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改實驗工作小結
歲月流逝,流出一縷清泉,流出一陣芳香,我們一定都增加了不少生閱歷,該好好寫一份小結把這些都記錄下來了。你還在為寫小結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改實驗工作小結,歡迎大家分享。
課改實驗工作小結1
石臼完小張小迪我三年級班進行《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寫作》課題實驗已經有一學期時間了。回顧本學期的實踐歷程,感受收益頗多,現將近階段實踐情況做如下總結:
一、學習理論,更新觀念、大膽實踐
本學期,我認真組織學習現代教育理論,關于習作教學的教育科研理論著作和經驗文章,努力汲取各種教育思想的優勢,提高理論和研究水平,確定研究方向,并將課題分解落實,明確了習作與閱讀的真正內涵,并將學習到的新理念大膽地運用到作文教學的實踐中去。讓學生在讀中學,在讀中悟,在讀中寫,在讀寫中成長,充分調動了師生的積極性。雖然研究工作千頭萬緒,教師負擔繁重但是我們能以極大的熱情,認真的態度,勇敢地去實踐這項工作。
二、課題交流研討,學生形成合力
我在實驗過程中非常注重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相結合,努力提升研究成果質量。由于本課題實踐研究具有開拓性、探索性,所以在研究初期我們就制定了詳細了課題研究計劃,在計劃中加強了理論學習的內容,強調以主體教育理論和新課程理念指導課題研究。在研究過程注重課題實驗及實驗案例總結,注重加強理性思考和科學分析。另外,本學期我校開展了有效教學,我將課題與有效教學有機整合,共同進步。
三、課題研究進程
(一)課內讀寫結合,突出階段性。
由于我研究的重點是讀寫結合階段性,因此,在研究中我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年齡特征和《新課標》精神與要求并參考他人研究成果,確立的不同學段的習作教學目標來確定各學段不同的習作訓練形式與能力訓練重點,做到既相輔相成又突出重點。
1、讀圖誘寫法。
我從每個單元的插圖中選擇一至兩幅引導學生觀察,并誘導其將自己看到、想到的東西試著寫下來。通過研究,大家總結了指導讀圖寫話的“四部曲”:
一是誘導學生“讀”——讀圖寫話,讀圖是基礎。
二是誘導學生“想”——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是誘導學生“說”——組織學生開展“說話接力賽”,小組、同學之間互相比一比,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達自己的機會,為寫話奠定基礎。
四是誘導學生“寫話”——在誘導學生看圖寫話中,逐步讓學生分清楚主次、重點,抓住最主要的東西來寫;把握住時間、地點、事物或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話寫通順、寫完整;把指導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上,就是指導學生抓住圖畫中所反映事物的主要情節及其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和心里活動等來寫。
2、讀文促寫法。
我根據低年級兒童的模仿性和充分利用范文的感染力,引領學生讀寫結合、模仿寫話、從讀學寫。
一是引領學生讀詩歌寫詩歌。
二是在拓展延伸課文內容中引領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寫話訓練。溝通課內外的聯系,拓展延伸課文內容,豐富寫話內容、活躍寫話形式。
三是在引領學生以課文內容為基點展開想象翅膀的基礎上進行自由生動、富有個性地寫話訓練。
3、在“仿”字做文章。
以寫段為重點,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抓好“句→段→短篇”這樣一個漸進的習作實踐過程。以課文為抓手,讀中導寫,讀中仿寫,讀中促寫。我總結了一些仿方法:
一是“臨摹仿影”式,聯系課文內容,仿詞仿句仿段仿結構。
二是“移花接木”式:將課文中的一些精彩語句摘錄下來,然后加上自己的語言進行重新組合,從而拓展文章的內容,發展學生的思維。
三、創情設境式,以課文內容為情境,引導學生寫段。
四是“濃墨重彩”式,扣課文中的好詞,讓學生以此為基點渲染描寫。
五是“紅線串珠”式找準各單元的聯系點,提煉出連接諸多文章的“紅線”,設計適當的小練筆。
六是“眾星拱月”式為訓練某一項技法,羅列多篇課文,進行對比,從不同的方面予以模仿,習得規律,形成“自動化”。
(二)改革評價,突出多元性。
為了提高學生的讀寫興趣,我嘗試采用多元評價的.方法。除了小組評價外,我們還開展了學生的自評、互評、老師點評,家長再評等方法。另外,我們也注重搭建平臺,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我編輯了學生作品集《雛鷹試飛》、《雛鷹起飛》、《雛鷹展翅》;校內《習作原地》每半月更換一次學生作品;有展示學生作品的“習作角”;每周評選寫作之星……多元的評價方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習作熱情,使得課題研究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四、本學期課題階段成果
課題研究促進了教育觀念的更新,增強了科研意識,使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由于我大膽實踐,勤于探索,積極總結,我撰寫的《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寫作》被陽城縣教育局教育網站選登,受到廣大教師的好評。
五、今后研究思路
1、要充分挖掘閱讀資源,拓寬讀寫渠道,使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習作文、運用作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培養素質。
2、進一步與有效教學結合,要精心開展實踐活動,切實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生活積累、情感積累等習作能力的立體積累,為讀寫結合補充營養,注入活力。
3、加大課題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認真積累資料。
4、編寫研究成果集,學生作品集。
課改實驗工作小結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已進行了一年。針對我們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辦學條件較差、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在整個學校教學中仍處于薄弱環節的現狀,教育局和教委領導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措施,及時組織教師培訓、開座談會、進行教學觀摩等,從而使教師增強了課改意識和課改理念。通過努力學習,教師不斷成熟,在教學中正確把握方向、靈活運用體育教材、活躍了課堂。我校根據學校條件和學生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保證了體育課的教學。現對一年來的實驗工作進行如下小結。
