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十一世紀培養人才的四大支柱是學會認識,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新的教學課程改革,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經歷數學結論的獲得過程,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具體地說,它是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通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獨立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收集和處理、表達與小集體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將學生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輕松、民主、和諧、自由、積極的教學氛圍
要以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在課堂上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的心智不受壓抑,只要學生愿意回答問題,愿意思考,就應該加以贊賞。無論他答對多少,對問題的解決幫助有多大,都應該從中發現亮點并加以稱贊,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
二、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解決問題的欲望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經常處于一種沖動之中,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活動中。因此教師應該將一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創設在一個又一個令學生感興趣或是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質疑、探究和發現。
三、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充分探究、分析問題的時間與空間
探究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決定了探究學習必須有充分的學習時間和空間。當問題的提出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之后,每一位學生都會有親自去做一做、試一試、議一議的愿望。此時,如果教只讓個別學生發表一下結論,就急于下結論,無形中就破壞了剛剛構建的和諧而又積極的學習氛圍,所以我們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為學生提供讓他們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發揮自我、展現創新的時間和空間。在此期間,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積極參與學生自主探究活動中,有效地加以指點或導撥,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有所收獲,無形中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引導學生在總結反思中獲得體驗
學生在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過程后會有很多優秀的思想、方法,思維的閃光點值得讓大家學習和推廣,本階段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學生積極反思,總結前面活動成果,對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給予充分肯定和贊賞,在反思中,既可以整理知識、整理思維,又可以總結失敗、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失敗的感受。這些都是學生成長的寶貴財富。
新課標的理念就是要讓知識服務于生活。在教學中,只有聯系生活實際,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真實的數學。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將生活中的現象轉化為數學問題,結合實際,聯系所學的數學知識,自主探究,讓學生感受數學、體驗數學,增強他們的應用意識、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相關文章: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方法03-09
如何培養學生的速算能力04-17
教學體會: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探究03-12
關于幼兒能力的培養04-02
如何培養感悟能力07-02
培養大學生抗挫折能力07-02
關于幼兒能力的培養(優選)04-02
怎么培養孩子閱讀能力01-27
孩子缺乏自主能力的原因有哪些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