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走進童年作文合集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走進童年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進童年作文 篇1
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常常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徘徊掙扎,常常想:該給孩子怎樣的童年,是讓他們從小當做題的機器,在反復訓練操作中取得滿意的分數,還是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允許他們暫時學得慢,“容忍”他們暫時的低分數,引領他們走進文學殿堂,還他們一個幸福的童年呢?
今天,聽了薛瑞萍老師的講座,讓我撥云見霧,堅定了我為孩子一生負責的信念。這位早已耳熟能詳,早已在教育在線詳細閱讀她的日志的一線老師,用她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到底該做怎樣的優秀語文教師。
看著薛老師如數家珍地拿出她精心收藏的寶貝——書,我真的很羨慕,羨慕她的博學,羨慕她的幽默、風趣,聽她嘴里不時冒出的泰戈爾、謝爾等名字,加上早已在網絡上熟悉了她的身份,更讓我由羨慕成了仰慕。和我一樣一直在一線的老師,和我一樣面臨著諸如分數、時間、家長的理解與支持等棘手的問題,可薛老師不但實踐著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還將堅持寫工作日志,出了《心平氣和的一年級》、《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等多部書籍。相比之下,我真的是自慚形穢,也真正明白了:到底要做一個怎樣的語文教師?該給孩子一個怎樣的童年?
首先,工作再忙,時間再緊,也一定要博學,廣泛涉獵書籍,文學的、哲學的、教育的等,在廣博的閱讀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的語言和修養。呵呵,薛老師的監考、寫作業時偷看,也是一個招數噢!同時,還給學生親身示范該怎樣擠時間讀書。
其次,給孩子的頭腦多多灌輸,堅持讓孩子“日有所誦”。這一點我早已意識到,也已經利用早讀時間讓孩子們開始了《大學》等國學經典的誦讀,現在已背大半兒了。今天薛老師的講座又讓我明白,誦讀也該照顧孩子的心理特點、拓寬思路,兒歌、古詩、現代詩、詩經名篇等都應該給孩子,讓他們在誦讀中感受傳統文化,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語文,愛上祖國文化。這一點,我已堅信,并一定在班里實踐下去。
再次,多給孩子讀好書,給孩子多推薦好書。這讓我想到周五的小小書市。學校給孩子搭建了一個平臺,讓他們鍛煉自己。真是感謝各位家長的支持,為孩子準備好書籍。呵呵,就看見一位家長,家里剛搬家,沒有多余的書,就在門口買了幾本來。活動中,孩子們真是樂此不疲。買三送一,買一送一……商家的營銷策略孩子們用的蠻熟練的。看看孩子交換的書,有的孩子手里拿的繪本深得教育專家的稱贊,但在孩子手里兩元錢也沒人買,而那些保存價值不大的漫畫書卻被搶著買……真的看出:班里孩子的閱讀品位亟待提高,向孩子介紹好書,我們共讀好書將繼續是我下學期工作的重點。
最后,作為一個老師,真的要勤動手,勤動筆,堅持寫反思和工作日志。“寫三年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但寫三年教學反思一定會成為名師的”。這句話再一次讓薛老師得到了印證,也再一次提醒我:常常思考,時時反思。
總之,一上午的講座讓我堅定了信念,和孩子一起讀書,引領孩子走進文學殿堂,還他們的幸福童年。
走進童年作文 篇2
媽媽的童年是美味的。媽媽童年時的零嘴有貓耳朵、米花、泡糖糖她最喜歡吃高粱飴牌糖果,每當她撕開糖紙時,那種撲面而來的水果牛奶香,仿佛施了定身術一般,讓媽媽的腳步無法移動。
媽媽的童年是溫暖的。她小時候人緣很好,交了很多好朋友,有很多女孩愿意跟媽媽玩。她最好的朋友是夏阿姨,兩個人好得形影不離,就像現在的我和小霍一樣。她倆現在還保持著聯系呢,我經常聽到她和夏阿姨打電話,媽媽還發出咯咯咯的笑聲,仿佛回到了童年,天真極了。
記得有一次媽媽曾講過:小時候受傷骨折了,需要住院。她在醫院里時,夏阿姨來看望媽媽,帶來了老師布置的作業,還為她講解老師上課時講的重點難點,天天都來看望媽媽。哈哈,有這樣的朋友,媽媽的童年絕不會孤單!