一、教師轉變觀念,深入教學實際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推廣,開足開齊體育課是體育教學的一大變革。每周四節體育課保證了學生體育活動的時間,教師不斷深入實際,努力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執教是課改的'教學目標。在一年的體育課實驗中,教師積極參加縣鄉級舉行的體育教學觀摩、教學研討等,從中學習了經驗,增長了見識,進一步轉變了教學觀念。體育教師積極承擔公開課、示范課共八節,參加教育局舉辦的體育教學比賽兩次,為教師提供了施展教法的領域,通過相互評比,提出不足,以求改進。
二、學法的改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進行課改實驗以來,讓學生自主、主動地學習是教學方式的一大轉變;另外,一、二年級體育課教材的設置,為小學體育教師進行教學帶來了方便。教材內容具體,且選擇性較強,內容也都較為符合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征,教材對教學方法、動作要領還做了詳細的說明。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本校實際和學生特點,選擇內容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采用一些民間游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教師有機組織,學生充分發揮,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個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嘗試、探索、參與活動,學生學會了鍛煉的方法,培養了正確的體育態度和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真正樹立起了健康第一的思想。
三、教學中存在的困難與因惑
就學生本身素質而言,我們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相比具有很大差異。再加上家長對體育的認識不夠和一些環境條件的制約,在教學中存在很多困難。一方面,應試教育一直影響學生家長的思想觀念,認為只要學好語文、數學即可,體育課沒什么用處,所以要求教師不要上體育課,甚至以學生有病為由阻止學生上體育課;另一方面,學校條件有限,嚴重缺乏教學器材,學生自制的體育器材,單方面的游戲和跑步等活動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從而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發育和發展。
總之,課程改革對我校學生和教師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一年的實驗,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真正樹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學手段不斷革新,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教學器材不斷增添,教學效果明顯提高,使我校的體育教學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課改實驗工作小結3
當新課程理念化作雨露甘霖灑向神州大地時,我們如同干渴的土地看到了希望,期待著豐收。一年多來的課改實驗,讓我們在苦澀和迷惘中,嘗到了甜頭,看到了未來,也更加堅信“課改必勝”。當這一切都成為了過去,我們也開始學會了冷靜的思考:我們做了些什么?我們得到了些什么?
一年多來,我們根據上級部署,認真學習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樹立一個理念,依托兩個載體,落實三項制度,以校本教研制度建設為重點,扎實地推進課改實驗工作順利開展。
一、樹立一個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為了擺脫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切實轉變教育觀念,牢固樹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新課程理念,去年暑假,我們組織全體教師進行新課程通識培訓,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上級有關文件,聆聽專家講座,開展了人才觀、價值觀、教育觀等主題討論活動;學校領導帶頭學習新課程理論,從自身教育理念的轉變開始。每一次的新課程培訓、教研活動、公開教學、社會宣傳等,學校領導都認真組織、參與,做好各項準備工作。而后,學校通過校本培訓制度化建設,進一步強化了理論學習與研討,促進了教師新舊教育觀念的激烈碰撞,產生新的思想火花,使每一位教師的認識在學習中提高,觀念在討論中更新,行為在交流中轉變,從而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依托兩個載體——課題研究與校本課程開發
1、課題研究
學校在重組教研組的基礎上,通過醞釀,反復論證,確立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轉變學習方式”的研究課題,并把研究重點確定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上。通過實驗研究,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首先必須整合教材,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問題情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與設計”是原學區的研究專題。一年多來,學校課題組經過“理論學習、實踐探究、反思研討、總結提高”,摸索出一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的新路子——主題式綜合實踐活動。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努力遵循“大主題、長周期、慢節奏、重過程”的實施原則,充分體現自主性、綜合性、探究性、活動性、開放性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點,并逐步開展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的發展性學生評價體系的探討,使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富有成效地開展起來。今年四月份,我校舉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場研討活動。兩位執教老師以其活躍的課堂氣氛、自主開放的合作探究方式、充分自由的個性化展示,獲得了市教師進修學校教育專家及與會教師的充分肯定;我們也在研討會上得到了專家的悉心指導,解決了一些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惑,明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2、校本課程開發
