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安全知識
體育鍛煉把實際活動放在第一位,強調通過具體運動增強體質是無可非議的。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體育安全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體育安全知識 1
一、在操場上運動的自護措施:
1、準備:要換運動鞋,運動鞋子防滑并且還可以增加彈性。運動前要做準備活動,以防肌肉拉傷、扭傷。
2、活動范圍及注意事項:在教師的指導和規定的活動范圍內進行體育運動,集體練習時要聽老師的口令。不允許在足球網上攀爬,以免球網纏住鞋子而摔倒受傷,除了跑步類的其他運動要避開跑道,以免沖撞受傷。
3、上課要嚴肅:墊上運動若嘻嘻哈哈,容易扭傷頸部,會傷害脊柱或大腦。
4、受傷后的處理措施:一旦受傷,第一時間告訴老師,不要著急,不能自己亂按亂揉,亂按亂揉會加重傷勢,要請校醫來處理傷口,傷情徹底養好后再運動。
二、上體育課時衣著上的注意事項:
上體育課大多是全身性運動,活動量大,有時還要用體育器械,為了學生的安全,上課時一定要穿適合運動的服裝。
1、上衣、褲子口袋里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
3、頭上不要戴各種發卡。
4、盡量不要戴眼鏡。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應當穿球鞋或一般膠底的運動鞋。
6、衣服要寬松合體,最好不穿鈕扣多、拉鎖多或者有金屬飾物的服裝。有條件的應該穿著運動服。
小學體育安全知識 2
1、教給小學生一些常見運動項目的知識和技術,指導學生正確的練習。比如,鍛煉前應做哪些準備活動,體育運動后應做哪些整理活動,又比如跑步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彎道跑、終點沖刺等;打籃球的傳接球、帶球突破、投籃、防守等。
2、要給孩子說明各種體育活動的特點和意義,如田徑類的活動主要靠力量和速度,球類活動對靈敏和彈跳的要求較高,使孩子能夠逐步地了解一些常見運動項目;
3、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適于從事哪些運動項目,由于孩子的`身體發育水平較低,心臟承受能力差,因此不宜做長跑、舉重、吊環、長時間倒立等運動項目,而應當選擇那些負荷較輕、歡暢活潑的運動項目,如游戲、簡易體操、小球類等;
4、教給孩子一些最基本的體育比賽規則,如起跑時要聽口令,打球時不能撞人,游戲時不能出線,這些是保證體育比賽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要讓孩子有所了解。有的孩子在某項體育運動或活動項目上有特殊的才能,父母應當讓孩子自己決定是否繼續進行訓練,以激發學生對各項體育活動的興趣.
5、教給孩子從實際出發,合理安排,循序漸進。運動量要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動作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使小學生的機體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由于小學生的體力隨年齡的增大而增加,所以運動量也應隨年齡而逐漸增大。
只要老師多考慮激發學生的興趣,保護學生的安全與家長密切配合,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就一定能養成,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就一定有提高。
小學體育安全知識 3
第一條:精心準備,謹小慎微
每次戶外活動之前,召集人應做好充分的準備,了解線路情況,細心考慮各種可能性,并將這些信息告知給每一位隊員。心理準備是克服困難的力量來源,謹慎防范是安全順利的重要保證。對行進的每一步,對每一個細節,對每一個動作,對每一座山峰,過每一條溝壑,都不可掉以輕心。
第二條:檢查身體、器械、裝備
長途旅行之前要作身體檢查,尤其平時活動較少的隊員,在野外時一旦身體不適,既易發生危險,也給團隊造成影響。器材的安全事關重大,尤其是登山、攀巖、探洞及極限運動,一定要仔細檢查,毋生毗漏。駕車出行,要檢查車況。即使普通的野外活動,哪怕背包帶斷裂也是無窮的麻煩。
第三條:拒絕冒險行為
戶外運動一定要把風險降到最低,不鼓勵冒險行為,不做無把握的冒進。地形復雜時要探明路而后行動,迷路時要原路返回。領隊必須牢記安全意識,新隊員要聽從指揮,毋盲目輕率行動。
第四條:集體行動
行動中不得超越領頭隊員,不得落后于守尾隊員,不得擅自脫隊離隊,小組活動必須三人以上行動。駕車出行,車隊必須保持隊形。除非有可靠的支援,登山沖頂也必須三人以上。組隊時要注意老隊員的比例,一般來說,不得低于半數。如果安排留守看護等,也最好二人以上。大部隊行動前要讓俱樂部其他人員了解行程,行動中也要適時報告。小組行動,要經常向大本營報告情況,以便掌握動向。
第五條: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體力透支容易產生危險,故做任何行動,都必須留有余地,不能硬撐。如有隊員感到身體不適或體力不支,當及時放棄,不能勉強。新隊員一定要對自己的體力有正確的估計,戶外活動中在體力和節奏上把握分寸。
第六條:危險地帶相互協助
當行進于危險地帶時,領隊和向導必須提醒隊員提高注意力,保持緊密隊形,讓新隊員在老隊員中間。路遇艱險、過巖壁、冰坡等徒手難以通過時必須采取保護,不得硬闖。結組繩隊前進時要安排好順序,要保證確保點牢固。
