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吃的作文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吃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吃的作文 篇1
今天晚上,我們全家都在姥姥家吃晚飯。姥姥家的菜真多,有蝦、有炒菜,還有我最愛吃的螃蟹。吃晚飯時,姥爺把一只又大又壯的螃蟹放在我面前,叫我吃,我說:“這只螃蟹應該您吃”, 姥爺聽了笑的合不攏嘴。我又拿了一只很小的螃蟹,放在自己面前說:“這只小螃蟹讓我吃吧!因為我最小”。說完,我就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雖然這只螃蟹不大但我吃的很香,我們整個屋子里充滿 了歡樂的`氣氛。
吃的作文 篇2
我們班吃貨如云,閆笑冉就是其中的一位,而在她為吃的“奮斗”中,也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有一回課間,我拿著一個奶香蛋糕,去找她換取玩百變模板一個上午的權利。等我到她那兒,我把奶香蛋糕拿出來,還沒說話,她就問我說:“趙恒聰,你來你閆姐姐這兒干啥?”我說:“我給你一個奶香蛋糕,你讓我玩你百變模板一個上午,行嗎?”閆笑冉想了一會兒笑著對我說:“就算我是吃貨,那你也不能這樣侮辱吃貨,你在給個唄。”
還有一次看那電視時間,我去上了一下廁所,她則因為眼睛看不清,坐到了劉時雨這里,她看到了我桌上有一個蒸,然后她便撕開了包裝帶,便打算吃。幸好我來得及時,及時制止了閆笑冉。
今天的時候,我告訴閆笑冉,我想打這篇作文已經很久了,今天終于碰到了機會,這次作文我一定要大顯身手。閆笑冉卻笑著對我說了一句沒頭沒尾的'話:“你太侮辱吃貨了。”這句話讓我二張和尚摸不著頭。
我們真希望大家可以少吃一些東西,不要把自己的肚子培養成飯店,和副食商店。
吃的作文 篇3
中秋節傍晚,我上完二胡課,從田老師辦公室出來往家走。在路上,我仔細找月亮,可一路上看到的只有路燈。突然,一個銀光閃閃的東西在拐角處出現了,我想,終于看見月亮了。可我走近一看,唉!還是冒牌的月亮。
吃過晚飯,已經七點四十五。爸爸說:“你一路上見的.都是假月亮,我去找個真月亮。”我想已經這么晚了,月亮也應該出來了吧。便說:“我也去。”一出門,我朝天上張望了半天,可不見月亮的蹤跡。我嘆口氣說:“今天是中秋節,可為什么月姑娘不想來看看呢?”爸爸安慰我說:“肯定是高樓擋住了,我們去大操場瞧瞧。”一會兒我們便到了大操場,爸爸說的不錯,果然看到了月亮剛升過高高的樓頂。它仿佛是一個可愛的大橙子,又像是圓圓的月餅。我真想咬它一口。我問爸爸:“為什么要過中秋節呢?”爸爸回答說:“古人把月亮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稱農歷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我又問:“那為什么要吃月餅呢?”爸爸微笑著說:“吃月餅是古老的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我聽得入迷,一轉頭我發現月亮已經升得很高了,它就像一塊美麗的鉆石掛在天空,再看深藍色的天空,已經成了玉皇大帝的天池,真是美呀!皎潔的月光照著我們,我和爸爸仿佛穿著潔白的圣衣。月亮這么美,怪不得嫦娥要奔月呢!
已經很晚了,爸爸提醒我該回家睡覺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大操場。回到家,我拿起姥姥給我送來的月餅就吃,第一口咬下去,沒咬到糖,又咬了一口,哇,真甜!我把月餅吃完,想到這個中秋節過得真快樂,希望下次的中秋節也同樣快樂!
吃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是武漢,有好多好多好吃的東西,比如說熱干面,豆皮,湯包,鴨脖子……
熱干面是武漢人過早的首選小吃,從外地來過武漢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干面。熱干面對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以及像我一樣離開了武漢的人來說,不僅是一碗熱干面,而是一種思念。
熱干面的來歷其實很簡單:大概是30年代,一個為賣涼粉和湯面為生的的武漢人怕沒賣完的面發餿變質,便把面條煮熟了撈起來攤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壺,將麻油灑在其上。第二天,他將這些大致已熟的面條在開水里燙幾下,放在碗里,加上蔥花等佐料后,結果味道居然十分鮮美。就這樣,他無意中就制作了聞名全國熱干面。
鴨脖子,又名醬鴨脖或醬鴨脖子,屬于醬汁食品,早起源傳于清朝洞庭湖區的常德,經湖南流傳至四川和湖北,近年來風靡全國。醬汁類食品通過多種香料 ,然后經過風干、烤制等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澤深紅,具有香、辣、甘、麻、咸、酥、綿等特點,是一道佐酒佳肴。小的`時候我怕辣,可又愛吃,所以總是放一碗白開水,涮涮再吃,媽媽總說我浪費了鴨脖子的好滋味。現在我長大了,終于也可以直接拿著鴨脖啃了,吃完看著眼前一堆小細骨頭很有成就感呢!
