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夏季育兒知識
夏季天氣高溫炎熱,對幼兒來說夏天也會增大排汗量,幼兒體內部分營養以及水份也會排著汗液排出,為了您的寶寶能有個愉快的夏天。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幼兒,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夏季育兒小知識
一、夏季注意補充湯水
夏天水份流失比較快,隨著汗水會有鈉、鉀以及其它一些礦物質排出,所以夏季幼兒應該多補充湯水,在補充水的時候,建議讓幼兒多吃些水果,或者是以湯類來補充,并且最好少量多餐。要注意補充時水,白開水也不能喝多了,過量的水有可能會引起水中毒。
二、夏季幼兒需要補充蛋白質
幼兒身體發育快,蛋白質又是必不可少的,在高溫環境中蛋白質的損失變大,分解變快,所以夏天容易出現蛋白質攝入不足的情況。媽媽們應該注意:補充蛋白質最好用牛奶、雞蛋、豆制品、肉類,建議每天保證適量的牛奶雞蛋攝入量。
三、多吃水果雜糧以補充維生素
粗糧、雜糧中維生素含量比較多,汗液中損失較多的是維生素C和B1、B2,多食水果針對性補充維生素C,粗糧中的維生素B1比較多,牛奶以及綠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2。
四、幼兒夏季食欲不振,可少食多餐,多變些花樣。要做到品種多、葷素搭配合理,食物味道經常變換。
五、幼兒厭食怎么辦?
引起寶寶夏季厭食常見原因是中樞神經系統受人體內外環境刺激的影響,使胃腸對消化功能的調節失去平衡。預防寶寶厭食,應做到飲食有節,合理喂養。小兒腸胃柔弱,不宜食生硬油炸類食物,不可過飽。特別是夏天,冰飲食品易損傷胃黏膜血管,使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也不能多食,并且要少吃零食。一般情況下,孩子能正常飲食就不要再額外添加保健品。對于平時消化能力差的孩子可以經常給予按摩腹部,幫助消化。
六、小心食物變質
夏天食物容易腐爛,病菌就會趁虛而入,所以吃剩的食物要立即放進冰箱;盡可能控制做菜的量,最好給孩子每頓都吃新鮮菜,冰箱中食物吃第二頓時要注意煮透,因為冰箱中也會產生有害菌,只有徹底加溫后才可以起到殺菌作用,否則就會引起食物中毒,造成孩子腸胃功能的障礙。為了殺死冷藏食物中的細菌,在次日食用之前,應將食品加熱到75℃以上(肉湯必須煮沸3分鐘)。
七、小心冷飲
幼兒貪食冷飲就會對嬌嫩的胃腸有不好的影響,會使口腔、胃黏膜的血管劇烈收縮,影響局部的血液供給和胃液的分泌,引起腹痛、腹瀉和食欲不振等癥狀。
因此,父母應注意讓幼兒吃冷飲要適量,特別是不要在飯前吃冷飲,以免引起小兒消化紊亂和營養失調。幼兒吃冷飲時,不要大口大口地嚼著吃,以免對牙齒直接刺激,引起牙痛和影響牙的發育。另外,幼兒吃冷飲過多容易導致體重猛增,影響生長發育。
八、注意飲食衛生
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便后要及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變質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凈。另外,隨著家用飲水機的普及,由于未進行定期清洗或清洗不徹底,成為兒童夏季腹瀉病新的感染源。最后,還要注意滅蠅滅蛆,防止食品污染。
夏季幼兒常見病的防治
中暑
將中暑的孩子移到涼爽處,用比孩子體溫低兩度左右的水給孩子浸浴,每次30分鐘,每日兩次。體溫高時可用酒精加等量水擦頸部、腋下、腹股溝和四肢。可食用鹽開水、西瓜汁、5%糖開水等,也可服用一些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等藥物,必要時給一些退熱藥。
預防幼兒中暑,居室要注意開窗通風,用電風扇或空調降低調節室溫。給孩子穿寬松透氣的服裝,勤洗澡、勤換衣、勤喝水。戶外活動時,避開強烈陽光,正午前后兩小時最好不要外出,外出時帶遮陽帽。
皮膚病
幼兒的皮膚細嫩,易受病毒、細菌及其他因素的損害,引起局部皮膚發紅、發炎、生出痱子。痱子在身體的各部位都可發生,多見于頭面部、頸、前胸及臀部,有瘙癢感及輕微的燒灼感,容易形成囊腫和毛囊炎。抓破后,又很容易成為膿皰瘡。
膿皰瘡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重癥的孩子會發生鄰近的淋巴結腫大、發熱等,有的還會并發敗血癥、風濕熱及小兒急性腎炎。
預防痱子和膿皰瘡,主要是保持皮膚清潔,勤洗澡,及時更換汗濕的衣服。已患痱子的孩子,不要讓他搔抓,不要用熱水或堿性肥皂燙洗,也不能用涼水刺激,要用溫水洗浴,可搽止癢劑。另外,要讓孩子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可多吃些綠豆湯、冬瓜湯、西瓜、金銀花露等,起到祛暑、除濕、解毒作用。對患了膿皰瘡的孩子,要勤洗澡、勤剪指甲,膿皰瘡處涂紫藥水、金霉素、新霉素等軟膏,切忌濫用“膚輕松”等激素類軟膏,以防皮損擴散,加重病情。對于一些精神差,食欲不振、面部微腫的幼兒,要警惕并發急性腎炎,需要做尿常規檢查,確診為腎炎者,應盡早治療。
腸道疾病
夏季幼兒易患急性胃腸炎、腹瀉、細菌性痢疾等腸道疾病。夏季的.腸道疾病以細菌感染為主,因為氣溫高,病菌繁殖快,各種食物、水、飲品、物品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污染,加上幼兒腸道的抵抗力弱,自我保健意識差,吃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更容易患病。另外,受涼受熱,過食冷飲,暴飲暴食都會造成消化功能紊亂,患腸道疾病。
