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級會計師《實務》模擬試題
2016年高級會計師考試時間9月11日,為了幫助大家能順利通過考試,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高級會計師《實務》模擬試題,供大家參考學習,預祝考生備考成功!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案例分析題一(本題15分)
2010年 4 月,財政部、證監會和審計署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連同2008 年5 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構建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高級會計師考試交流群:二一八五八六八二三起擴大到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鼓勵非上市大中型企業提前執行。A公司作為一家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決定搶抓機遇,早作準備,全面啟動內部控制體系實施工作,在2011年8月針對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問題召開專題會議,側重于聽取公司董事、高管人員和各個部門負責人的意見,擬進一部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高公司風險控制。有關發言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摘錄如下:
董事長:我們應結合本企業實際,明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企業內部各層級機構設置、職責權限、人員編制、工作程序和相關要求的制度安排,通過編制內部管理手冊,使管理層員工全面掌握企業內部機構設置、崗位職責、業務流程等情況,明確權責分配,正確行使職權。以后,本著對企業對員工負責的態度,重要人事任免由我親自決定。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樹立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價值觀。
總經理:公司內部控制目標制定的不夠準確,應該更加強調內部控制在企業危機情況下的重要性,在制定之初就應該加強在危機環境下如何應對的措施和規定,強化風險管理的內容,一定要做到通過內部控制的制定,回避和避免一切風險的存在。為了實現該目標,建議由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主力,制定內部控制手冊并組織落實、確定各職能部門或業務單元對于內部控制的權利和義務等。
財務部經理:發展戰略可以為企業找準市場定位,是企業執行層行動的指南,為內部控制設定了最高目標。企業應明確發展戰略的制定,保障其實施。發展戰略的制定要追逐現今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熱點,搶抓機遇。實施要注重內外結合,重視發展戰略的宣傳工作,加大進行社會輿論宣傳。
內部審計部經理:為實現控制目標,企業應加強內控制的自我評價和外部審計,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由董事會審批后報送相關主管部門。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而設計和運行的內部控制,以及為保護資產安全而設計和運行的控制進行審計并發表審計意見,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單獨對外披露。
投資部經理:由于之前在投資業務的控制中存在管理不嚴格等問題,造成公司近兩年的投資業務中錯誤決策時有發生,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建議加強對外投資的內部控制。提出建議如下:
(1)加強對外投資業務的不相容崗位分離的內部控制。在投資部現有人數20人的基礎上,建議增加50人,達到對外投資業務中所有崗位均進行分離,并使每個崗位上配備2~3人,避免出現突發情況,以及1人判斷過于主觀的問題。
(2)明確對外投資業務的授權審批控制。預先明確審批人的授權審批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及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員的職責范圍和工作要求。為體現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上述審批人的授權由公司股東大會做出。
(3)指定專人負責對投資項目進行跟蹤管理,及時掌握被投資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定期組織投資質量分析,發現異常情況,應當及時向投資部經理及總經理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4)加強對外投資業務的會計核算。為加強對外投資業務會計核算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建議由投資部負責對外投資業務的會計核算,每月末將核算資料提供給財務部門統一匯入財務相關數據中。
要求:
從企業內部控制理論和方法角度,指出董事長、總經理、財務部經理、內部審計部經理和投資部經理在會議發言中的觀點是否存在不當之處;存在不當之處的,請逐項指出不當之處,并逐項簡要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董事長觀點存在不當之處。
(1)不當之處:通過編制內部管理手冊,使管理層員工全面掌握企業內部機構設置、崗位職責、業務流程等情況,明確權責分配,正確行使職權。
理由:企業內部機構設置、崗位職責、業務流程等情況應當讓全體員工掌握而不僅是管理層員工。
(2)不當之處:重要人事任免由董事長親自決定。
理由:重要人事任免應當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實行集體決策審批或者聯簽制度,任何個人不得單獨進行決策。
(3)不當之處:樹立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價值觀。
理由:企業文化應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以使全體員工對企業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2.總經理觀點存在不當之處。
(1)不當之處:內部控制的目標應更加強調風險管理內容。
理由: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單位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單位實現發展戰略,并不是主要強調風險管理。風險評估是內部控制的要素之一,但并不是內部控制的目標。
(2)不當之處:內部控制的制定,可以回避和避免一切風險存在的觀點不恰當。
理由:內部控制為控制目標的實現只能提供合理的保證,并不能夠回避和避免一切風險。