因為鴨脖子太好吃了,連不愛吃辣的廣州人也接受了它,現在久久鴨脖店在廣州的連鎖店讓我不用回到武漢就可以嘗到鴨脖的好滋味,真是爽啊!
當然武漢的小吃不僅僅是品嘗它的滋味,還有吃它的氣氛,武漢人愛熱鬧,那種大家伙聚在一起的歡樂氣氛,讓人不由自主就會味口大開。
如果你有空去武漢品嘗美味小吃的話,戶部巷、吉慶街可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地方。寫到這里我都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回去了!
吃的作文 篇5
人們不是為單純的吃頓飯,是為享受那種親情,一種天倫之樂。吃年夜飯是為凝聚家庭的力量,等年后再將這種力量在社會上釋放出來。
吃年夜飯不是個人的事情,從人類學和文化學的角度來看,吃年夜飯是一件非常美好的東西,它里面的含金量非常高。
我們的節日要從精神層面考慮,要注意它的精神意義和文化內涵,應該從這個層面引導人們過年過節,不要把承載有大量民族民俗意義的節日簡單地賣給市場,而是要把節日變成文化傳承的契機。
“年,我們每年都要過,年夜飯,我們每年都要吃。可是在嘗試過數碼年、旅游年之后,很多人卻不會過年。吃過9999元一桌的豪華宴之后,很多人卻不會吃年夜飯。”臨近春節,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馮驥才感慨地說,“吃年夜飯不是個人的事情,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增加親和力和凝聚力的一種方式。”
馮驥才從民俗學的角度重新闡釋過年和年夜飯對民族文化的意義。
馮驥才說,中國人為什么過年?就是希望在年里塑造一個團聚、歡樂、祥和與平安的生活。團圓、歡樂、祥和、平安,靠什么表現出來?靠年夜飯。中國人過年很有意思,年前由社會往家里跑,年后又跑回社會,除夕就是界限,所以年夜飯就顯得非常重要。
“比如按照天津的風俗,吃團圓餃子,如果那一天有人不在,要給他留出來一份。”馮驥才說,“我不反對在外面訂餐,但我希望年夜飯還是要回家去吃,全家人坐在一塊吃,共享家庭的溫暖。年夜飯的核心就是團圓,吃團圓飯的時候不能生氣、罵人,大家要有笑臉。人們不是為單純的吃頓飯,是為享受那種親情,一種天倫之樂。吃年夜飯是為凝聚家庭的力量,等年后再將這種力量在社會上釋放出來。”
馮驥才說,吃年夜飯不是個人的事情,從人類學和文化學的角度來看,吃年夜飯是一件非常美好的東西,它里面的含金量非常高。很多人因為不懂得這些,不能把它放在那么高的.層面上去分析,所以有些人就單純地認為,不就是吃頓飯而已嘛,在哪里不是一樣。
“吃年夜飯,這又涉及到中國人怎樣度過節日的問題。”馮驥才認為,假日和節日不同,假日是一種公民的福利,沒有文化內涵,隨便怎么過都行,但節日是有意義的,是有文化內涵的。現在很要命的是,我們把所有的文化節日都已經過成飲食節:過年就是大餐一頓、中秋節就是吃月餅、端午節就是吃粽子、燈節就是吃元宵。而那么好的民族文化情感、獨特的情感,很多人卻享受不到,在這一點上,比起歐洲和日本,我覺得我們有些人變的愚蠢,顯得沒有文化。
吃的作文 篇6
《大吃一井的兔子》的主要內容是:河馬老師給同學們報聽寫的詞語,有一只兔子呢?當老師報“大吃一驚”的時候,因為不仔細,寫成“大吃一井”。
傍晚,老師要求同學們回家去訂正聽寫的詞語,當小兔子翻開聽寫本一看,它發現,在它寫的“大吃一井”的旁邊寫了一句話:小兔子,你能吃下一口井嗎?真的很了不起,請你把怎么吃下一口井的秘密告訴我,好嗎?期待你的回答。
看了后的小兔子急了,因為它從來沒有吃下過一口井,就是最小的.井,它也吃不下去,就算它的全部朋友一起來吃也吃不下去的,于是,小兔子就找來機靈鬼小刺猬來幫忙,可是小刺猬也幫不上忙,這時候,小兔子看見了小刺猬手里拿著橡皮,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它用橡皮刪除“井”字,并給老師寫了一封信。