第七條:不做能力與知識不及之事
對有風險的行動,要做適當的培訓。要做好活動前的練習與學習,隊員要不斷提高自己戶外運動、應急避險、野外生存的技能。如果碰到難以克服的困難,如果出現大的意外情況,要及時調整計劃乃至放棄。
第八條:注意食品安全與水的安全
要隨聲攜帶必要的食物和充足的水,尤其是后者,在無補給水源的地區斷水會是致命的危險。要注意食物和水的衛生,避免野外引起身體不適。
第九條:要注意天氣狀況
天氣惡劣在一些極端的環境下是十分危險的'。即使在通常的環境中,遇到惡劣天氣,對裝備水平薄弱的新隊員們,還是會造成傷害的。因此,要關注出行的天氣,在高原地帶,更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避免風險。
第十條:請辦理好保險
戶外運動中,風險無處不在,出行之前隊員要自行購買好保險。如系俱樂部組織的長途遠征,組織者要提醒隊員購買保險之事,并為隊員代為辦理保險相關事務。
第十一條:要約束自己的行為
戶外運動是一個臨時的大家庭,相互之間為完成活動的任務還需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因此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忍讓,要克制自己的性情,要克制自己的習慣,要克制不良的嗜好,要服從領隊的指揮,領隊也要發揚民主作風,任何人不得分裂集體,不從事有損集體的活動。在戶外活動中,不得酗酒,不得打架。要入鄉隨俗,尊重他人,遵從法律,要避免與當地居民發生沖突。
第十二條:要注意營地安全
領隊和向導要根據扎營的要求安排營地,特別注意防水、防風、墜石等的危險。隊員要服從領隊的安排,顧全大局。要提醒財物的保管,如果在不太安全的地區露營,全隊應安排值班人員。如果在野獸出沒的地區,還應看守篝火。
第十三條:要謹守用火安全
伐木取薪,燃點篝火,都是對環保的破壞,如非必需盡量避免。如必須生火,務必謹慎選擇地方,遠離雜草樹木,遠離帳篷;如果夜間必須保持篝火,當安排看守,以防風起火揚,產生危險。戶外活動中千萬不能亂扔煙蒂。無論是點篝火還是起爐灶,離開時必須用水澆滅,而且要確保無火星、無冒煙。
第十四條:發生意外要及時救助
戶外運動中一旦出現意外,導致受傷等情況發生,隊員有道義上的義務盡一切努力救助,俱樂部也會千方百計盡救助之力。領隊應當機立斷,找尋援助,指揮救助。活動計劃因此而作出必要改變屬情理之中,領隊及俱樂部不為此承擔任何法律和經濟上的責任。
第十五條:學習戶外知識,提高戶外技能,改善戶外裝備
戶外活動要講求科學,所以主張隊員們認真學習有關知識。遵照規定要求,按照合理步驟,依靠科學方法,這是避免風險的根本。戶外生存、戶外救助也是戶外運動愛好者必須要學習掌握的知識技能,危難之中,既可救人,也可自保。高品質的戶外裝備是戶外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們主張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品質較好的戶外用品,這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安全保障。
小學體育安全知識 4
學生不宜參加體育活動或劇烈運動的幾個方面:
1.對患有各種疾病的急性期學生,應當遵照醫囑服藥和休息,停止參加體育活動。
2.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生,不能上體育課和參加體育競賽。課外活動也要在體育教師指導下進行,參加運動量不大的保健活動。
3.患肝炎、腎炎、肺結核等剛病愈的學生,不能參加劇烈體育活動。
4.感冒發燒的學生也不宜參加體育鍛煉。
5.飯后不宜立即參加劇烈運動。
體育教學安全教育措施
1.體育教師必須加強運動技術指導和安全保護工作,要使學生知道每一項運動動作的技術要領,懂得鍛煉和保護的方法以及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和應注意的事項。
2.體育教師要與醫務人員密切使用,建立學生體格檢查制度,對于有病與體弱的學生,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才能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
3.體育教師要和體育設備管理人員必須合理劃分運動場地和設置警示標志。并根據具體情況規定運動秩序和規則。
4.學生上體育課,教師要指導他們做好準備和整理活動,避免肌肉、韌帶拉傷,堅決杜絕“放羊式”體育課的出現。
5.學生上體育課必須著運動服裝,穿運動鞋。不應穿帶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帶金屬徽章、別針、小刀和其它尖利或硬質物體,要穿運動服和無跟軟底鞋。體育課中,如確需穿釘鞋時,必須得到體育教師的允許。
6.體育活動要嚴密組織,嚴格紀律。學生上體育課必須遵守紀律,聽清教師關于課堂體育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記住安全要領,增強安全意識,防患于未然。要服從教師的安排和體育干部的調配,不做與該節課無關的活動。不得擅自進行教師沒有布置的'運動項目。
7.學生不得攀爬有關體育設施,如:籃球架等。
8.任課體育老師為安全責任人,負責上述體育活動的安全教育。
在體育課中使用體育器械應注意的方面
1.在進行單、雙杠活動時,先檢查器械是否完好,會不會晃動,必要時器械下面備好體操墊及做好保護。
2.在做跳箱、跳馬、山羊等跳躍活動時,器械前放跳板,器械后放海綿墊,同時在器械旁做好。在器械前后缺乏保護設施,不要跳躍。
3.跳高、跳遠時,必須嚴格按體育老師的指導進行。跳躍前必須掘松沙坑并耙平,防止落地蹬傷或扭腳。背越式跳高,要備好厚度、寬度與長度符合要求的海綿墊,防止落地時受傷。
