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防汛安全知識
汛期和防汛汛的含義是指定期漲水,即由于降雨、融雪、融冰,使江河水域在一定的季節或周期性的漲水現象。要如何有效防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防汛安全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防汛安全知識 1
防汛的基本知識
1、什么是洪水
洪水的類型可分為:暴雨洪水(含山洪)、泥石流和垮壩洪水、風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等多種類型。以下介紹幾種主要類型。
暴雨洪水:是由較大強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簡稱雨洪。在我國它是最主要的洪水。
泥石流:是一種發生在山區河流溝谷中的飽含泥、石、水的液固兩相流,是一種破壞力很大的突發性特殊洪流。暴雨或(和)冰雪融水是其發生有誘因。按其固體物質構成不同可分為泥石流、泥流和水石流等三類。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條件是:溝谷內有豐富的松散固體堆積物;溝谷地形陡峻、比降很大,有暴雨或冰川和高山積雪強烈融化的時期;在地區方面,泥石泥主要在斷裂褶皺發育,新構造運動活躍地活動強烈,植被不良、水土流失嚴重的山區。泥石流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突發性山地自然災害。
垮壩洪水:水庫垮壩和堤防決口所形成的二類洪水。這兩類既與氣象因素有關又與人為因素有關。
⑴、水庫垮壩洪水的突發特點是:洪峰高、歷時短、流速大,往往造成下游毀滅性災害,特別是人員傷亡。
⑵、堤防決口是:由于洪水超過堤防設計標準,堤防質量有問題,或者因人為設障壅高水位而造成漫或潰決洪水。人為扒堤決口造成的洪水也有發生。
2、洪水的主要特點
季節性明顯:洪水集中出現的季節段時稱之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來臨的時間有一定規律,它主要決定于夏季雨帶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頻繁臺風暴雨。
洪水峰高量大: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響,河流常可以形成極大洪峰流量。
江河洪水年際變化不穩定:暴雨洪水區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變幅大。
3、洪水爆發時怎樣緊急自救
一個地區短期內連降暴雨,河水會猛烈上漲,漫過堤壩,淹沒農田、村莊,沖毀道路、橋梁、房屋,這就是洪水災害。發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1)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2)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3)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很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
(4)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4、都市遇洪水自救四法
首先應該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層建筑避險,而后要與救援部門取得聯系。同時,注意收集各種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為逃離險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員失蹤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險水。所以,洪水中必須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帶等待救援。
(1)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及衛生條件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筑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院等。
(2)將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處保存;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處,票款、首飾等物品可縫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塊等漂浮材料加工為救生設備以備急需;洪水到來時難以找到適合的飲用水,所以在洪水來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貯備干凈的飲用水。
(4)準備好醫藥、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設施,可與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系。
5、洪水過后注意防疫
洪災時飲用水源或供水系統遭到嚴重的污染或破壞;洪水退后,動、植物體的腐爛,大小水體的存在等造成蠅、蚊的大量孳生。因此,洪災后認真搞好消毒工作與媒介生物的控制是防止災后出現大疫的重要衛生防疫措施之一。
(1)飲用水處理與消毒:
沉淀處理。加混凝劑硫酸鋁(硫酸鐵)1.25~2.5克/25升或明礬2.5~3.75克/25升,攪和至水中出現礬花為止,靜置澄清約1個小時,取上清水進行消毒,去下混濁水。實無混凝劑時也可直接將混濁水靜置,但沉淀時間要長得多。
消毒澄清水加消毒劑作用30分鐘,有效氯的投加量一般應不少于1~2毫克/升。消毒劑可任選一種使用,如漂白粉,4~8毫克/升;漂白精,2~4毫克/升;優氯凈,4毫克/升;其他消毒劑使用詳見使用說明書。有的將消毒后的水再加脫味劑,如0.5克無水硫代硫酸鈉可使500升水中去掉1毫克/升的氯,以解決消毒后的水味問題。
(2)糞便處理
糞便處理不好,極易污染水源,孳生蠅類。災民安置點設臨時廁所,不隨地大小便。