媽媽的童年也是快樂的。她小時候特別愛玩跳皮筋和翻繩。小巧的腳丫,伴隨著清脆的歌謠,這是她小時候最美的風景線了。關于翻繩,媽媽可算是大V了,到現在,媽媽跟我玩翻繩,也會把我繞暈!
啊,媽媽的童年,是美味的,是溫暖的,是快樂的,也是無法追尋,無可替代的啊
走進童年作文 篇3
媽媽說她小時候最喜歡去做飯。那時候外公外婆忙著下地干活,還要去村里的磚瓦廠做苦力,經常來不及做飯,媽媽要餓著肚子等外公外婆回家。
后來餓得受不了,她就去學著做飯了。
那時候的灶臺都是用柴燒的,做一頓飯,要灶臺上下忙好久,還特別容易把飯燒糊。媽媽個子矮,夠不著灶臺,腳下還要墊個小凳子。夏天的時候,坐在火灶邊,身上會全是汗。有時候柴火臟臟的,經常整個人身上都會帶著灰,估計比灰姑娘要臟很多倍。
我奇怪了,這么臟的活,媽媽為什么喜歡做呢?
媽媽說:小時候家里窮,沒啥好吃的。外公外婆忙完回來,煮點米飯,有時候只能就著吃點咸菜混飽肚子。媽媽學著做飯后,經常到地里找吃的。最容易做的就是把蔬菜放開水里燙熟,然后撈出來,涼了擠干水份,切好后加點鹽和油拌拌就可以吃了。那時,家里最好吃的就是雞蛋了,但雞蛋一般要攢著賣給來村里收雞蛋的小販,然后可以去村頭的小店里買鹽、醬油、本子、筆之類的,所以經常舍不得吃。后來媽媽在外公外婆的建議下,把饅頭干泡上水,擠碎后,打入一個雞蛋,再如同蒸雞蛋羹一樣放在鍋里蒸,出鍋后撒上點蔥花,那滿滿一碗雞蛋羹,是媽媽童年記憶里最美的味道。那時候,外公外婆每次干完活回家,都會夸媽媽能干,讓他們有現成的飯吃,無論做得多難吃,哪怕飯燒糊了,菜燒得咸得難以入口,外公外婆都說做得特別好,讓媽媽特別開心,越做越有勁兒。
聽了媽媽的回憶,我也有些饞了,不知道那個雞蛋羹是不是比蛋塔還美味。我問了問媽媽,媽媽反問我:你覺得呢?我想,那個不知道蛋塔是什么味道的童年的媽媽,隨便把我現在的零食給媽媽吃一點,媽媽都會驚為美味吧?想想我自己現在還不太會做飯,感覺好些羞愧,媽媽那么小就能自力更生了,我也要向媽媽學習。
走進童年作文 篇4
春天的氣息即將過去,夏日的氣息便以來到。
今天晚上,是特殊的一夜。夜晚過后,平時很少與爺爺奶奶交談的我,今晚卻起勁了。
爺爺每吃晚飯后,都會去河畔轉一轉,散散心,可今天晚上,爺爺卻在家刷鞋子,我坐著無聊了,走到爺爺跟前,話剛到嘴邊,卻被爺爺一個回旋踢給踢回去了,說道:今天這么自覺地來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呢?我回答道:還真有那么一件事呢。爺爺,我想跟你一起聊一聊過去的生活。爺爺快活地答應。爺爺講到:我們講一下上學的事吧!我快速地點了點頭。于是,爺爺和我就開始講了:記得那是在1965年的時候,爺爺剛上小學一年級,因為條件不允許,所以小學的時候只好用五分錢來買一張紙,接著裁成一小張一小張的紙片來當作業本子,一天三頓飯,幾乎每頓都會吃咸菜疙瘩和饅頭和水來填飽自己的肚子。當爺爺上初中時,學習成績就沒那么優秀來了。一直在班里的中上游,可是比起我現在的成績要好多了。當到爺爺上高中的時候,讀了兩年高中,就開始去部隊里當兵了,每一個星期回來一次,回家時,爺爺扛著一包袱的窩窩頭回來做一家人的口糧。可跟我們現在比起來,生活條件要好一百倍,一千倍甚至更多我們現在有父母養著,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可爺爺那時候衣食住行根本不夠,甚至可以說是吃不上飯。