小學體育安全知識 5
一、校內臨危逃生的基本原則
1、保持鎮靜,趨利避害。
2、學會自救、保護自己。
3、想方設法,不斷求救。
4、記住四個電話:“ 119”火警電話、“110”報警電話、“120”急救電話、“122”交通事故報警電話。打電話要說清地點、相關情況、顯著的特征。
二、校園內集體活動安全知識
1、升旗、做操等大型活動或集會時,上下樓梯要靠右行,不得擁擠、不得推拉。遇見樓梯上有人摔倒的時候,要靜候原地不動,不得推搡、觀望。要勸阻制止后面的同學繼續往前擁擠。
2、自覺遵守公共場所秩序,課間做正當游戲。嚴禁追、趕、打、鬧和攀高走險。
3、每天放學后全體同學必須在指定地點統一站隊回家。路隊行進時掉了東西、或散了鞋帶要迅速出隊等路隊過去后在撿東西或系鞋帶。
三、校園內其他活動安全知識
(一)、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什么?
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間活動能夠起到放松、調節和適當休息的作用。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l.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二)、游戲時如何保證安全?
游戲是同學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在游戲中也要樹立安全觀念:
1.要注意選擇安全的場所。要遠離公路、鐵路、建筑工地、工廠的生產區;不要進人枯井、地窖,防空設施;要避開變壓器、高壓電線;不要攀爬水塔、電桿、屋頂、高墻;不要靠近深湖(潭、河、坑)、水井、糞坑、沼氣池等。這些地方非常容易發生危險,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傷亡事故。
2.要選擇安全的游戲來做。不要做危險性強的游戲,不要模仿電影、電視中的危險鏡頭,例如扒乘車輛、攀爬高的建筑物、用刀棍等互相打斗、用磚石等互相投擲、點燃樹枝廢紙等。這樣做的危險性很大,容易造成預料不到的惡果。
3.游戲時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游戲的時間不能太久。這樣容易過度疲勞,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最好不要在夜晚游戲,天黑視線不好,人的反應能力也降低了。容易發生危險。
(三)、上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體育課在中小學階段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課程。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別。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快到終點沖刺時,更要遵守規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的沖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
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腳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進行,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些體育器材有的堅硬沉重,有的前端裝有尖利的金屬頭,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4.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械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或后腦。做單、雙杠動作時,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使雙手握杠時不打滑,避免從杠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在做跳馬、跳箱等跨躍訓練時,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護墊,同時要有老師和同學在器械旁站立 保護。
6.前后滾翻、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墊上運動的項目,做動作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以免發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干而傷及他人。在這些爭搶激烈的運動中,自覺遵守競賽規則對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小學體育安全知識】相關文章:
體育安全小知識11-23
體育運動安全知識07-17
體育運動安全小知識01-20
小學安全知識11-25
關于體育課安全的小知識09-21
小學安全知識教育01-20
小學安全知識教案10-16
小學防火安全知識12-01
小學安全知識作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