地點
白石鎮
1、前期準備工作
此次活動出發前,為此次活動做了充分的準備:
(一)查閱收集了大量關于農村低保問題的資料,制作了《農村低保問卷調查》這份關于農村低保制度在當地群眾種反響的調查問卷,準備在白石鎮新橋村進行為期五天的調查研究;
(二)聯系了當地政府,得到了白石鎮有關農村低保工作負責人的回復,其中通過努力我們聯系到了在農村低保工作中實際受助家庭,準備對基層的農村低保工作的進行調研活動。
2、基層工作單位采訪
活動形式:訪問
活動安排: 采訪對象:馬靈芝
地 點:白石鎮鎮政府民政部門
時 間:2017年7月8日
3、實地群眾調查
(一)活動形式:隨機路邊問卷填寫 活動地點: 白石鎮新橋村
活動時間:2017年7月7日-7月11日
(二)活動形式:貧困家庭采訪
采訪對象:楊阿姨(受保家庭)
活動地點:新橋村
活動時間:7月7日
采訪對象:劉叔叔(低保外家庭)
活動地點:新橋村
活動時間:7月7日
4、資料整理及總結分析
四、調研內容
1、基層工作單位調研
此次采訪主要是通過與鎮農村低保工作負責人交流總體了解農村低保工作的具體框架、原則和標準,從宏觀上認識農村低保對于社區鄉鎮的作用和效益。于是我們分別于7月7日和11日采訪白石鎮民政科農村低保工作的負責人,和新橋村村民解農村低保情況。 白石鎮總共3.79萬多的人口,農村低保戶是1327人,在新橋村就有27個受助對象。白石鎮農村低保劃分為三類,A類貧困保障150元一個月,B類貧困110元一個月,C類貧困75元一個月。隨著農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以及各級政府逐步加大投入,補助水平會逐步有所提高。 農村低保享受到的人員限制性比較強,主要是本鎮范圍里的農村戶口家庭,其次按家庭人均純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貧困居民,主要是年紀很大的老人、重病大病的以及殘疾人員等。
申請農村低保的基本程序是:由戶主向鎮政府提出申請;村民委員會開展調查、核實;組織村民小組進行評議、表決;經鎮政府審核,如發現問題,再次進行調查,如經調查,確實不符的,則撤銷其申請;經初步確定后,將申請人的家庭經濟情況等在村里張榜公布一個星期。最后,由縣級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低保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低保戶的確定,主要的低保對象收入的審核。為保證審核發放低保金過程中的公正,采取了一系列民主公開的措施,包括嚴格執行民主評議、張榜公布、群眾監督等程序,有關部門經常進行抽查,這些制度、措施也使得低保工作比以往的救助工作更加公開、公正和透明化。民政科主任針對各個申報人的情況,下到各村去實地了解情況。在基層村委認真對待公示,及時了解公示情況,及時的對審核對象做出反應。
《關于農村低保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2、實地群眾調查
(一)問卷調查及分析
8日,在新橋村,進行了為期一天的隨機問卷調查。數據統計結果如下:
總共發放問卷數100分,其中有效卷數97份,3份作廢。此次的調查對象基本都是農村的村民。 問卷數據統計表
在此次的問卷調查過程中大多數的村民都很是積極的配合,對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大多都是持積極支持的態度。不過在此次調查過程中,大部分人認為,這只是政府部門的事情,跟他們關系不大。不了解農村低保的真正意義所在,甚至一些貧困家庭都沒有享受到政策給他們帶來的福利。有些只是聽說過低保這回事,也不懂的其真正的意義。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不高,有些不了解情況的村民對比政策持有意見。政府宣傳力度不到位。
(二)貧困家庭采訪
9日,我到了一家低保受助家庭做采訪,并尋找了一家貧困但非受助家庭采訪以作對比。通過這兩次活動從微觀上反映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社會生活的實際影響力,了解普通老百姓對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認識和態度,也從側面了解農村低保工作在實際操作過程還存在什么。
通過兩次家庭,我發現基本政策在基層的執行和實施上,雖然有公開化的執行程序,但在不同地區由于人員干部的執行情況不同使工作效果參差不齊,致使有些地方對農村低保政策的了解有所欠缺。因此,我們認為如何能讓農村低保政策的實施更公開化程序化是當前此項政策在群眾中能夠得到良好效果的重要課題。
五、調研分析總結
1、白石鎮農村低保工作現狀
白石鎮轄16個村。2017年為妥善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困難,切實保障農村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根據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縣政府在全縣范圍內建立和實施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縣委、縣政府從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戰略高度出發,認真組織縣、鄉、村各級各部門扎實開展農村低保工作。
白石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標準為月人均285元,也就是說一年3100元。全縣低保戶約30000戶,據統計,僅2017年上半年,共向全縣16個鄉鎮25357戶農村貧困戶發放救助金額1436.5613萬元。僅在我們采訪的白石鎮有農村低保戶1327人。 保障金經費來源主要有三塊:市財政、縣財政和鄉鎮財政,按照每人每月5:3:2的比例配套下放資金。 保障對象主要集中在無主要勞力家庭、重病患者家庭、重度殘疾人家庭、癡呆傻患者家庭等。在操作程序上統一做到了個人申請→書面初審→入戶調查→鄉鎮審核→公布→民政局審批→拔付低保金這么一個規范程序;整個程序實施了群眾監督,村委核實,鄉鎮審核措施,較好的發揮了群眾的力量,確保了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低保資金實行了社會化發放,發放準確率達到了100%。
