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時間:2024-07-19 09:03:09 煒玲 生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生物學又稱生命科學、生物科學,是一門由經驗主義出發,廣泛的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學,內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構造、發育、功能、行為、與環境的互動關系,以及生物分類學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1

  1、生物學時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生物具有區別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綠色植物從外界吸收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機物

  (2)生物能進行呼吸鯨魚噴水

  (3)生物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人可以通過出汗、呼出氣體和排尿將廢物排出體外;植物落葉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葵花朵朵向太陽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機器人、鐘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蟲是生物。

  3、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要有明確的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選取一部分調查作為樣本,調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樣調查;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圖書館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搜索;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圖標、音像資料。

  4、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歸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環境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范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為準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約20千米左右的圈層。水圈幾乎到處都有生物,但大多數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內的水層中。巖石圈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但人類的活動可以達到生物圈的各個圈層。

  6、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7、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必需攜帶的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有淡水、營養物質(食物)、空氣(氧氣)。

  8、生物的生存依賴于一定的環境(魚離不開水)。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分為生物因素【捕食關系(生物和生物之間最常見的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陽光、溫度、水、空氣等。

  9、探究的一般過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交流

  10、對照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試驗中光是變量,其它條件是定量)

  1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中描述的是氣溫對植物的影響。

  12、生物在生存發展中不斷適應環境,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適應:駱駝適應炎熱缺水的環境;駱駝刺適應干旱環境;海豹適應寒冷的環境;旗形樹是對大風環境的適應)(改變:植物的防風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13、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就是生態系統。

  植物—生產者

  生物部分動物—消費者

  生態系細菌、真菌—分解者統組成

  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和水等

  14、在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

  15、食物鏈: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

  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級”動物。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越多(富集)。

  16、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2

  人的生活需要營養

  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

  1、六大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水、無機鹽

  其中:有機物(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物:(水、無機鹽)

  2、三大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

  3、第七營養素:膳食纖維(也叫纖維素)

  4、食物來源:

  ①糖類(谷類、根莖類)

  ②脂肪(蛋黃、花生、豆類、硬果)

  ③蛋白質(瘦肉、蛋類、豆類)

  5、營養組成:

  ①糖類:(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等)

  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③蛋白質:(20多種氨基酸)

  6、作用:

  糖類:

  ①主要供能物質;

  ②構成細胞組織

  脂肪:

  ①主要為貯備能源;

  ②也參與構成細胞組織

  蛋白質:

  ①構成細胞組織的重要物質;

  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第二節: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統的組成兩大部分:

  ①消化道;

  ②消化腺

  2、消化道:

  ①口腔;

  ②咽;

  ③食道;

  ④胃;

  ⑤小腸;

  ⑥大腸;

  ⑦肛門。

  3、消化腺兩大類:

  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臟、胰腺

  ②小消化腺:胃腺、腸腺。

  4、口腔: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1)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為麥芽糖,屬于化學性消化。

  (2)舌:作用:攪拌;屬于物理性消化

  (3)牙齒:作用:咀嚼,屬于物理性消化

  5、胃:呈囊狀;具有較大的伸展性;容納食物2升左右;

  (2)胃壁內有胃腺:(小腺體)分泌胃液;內含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質為多肽,屬于化學性消化。

  6、小腸: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長度:6米

  腸壁內有腸腺,分泌腸液;含多種消化酶;屬于化學性消化;

  7、肝臟:

  ①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為脂肪微粒;屬于物理性消化。

  8、胰腺:分泌胰液;有多種消化酶;屬于化學性消化。

  9、營養物質的消化

  10、吸收: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1)口腔、咽、食道基本沒有吸收作用;

  (2)胃: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

  (3)小腸:吸收的`主要場所;

  ①小腸內表面有大量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大吸收面積;

  ②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③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吸收營養物質。

  (4)大腸: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部分維生素。

  小結:只有消化能力無吸收能力的是:口腔。只有吸收能力無消化能力的是:大腸

  既有消化能力又有吸收能力的是:胃和小腸。膽汁內不含消化酶,腸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3

  1、顯微鏡的結構:課本P36

  光線經過顯微鏡的路線:

  最早發現光學顯微鏡的是英國的科學家羅伯特。虎克。電子顯微鏡是利用高速運動的電子束代替光學顯微鏡的光線觀察物體的細微結構的。

  2、顯微鏡的使用注意事項

  a、使用顯微鏡觀察時,為什么在下降鏡筒時眼睛要注視物鏡?避免物鏡與玻片標本相撞,防止玻片標本損壞和劃壞物鏡鏡頭。

  b、在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c、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d、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是物像往哪偏,標本就應該往哪移。

  3、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以下三種:切片、涂片、裝片。

  4、臨時裝片制作過程:“擦”、“滴”、“取”、“展”、“蓋”、“染”、“吸”

  注意:a、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清水;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生理鹽水,為了避免細胞吸水膨脹。

  b、染色時用稀碘液。

  c、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怎樣判斷這個污點的位置?

