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烹飪更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為了圖方便喜歡采用一些簡便的烹飪方法,然而,一些簡便、易熟的烹飪方式容易導致食物中的營養大量的流失,嚴重的甚至會產生毒素,危害人體健康。食物真正的營養價值,既取決于食物原料的營養成分,還取決于加工過程中營養成分的保存率。因此,烹飪加工的方法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影響食品的營養質量。那么合理的烹飪方法應當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如何烹飪更健康。
科學烹飪,營養多多
擇菜:在擇菜時盡量保留老葉,因為老葉的生長期長,接受光照時間也長。充足的光照使其積累了更多的養分。此外,蔬菜的葉部比莖部維生素C含量高,外層菜葉比內層菜葉含量高。
淘米:大米在淘洗時,首先要挑去沙粒和雜物,再用足夠的冷水淘洗2~3次,千萬不要用流水沖洗或熱水浸泡,更不能用力搓洗。這樣做可盡量減少維生素(主要是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流失。
洗菜:一般蔬菜先用清水至少沖洗3~6遍,然后泡入淡鹽水中浸泡1小時,再用清水沖洗一遍。對包心類蔬菜,可先切開,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時,再用清水沖洗,以清除殘留農藥。
切菜:要隨切隨炒,切忌切好后久置。空氣中含氧量高,蔬菜久置其中,特別是在高溫、陽光直射狀態下,維生素A、維生素C會很快分解。
炒菜:炒是我國烹調蔬菜較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采用“急火快炒”對蔬菜營養素的破壞較少。根據以往許多實驗結果,炒菜時,抗壞血酸保存率為60%~70%,而胡蘿卜素損失則小得多。普通蔬菜炒熟后,胡蘿卜素可保留76%~94%。
烹飪:烹調蔬菜時適當加點醋,可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因為維生素C在堿性環境中容易被破壞,而在酸性環境中則比較穩定。此外,勾芡也是保護維生素C的好辦法。淀粉含谷胱甘肽,可減少維生素流失。
鹽要最后放:由于滲透壓的作用,早放鹽會使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過多丟失。
以蒸煮代替煎炸:蒸是以蒸汽為加熱體的一種烹調方法,制作出的菜肴(或主食)口味一般都比較清鮮,可以較完整的保持原料的原汁原味和大部分營養素。用微火、沸水上籠蒸的方法維生素損失最少。
食用:最好連皮一起吃。蔬菜的營養成分大都集中在皮下,如果削皮會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只要表面無污染,就應連皮一起吃。
此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并且經常保持廚房和食品庫房的整潔衛生,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病從口入。
擴展資料
健康烹飪小常識方法
涼拌
1、洗一洗就可生吃的蔬菜包括胡蘿卜、白蘿卜、番茄、黃瓜、柿子椒、大白菜心等。
2、焯一下再吃的蔬菜包括西蘭花、菜花、菠菜、竹筍、茭白、馬齒莧等。
3、萵苣、荸薺等生吃之前也最好先削皮、洗凈,再用開水燙一下吃。
4、不是所有蔬菜都可以涼拌,含淀粉的蔬菜,如土豆、芋頭、山藥等必須熟吃,否則其中的淀粉粒不破裂,人體無法消化吸收。
5、扁豆含有大量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食用時若沒有熟透,會引發中毒。
6、鮮木耳和鮮黃花菜含有毒素不可食用。
炒
1、炒菜前,蔬菜不要“先切后洗”,因為這種做法加速了維生素C的氧化和可溶物質的流失,降低了蔬菜的營養價值。
2、熱鍋涼油是最好的炒菜方法,油面應正好泛起波紋,油溫在200攝氏度以下,放入蔥花不會被炸糊。
3、食鹽和味精要出鍋時再放,因為食鹽中的碘和味精遇熱會分解。
4、炒菜時“勾芡”、“掛糊”也有益于防止維生素和蛋白質的損失。
5、肉魚蛋類食物經烹調加工處理后,其營養素含量,除部分維生素外,一般變化不大。如炒肉、炒蛋(包括荷包蛋),其維生素B1、B2等損失極小;特別是維生素B2在炒豬肝時,幾無損失。
6、對容易熟的綠葉蔬菜或需切絲的蔬菜來說,一般煸炒三四分鐘便足夠了。
7、蔬菜炒好后,如不馬上吃,寧可讓其冷卻,吃時再重新加熱,因為蔬菜放在鍋中長時間保溫,會損失更多的營養成分。
燉
1、主料常以葷菜為主,如,雞、鴨、魚、豬肉、牛肉、羊肉等。這些原料營養十分豐富,卻不容易消化吸收。
2、輔料常選用一些能長時間燉煮的根莖類蔬菜,比如蘿卜、山藥、土豆等,或菌藻類蔬菜比如木耳、海帶、銀耳、蘑菇等。
3、清燉、紅燒、鹵制肉類時,維生素B1與B2損失較大。
4、土豆、胡蘿卜、蘿卜、茄子、豆角和肉類一起燉時應當切較大的塊,在肉煮熟之后加入蔬菜塊,再稍燉一會兒就已經十分軟爛了。
湯
1、制作湯菜, 大多數原料不經上漿、掛糊、油炸等初步熟處理工藝, 能夠突出原料本身的色香味。制作湯菜的原料大部分是生料, 并多用富含鮮味物質的雞、鴨、牛肉、豬肘等制成。
2、煮菜湯也應等水煮沸后,再將菜放入鍋中,避免長時間地熬煮。
3、煮食蔬菜時,湯中最好有少量的油,以增強保溫作用,可迅速地把蔬菜燙熟,同時也有助于胡蘿卜素被吸收。
炸
1、煎炸食品時應盡量采用一些方法去除煎炸食品中的致癌物。如,煎炸食物時要嚴格控制油溫,煎炸食品時油溫最好控制在150攝氏度以下,火不要燒得過旺;2、煎炸魚肉時不要連續高溫烹炸,要采取經常間斷的煎炸方法,如果油溫超過200攝氏度,煎炸時間不要超過2分鐘。
3、在煎炸的魚、肉外面掛上一層淀粉糊再煎炸,也能有效預防致癌物質的形成。
4、油炸食品時油連續使用不可過長,應及時換添新油,泡沫多的油不可食用。
在養生文化盛行的今天,食物的營養、能量及食物之間的搭配,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可以用科學的態度告訴大眾“吃多少才合適,怎樣吃才健康”,掌握健康烹飪小常識,教會人們飲食中“量”與“搭配”關鍵所在。
【如何烹飪更健康】相關文章:
烹飪時如何放調料12-20
日本烹飪方法04-18
肉類的烹飪冷知識08-28
烹飪技法之扒10-19
烹飪青菜的方法介紹09-03
廚師必備的烹飪知識03-14
鮮有人知的烹飪常識09-04
烹飪培訓的業績范文模板11-18
羊肉的烹飪技巧和特色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