糞便消毒采用10份糞水加1份漂白粉,攪拌,2小時后倒在指定地點掩埋。 腸道傳染病人的糞便,按5份與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攪勻2~4小時后,倒在指定地點掩埋。
(3)動物尸體處理
對洪災造成的動物尸體,要及時進行消毒、深埋在1.5~2米以下。掩埋點須選在地勢高、遠離水源處。尸體選用10%漂白粉澄清液,按200毫升/平方米用量噴霧,1~2小時后掩埋,掩埋時再用漂白粉干粉20~40克/平方米的量灑蓋于尸體上,然后覆土掩埋。運輸車輛、使用的工具,用1~2%的漂白粉澄清夜噴霧,1小時后方可作他用。
6、什么是蓄滯洪區
蓄滯洪區通常是指位于江河堤防背水側、用于臨時貯存洪水的低洼地區和湖泊等。其中多數在歷史上就是江河洪水淹沒和調蓄的場所。蓄滯洪區是江河防洪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重點地區防洪安全,減輕洪水災害的有效措施。
我國利用湖泊洼地分蓄洪水有著長遠的歷史,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人明確指出“地有不生草者,必為之囊”,囊就是蓄水的地方。在我國數千年筑堤防洪的過程中,在行洪能力不足的江河兩岸低洼地區開辟蓄滯洪區,利用其調蓄洪水,是一項必不可少、切實可行、經濟有效的防洪措施。
目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共有重要蓄滯洪區98處,分布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安徽、湖北、湖南、天津、河北、河南、江西、山東、江蘇、北京10個省(市),總面積3.45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31萬畝,內有人口近1800萬人,總資產超過2400億元,總蓄洪量約950億立方米。
1988年,國務院批轉了水利部《關于蓄滯洪區安全與建設指導綱要》,對合理和有效運用蓄滯洪區,指導區內居民的生活和經濟建設,適應防洪要求等作了原則規定。2000年,國務院發布了《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辦法》,對因蓄滯洪水遭受損失進行合理補償的對象、范圍、標準和補償程序等作了明確規定。
7、什么是汛期
江河季節性定期漲水現象稱為汛。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內季節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時性水位上漲的時期。
按季節的不同,我國有四汛,即春汛、伏汛(夏汛)、秋汛、凌汛,其中伏汛和秋汛最大。通常所說的汛期主要指這兩個時期。春汛是指春季在我國南方一些江河發生的明顯漲水現象。如1998年3月初,在福建閩江、湖南湘江及江西贛江、撫河等發生了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北方河流因流域內冰雪融化匯流形成春汛。伏汛在我國七大江河均易發生,如1998年在長江、嫩江及松花江發生的大洪水或特大洪水。秋汛常在江淮流域發生,通常所說的“巴山夜雨”就出現在這個時期內。1983年10月漢江發生的大洪水,1996年漢江、淮河發生的洪水均屬于秋汛。凌汛是冬春江河水流受冰凌阻塞,而引起的明顯漲水現象,常在我國北方的黃河、松花江和黑龍江發生。
汛期又分主汛期和前汛期、后汛期。主汛期是極易產生洪水的時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通常稱為“七下八上”),全國七大江河均可能發生洪水。因此,“七下八上”常被認為是我國防汛的關鍵時期。
8、什么是堤防警戒水位、保證水位
警戒水位是堤防臨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現險情,要加以警惕戒備的.水位。是根據堤防質量、保護重點以及歷年險情分析制定的。到達該水位時,堤防防汛進入重要時期,防汛部門要加強戒備,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險情發展變化,在各自防守堤段或區域內增加巡邏查險次數,開始日夜巡查,并組織防汛隊伍上堤防汛,做好防洪搶險人力、物力的準備。
保證水位是根據防洪工程當年狀況確定的可防御洪水最高水位,可以是防洪標準設計的堤防設計洪水位或歷史上防御過的最高洪水位。當水位達到或接近保證水位時,防汛進入緊急狀態,防汛部門要按照緊急防汛期的權限,采取各種必要措施,確保堤防等工程的安全,并根據“有限保證、無限負責”的精神,對于可能出現超過保證水位的工程搶護和人員安全做好積極準備。保證水位的擬定是根據堤防規劃設計和河流曾經出現的最高水位等,考慮上下游關系、干支流關系以及保護區的重要性制定的,并經上級主管機關批準。
9、洪災與澇災的區別
澇災與洪災的共同點是地表積水(或徑流)過多,區別是澇災因本地降水過多而造成,洪災則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澇災:由于本地降水過多,地面徑流不能及時排除,農田積水超過作物耐淹能力,造成農業減產的災害。造成農作物減產的原因是,積水深度過大,時間過長,使土壤中的空氣相繼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氣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難,并產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影響作物生長,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災:由于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災害。洪災除對農業造成重大災害外,還會造成工業甚至人員生命財產的損失。
洪水是一種峰高量大、水位急劇上漲的自然現象。洪水按其成因可分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雨雪混合洪水等。
10、什么是強對流天氣
強對流天氣是指出現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龍卷風、冰雹等現象的災害性天氣,可分為龍卷風、冰雹、雷雨大風和短時強降水等種類。強對流天氣災害是因發生強對流天氣而造成的災害。
強對流天氣發生于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空間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圍大約在十幾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圍只有幾十米至十幾公里。其生命史短并帶有明顯的突發性,約為一小時至十幾小時,較短的僅有幾分鐘至一小時。
