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安全知識大全
夏天是洪水的高峰期,也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季節,那么要怎么做好防汛工作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防汛安全知識大全(通用5),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防汛安全知識 1
一、防洪防汛安全知識——應對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發生前:
(1)要避免在低洼地帶、山體滑坡威脅區域活動。每年夏初要對房前屋后進行檢查,留心附近地質變化,看是否有危險跡象。
(2)要熟悉周圍環境,自備必要的防水、排水設施,如帆布、編織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聽當地氣象防汛部門的預報。特別是人群密集區要及時做好人員疏導轉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發生后:
(1)發現重大征兆或已經發生災害時,盡快將消息傳遞出去,引起重視,爭取控制災害發展和救援。
(2)在緊急情況下,頭腦冷靜,行動快速,果斷放棄。暴雨洪水突發性強,陡漲,持續時間短。當發現河道漲水,要迅速撤離,不可遲疑。汛期河道漲洪時,千萬不要強行過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過河,或長距離繞行過河。
(3)在發生暴雨洪水時,行人避雨要遠離高壓線路、電器設備等危險區域,雷雨時要關閉手機。
(4)及時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等緊急救護等。
二、防洪防汛安全知識——暴雨來臨時采取防范措施
(1)暴雨來臨,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2)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橋下面的通道;
(4)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5)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混濁及夾雜泥沙時,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6)暴雨中開車應打開雨霧燈,減速慢行,注意預防山洪,避開積水和塌方路段;
(7)注意街上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即刻遠離并馬上報告電力部門;
(8)如住所可能出現嚴重水淹,應撤離居所,到安全地方暫避;
(9)遇到危險時,請撥打110求救。
三、防洪防汛安全小常識
1、 汛期氣候多變、突變、常會出現打雷閃電、大暴雨、冰雹、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
2、 汛期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發等自然災害;
3、 要經常收聽天氣預報、密切注視天氣變化、了解掌握災情預報預測、做好防洪自護。要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 不到易發生山洪(河溪邊、沙灘,低洼處)區域游玩逗留;
5、 不到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險區域或危房里活動停留;
6、 不到溪、河、池塘、水庫等水域戲水、游玩;
7、 需過溪河要找橋梁通過。不要涉水過抗、過溪、過河,更不要冒險搶渡溪河;
8、 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魚玩耍;
9、 遇到災害性天氣盡量不外出,已出門在外的要尋找安全的地帶避災自護;
10、 要熟記學校應急信號、應急轉移路線和地點、需緊急轉移時,要聽從學校統一指揮,及時有序的安全轉移;
11、 途中遇險時,不必驚惶失錯,應迅速進行避險自救或尋找求助求救的辦法,不能冒險行事。
防汛安全知識 2
一、小學生防雷知識
夏季時節是雷電的多發季節,對于各行業,特別是學校單位,人口密集,要特別注意防雷。
(一)戶外避雷
1.外出如遇雷雨,可以蹲下,盡量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并攏,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因為雷擊落地時,會沿著地表逐漸向四周釋放能量。此時,行走中的人前腳和后腳之間就可能因電位差不同,而在兩步間產生一定的電壓。
2.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因為下雨時,大樹潮濕的枝干相當于一個引雷裝置,如果用手扶大樹,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針一樣。所以,在打雷時最好離大樹5米以外。
3.下雨時不要在水邊(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山區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巖下或者山洞里避雨。
4.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為金屬物品屬于導電物質,雷雨天氣有時能夠起到引雷的作用。隨身所帶的金屬物品應該暫時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電停后再拾回。
5.不要觸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線、自來水管、用電器的接地線、大樹樹干等可能因雷擊而帶電的物體,以防接觸電壓或者接觸雷擊和旁側閃擊。
6.雷雨、暴雨天氣時,在戶外最好不要接聽和撥打手機,因為手機的電滋波也會引雷。
7.遇到雷雨,暴雨天氣外出時,最好穿膠鞋,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絕緣作用。
(二)室內避雷
1.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和球形雷飄進室內。
2.碰上雷雨天氣,在室內遠離進戶的金屬水管和與屋頂相連的下水管等。
3.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上網,應拔掉電源、電話線及電視饋線等可能將雷電引入的金屬導線。科學穩妥的辦法是在電源線上安裝電源避雷器,在電話線上安裝電話避雷器,在天、饋線上安裝天、饋避雷器并做好接地。保持屋內的干燥,房子漏雨時,應該及時修理好。
4.進戶電源線的絕緣子鐵腳應做接地處理,三相插座應連好接地線。
5.晾曬衣服被褥等用的鐵絲不要拉到窗戶、門口,以防鐵絲引雷。
6.不要在涼亭、草棚和房屋中避雨久留,注意避開電線,不要站立燈泡下,最好是斷電或不使用電器。
二、小學生防汛知識
(一)住宅被淹時如何避險?
