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王昌齡《從軍行》原文、翻譯、賞析
王昌齡《從軍行》原文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注釋
1.從軍行:樂府舊題,內容多寫軍隊戰爭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這里指甘肅省的祁連山。
4.穿:磨破。
5.金甲:戰衣,金屬制的鎧甲。
6.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里泛指當時騷擾西北邊疆的敵人。
7.孤城:當是青海地區的一座城。一說孤城即玉門關。
8.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王昌齡《從軍行》譯文
青海上空的陰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
王昌齡《從軍行》賞析
王昌齡的詩,以七絕最佳。明代王世貞認為盛唐七絕,只有他可與李白爭勝,列為“神品”。
《從軍行》是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內容敘述征戍之事。王昌齡的《從軍行》共七首,這是其中的第四首。
前兩句描寫景物,交代背景。上句點出地點“青海”,寫出景物:萬里濃云籠罩得雪山晦暗無光。景物中透露出戰云密布,戰斗頻繁而激烈。
下句寫軍隊駐守的是一座遠離祖國的孤城,將士時時回首遠望玉門關,玉門關內就是祖國和家鄉,寫出將士愛國愛鄉的思想情感。
這些描寫都是為了烘托下面的抒情。
下面兩句抒發將士的壯志情懷。前句說在沙漠里已身經百戰,磨破了身上的軍衣;后句說不消滅敵人絕不生還。
“穿”,磨破的意思;“樓蘭”,西域古國名(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東南)。
漢武帝時,樓蘭阻擋通往西域的道路,襲擊漢朝使臣。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大將軍霍光派遣平樂監傅介子前往樓蘭,用計斬樓蘭王。
這里借用典故,“破樓蘭”即消滅敵人的意思。
全詩通過遠征將士的抒情,表達了將士熱愛祖國、奮不顧身的戰斗精神。
詩中先寫景物,暗喻戰爭的殘酷頻繁和將士的愛國愛鄉,以烘托下文。
接著以直言抒情寫出了將士英勇無畏,百戰不疲,誓滅敵人的愛國豪壯情懷,把全詩推向高潮,唱出了愛國主義的戰歌,給人們以鼓舞和力量。
【王昌齡《從軍行》原文、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王昌齡《從軍行》原文、翻譯、賞析10-07
王昌齡《從軍行》原文賞析10-20
王昌齡《從軍行》全詩翻譯賞析11-30
王昌齡詩《從軍行》全文翻譯賞析03-18
《從軍行》原文及翻譯賞析06-16
從軍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2-06
王昌齡《從軍行》賞析11-23
王昌齡《從軍行》全文賞析11-21
從軍行其一王昌齡賞析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