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寶寶補鈣的“進口”小方法
關于寶寶補鈣的“進口”小方法
鈣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對寶寶而言,補鈣不僅能夠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而且對缺鐵性貧血、缺鋅等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有明顯的作用。但現實生活中,面對五花八門的鈣產品,媽媽們在選購時候還是問題多多:寶寶該怎么補鈣?什么樣的鈣才安全?怎么吃才有效?
寶寶補鈣要補多少?
據全國兒童青少年膳食與營養調查結果:目前孩子們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總鈣量平均只有400毫克左右,日常飲食中的鈣質攝入量明顯低于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攝入量。而另有調查顯示,我國有95%的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鈣,北京、上海、內蒙古地區兒童鈣的攝入量分別只有標準量的33%、55%和69%,由此可見我國兒童缺鈣的現像比較嚴重。
很多媽媽只知道給孩子補鈣,卻因為急于補鈣而沒有注意細節盲目補鈣,反而造成鈣質浪費。其實對于成長期的寶寶,補鈣應該分階段量身定制。為了科學合理地給寶寶補鈣,媽媽們首先要了解寶寶每個階段每天的鈣供給量是多少。
根據兒童生長發育的需求,中國營養學會提出了相應的膳食鈣攝入推薦的供給量:
需要提醒媽媽們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是鈣元素的量,而不是鈣片的量。媽媽應將鈣制劑中含鈣元素量核算出來,結合從食物中攝取的鈣量,來決定寶寶服鈣的量。選購鈣劑時,請注意包裝上的規格說明“相當于鈣元素xx毫克”。
什么樣的寶寶要補鈣?
就像蓋房子需要鋼筋水泥、磚塊泥瓦一樣,寶寶的生長發育過程離不開鈣。如果嬰兒體內缺鈣,就會導致骨骼發育遲緩,牙齒萌出較晚,嚴重者還會出現方顱、雞胸、駝背、小腿彎曲畸形(“O”形腿、“X”形腿)等癥狀。另外,鈣與納、鉀共同協調神經肌肉的活動,如果血中鈣含量低于7.5毫克/100毫升就會產生手足抽搐癥。寶寶是否缺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1.夜間盜汗,睡覺不實。夜間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入睡后頭部大量出汗。
2.性情異常,精神不好。脾氣怪愛哭鬧,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3.有枕禿圈或嬰兒濕疹。濕疹多發于頭頂、顏面、耳后,嚴重的可遍及全身。
4.出牙晚、出牙不齊。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或牙齒發育不良,牙齒排列參差不齊,咬合不正,牙齒松動,過早脫落。
5.生長遲學步晚,骨關節畸形,出現駝背、雞胸、方顱等。
6.免疫功能下降,有串珠肋肋軟骨增生,易患氣管炎、肺炎。
缺鈣診斷,微量元素檢查可信嗎?
對媽媽來說寶寶即使出現缺鈣癥狀,也不能隨便開始給寶寶補鈣,如今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般都設置了微量元素檢測、骨密度檢測等項目來判斷寶寶是否缺鈣。這些檢測項目靠譜嗎?
通過測微量元素中血鈣含量的辦法,并不能真實反映缺不缺鈣。只要一個兒童的代償能力是正常的,骨骼中的鈣就會轉化為血鈣,來維持血鈣的正常。如果血鈣的濃度都不能保持穩定,兒童就會出現VD缺乏性抽風,嚴重的話會出現搐搦。因此,不建議通過測微量元素的方法判斷是否缺鈣。
補鈣產品要選主流認證
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給寶寶補鈣,安全性已成為媽媽們的第一考慮要點。目前國內鈣產品市場較混雜,不少國產鈣劑沒有經過國家衛生部批準,其生產工藝和安全標準可想而知。同時還有不少國產鈣劑打著進口的旗號,炒作各種商業概念。其實無論國產或進口,好的鈣產品都有必需符合的標準。選國產鈣要選國藥準字的,而進口鈣也要選通過食品藥品管理局檢測的。比如美國進口的鈣劑,必須按FDA標準在美國生產。此外真正的進口鈣,產品外包裝中會表明【進口藥品注冊證號】,這是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確認批準的標志。
FDA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簡稱,其認證被全球公認為是產品品質與效果的全球最高標準證明,國際很多廠商也都以追求獲得FDA認證作為產品品質的最高榮譽和保證。
藥品批準文號的格式為:國藥準字H(Z、S、J)+4位年號+4位順序號,其中H代表化學藥品,Z代表中藥,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進口藥品分包裝。