這種情況一般是針對洪泛區低洼處來不及轉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沒或圍困。假如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有效的辦法是:一是安排家人向屋頂轉移,并盡量安慰穩定好他們的情緒;二是想方設法發出呼救信號,盡快與外界取得聯系,以便得到及時救援;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將家人護送漂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較安全的地方。
相關概念:
警戒水位:汛期江河洪水普遍漫灘,堤防臨水達到一定深度,堤防或防洪工程有可能出現險情,要加以警惕戒備的水位。到達這一水位時,開始進入防汛戒備狀態,要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險情的發展變化。
如何施行管涌的搶護:處理管涌的原則應以制止涌水帶砂,而留有滲水出路。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內季節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時性水位上漲的時期。
汛、汛期、防汛:易于造成災害的漲水時期就是常說的汛期。
澇災與洪災的區別:澇災因本地降水過多而造成,洪災則是因洪水入境而造成。
(二)洪水中如何逃生?
處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沒區內,或洪水流速較大難以在其中生活的居民,應及時采取避難措施。因避難主要是大規模、有組織的避難,所以要注意:
一要讓避難路線家喻戶曉,讓每一個避難者弄清,洪水先淹何處,后淹何處,以選擇最佳路線,避免造成"人到洪水到"的被動。
二要認清路標。在那些洪水多發的地區,政府修筑有避難道路。一般說來,這種道路應是單行線,以減少交通混亂和阻塞。
三要保持鎮定的情緒。掌握"災害心理學"實際上也是一種學問。
三、汛期學校教育學生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一、汛期氣候多變、突變,常會出現大暴雨、冰雹、臺風、颮風、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容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發等自然災害。
二、要經常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密切注視天氣變化,了解掌握災情預測預報,做好防洪自護。要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三、不到易發生山洪(溪河邊、沙灘、低洼處)區域游玩逗留。
四、不到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險區域或危房里活動停留。
五、不到溪、河、圳、渠、池塘、水庫等水域戲水、游玩。
六、需過溪河要找橋梁通過。不要涉水過坑、過溪、過河,更不要冒險搶渡溪河。如果有鞋、書包、雨傘等物品掉水里,千萬不能去撿撈,避免落水。
七、不到小溪、小坑流等水域捕魚玩耍。
八、遇到災害性天氣盡量不外出,已出門在外的要尋找安全地帶避災自護。
九、要熟記學校應急信號,應急轉移線路和地點,需緊急轉移時,要聽從指揮,及時有序地安全轉移。
十、途中遇險時,不必驚慌失措,應迅速進行避險自救或尋找求助的辦法,不能冒險行事。
防汛安全知識 3
預防/預警
(1)聽警報。注意收聽、收看洪水警報、水位公報,了解洪水可能影響的區域。
(2)看征兆。若出現持續不斷的大雨和風暴,應引起警覺,及早遠離水道和低洼地區。
(3)備衣食。儲備一定數量的食物、飲用水和保暖衣物等;逃生前,多吃糖、甜點等高熱量食物。
(4)關電、氣。洪水到來前關閉電源總開關、煤氣閥門等。
應急要點
(1)上高處,抓浮物。迅速跑向高地、樓房,必要時可爬上高樹;也可抓住木盆、木椅、木板等有浮力的物品。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頂,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
(2)制木筏,離險處。若水情嚴重,應考慮用床板、門板、箱子等制作木筏,也可使用汽車輪胎的內胎制成簡易救生圈,船槳也必不可少。
(3)發信號,求救援。逃生前保護好通訊設備,備好哨子、手電筒、顏色鮮艷的旗幟或床單等,以便在緊急情況時發出求救信號。
(4)先逃生,勿戀財。情況緊急,首先逃生,不要戀財。
(5)勿涉險,待救援。水情不明時,不要涉險渡水,應留在安全地帶等待救援。
溫馨提醒
(1)查電、氣。洪水過后應檢查、烘干電器。查看房子時,勿用明火,以防點燃泄漏的煤氣引發火災。
(2)防病毒。洪水過后,腐爛的動物尸體和水污染可能引發疾病。應飲用干凈的水,并將房子徹底消毒,包括室內的空調、供暖管道和過濾器等。
防汛安全知識 4
當我們遇到險情怎么辦?
要冷靜沉著、果斷應對,在防止和延緩險情、災情擴大的情況下,應立即采取鳴鑼、放銃、打電話、廣播等預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脅的居民傳遞警報信息;及時撥打鄉鎮政府或市(縣、區)防汛辦值班電話尋求幫助。打求助電話時要說明事發的詳細地點、險情程度、被困人數、聯系電話、施救要求等,以便及時實施緊急援救。也可及時撥打其他社會求助電話開展救援行動。
我們如何應對暴雨山洪?