我們做為21世紀的花朵,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父母給我們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我們不應該在學校里虛度光陰,欺騙老師、家長,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在欺騙自己,在對自己的學校、對自己的未來不負責任。
夏日的風吹動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大腦,讓我與爺爺的交談中明白了不少道理。
陪你一起聊過去,真好。
走進童年作文 篇5
我想世界上每個人的童年都是與喜怒哀樂并存的,那是所有人最美好的時光,也是最難以忘卻的回憶,當然我的媽媽也不例外。今天我就采訪了一下我的媽媽,她給我講述了她童年的幾件趣事。
媽媽說,她的童年是在城市與農村度過的,為什么呢?那是因為姥爺家住在城市,而姥爺自己在農場工作。
媽媽小時候在城市里上學,她的成績是很優秀的,老師很喜歡她。父母于是乎便放縱了她的淘氣。媽媽說她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就在放學的路上,一群小朋友相互嬉戲,追逐打鬧,回家后就烤紅薯、烤土豆,和家人、小伙伴們一起分享。
媽媽說最難忘的是去農場玩,每到學校放假的時候,媽媽就坐著公交車去農場,路邊的風景非常美麗,有一大片金色的油菜花,有一塊塊紫色的胡麻地,有一片片高聳的玉米地,還有仰著高傲頭的向日葵。來到農場,媽媽瞬間就變成一個野孩子,上躥下跳,上房抓鳥,湖邊抓魚,上山挖野蘑菇,真是樂在其中。
媽媽可是抓魚小能手,同她的哥哥,姐姐一起來到池塘邊抓魚,拿出小網兜,在網兜里放些石頭與饅頭,讓大口張著放在池塘邊沿,手里攥著一根繩子,蹲在池塘邊靜靜地守候,不一會兒看到一條進去了,兩條進去了,緊接著一群進去了,媽媽心里面那個樂呀,然后快速地提繩子,網兜邊口收緊,那小魚全在網兜里,小心地把它們倒進裝有水的桶里,就這樣反復幾次,水桶里面的魚越來越多。回家后開始清洗,小點的魚和著面粉炸著吃,酥脆清香,大點的魚燉湯喝,即營養又美味可口。
媽媽小時候最郁悶的一件事就是那次挨打,媽媽說那次讓姥姥打的三天都坐不了板凳,我想那是犯了多大的錯呀!
媽媽繼續給我講著,那次因為期中考試沒考好,晩上還要開家長會。因為怕責罵,放學回家后,媽媽便沒跟姥姥說考試沒考好和家長會的事,她想著等家長會開完,再跟姥姥說忘記了,不就行了!可惜,媽媽的如意算盤被打破了,被蒙在鼓里的姥姥,吃完晚飯和平時一樣悠閑的出去轉,找別人嘮嗑,這時有個人問她,怎么不去學校給孩子開家長會?姥姥一聽,覺得很奇怪,于是氣沖沖地回來問媽媽開這家長會為什么不告訴她,媽媽一看,害怕了,說出了實情。姥姥氣得拿起笤帚就是一頓狠打,笤帚把都打斷了,然后便匆匆趕去學校開家長會了。
媽媽講完這件事,非常嚴肅地告誡我,做任何事情不可以撒謊,不可以耍小聰明,遇到問題要勇于面對。
媽媽的童年有喜也有悲,在農場的生活太有趣了,真是多姿多彩,讓人羨慕,不過學習生活也跟我也差不多啊!哈哈!