(3)不當之處:建議由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主力,制定內部控制手冊并組織落實、確定各職能部門或業務單元對于內部控制的權利和義務等。
理由:應當由內部控制部門擔當該項職責。
3.財務部經理觀點存在不當之處。
(1)不當之處:發展戰略的制定要追逐現今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熱點,搶抓機遇。
理由:發展戰略的制定應突出主業,不能過于激進。
(2)不當之處:發展戰略的實施要注重內外結合,加大進行社會輿論宣傳。
理由:發展戰略的實現靠本企業全體員工,企業應當重視發展戰略的宣傳工作,通過內部各層級會議和教育培訓等有效方式,將發展戰略及其分解落實情況傳遞到內部各管理層級和全體員工。
4.內部審計部經理觀點存在不當之處。
(1)不當之處: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而設計和運行的內部控制,以及為保護資產安全而設計和運行的控制進行審計并發表審計意見。
理由:注冊會計師只應當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審計意見。
或: 注冊會計師應當對為了合理保證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而設計和運行的內部控制,以及用于保護資產安全的內部控制中與財務報告可靠性目標相關的控制有效性發表審計意見。
(2)不當之處: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單獨對外披露。
理由: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應當與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同時對外披露。
5.投資部經理觀點存在不當之處。
(1)不當之處:為實現內部控制牽制的目的,增加投資部門人員。
理由: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2)不當之處:投資業務審批人的授權由公司股東大會做出。
理由:對于內部控制的人員授權,屬于公司內部控制的日常運行,應該由管理層負責,并不屬于股東大會的職責范圍。
(3)不當之處:對外投資業務的會計核算由投資部負責,且每月末匯總報財務部門。
理由:不應由同一個部門負責對外投資業務的全過程。
案例分析題二(本題15分)
資料一: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相關資料如下:
2012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如下:
資 產 |
金 額 |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 |
金 額 |
貨幣資金 |
10000 |
短期借款 |
3750 |
應收賬款 |
6250 |
長期借款 |
26250 |
存貨 |
15000 |
負債總額 |
30000 |
固定資產 |
20000 |
股本 |
15000 |
無形資產 |
250 |
留存收益 |
6500 |
資產合計 |
51500 |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合計 |
51500 |
該公司2012年的營業收入為62500萬元,營業凈利率為12%,股權支付率為50%。
資料二:經測算,2013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將達到75000萬元,營業凈利率和股利支付率不變,無形資產也不相應增加。經分析,流動資產項目與流動負債項目(短期借款除外)隨營業收入同比例增減。
資料三:假定外部籌資額為零,負債籌資為零。
資料四:甲公司的一家子公司目前的資本來源包括每股面值為1元的普通股800萬股和平均利率為10%的3000萬元債務。該公司現在擬投產一個新產品,該項目需要投資4000萬元,預期投產后每年可增加營業利潤(息稅前利潤)400萬元。該項目的備選籌資方案有兩個:
(1)按11%的利率發行債券;
(2)按20元/股的價格增發普通股。
該公司目前的息稅前利潤為1600萬元;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40%;證券發行費可忽略不計。
要求:
1.根據資料一,資料二計算外部籌資額。
2.根據資料三,計算2012年內部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如果實際增長率為20%,企業應怎樣調整自身經營戰略。
3.根據資料四:
(1)計算不同方案籌資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
(2)計算增發普通股和債券籌資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3)計算籌資前的財務杠桿系數和按兩個方案籌資后的財務杠桿系數;
(4)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分析,該公司應當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理由是什么?
(5)如果新產品可提供1000萬元的新增息稅前利潤,在不考慮財務風險的情況下,公司應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
參考答案
1.(1)變動資產銷售百分比=(10000+6250+15000)/62500=50%
(2)變動負債銷售百分比=(11250+7500)/62500=30%
(3)需要增加的資金數額=(75000-62500)×(50%-30%)+2200=4700(萬元)
(4)留存收益增加提供的資金=75000×12%×(1-50%)=4500(萬元)
外部籌資額=4700-4500=200(萬元)
2. ROA=62500×12%/51500=14.56%,
ROE=62500×12%/6500=115.38%,
=136.35%
此時,企業資金多余,企業可以實行的財務戰略為:①支付股利;②調整產業;③其他。
3. (1) 金額單位:萬元
籌資方案 |
發行債券 |
增發普通股 |
EBIT |
2000 |
2000 |
現有債務利息 |
300 |
300 |
新增債務利息 |
440 |
|
稅前利潤 |
1260 |
1700 |
所得稅 |
504 |
680 |
普通股收益 |
756 |
1020 |
股數(萬股) |
800 |
1000 |
每股收益(元) |
0.95 |
1.02 |
(4)由于增發普通股每股收益(1.02元)大于債券籌資方式,且其財務杠桿系數(1.18)小于債務籌資方案,即增發普通股方案2收益性高且風險低,所以方案2為較優方案。
(5)進行每股收益分析時,當銷售額(或息稅前利潤)大于每股無差別點的銷售額(或息稅前利潤)時,運用負債籌資可獲得較高的每股收益;反之,運用權益籌資可獲得較高的每股收益。每股收益越大,風險也越大,如果每股收益的增長不足以補償風險增加所需要的報酬,盡管每股收益增加,股價仍會下降。
當項目新增息稅前利潤為1000萬元時應選擇債務籌資方案。
【高級會計師《實務》模擬試題】相關文章:
高級會計師實務模擬試題及答案10-25
高級會計師考試高級會計實務模擬試題03-30
高級會計師考試《會計實務》模擬試題03-18
2015高級會計師考試《高級會計實務》模擬試題(六)03-02
高級會計師《高級會計實務》模擬預測試題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