強對流天氣來臨時,經常伴隨著電閃雷鳴、風大雨急等暴雨、局地洪澇、地災害多,北方冰雹、雷雨大風災害多的特點。致使房屋倒毀,莊稼樹木受到摧殘,電信交通受損,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等。
防汛安全常識
當前,我國已進入主汛期,強降雨、大風、雷電等天氣現象將集中出現,防汛安全工作任務非常重要,下面介紹一些防汛常識:
一、暴雨洪水發生前:在城區外居住的居民要避免在低洼地帶、山體滑坡威脅區域建房,避免將房屋建在受河道出槽洪水頂沖的地方。不要人為侵占河道自然行洪斷面。每年夏初要對房前屋后進行檢查,留心附近山體變化,看山上是否有裂縫滑坡跡象。城鎮居民、商場、學校、廠礦企業等要熟悉周圍環境,自備必要的防水、排水設施,如帆布、編織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聽當地氣象防汛部門的預報。商場、學校、廣場等人群密集區要及時做好人員疏導轉移等工作。
二、暴雨洪水發生后:發現重大征兆或已經發生災害時,盡快將消息傳遞出去,引起政府重視,爭取控制災害發展和救援。在緊急情況下,頭腦冷靜,行動快速,果斷放棄。暴雨洪水突發性強,陡漲陡落,持續時間短。當發現河道漲水,要迅速撤離,不可麻痹遲疑。汛期河道漲洪時,千萬不要強行過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過河,或長距離繞行過河。在發生暴雨洪水時,行人避雨要遠離高壓線路、電器設備等危險區域,雷雨時要關閉手機。
三、被水圍困怎樣求救:無論是孤身一人還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圍困于基礎較牢固的高地或磚混結構的住宅樓房時,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求援或等待陡漲陡落的洪水消退后即可解圍。如遭洪水圍困于低洼處的溪岸、土坯或木結構的住房里,情況危急時,有通訊條件的,可利用通訊工具向當地政府和防汛部門報告洪水態勢和受困情況,尋求救援;無通訊條件的,可制造煙火或來回揮動顏色鮮艷的衣物或集體同聲呼救,不斷向外界發出緊急求助信號,求得盡早解救;同時要尋找體積較大的漂浮物,主動采取自救措施。
防汛安全知識 2
【洪水防范措施】
編制防洪防汛預案,并在汛期前做好檢查落實工作。學習防洪知識,加強并完善自身環境內的防災措施,發現異常征兆,如堤壩滲水,出現“管涌”,水位異常猛漲,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做好防洪準備,準備必要的醫療用品,妥善安置貴重物品,準備必要的衣物、食品、礦泉水,做好自救和救援的準備,將人畜等盡早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如被洪水圍困,可在屋頂、樹上等高處避難。將木料或木制家具捆扎成救生筏使用:施放求救信號,等待救援:如有條件時,要積極援救周圍的遇難者。
在洪水到達之前,最重要的是選擇逃生路線,盡快地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撤離危險地帶,不要徒步涉過水流湍急、水深已過膝的水溪。不能飲用洪流中的污水。
即時了解汛期災情,制定或調整防洪對策。在汛情緊張時期,當天氣預報有連續暴雨或有臺風襲擊時,在易受洪水淹沒的低洼、滯洪地帶或湖泊、海邊、河邊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隨時注意水位的變化,及時了解洪水的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避免或減輕洪水的危害。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小常識】
1、 汛期氣候多變、突變、常會出現打雷閃電、大暴雨、冰雹、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
2、 汛期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發等自然災害。
3、要經常收聽天氣預報,密切注視天氣變化,了解掌握災情預報預測,做好防洪自護。要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 不到易發生山洪(河溪邊、沙灘,低洼處)區域游玩逗留。
5、不到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險區域或危房里活動停留。
6、不到溪、河、池塘、水庫等水域戲水、游玩。
7、 需過溪河要找橋梁通過。不要涉水過抗、過溪、過河,更不要冒險搶渡溪河。
8、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魚玩耍。
9、 遇到災害性天氣盡量不外出,已出門在外的`要尋找安全的地帶避災自護。
10、 要熟記學校應急信號,應急轉移路線和地點,需緊急轉移時,要聽從學校統一指揮,及時有序地安全轉移。
11、途中遇險時,不必驚惶失錯,應迅速進行避險自救或尋找求助求救的辦法,不能冒險行事。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應對暴雨山洪】
暴雨洪水發生前:
(1)要避免在低洼地帶、山體滑坡威脅區域活動。每年夏初要對房前屋后進行檢查,留心附近地質變化,看是否有危險跡象。
(2)要熟悉周圍環境,自備必要的防水、排水設施,如帆布、編織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聽當地氣象防汛部門的預報。特別是人群密集區要及時做好人員疏導轉移等工作。
暴雨洪水發生后:
(1)發現重大征兆或已經發生災害時,盡快將消息傳遞出去,引起重視,爭取控制災害發展和救援。
(2)在緊急情況下,頭腦冷靜,行動快速,果斷放棄。暴雨洪水突發性強,陡漲陡落,持續時間短。當發現河道漲水,要迅速撤離,不可麻痹遲疑。汛期河道漲洪時,千萬不要強行過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過河,或長距離繞行過河。
(3)在發生暴雨洪水時,行人避雨要遠離高壓線路、電器設備等危險區域,雷雨時要關閉手機。
(4)及時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等緊急救護等。
防汛安全知識 3
一、汛期安全知識。
外出時如何避免遭受雷擊?