暴雨山洪發生前:
(1)如遇異常天氣要經常對房前屋后進行檢查,留心附近山體變化,看山上是否有裂縫、滑坡跡象等等。
(2)城鎮居民、商場、學校、廠礦企業等要熟悉周圍環境,自備必要的防水、排水設施,如帆布、編織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并在必要時做好人員疏導轉移等工作。
暴雨山洪發生時:
(1)頭腦冷靜,行動快速,果斷放棄。溝河洪水迅速上漲時,不要沿著河谷跑,應向河谷兩岸高處跑;泥石流發生時,不要沿泥石流溝跑,應向溝岸兩側山坡跑;山體滑坡時,不要沿滑坡體滑動方向跑,應向滑坡體兩側跑;河道漲洪時,千萬不要強行過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過河。
(2)在發生暴雨洪水時,行人避雨要遠離高壓線路、電器設備等危險區域,不要在大樹、陡崖或易滑坡區避雨,雷雨時要盡量關閉插秧機。
我們被水圍困怎樣求救?
被水圍困時,有通訊條件的,可立即利用通訊工具向所在鄉鎮政府和縣防汛部門報告洪水態勢和受困情況,尋求救援;無通訊條件的,可制造煙火或來回揮動顏色鮮艷的衣物或集體同聲呼救,不斷向外界發出緊急求助信號,求得盡早解救;同時要尋找體積較大的漂浮物,主動采取自救措施。
我們怎樣求助被困人群?
首先應以最快的速度和方式傳遞求救信息,報告所在鄉鎮政府和附近群眾,并直接投入解救行動;當地政府和基層組織接到報警后,應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帶領搶險隊伍趕赴現場,充分利用各種救援手段全力救出被困人群;行動中還要不斷做好受困人群的情緒穩定工作,防止發生新的意外;要特別注意防備在解救和轉送中有人重新落水,確保全部人員安全脫險;還要仔細好脫險人員的臨時生活安置和醫療救護等保障工作。
另外在防汛救災的同時,協助保護防汛設施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如果發現有偷盜或破壞防汛監控設施,破壞河道溝渠,往里面傾倒垃圾渣土,向窨井或下水道里傾倒污物,擅自拆卸或肆意損壞防汛設備、器械,擅自填理、棚蓋占用河道的人和事,或因自然力的影響而造成的河岸坍塌、河道堵塞、防汛設備設施的自然損壞,應及時向縣防汛部門報告,使之得到及時的制止和盡快的修復。
防汛安全知識 5
一、防汛基本知識
1、什么是防汛
防汛是指為防止和減輕洪水災害,在洪水預報、防洪調度、防洪工程運用等方面進行的有關工作。汛的含義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的.季節性或周期性的漲水現象。
2、降雨的特性
降雨可按空氣上升的原因,分為峰面雨、地形雨、對流雨和臺風雨四類。
24小時降雨強度與等級(單位:毫米)
小雨10,中雨10∽25,大雨25∽50,暴雨50∽100,大暴雨,100∽250
特大暴雨大于250
二、洪水
洪水暴發時如何防備與自救
(1)根據電視、廣播等提供的洪水信息和自已所處的位置房舍結構條件,冷靜選擇撤離位置。避免出現“人未走,水先到”。
(2)認清路標,明確撤離的路線和目的地,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
(3)備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夠食用幾天的食品,準備足夠的飲用水和日用品。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結構牢固的樓房上層、高地等地轉移。
(4)泥坯房里人員在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不宜游泳、爬到屋頂。
(5)洪水來臨前,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
(6)如果被洪水包圍時,要設法盡快與當地政府或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已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7)千萬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帶電的電桿、鐵塔,遠離傾斜電桿和電線斷頭。
(8)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三、山洪
1、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流速大,過程短暫,往往夾帶大量泥沙、石塊,突發性強、破壞力很大的小面積山區洪水。
2、遭遇突發山洪怎么辦
(1)一定要保持冷靜,迅速判斷自已周邊環境,盡快向山上或較高地方逃轉移,如一時躲避不了,應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發時,千萬不要沿著洪道方向逃跑,而要向兩側快速躲避。不要輕易涉水過河。
(3)更不能為了轉移家禽、貴重物品及其它原因而延誤逃洪時間,造成“人物雙亡”。
(4)被山洪圍困在山中,應及與當地政府或部門取得聯系,尋求救援。
四、臺風
1、什么是臺風
我們所說的臺風,是在西太平熱帶海面上形成的暖濕空氣的旋渦團,即為熱帶氣旋。常伴有狂風、暴雨和風暴潮。
2、臺風的防范措施
(1)氣象部門根據臺風可能產生的影響,在預報時常采用“消息”、“警報”、和“緊急警報”三種形式向社會發布;同時按臺風可能影響的程度,從輕到重向社會發布藍、黃、橙、紅四色臺風預警信號。公眾應密切關注媒體有關臺風的報道,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2)臺風來臨前,應準備好手電筒、收音機、食物和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等,以備急需。
(3)關好門窗、檢查門窗是否堅固,取下懸掛的物品,檢查電路、煤氣、爐火設施是否安全。
(4)將養在室外的動物及其它物品移至室內,特別是樓頂雜物、窗外花盆等一定要移至室內,室外易被吹動的東西,一定要加固。
