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傳統到現代》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最突出的亮點是什么?存在的問題和癥結在哪里? 怎么寫好一份教學設計呢?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從傳統到現代》教學設計,歡迎查看。
教材分析
《從傳統到現代》這一課題,是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第四單元《土地養育這我們》中的第二個課題,本課內容展現了我國農業從原始的雙手采摘發展到今天的機械化生產的過程。整個過程凝聚了勞動者的辛勤勞動和智慧,并融入了科學技術的偉大貢獻,通過了解農業發展的過程,體會勞動者的智慧和科學技術的偉大力量,激發學生崇尚勞動者,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方法
本課通過展現勞動工具的變化和進步,來體現農業的發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認真觀察,用心體驗,感受勞動者的辛勞和智慧,通過觀看視頻,討論交流等方式感受先進的農業機械化生產,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思想感情。在本課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深刻的認識到農業的發展變化,了解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生產,我充分利用了互聯網資源,進行百度收索,收集了有關農具的圖片和農機生產的視頻,并制作成課件,讓學生親眼目睹農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使教學更直觀生動。
教學目標
一、認知
1、了解在長期的傳統農業生產實踐中,人類發明了簡單的農具,這些農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體現了人類的智慧。
2、認識幾種傳統農具及其使用方法。
3、初步了解傳統農具和現代農業機械化,知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生產的飛速發展。
二、情感
通過體驗,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偉大創造,形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的態度。
三、行為
1、學會用簡單的農具,進行日常的種植實踐活動。
2、養成節約糧食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傳統農具和現代農業機械,知道我國農業生產的飛速發展。
2、通過體驗,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尚勞動、崇尚勞動者的態度,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進行徒手勞動和用農具勞動的體驗。
2、課前訪問長輩,了解使用簡單農具的名稱及使用這些農具的好處。搜集本地區常用的簡單農具的資料,可以是文字、圖片等文本資料,也可以準備一些小農具實物。
3、讓學生調查近年來本地區農村在農業機械化發展方面的資料。
4、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我們每天吃的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哪你們誰又知道農民伯伯在進行農業生產時都使用什么進行播種、除草、收割、脫粒呢?
小結: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知道,有的農民用傳統的農具鍬、鎬、鋤頭等進行農業生產,有的農民用現代機械拖拉機、插秧機等進行生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從傳統到現代》(板書)了解從傳統農業到現代機械化農業的變革過程,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二、交流學習
1、農作物的生長不僅靠自然規律,在從種植到收獲的過程中,重要的是還要依靠人民的辛勤勞動,為此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簡單的農具。(課件出示各種農具:鐮刀、鐵鍬、等)
小組討論:
問:你認識這些農機嗎?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哪些簡單的農具?這些農具是做什么用的?使用這些農具有什么好處?
學生匯報、示范使用方法
小結:這些傳統農具看似簡單,設計非常巧妙,但蘊含著科學的道理,它們不僅讓人們干活更省力(板書:省力)提高了勞動的效率,所以是勞動人們智慧的結晶。
2、改革開放后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并沒有滿足于使用簡單的手工農具和使用畜力耕作,而是不斷發展,不斷變革。許多農業生產都用上了現代機械(課件出示)你們認識這些現代機械嗎?
學生回答
小組討論:
通過你們的調查,你們還知道哪些農業機械?這些農業機械的運用,使農業生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3頁,根據你們的調查了解和13頁的內容,在小組內說一說:
課件出示:
1、哪些農具被現代機械代替?
2、現代機械和簡單農具比較有什么好處?
3、農業機械化使農業生產發生了什么變化?
三、辨析明理:
1、農業機械的運用使許多農民從繁重的農業勞動中解脫出來,可以進行養殖生產,也可以出去打工提高農民的收入,也使農業生產率得到了提高(板書:高效)是不是傳統農具就不要了?為什么?
2、傳統農具的小巧和輕便是現代農業機械無法替代的,在小面積種植、大棚種植都能用到,所以無論是傳統農具還是現代機械各有優點,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結晶。(板書:智慧結晶)農民運用這些農機具為我們生產糧食,他們付出了許多辛勞,我們應該怎么做?
3、小結:我們應該珍惜農民的勞動果實,也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通過你們聰明才智,使農機具不斷改進,生產率不斷提高。減輕農民勞動的辛苦。
四、總結延伸:
1、通過本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通過本課學習,我們知道了,農業生產是每個人衣食之源,人類從雙手采摘開始了農業勞動,后來人類學會了種植與收獲,從徒手勞動到發明簡單的手工農具,從依靠人力、畜力發展到現代農業機械化,無不凝聚著勞動的力量,凝聚著勞動者的智慧,凝聚著勞動者的偉大創造,所以勞動者是最光榮的。
2、希望同學們回家選一種傳統農具進行種植。
【《從傳統到現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017年從傳統到現代教案07-14
現代教學設計與傳統備課的區別總結范文06-29
《秋天到》教學設計05-12
《秋天到》-教學設計08-03
關于《秋天到》的教學設計08-24
《秋天到》教學設計內容07-10
《秋天到》教學教案設計10-16
現代順風耳教學設計10-12
情到深處“文”自流教學設計08-06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