吃的作文 篇7
烤羊肉串是我家鄉的一種風味小吃,街頭巷尾,處處可以聞見烤羊肉串的香味。
烤羊肉串的味兒特別誘人,你站在老遠的地方都能聞到它那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那香味仿佛是一只神奇的手,能把人牽引到烤羊肉串的小攤前。你就是不買,也想多聞聞那香味,再依依不舍地離開。
烤羊肉串似乎很容易,有客人要買,攤主就拿幾串穿好的生肉串,放在那個長長的烤爐上,過一會兒他就給那些血紅的肉串翻一個身,順便在每串肉上刷一些油。有時,油會滴到下面的木炭上,便“嗞”的.一聲,騰起一縷煙。兩面都烤好,肉串變成棕色的了,攤主隨手抓些綠色的孜然粉和黃色的辣椒粉撒在肉串上,色香味俱全的羊肉串就大功告成了。
有一次,我買了10串羊肉串,迫不及待地邊走邊吃,誰知一不小心,棒尖戳了我的嘴,還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家可不要像我這樣哦!
歡迎你來到我的家鄉,歡迎你來品嘗美味的烤羊肉串。
吃的作文 篇8
要說磊磊同學的三觀嘛,就一個字——吃。而且他還怎么吃都不胖,體形仍保持在40千克左右,這是多少吃貨夢寐以求的啊!最近還戴上了一副鋼牙,這對他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吃貨二字被他詮釋得完美無缺,據說,一塊巧克力就能收買他喲。
星期六,我們去爬山。旅游大巴剛關上門,磊磊就拿出了他的命根——零食。那時才7點半,他一上車就吃零食也太過分了吧?只見他兩眼睛冒出金色的光芒,小小的眼珠像是要蹦出來,口水也要快流到衣服上。他用手抓住邊角,狠狠一撕,里面的蝦片跳出來許多。
他先是一愣,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個飛撲到地上(黑帶就是黑帶),把那些掉在地上、座位上的通通塞進了他那不算大的嘴里,塞不進的捧在手里,一邊嚼,一邊展示著他那屬于吃貨的笑容——嘴巴鼓起兩個大包,兩眼瞇成一條縫。
透過那道縫,用貪婪的目光瞥了我和朱朱一眼,發現我們正用餓狼般的眼神狠狠地盯著他和他手中的蝦片,就把蝦片緊緊地抱在了懷里,無辜地眨了兩下眼睛,嘟起嘴巴保衛他的蝦片:“看什么看,沒見過別人吃蝦片啊?瞅你們那點兒出息,一副餓死鬼模樣。”盡管他的'吃相勾起了我們的食欲,但讓磊磊分享是不可能了,我和朱朱只得無功而返。磊磊,這回你贏了。
一天下來,大家的背包都輕了許多。坐上返程大巴,磊磊似乎還吃不夠,見我們大都睡著,逮著機會又開始吃東西。他拿出了他僅存的食物——漢堡。他慢條斯理地拆開包裝紙,緩緩放到嘴邊,一口一口啃起來。
啃了一會兒后,他可能真的不行了,胃真的塞滿了,一絲空隙也沒有了。他摸了摸那比西瓜還大的肚子,打了長三秒的嗝,詼諧地說:“我是真的吃不下了,要不你吃吧,戴戴?”這小子可真夠惡心啊,自己吃不下居然還讓別人吃,他到底有沒有廉恥之心啊?我只白了他一眼,繼續睡覺。過了一會,磊磊終于迷迷糊糊睡著了。而我們則陸陸續續地醒了過來。“咔”,零食包裝袋拆開的聲音響起,而磊磊似乎對這聲音十分敏感。他立刻睜開了只閉了一會會的眼睛,小鼻子一吸,似乎聞到了食物的芳香。
因為他自己已經窮得只剩下幾個叮當響的硬幣,什么吃的都沒有,所以只好向我們賣萌了——兩眼努力睜到最大,又眨了眨,可憐地哀求道:“求你了,給我點吃的吧。”我暈,你肚子那么圓,現在又說自己餓了,消化功能太強了。
忽然,我又想到了那個沒吃完的漢堡,便問道:“你不是吃不下漢堡嘛,那我的面包你還吃得下?”沒想到他竟一笑,慢慢地回答:“換一種我就又吃得下了。”哇,磊磊,你說出來的借口,和我幼稚的表妹如出一轍,為你的可愛點贊!