校本課程開發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它又是課程改革的一項創造性、開拓性的工作。實施新課程以來,我們重新審視學校的教育哲學,分析學生、學校及社區的發展需要,充分開發和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開設了必修與選修兩大類、12小類的校本課程門類。如:通過挖掘海外僑親艱苦創業的歷程,熱心教育的事跡;xx在改革開放中敢為人先,思源思進所形成的精神等,使學生了解家鄉的時代變遷與發展歷程,本地人在海外的創業經歷,激發學生愛國愛鄉思想感情,使學生從小樹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遠大理想。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建立了科學的工作程序,必修課實行學段管理,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組織教學;選修課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和發展水平,打破年級界限,開展活動。
三、落實三項制度——學習、研究、常規管理
1、落實學習制度。
我們認為,實施新課程成敗在于教師,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在于不斷地學習。為此,我們制訂了業務學習制度:每周一至少安排兩小時集中學習課改實驗指導性文件、課改典型經驗,并圍繞學習內容展開討論;不定期邀請專家到校講座,接受專家的思想傳播,解決實驗中的困惑與問題;組織教師外出參觀交流,了解課改的研究動向,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在學習中,我們努力做到學校領導帶頭學,實驗老師跟著學,非實驗老師趕著學;使每一位教師都參與到課改實驗中來,自覺地運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育教學活動。此外,我們還要求每位教師每周至少學習一篇教育教學論文,并做好摘要記錄。通過學習討論,不斷地提高教師的理論認識水平和科研能力。
2、落實校本研究制度。
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是課程改革向前推進的保證。
(1)學年初,我們制定了制定了“十個一”制度,要求每位教師每周至少聽一節課,并做好記錄和評析,每周做一次個案分析或教學反思,每人至少參與一項課題研究,每學期至少上一節校級以上教學觀摩研討課,每學期至少撰寫一篇教育教學論文或優秀個案。
(2)我們把每周四定為校本研討日,上午開設兩節校級教學研討課,當晚舉行教研沙龍活動,開展主題研討、說課、評課。在研討中,我們提出了三項要求:
1)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學科需要,圍繞一定的研究專題開課,并努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要嚴格遵循研討的程序:備課—上課—說課—反思—評課—小結;
3)每節研討課的材料(教學設計、說課材料、教后反思、研討記錄)必須整理完整,交給教導處存檔。
(3)每周六開展周末研討活動,通過反思本周教學工作、交流學習心得與教學、研究下周教學設計,達到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效果;有時也邀請專家到會與老師們面對面,為老師們答疑解惑,發揮專家引領作用,提高校本教研效果。此外,我們鼓勵教師開展積極開展行動研究,促進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實施“跟班聽與教”、“教學新秀觀摩課”、“骨干教師講座”等教學研討活動,并把這些措施的落實納入教師的業務積分中,作為評價教師的一項重要指標。一年多來,老師們都能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教育研究活動中,學會了用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促進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
3、落實常規管理制度。
課堂是課程改革的主陣地。為了在課堂上真正落實新課程理念,讓課程的生命存在于課堂,讓課改的魅力呈現于課堂,我們制定了新的教學常規管理辦法,從備課、上課、作業布置、批改、考試評價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具體來說,要求教師從備教案向備學案轉變、從管理者向參與者轉變、從單一書面作業向綜合性作業轉變,引導教師在實踐中自我反思,轉變角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使學生在個性化的學習中獲得發展。為了讓老師們大膽地、創造性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有效地激勵和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們著力改革教學評價機制。評價教師和課堂教學,看“三個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是否有利于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是否有利于教師創造力的發展。評價學生,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各個方面的表現,采用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突出評價的開放性、多元性、多樣性,看每一位學生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應有的發展。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與探索,我們嘗到了課改的快樂:課堂呈現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發展的喜人局面;學習真正成為學生的樂趣,課堂成為教師展示生命價值的舞臺。同時,我們也取得了豐碩的果實成績固然令人歡喜,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課改之路依然漫長。以科研創品牌,為把我校建成有特色的一流學校而努力奮斗。
【課改實驗工作小結】相關文章:
小學課改工作小結11-22
課改階段性小結11-21
英語課改工作小結(通用13篇)10-14
課改小結:落實“三給”促小科課改03-21
課改六年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小結11-23
學校課改工作總結06-27
學校課改工作階段總結11-22
個人課改工作總結01-26
排球課結課小結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