走進童年作文 篇6
我們這代人的童年五彩繽紛,如同旋轉木馬,充滿了夢幻。我們有著豐富的物質生活,在學習之余,我還可以去公園鍛煉、去游樂場游玩,去科技館探索科學的奧秘。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美好的童年,我的奶奶,就有著與我們這代人完全不一樣的童年時光。
奶奶如今60多歲了,歲月卻沒有帶走她美麗的容顏,她一頭烏黑干練的短發,慈祥的面容,高挺的鼻子上面一雙眼睛雖然不大,卻很有神。
奶奶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家里孩子很多,她有三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在她小的時候,曾祖父和曾祖母都在為著全家人的'生計奔波,因此奶奶讀小學的時候就開始承擔起了照顧弟弟妹妹和干家務活的重任。
每天除了上學,奶奶還要做很多家務,喂豬、放牛、挑水等等,每天只有半天時間才能上課。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奶奶放棄午休時間,趁著大家午睡時就把牛放好了。
有一天,村里生產大隊的隊長看到奶奶家的牛還拴在牛棚里,以為牛還沒放,于是批評了曾祖父,曾祖父大聲訓斥了奶奶,還堅決不讓她繼續念書了。在奶奶的再三央求下,曾祖父才答應讓她繼續讀書。日子雖然艱苦,奶奶卻從來沒有失去對學習的熱愛,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是前三名。
由于家庭的原因,奶奶最終沒有實現自己繼續讀中學的愿望,只讀到了小學畢業,這成了她一生的遺憾。如今,奶奶沒有讓我和姐姐重復她的遺憾,給了我們最好的學習條件,她吃了很多苦,把我倆送到城市。
我想:我應該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時光,努力拼搏,努力奮斗,不讓自己的人生像奶奶一樣留下遺憾。
走進童年作文 篇7
20年前的童年是夜空中的星星,那么微小,卻閃爍著向往的光芒。我想,那是母親孩提時的氣息,讓我悄悄“走”進了母親燦爛的微笑中。
(一)捉迷藏
“黃昏下,兩個小小的辮子來回搖擺,黃色染上了她的雙辮,讓她綻開著燦爛的微笑。”我聽著母親的話語,不禁閉著眼想象著“漸漸地夜幕降臨,一雙眼睛在黑暗中尋找著,‘石頭剪刀布!’一聲令下,母親最愛的捉迷藏游戲打開了序幕。母親一對耳朵靈巧地豎起,一溜煙跑向了一棵茂盛的大樹。她順勢提起腳努力地向上蹬,之后便趴在一個粗壯的枝干上數天上的星星,慢慢地等待著自己的影子被誰發現。‘找到了!’‘找到了!’一聲,兩聲。還差母親一個人,她在枝叉間看見了小伙伴來回地跑,在心中暗自偷笑。直到一只手指向母親,‘哈!她在這。’……我也想體驗那段時光,也想在黑壓壓的夜空之下玩耍,可每次都不能和母親一樣隱蔽,但我嘗到了那種味道,很甜蜜,又有隱隱的酸味兒呀!