1、在外出時遇到雷雨天氣,要及時躲避,不要在空曠的野外停留。
2、雷電交加時,如果在空曠的野外無處躲避,應該盡量尋找低凹地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降低身體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導電的物體(如鐵鍬、金屬桿雨傘),要迅速拋到遠處,千萬不能拿著這些物品在曠野中奔跑,否則會成為雷擊的`目標。
3、遇到雷電時,一定不能到高聳的物體(如旗桿、大樹、煙囪、電桿)下站立,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擊。
遇到暴雨、冰雹怎樣保護自己?
1、暴雨天,要注意添加衣物,減少室外活動。
2、下冰雹時,應在室內躲避;如在室外,應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護頭部,并盡快轉移到室內,避免砸傷。
3、暴雨過后,不要靠近危險的房屋、墻體、坑塘等,預防倒塌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嚴禁學生私自到河畔游玩、游泳:
1、不要私自或結伴去看河水,到河里游泳。有發現同學私自去河邊的要及時阻止,阻止不了的要及時匯報學校、老師,以便學校、老師勸阻、批評教育,把溺水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
2、請同學們不要在汛期私自或結伴到溪、池、坑、塘、和水庫附近玩耍。
在大雨天氣騎自行車怎樣注意安全?
1、騎車途中遇雨,不要為了免遭雨淋而埋頭猛騎。
2、雨天騎車,最好穿雨衣、雨披,不要一手持傘,一手扶持車把騎行。
3、雨天騎車,應與前面的車輛、行人保持較大的距離。
二、小學生汛期安全的注意事項
1、要經常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密切注視天氣變化,了解掌握災情預報預做好防洪自護;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不到易發生山洪(溪河邊、沙灘、低洼處)區域游玩逗留;不到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險區域或危房里活動停留;不到溪、河、壩、渠、池塘、水庫等水域戲水、游玩;不到小溪、小坑流等水域捕魚玩耍。
3、需過溪河要找橋梁通過;不要涉水、過溪、過河,更不要冒險搶渡溪河。
4、遇到災害性天氣盡量不外出,已出門在外的要尋找安全地帶避災自護。
5、途中遇險時,不必驚慌失措,應迅速進行避險自救或尋找求助求救的辦法,不能冒險行事。
6、暴雨天氣要注意防雷,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在打雷時最好離大樹5米以外。下雨時不要在水邊(江、河、湖、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打雷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和球形雷飄進室內。
7、注意不私自到河道、水坑、池塘游玩游泳;汛期,雨水天氣增多,降雨量大,河道、池塘水面最易暴漲。盡管有青蛙“詠唱”其中,也不要去捉捕。由此造成中小學生溺水死亡事件時有發生。學生對河水暴漲不要好奇,不要私自或結伴去河畔看河水,更不要跳入其中游泳。
8、騎車途中遇雨,不要為了免遭雨淋而埋頭猛騎。雨天騎車,最好穿雨衣、雨披,不要一手持傘,一手扶持車把騎行,應與前面的車輛、行人保持較大的距離。
【防汛安全知識】相關文章: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11-06
防汛安全知識大全10-21
防汛安全知識的內容03-26
夏季防汛安全教育知識05-18
夏季防洪防汛安全培訓知識06-13
工廠夏季防汛安全知識點06-28
(熱)防洪防汛安全知識(精選10篇)01-14
【推薦】防洪防汛安全知識9篇09-01
幼兒園防汛安全知識201702-09
夏季防汛安全知識培訓方案(精選13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