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點
在現實學習生活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還在為沒有系統的知識點而發愁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點1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知識點一: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一、區域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間單元,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
2、特征:層次性、整體性、差異性、可變性、開放性
二、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以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為例
1、兩地自然環境的'異同
2、地理環境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三、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以長江中下游平原為例
1、開發早期水土條件限制區域農業發展。
2、農業社會科技的發展使原來的制約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為有利條件,長江中下游平原成為主要糧食產地和桑蠶、棉花產地。
3、工業社會長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機械化的推廣,糧食商品率低,糧倉地位和棉花生產地位下降。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知識點二:地理信息技術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應用
一、地理信息技術
1、概念:獲取、管理、分析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的現代技術的總稱。
2、類型: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
3、應用領域:
(1)區域地理環境研究: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御監測等
(2)大眾化應用:導航等
二、遙感(RS)
1、概念:人們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術裝備懟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2、組成:遙感平臺、傳感器、信息傳輸、處理設備
3、應用:資源調查、環境監測、自然災害防御監測等
三、全球定位系統(GPS)
1、概念: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定位、導航的系統。
2、組成:空間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戶設備部分
3、特點:全能性(陸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連續性、實時性
4、作用:為各類用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速度和時間(定位、測速、導航、授時)
四、地理信息系統(GIS)
1、概念: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用于所有用到地圖或需要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領域。
2、應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術與數字地球
1、3S之間的關系:遙感(RS)獲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統(GPS)信息的空間定位;地理信息系統(GIS)處理信息,分析表達結果
2、數字地球:數字化的地球,即把整個地球信息進行數字化后,由計算機網絡來管理的技術系統。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應用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點2
一、地理條件
1、范圍: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
2、自然條件:
(1)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作物易受低溫冷害的影響。
(2)地形分布:西部高原(畜牧業)、中部和東北部平原(種植業)、周圍山地(林業)為農業多種經營提供了條件。
(3)土壤:黑土、黑鈣土廣泛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有利于農業生產。
3、社會、經濟條件:
(1)良好的工業基礎;
(2)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有利于發展外向型農業;
(3)開發時間較晚,人口密度較低(地廣人稀),有利于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二、農業布局特點
1、耕作農業區:
(1)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區;
(2)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水稻等。
2、林業和特產區:
(1)林業: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
(2)長白山區是我國主要的鹿茸、人參等珍貴藥材產區,延邊生產蘋果梨。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丘陵區是我國最大的柞蠶繭產區。遼南是重要的蘋果產區。
3、畜牧業區:
(1)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
(2)畜種: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三河牛、三河馬;松嫩平原西部:東北紅牛。
三、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商品糧基地建設
1、生產特點:
(1)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2)地區專業化生產。
2、其他知識:
(1)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
(2)國營農場,機械化程度最高。
四、農業發展方向
1、存在問題:人口激增,高強度的農林開發,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導致農業生態環境惡化
2、指導思想:從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入手,堅持開發、利用與治理、保護相結合,堅持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
3、農業發展方向和重點
(1)平原區: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加快發展商品糧豆等的生產,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建設綠色食品基地。(增強抗衡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的'能力。)
(2)西部草原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強化人工草地建設,發展集約化草食性畜牧業。
(3)山區農業:森林資源保育,發展特色農業和特色產品,實現由原料型生產向原料及產品加工并舉的轉變。
區域經濟發展知識點2: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為例
一、對外開放的前沿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條件
1、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1)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2)工業內部,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2、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最先改革開放的地區,給予許多優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于其他地區吸引外資。
3、良好的區位條件:位于我國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發揮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就近接受港澳產業的擴散,利用港澳貿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4、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二、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推進
1、工業化與城市化相互促進
2、工業化進程:
3、城市化進程:
(1)城鎮數量猛增,呈現出城市與鄉村交錯分布的景觀
(2)城市的規模迅速擴大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相關文章:
地理必修二必修三知識點匯總12-18
語文必修三知識點03-04
地理必修三知識點03-04
人教版語文必修三知識點12-19
必修三語文古今異義知識點12-19
必修三語文必背知識點03-03
高一語文必修三知識點02-28
化學必修一知識點03-03
地理必修一知識點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