孩子患了腸道疾病,除了按醫生的要求進行治療外,家庭護理是極其重要的。腹瀉的孩子,大便次數多,每次大便后要用溫水洗屁股,保持肛門清潔;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可少量多次服用口服溶液及糖鹽水。合理安排飲食,可以給米湯去油肉湯、去脂的牛奶及酸奶、稀飯、軟面湯等。腹瀉稍緩解后,可以給低渣、少油、少糖、不產氣的飲食,如大米粥、藕粉、蛋花湯、面片、魚泥、碎瘦肉、果汁等。忌食刺激性食物、發酵和脹氣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并要做到少食多餐。
預防腸道疾病的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避免孩子暴飲暴食,讓孩子飯前便后洗手。吃瓜果要洗凈、削皮,不喝生水,不吃過期、變質的食物,不買“三無”食品。盡量少吃冷飲,因為冷飲中的病菌不會被凍死。少吃街頭小攤販的食品和鹵菜、熟食,這些食物夏季易變質、易被污染。放入冰箱的剩飯菜,要重新熱透再食用
流行性乙型腦炎
乙腦主要通過蚊子傳播。乙腦發病有季節性,90%的病人發生在7、8、9三個月,特別是2~7歲兒童發病率最高。孩子患病時,往往起病較急,體溫在1~2天內高達39~40度,伴頭痛、惡心和噴射性嘔吐,同時多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繼而出現意識混亂,抽搐、甚至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孩子一旦染上乙腦,不僅帶來身體上的病,嚴重的還會有失語、吞咽困難、肢體運動障礙等神經系統后遺癥。
從實行計劃免疫以來,學齡前兒童普遍接受了乙腦病毒疫苗的預防接種,患乙腦的兒童明顯減少,可是預防接種后的保護率只有76%~90%,所以仍不能掉以輕心。同時,在流行季節、流行地區,教師及家長要提高防病意識,居室外要安裝紗窗,消滅蚊子,防止蚊子叮咬。
如何讓寶寶健康度過盛夏
1:勿過多食用冷飲
冷飲在夏季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飲料,但父母應該限制攝入量,孩子過多攝入冷飲,會刺激腸胃,引起胃黏膜強烈收縮,令胃的免疫功能大大降低,引起胃腸道疾病,另外,冷飲還會影響小兒的牙齒發育,特別是換牙期。
2:小心食用熟食
夏季蚊繩非常多,很容易滋生細菌,給寶寶食用熟食時一定要小心,最好不要食用熟食,熟食一定要經過高溫后才可以給孩子食用。
3:避免腸道傳染病
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如果不注意飲食的衛生,就容易導致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性腸炎等疾病。
4:避免蚊蟲叮咬
夏季很多高發疾病都是由蚊蟲叮咬而傳染,特別是在戶外,野外的蚊蟲有毒,孩子被咬后,會出現紅腫,甚至發燒等,特別是沒有接種乙腦疫苗的孩子,被蚊蟲叮咬后更容易被傳播上。
5:防止日光性皮炎
夏季日曬強烈,紫外線對孩子的皮膚傷害很大,應注意給寶寶防曬,減少外出的時間,以避免寶寶患上日光性皮炎。
6:預防哮喘
夏季是小兒哮喘的高發期,花粉、粉塵、驅蚊藥等都可能是過敏源,應讓孩子遠離這些過敏源,預防小兒哮喘的發生。
7:預防紅眼病
紅眼病高發期又來了,紅眼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要預防孩子感染紅眼病,應盡量少去游泳,并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8:科學使用空調
夏季空調病也會盯上孩子,晚上睡覺時,空調溫度不可調得太低,室外與室內的溫度之差不超過7度。
9:防止中暑
夏季空氣悶熱,要注意室內通風透氣,即使在空調房,也要定時開窗通風。
10:注意午睡
夏季日照的時間過長,夜間睡眠的時間就相對過少,要注意督促孩子要午睡,以保證孩子的活力。
11:多攝入蛋白質食物
夏季炎熱,孩子的胃口變差,但動來動去的孩子身體消耗能量不少,應要注意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保證孩子身體成長的需要。
12:補鹽
每個孩子都很好動,身體出汗多,容易導致身體電解質失去平衡,所以,要注意補充鹽份,適量喝些淡鹽水,以保證電解質的平衡。
13:注意環境溫差
小兒出汗后避免立刻進入空調房,由于孩子出汗,身上毛孔處于打開狀態,而進入空調房后,毛孔會突然緊閉,容易引起感冒,進入空調房前應擦掉身上的汗水,并穿上長衣褲,到室外后再換上短衣,可避免孩子患病。
14:避免出痱子
孩子長痱子癢起來的時候會讓孩子非常的難受,夏季應給孩子穿吸汗透氣的衣服,注意擦干汗水,勤換衣服,避免長痱子。
【幼兒夏季育兒知識】相關文章:
夏季幼兒育兒知識內容07-26
幼兒中班夏季育兒知識01-21
小班夏季幼兒育兒知識11-24
夏季育兒知識11-24
幼兒園夏季育兒知識11-24
幼兒園育兒知識夏季08-02
幼兒園夏季育兒知識08-08
大班育兒知識夏季01-19
夏季大班育兒知識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