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飲食健康知識及養生知識
春節“走親戚”,親朋歡聚,美味佳肴,面對美食,大人都不能控制自己,可何況是孩子。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春節飲食健康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春節飲食健康知識
控制零食
春節期間,家里都會備很多零食,孩子一看到零食,嘴就停不下來。因為零食的熱量都是相當高的,老是吃高熱量的食物必須會影響孩子成長。
建議:讓孩子少吃零食,養成飲食好習慣才能健康成長。
注意飲食安全
春節家長都是很忙碌的,就會很容易忽視到孩子的飲食,而且春節中,魚、肉繁多,刺、骨頭也多,不小心就會出現意外。
建議:最好讓孩子和家長一起進食,不要讓孩子邊玩邊吃。
少吃快餐
有些孩子比較任性,想吃外面的快餐,家長也跟著任性起來,覺得平時很忙,沒有時間帶孩子去吃,春節里就滿足下孩子的愿望。偶爾帶孩子去解解讒,也無可厚非,只是不要經常帶孩子去吃。高熱量的飲食,不容易消化,容易造成寶寶積食、消化不良等疾病。
建議:媽媽們最好是自己做飯給孩子吃,最好是清蒸或者煮的,這樣才能讓孩子吃的更加健康。
少吃油膩
春節期間,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準備肉類食物。因為,孩子的消化道比較脆弱,吃太多太油膩的食物,會不利于寶寶消化,容易導致寶寶患上急性胃腸炎。會出現嘔吐、腹瀉、水樣便、發熱、食欲不振等癥狀。
建議:孩子的主食不能少,蔬菜、水果必須都有,葷素搭配要恰當,營養要照顧全面。
少喝飲料
飲料是春節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角色,但是孩子是不能喝太多飲料的。因為飲料中的糖分比較高,許多飲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氣體,容易讓孩子產生飽腹感,消化力降低,會影響孩子的正常飲食。飲料比較涼,喝多了之后,會刺激孩子的胃腸道,容易引發孩子腹瀉。
建議:孩子還是喝白開水最健康
春節飲食健康建議
貼士一:進食應適量
春節家宴或親朋聚餐,豐盛的菜肴和節日氛圍往往使人食欲旺盛,易暴飲暴食。若突然吃的太飽,或喝的太多,人體內的消化液會出現“相對”不足,加上食糜體積過大,撐脹腸胃,使腸胃蠕動困難,不但影響的了人體正常的消化機能,而且還可能導致急性胰腺炎、腸胃炎,或胃潰瘍等的發生。因此,春節期間應加強節制能力,適量進食。
貼士二:吃菜勿忘主食
春節期間,人們大豆習慣于多吃菜肴、少吃甚至不吃主食,往往會造成蛋白質攝入過量,缺乏碳水化合物(淀粉)。這種不合理的'膳食結構,使得大量的蛋白質用于供能而浪費。蛋白質用于供能分解后,會產生大量的含氮廢物,增加了肝腎的負擔,且影響腸中微生物的平衡。
貼士三:剩葷不剩蔬
剩下的葷菜在冰箱放一兩天,營養素損失不大,蛋白質可完整保留,只損失一些B族維生素而已。蔬菜則不同,含有的主要營養素(維生素C、葉酸)儲存會大量損失,再經加熱折騰,損失大量的營養素且變了味兒。因此,寧愿葷菜多剩一點,蔬菜都吃一些。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但萬萬不能因為怕浪費剩菜而強迫自己飲食過量 。攝入過多的食物,不但加重體內器官的負擔,且可能帶來腸胃疾病及那身上甩不去的肉肉。#
貼士四:零食應節制
零食作為一日三餐之外的食物,并非只是滿足口腹之欲,它還可以補充機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素,適量進食有利于健康。零食品種繁多,尤其是春節應時零食,更是花樣百出,一般應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零食,如水果、奶制品、堅果等。食用時間最好選擇在兩餐之間,食用量也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正餐食欲及食量。建議每天進食水果的量約200-400g,堅果一小把,糖果、點心及油炸食品等淺嘗即可。
貼士五:飲酒應限量
春節聚餐,喝酒難避免,怎樣才能讓“喝酒”發揮其社會價值而又不影響健康呢?妙招:①飲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酸奶,吃些肉菜和高纖維的蔬菜也可以,目的是降低酒精的吸收率和吸收速度。②提前服用維生素B族補充劑,或者進食富含維生素B族的動物肝臟、蛋黃、綠葉菜及粗糧等,便于機體生成更多的脫氫酶(解酒)及減少維生素B族的大量流失所帶來的不適。③多喝白開水,勤上廁所,利于酒精盡快隨尿排出體外。同時,不應與碳酸飲料混合,以免加快酒精在體內的吸收及減少對胃黏膜的損傷。
春節飲食健康養生知識
簡單化
謂主食,主要是指糧食,包括米面雜糧豆類薯類等。然而在節日里,人們常常把主食范圍擴大了,將飯后的點心如春卷奶黃包蛋黃酥奶油蛋糕燒賣油條等都被當成了主食對待。事實上,這類食物脂肪熱量等含量較高,多吃對健康無益,還會導致體重增加。節日飲食中,菜肴已經非常豐盛,蛋白質不會缺乏,質量也不差,此時最需要的是以淀粉為主的米面食品,而非各種制作精細營養豐富的點心。此外,節日期間人們還喜歡吃各種各樣的零食,一些人甚至將零食當成了主食,無疑是本末倒置。一般來說,在就餐前2-3小時就不要隨意吃零食,以免影響正常的食欲。
定量化
春節餐桌上的菜肴豐盛,每樣吃幾口就飽了,往往再也吃不下主食。主食攝入量不足,副食特別是葷菜吃得太多,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也相應增多,容易引起肥胖及并發癥。因此,應避免無限量地吃菜,將一部分胃口留給主食,健康成人每天吃的主食至少要在300克以上。很多人習慣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這也是不科學的。因為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其糖類含量并不高。
雜糧化
講營養就要吃粗糧。稻米在碾白加工過程中,米糠被全部丟棄,反復碾扎后,就只剩下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質。米糠包括果皮種皮糊粉層米胚芽等,包含了稻米64%的營養素。白面是人們獲得維生素B1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最方便最重要的來源,如果因為精加工而損失了營養素,則需要通過其他食物來補償。燕麥大麥蕎麥粟米玉米高粱米等雜糧中,都含有白米白面中所缺乏的營養素,并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對節日里的飲食能起到很好的補充和調劑。
【春節飲食健康知識及養生知識】相關文章:
健康飲食安全知識08-17
健康飲食育兒知識07-21
幼兒健康飲食知識07-26
健康飲食安全小知識01-19
幼兒飲食健康小知識01-20
健康養生知識短信02-20
小學生健康飲食知識08-29
100條健康養生知識08-21
春節的活動及養生知識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