這就是磊磊,他有福氣——怎么吃都不胖;他有運氣——多少東西都吃得下;他更有一顆吃貨的心!
吃的作文 篇9
可以這么說,襄樊的吃,襄樊的人。
大頭菜
青皮蘿卜,堆疊在烏身大缸中,浸了醬油,灑了白鹽,填進時間,靜靜的釀過。待缸開香飄,大頭菜才跋涉而來。
在襄樊居久了的人,身上便沾了大頭菜的味兒。抬臂輕嗅,便能嗅到那衣縫間交結盤亙的醬香。這是大頭菜不知覺地融入了襄樊人的生活。它是早餐的稀飯中盤曲的瘦蛟,是晚來饅頭中夾疊的虬根。它似乎是一個配角,一個“路人甲”,一個隨處可見卻又無人重視的“習慣”。但它不卑不亢,沉默地穿過每一個鏡頭,為平淡的三餐平添一絲咸香之味。待生活被它交結在一起后,失去“路人甲”的飯桌,便寡然無味,令人忽感到別扭與寂寞。
吃大頭菜,需掰開香軟燙手的白面饅頭塞夾而吃。這種質樸的咸甜之味,給吃慣了肉肥油厚的嘴帶來了一種平凡的清馨。也給人以安寧,幸福之感。我總以為饅頭咸菜是奢侈者的享受,因為倘若腹饑身寒,便會吃出一種凄涼之情,那些溫暖與清馨便蕩然無存。
襄樊人依山傍水而居,又擁著米祠隆中而過,自然沾上了文雅之氣。大頭菜到現在便已改叫孔明菜了。三國時,諸葛亮為保障軍隊飲食,發明了用鹽腌蘿卜,以達長久保存之目的大頭菜。于是,大頭菜應時需而生。在那個兵荒馬亂,衰草離披的年代,大頭菜無聲的填充著一個個空癟的饑腹,擔起了那些流血疆場的庶民們枯槁的身軀,擔起了整個軍隊的戰斗之力。從此,大頭菜便帶了些許悲壯色彩,讓人愈加珍惜這衣食富足的生活。
吃大頭菜需要想到襄樊人自已。襄樊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平凡過著,就像大頭菜一樣出不得,但襄樊人又用自己的熱情與活力為生活添趣兒加味兒,亦如大頭菜一般缺失不得。襄樊人就如同大頭菜,合著日子與生活的酸甜苦辣一釀,便釀成了平凡卻獨一無二的炫爛的生命來。
酥肉
襄樊小街巷中的酥肉不多見了。兒時總是在街邊小攤上吃,而吃酥肉也只能在街邊。定要有蜂窩煤的火爐,要有被水汽蒸的流油的竹屜,要有一條古老而寧靜的街。不然,在酒店飯館中吃,便如同例行公事般無味無趣。籠屜揭開的一剎那,白霧噴涌而出,豁然氣散香溢,不久,一碗碗酥肉便悠然現于眼前。
黝黑的陶碗,積了年代久遠的油光,淺淺的盛著幾塊肥瘦相宜的肉方,幾塊透如凝脂的土豆,綴著幾段青蔥,點了幾粒花椒。水汽一散,頓時一片金碧輝煌,但又仿若隔岸觀花,飄緲若虛幻,再又像極了,夕陽在漢江面上灑下的碎金點點。
襄樊人喜歡簡簡單單。于是酥肉也做的簡簡單單——用肉去蒸肉,不加調料的肉香才是本質的味道。就像《項脊軒志》中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不帶任何山盟海誓,但其真情卻叫人為之落淚。李白有一句贊美蓮花的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句天然雕飾用來形容酥肉也毫不為過。一碗酥肉,沒有多少驚心動魄的味,本本分分,簡簡單單,樸實無華。嘗在嘴里,肉就是肉,土豆就是土豆,再分明不過。
酥肉,重在一個“酥”字,酥到了骨子里的酥肉,決不會讓你有撕咬的機會。入口輕抿,肉便化了,化成濃濃的肉香,縈繞在牙縫中舌尖上,濃郁的令人心醉,就像是處處滲透了諸葛、米芾智慧的襄樊,厚重的叫人心動。浩然先生曾吟過“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這水汽蒸騰的漢江把襄樊人這樣蒸了千年。讓午后暖融融的.太陽一照,襄樊人便里里外外的酥了,恬靜的生活,我們化作濃濃的湯汁,流動在蒼山漢水間,流在小街老巷中,流在米祠隆中里。的確,這輩子被漢江水汽一蒸,便把幸福與寧靜都一并蒸進了襄樊人的骨子里。