《進口藥品注冊證》證號的格式為:H(Z、S)+4位年號+4位順序號;《醫藥產品注冊證》證號的格式為:H(Z、S)C+4位年號+4位順序號,其中H代表化學藥品,Z代表中藥,S代表生物制品。對于境內分包裝用大包裝規格的注冊證,其證號在原注冊證號前加字母B。
補鈣藥品和保健品大不同
很多媽媽弄不明白,補鈣保健品跟補鈣藥品有什么區別,總是認為保健品更天然更安全。其實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生產及配方組成不同
藥品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條件,都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嚴格審查,并通過藥理、病理和病毒的嚴格檢查及多年的臨床觀察,經有關部門鑒定批準后,方可投入市場。而保健品勿需經過醫院臨床實驗等便可投入市場。
●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不同
作為藥品產品,必須在制藥廠生產,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氣清潔度、無菌標準、原料質量等,目前都要達到GMP標準(藥品生產質量規范);而作為保健食品的產品,則可以在食品廠生產,標準比藥品生產標準低。
●療效方面有區別
作為藥品,一定經過大量臨床驗證,并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審查批準,有嚴格的適應癥,治療疾病有一定療效;而作為食品的保健品,則沒有治療作用,僅僅檢驗污染物、細菌等衛生指標,合格即可上市。
●說明書和廣告宣傳不同
作為藥品,一定要有經過SFDA批準的詳細的使用說明書,適應癥、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十分嚴謹;而作為食品的保健品,說明書不會這樣詳細、嚴格,這也比較容易被利用作夸大其詞的廣告宣傳。
媽媽們在選擇寶寶補鈣產品時,最好選擇SFDA批準的標有“OTC”(非處方藥)字樣的藥品,購買時看看是否附有詳細說明書。在服用補鈣產品前必須仔細閱讀說明書,要按推薦劑量服用。
鈣源安全性大盤點
從鈣質來源說,鈣的來源有三種,動物骨骼、海洋生物和礦石。美國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及加拿大市場上數十種補鈣產品,結果顯示鉛含量最高的是骨粉,次為貝殼類,而以先進生產工藝生產的碳酸鈣則是安全首選。
骨粉雖然來自天然生物原料,但動物體內的重金屬(鉛、砷、鎘等)大多富集在骨骼中。而貝殼類動物吸附能力很強,近年來由于重工業造成的海水污染,使得近海的污染物、鉛、砷、鎘等重金屬含量劇增,也使得貝殼類的海洋生物中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
●維生素D是鈣產品中重要組成部分
維生素D就像是人體鈣代謝系統的一把鑰匙,是鈣吸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關鍵因素。維生素D能促進機體吸收鈣質,調節鈣磷代謝,服用鈣劑時適當配以維生素D有促進鈣質吸收利用的作用。好的鈣產品中維生素D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媽媽們要注意,過量的維生素D會引起中毒或高鈣血癥等副作用,兒童長期服用維生素D還有可能反饋性抑制體內自身維生素D的生成,而依賴外源性維生素D。近年研究還提出過量的維生素D可能為骨質疏松的發病因素之一。補充維生素D原則上以達到有效作用的最低劑量為好。
●寶寶補鈣不要重口味
實際生活中,很多父母為了吸引寶寶服鈣,就挑選帶有酸甜口味的產品,但殊不知這樣會讓寶寶的味蕾受到損害,變得依賴甜味,不喜歡喝白水和奶,容易偏食、挑食,最終影響到寶寶的健康。其實寶寶出生后接觸的第一個味道是母乳,奶味才是最適合他們的。所以在寶寶補鈣產品的選擇上,應以淡奶口味為上上之選。
●多種微量元素同補影響鈣吸收
鈣鐵鋅作為人體必需的元素,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及智力發展極為重要。正常在鈣鐵鋅都缺乏的情況下,單純地補哪一種都達不到治療的目的。但按照科學劑量同時補鈣鐵鋅也是有講究的。由于鈣、鐵、鋅都是二價元素,人體在吸收時具有共同的轉移機制,同時補充會相互干擾,因此鋅鈣同補是不科學的。媽媽如果確實想給寶寶補充這微量元素,最好分開來補,比如在補鈣2、3小時后給寶寶補充鐵鋅制劑。
【寶寶補鈣的“進口”小方法】相關文章:
給寶寶補鈣的方法05-23
寶寶補鈣的方法06-07
寶寶補鋅補鈣的方法05-21
給寶寶補鈣的正確方法05-19
半歲寶寶補鈣的方法06-01
寶寶補鈣的食療方法06-04
秋季科學給寶寶補鈣的方法05-30
寶寶補鈣的幾個方法介紹05-31
寶寶科學補鈣方法集錦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