(5)不要去臺風經過的地區旅游、游泳或駕船。
(6)戶外廣告牌、臨時工棚、臨時用房、建筑腳手架應加固,城市內行道樹木、排水管網要臨時加固和清理。
(7)城、鄉內住在低洼區和危房內的人員要及時轉移。
(8)臺風帶來的暴雨容易引發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相關的學校、工礦企業、山邊公路等要加強防范。必要時采取停學、停廠和封路等措施。
(9)臺風來臨時,江河邊禁止人員行走。
五、泥石流
1、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區溝谷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引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常與山洪相伴,其來勢兇猛、爆發突然、破壞性強,在很短時間內,大量泥石橫沖直撞,沖出溝外,并在溝口堆積起來。
如2005年6月10日,黑龍江省寧安市突降暴雨,瞬間形成洪峰,引發泥石流災害。受災最嚴重的是該市沙蘭鎮中心小學,當時有351名學生正在上課,由于教室塌坍,造成88名小學生死亡。
2、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險
(1)人群在溝谷內活動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圍環境,特別警惕遠處傳來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異常聲音,這可能是即將發生泥石流的征兆。
(3)發現泥石流襲來時,要馬上向溝岸兩側高處跑,千萬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4)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溝內住地,應等一段時間。
六、滑坡和崩塌
1、滑坡
是指斜坡上的巖土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整體或分散地順坡下滑,這種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
2、滑坡前兆
(1)大滑坡發生前,會出現斷流多年的泉水“復活”的情況,也可能出現泉、井水突然干涸水位突變等異常現象。
(2)在滑坡體中部或前部出現橫向及縱向放射狀裂紋,標志滑坡體已進入臨滑狀態。
(3)大滑坡之前,滑坡體前沿坡腳處土地體出現上隆(凸起)現象。
(4)滑坡體后緣的裂縫急劇擴展,并從裂縫冒出熱氣或冷風。
(5)動物驚恐異常,植物變形。會出現豬、狗、牛等家畜驚恐不寧、不入睡,老鼠亂竄不進洞,樹木枯萎或歪斜等現象。
(6)大滑坡前,滑坡體上長期位移觀測資料中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會出現加速變化趨勢,這是明顯滑坡跡象。
發生這些滑坡的前兆后,要立即采取預防措施。
3、崩塌
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最后堆積在坡腳或溝谷的地質現象。
4、遇到滑坡或崩塌怎么辦
(1)行人和車輛不要進入或通過有警示標志的滑坡、崩塌危險區。
(2)當發現有滑坡或崩塌的前兆時,應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同時通知其他受威脅的群眾,做好撤離準備。
(3)當你正處在滑坡體上,感到地面變動時,要用最快的速度向兩側穩定地區逃離。千萬不要向滑坡體上、下方逃跑。
(4)當你處在滑坡體中無法逃離時,找一塊坡度較緩的開闊地停留,但不要和房屋、圍墻、電線桿等靠的太近。
(5)當你處在滑坡體前沿或崩塌體下方時,只能迅速向兩邊逃生,別無選擇。
防汛安全知識 6
暴雨期間盡量不要外出,注意及時通過廣播、電視、手機或網絡等渠道關注天氣預報,及時掌握暴雨最新消息。
不要在下暴雨時騎自行車、電動車,以防摔跤。當汽車在低洼積水處熄火時,人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應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暴雨來臨,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如住所可能出現嚴重水淹,應撤離居所,到安全地方暫避。
遇到危險時,請撥打110求救。
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混濁及夾雜泥沙時,可能是山洪爆發的前兆,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暴雨中開車應打開雨霧燈,減速慢行,注意預防山洪,避開積水和塌方路段。
不要游泳逃生,不要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不要喝生水。主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以及經過漂白粉等處理過的水。
不要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要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防汛安全知識】相關文章:
防汛安全知識簡介07-06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02-18
夏季防汛安全知識07-25
關于防汛安全知識02-18
關于防洪防汛的安全知識07-15
防洪防汛安全小知識03-16
夏季防汛安全教育知識07-21
夏季防汛安全知識培訓試題07-24
夏季防洪防汛安全培訓知識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