2、白石鎮農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制度宣傳范圍窄。
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措施。在我們這次深入到農村最底層進行調查時,發現有關農村低保政策的宣傳發動力度相對不夠深入廣泛。在一些地方,有關農村低保會議和文件僅在部分干部、工作人員中傳達,沒有廣泛、深入地向農民作宣傳,致使相當部分群眾對農村低保的范圍、補助標準、資金來源、審核程序、實行動態管理等制度理解不全面,有的甚至認為農村低保不過是傳統農村救濟工作的翻版。在我們做調查問卷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人對農村低保政策了解的不夠。
(二)政府工作人員與群眾交流不到位
政府是用來服務人民的權利機構,在低保工作實施過程中,不免與申報很容易出現,申報人不理解低保的具體內容,產生摩擦。導致,低保工作不能順利開展,享受低保服務的人員不到位。
(三)低保對象確定難。
在與鎮社會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和村委負責人交談過程中,不難發現確定低保對象上低保工作中比較困難的步驟。確定低保對象困難大表現在:一是核算有勞動能力的保障對象的隱形收入難;二是困難農戶外出務工人員收入或臨時性收入計算難;三是確定農戶具有法定贍養、撫養關系并且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全體人員收入難;還有因建房、婚嫁甚至賭博導致生活困難的人員是否列入保障對象操作難,因計劃生育子女多或被罰款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人是否列入保障范圍等,無法操作,這些問題能否解決,直接影響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健康發展。
(四)申請評議問題多。
限于農村基層干部的素質,申請評議階段存在問題較多,主要表現在:由于在村級農村低保對象確定權在村委,所以難免會有利用私權,出現了個別不符合條件的村干部親戚被列入低
保對象,而真正困難的家庭被晾在一邊,造成應保未保的現象;另一方面,也有個別與村主干有親戚關系又不符合低保條件的群眾,對農村低保缺乏認識,以親戚關系要求村主干給予列入低保,有的甚至以關系破裂相威脅,給這些村干部公平、公正地開展低保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也有一些村派別糾紛影響了村級評議工作。部分村為了解決實際困難戶多與上級下達名額少之間的矛盾,不以戶為單位,搞平衡照顧。
3、對白石鎮農村低保制度的看法
首先應該加大農村低保政策的宣傳力度,豐富宣傳形式。我覺得村委作為基層組織是接觸農民的最前沿,特別要注重村委的宣傳。通過宣傳農村低保有關政策,讓群眾了解哪些人員該享受低保待遇,哪些人不該享受低保待遇,怎么申請享受低保待遇;讓基層干部了解怎樣開展低保工作,如何做好工作,通過廣泛深入地宣傳,使低保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取得支持。
其次應該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政策,加強農村低保工作建設。要加大糾偏查處力度,杜絕低保工作中的人情保、關系保、平均主義等不正之風。要通過設立舉報箱、舉報電話、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低保監督員,通過各種方式來對低保工作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管。同時還要通過完善低保資金的管理、審核審批程序和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張榜公布等制度,使農村低保工作不斷達到規范化和程序化。
再則是要加快農村低保工作信息系統建設,提高農村低保工作體系的運轉效率并實現規范管理。在如今的信息化社會,我們覺得低保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是實現低保規范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低保工作效率和整體水平的重要途徑。要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建立覆蓋整個農村的低保信息網絡,把低保對象的基本情況以及資金的記錄、核算、支付、查詢服務等納入系統管理,為各項政策的制定和調整以及動態管理提供依據。要在村建立信息化系統,及時了解、掌握特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以提高信息的時效性與實效性。
我相信在不斷完善的農村最低保障制度必將有效的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發展。在社會主義中國下,在科學發展觀念的支持下,農民生活必將更加富裕。
【農村低保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低保調研報告11-23
農村低保戶調研報告12-31
農村低保調研報告范文(通用6篇)03-05
農村調研報告04-03
農村管理調研報告01-05
農村現狀的調研報告01-05
農村掛職調研報告12-31
農村垃圾調研報告12-31
農村致富調研報告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