(二)跳房子
我愛聽母親的兒時回憶和看著她臉上的幸福:“一跳,二提!”那聲音別提有多響亮和充滿快樂,母親東倒西歪地跳著,和旁邊洋溢著歡樂的伙伴歡笑。漸漸,母親越發的胸有成竹,似乎一眨眼的時間她就已經完美落地,她每次完成的時候都會和要好的朋友擁抱,又會望向身后殘缺的農村小學。
我的胃口好像被母親吊起,想要穿越到那個時代,因為母親的童年沒有現在充實的課程,卻有難忘的快樂童心。
走進童年作文 篇8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豐富多彩的,爸爸的童年也一樣,不過他的童年和我的可完全不一樣,他童年的快樂是需要自己的勞動與付出才能得到的。
我常聽爸爸說:“在我們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二八大杠自行車在我們那個年代都是很稀有的東西,只有條件好的人家,才買得起自行車,更別說給一個孩子買兒童自行車了。”
可是爸爸小時候就很想騎自行車,他經常纏著爺爺給他買,由于家里孩子們多,生活困難,能吃飽就不錯了,更沒有多余的錢去買自行車。因為當時一輛最便宜的自行車就要普通人一年不吃不喝的工資才買得起。無奈之下,爸爸只好去找別人借自行車學騎。
爸爸嘴巴磨破了,好話說盡了,才從別人家借到了一輛二八大杠自行車。爸爸得到自行車以后喜出望外,但是爸爸當時只有八九歲,這輛車對他來說太大了,爸爸只能歪著身子,跨在三腳架中間騎,這樣腳只能轉半圈。
那個年代,沒有哪個爸爸有時間,耐心地教孩子騎自行車,爸爸只能自己學,一開始他經常摔跤,剛騎兩步就摔,腳被鐵絲勾破了,血肉模糊,手掌心被擦破了皮,但爸爸絲毫不放棄,扶起車子繼續騎,到后面越摔越狠,但他一點兒也沒想放棄。
我越聽越慚愧,再想一想,我學騎自行車,爸爸媽媽給我買的是合身的兒童自行車,而且他倆當“左右護法”,從沒讓我摔到。
爸爸說他摔倒了,又爬起來,爬起來了又摔下去,簡直是有點絕望了。
我無法想象到底是一股什么力量,讓爸爸如此堅持,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是渴望成功的力量。
因為爸爸知道他只有一天的時間能學,一旦他學不會,可能以后就已經沒辦法學了,于是他想一定要成功,這樣一種力量,讓爸爸無論摔倒多少次都不放棄,最終他成功了,在渴望成功的力量下,爸爸居然只用一天就學會了騎自行車。
雖然那個年代物資匱乏,但是爸爸用自己的汗水換取了童年的快樂,爸爸那堅持不懈的精神是我學習的榜樣。
走進童年作文 篇9
每個人小時候應該都玩過游戲吧,我今兒就來給大家分享分享我爸小時候玩過的小游戲。
在爸爸那個年代,不像現在,有手機和平板電腦玩,那個時候連黑白電視機都是奢侈品。不過70年代的小朋友也有獨屬于他們的童年記憶,比如捉小魚、滾鐵環、彈彈珠等。
爸爸告訴我,小時候他喜歡捉魚。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他與他的幾個小玩伴在家門前的的小河里捉小魚,雖說水里很冰冷,可還是脫了衣裳,手里每個人拿著小竹網,穿起拖鞋,挽起小褲衩,勇敢地趟水去捉魚。水中的小魚十分靈活,怎么抓也抓不到,但爸爸也是一個機靈鬼,他說和幾個小玩伴先不停地拿起中等大小的石頭,在淺的地方先圍起來一座“小城堡”,然后再耐心地把小魚趕入自己設好的陷阱當中。哈哈,結果還真收獲了不少的的魚。
不過,最后他們把小魚兒們都放回河水中去,我想可能這就是他經常說要善待和珍惜大自然任何生命。
除了捉魚,爸爸還特別喜歡玩滾鐵環,在當時那個年代特別流行。夏日的傍晚,晚餐后,家家戶戶的小孩們都會拿起鐵環,跑到院子,大伙兒一起玩滾鐵環的游戲,二三人一隊玩接龍,滾道二三十米,每個小伙伴都要憑跑步的速度,手中鐵環滾動的平衡才能勝出,當年他的速度是玩伴中最快,我聽著都樂了。
聽爸爸講童年生活,我似乎感覺到他又回到了童年時的快樂時光。
【【精華】走進童年作文合集九篇】相關文章:
【精華】走進童年作文合集六篇03-27
【精華】走進童年作文合集5篇03-23
【精華】走進童年作文合集7篇03-22
【精華】走進童年作文七篇04-09
有關走進童年作文合集八篇04-19
【推薦】走進童年作文合集6篇04-19
有關走進童年作文合集10篇04-15
精選走進童年作文合集六篇04-14
【精品】走進童年作文合集7篇04-12
有關走進童年作文合集7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