金剛酥
從小生在襄樊的人總也忘不了金剛酥的味兒。那是一種混合而成的剛毅的面香,無法淡忘,卻也無法銘記。留在家鄉的人總是給遠方的親人捎去幾份金剛酥,忘了家鄉味道的人,在吃時才恍然大悟:“對,就是這個味!”。
金剛酥不可多吃,因為它確如“金剛”,吃時需下大力氣的嚼。多吃則臉頰酸痛,齒根發軟。我吃金剛酥總是對望著襄陽那邊臨水而立的古城墻,東晉太元三年二月,前秦苻堅派苻丕攻打東晉要地襄陽。圍襄陽,攻至城下。男丁戰死,婦孺餓死,孤魂漫天,城中更是活人相食。但襄樊人的勇敢與頑強都剛若金石,他們保著城,守著城。就連婦女也為守襄陽傾盡心血。朱序母韓夫人她親自登城觀察地形,巡視城防,認為應重點增強西北角一帶的防御能力,并親率家婢和城中婦女增筑一道內城。后苻丕果向城西北角發起進攻,很快突破外城。但赫然于敵寇眼前的竟是一面新城。那雙雙用來紡線的素手,用來安撫啼哭小兒的手,被利器石磚塊磨的血肉模糊,可她們并沒有退卻,反而愈加堅強。城墻如此堅固,那樣剛毅,如同襄樊人的心。晉軍堅守新筑內城,得以擊退苻丕。
如今,昨日名動襄樊的韓夫人,化作今日的白石雕像一尊,終年立在城頭,時刻眺望遠方,守護著這座城,她的剛毅連同襄樊人的剛毅,便化作這金剛酥,一直流傳,一直流傳……
襄樊的吃還有許許多多,它們就像襄樊的人一樣,許許多,各具特色,襄樊人把自己做成了襄樊的吃,把自己融進生活里,融進襄樊的吃里。
吃的作文 篇10
我從小就調皮,玩過上樹摘果、翻墻玩火,就差上房揭瓦了,被街坊鄰里一致評為“假小子”。當然,調皮的我也有心細的時候,比如幫小雞接生這件事。
四歲那年,我家的'老母雞孵了二十多天蛋才開始有小雞探出腦袋來,這幾個小家伙毛絨絨的,小黃球一樣,真可愛。但他們旁邊還有幾只蛋沒有動靜呢!我想:小雞出殼這么慢,要等到猴年馬月才能都出來呢?我可不能袖手旁觀。絞盡腦汁,最后想到一個絕好的辦法。
老母雞外出進食,我就抓緊做事。我留意地撿起一只雞蛋,敲了一下,殼碎了,輕輕剝開,一只小雞露出了頭。我興高采烈繼續剝,直到小雞“脫胎而出”,我抱著小雞直跳,不顧小生命在我手心沒精打采打瞌睡。興奮夠了,我把這只小雞輕輕放下,又撿一只雞蛋繼續接生,邊剝還邊想:等會兒媽媽看到小雞全都出殼了,不明白要怎樣表揚我呢!說不定還會獎勵我夢寐以求的芭比娃娃呢……想著,就越剝越有勁,一只只小雞在我這個IQ超前的接生婆手中橫空出世。我更興奮了,手舞著,腦袋里裝滿了欣喜,想象著怎樣理解媽媽的獎勵。這時候,被老母雞啄了一口,我才回到現實,夾著屎尿進屋去了。
媽媽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向媽媽講述我幫小雞接生的事情。媽媽哭笑不得,說:“小傻瓜,到了時候小雞自然會出殼的,你這是幫倒忙,那些被你接生的小雞活不了幾天會死的!”
果然,不到兩天,那一大群毛絨絨的小雞娃便都相繼死去了,我后悔慘了!
吃一塹長一智,從那以后,我做事再也不風風火火,再也不不動腦殼了。
【吃的作文】相關文章:
[經典]吃的作文09-17
吃的作文(經典)09-16
(經典)吃的作文09-13
【精選】吃的作文09-11
(精選)吃的作文09-06
吃的作文【經典】09-21
(經典)吃的作文09-23
吃的作文12-07
吃的作文經典12-09
吃的作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