  先轉動目鏡,如果污點跟著轉動,該污點在目鏡上;如果污點不跟著轉動,再移動玻片標本上,如果污點跟著轉動,該污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轉動目鏡和玻片標本污點都不跟著轉動,則污點在物鏡上。

  d、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和氣泡的區別:氣泡邊緣是粗黑的,中間沒有細胞核,用鑷子輕壓蓋玻片氣泡會變形。

  5、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結構的區別: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都有線粒體。

  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6、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能量和信息。

  7、細胞中的物質有:有機物(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和無機物(水、無機鹽、氧等)。

  8、一般細胞中的帶酸味和帶甜味的物質存在于細胞的`液泡中的細胞液。

  9、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和選擇透過性)

  10、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線粒體和葉綠體)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轉換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將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機物,并釋放氧氣。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把貯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動、植物生活所需。

  11、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在染色體上有遺傳效應的DNA的片段叫做基因。遺傳信息的載體是DNA的有機物。

  多莉羊的例子p55,57頁1題

  12、植物體由小長大的原因是: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分裂。

  13、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先復制加倍在平均分配在兩個細胞中。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

  14、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15、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16、動物體的基本組織: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

  17、植物體的基本組織:保護組織、分生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4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②生物能進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⑤生物能生長(由小到大)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遺傳(相同)和變異(不同)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統。

  3.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捕食、競爭、合作、寄生。

  細胞

  1.細胞的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器、細胞核

  2.生物體的成長與細胞的生長、分裂、分化是分不開的。

  3.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1)線粒體:線粒體形狀為棒狀,線粒體具有雙層膜結構,外膜是平滑而連續的界膜;

  功能: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細胞動力車間”。

  (2)內質網:內質網是指細胞質中一系列囊腔和細管,彼此相通,形成一個隔離于細胞質基質的管道系統。

  功能:內質網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的及脂質合成“車間”。

  (3)中心體:中心體是細胞中一種重要的無膜結構的細胞器,每個中心體主要含有兩個中心粒。存在于動物及低等植物細胞中。

  功能:中心體是細胞分裂時內部活動的中心。

  (4)葉綠體: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含有的細胞器,是植物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

  功能: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含有的細胞器,是植物細胞的“養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

  (5)高爾基體:亦稱高爾基復合體、高爾基器。是真核細胞中內膜系統的組成之一,是由單位膜構成的扁平囊疊加在一起所組成。扁平囊為圓形,邊緣膨大且具穿孔。

  功能:高爾基體主要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發送站”。

  (6)核糖體:舊稱“核糖核蛋白體”或“核蛋白體”,普遍被認為是細胞中的一種細胞器,除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植物篩管細胞外,細胞中都有核糖體存在。

  功能:核糖體的主要功能是將遺傳密碼轉換成氨基酸序列并從氨基酸單體構建蛋白質聚合物。

  (7)溶酶體:溶酶體是分解蛋白質、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細胞器。

  功能:是“消化車間”,分解從外界進入到細胞內的物質,也可消化細胞自身的局部細胞質或細胞器,當細胞衰老時,其溶酶體破裂,釋放出水解酶,消化整個細胞而使其死亡。

  (8)液泡:液泡是一種由生物膜包被的細胞器,在所有的植物(未成熟的植物細胞沒有液泡;有些高度成熟的植物細胞也是沒有液泡的,如石細胞)和真菌細胞,以及部分原生生物、動物和細菌細胞中廣泛地存在。

  功能:液泡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強維持細胞的緊張度是它所起的明顯作用。

  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構造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

  ①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

  ②細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2.顯微鏡的使用

  (1)取鏡和安放

  (2)對光

  (3)觀察

  (4)收鏡裝箱

  3.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放大倍數越大,觀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觀察的視野范圍就越小,觀察到數目就越少。

  4.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5.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制成玻片標本,常用的玻片標本:切片、涂片、裝片(注意三者區別,分為臨時和永久的)

  6.英國物理學家羅伯特.虎克觀察軟木薄片,發現了細胞。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5

  1、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光合作用公式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貯存能量)+氧

  3、呼吸作用公式

  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

  (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機物和氧氣;

  2)區產物有機物和氧氣二氧化碳和水;

  3)場所有葉綠體的細胞所有生活的細胞;

  4)別動力光有光無光都進行;

  5)實質制造有機物,儲存能量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2)聯系:

  1)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和釋放的能量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需要的氧由光合作用制造;

  2)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二氧化碳和有機物運輸的能量;

  5、光合作用與生產生活關系:

  要保證農作物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各種條件。如合理灌溉;合理密植;間作套種;適當增加光照時間、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等。

  6、呼吸作用與生產生活的關系:

  (1)深耕松土、及時排澇都是為了使空氣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進行呼吸作用。

  (2)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儲存植物的種子或其他器官時,要設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溫度、減少含水量、降低氧氣濃度、增大二氧化碳濃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 6

  一、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二、顯微鏡的使用

  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

  三、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

  1、切片、涂片、裝片的區別P42

  2、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3、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即:動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5、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四、基本單位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基本單位。

  五、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六、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七、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八、線粒體

  動植物細胞都有線粒體。

  九、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3、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5、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數量完全不同;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數量保持一定;

  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恒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6、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十、信息的統一體

  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體。

  十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十二、新生命的開端---受精卵

  1、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2、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3、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4、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5、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6、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

  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7、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等

  十三、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草履蟲、酵母菌、、衣藻、眼蟲、變形蟲

  2、草履蟲的結構見課本70頁圖

  3、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種類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2、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藻類植物11-24

安徽高考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06-11

七年級生物(新人教版)上冊重點知識歸納03-02

初二物理上冊重點知識點歸納09-10

初三上冊政治重點知識點歸納08-11

化學知識點的重點歸納總結11-07

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歸納大全04-10

高中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歸納02-23

初一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05-19

9年級上冊政治重點知識點歸納09-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蒲江县| 临泽县| 兴义市| 犍为县| 囊谦县| 桐梓县| 那曲县| 卫辉市| 桂东县| 瓦房店市| 梨树县| 宿松县| 正镶白旗| 金沙县| 县级市| 龙海市| 葵青区| 哈巴河县| 鸡东县| 自贡市| 呼和浩特市| 武宣县| 太谷县| 北流市| 岑溪市| 旺苍县| 健康| 鄂伦春自治旗| 渭源县| 鸡东县| 错那县| 德昌县| 卓资县| 镇赉县| 大安市| 庆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建瓯市| 稷山县|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