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后感:我深度擁有的一本書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后感:我深度擁有的一本書,歡迎大家分享。
參加敘事者,每月共讀一本書。我想盡兩年時間,一起共讀共寫,我稱得上真正深度擁有的一本書就是《論語》吧。
把《論語》讀“活”,在《論語》中“活”自己,是我堅持的兩大原則和努力方向。
一、把它當成一本教育哲學書去讀
一個具有漢語言文學本科學歷,從教十六年的教師,突然覺得自己沒有文化。這個人,就是我。我不敢說,但是這是我心里一種真實的自我評價。
七十多歲的岳父不管與家人還是外人交流,都讓我覺得特有文化,于是好奇,探尋他文化的源頭。岳父樂呵呵的告訴我,自己只是在八九歲時跟著老師斷斷續續背了九個月的《論語》。那個時候,雖說不理解,但是背過了。
在后來就是當了團支書村支書以后,經常在幾位文化水平很高的駐點干部指導下寫發言稿并發言。每次寫稿子,都反復幾次,每次都得到各方面的指點。
于是,我對《論語》產生了興趣。從集市小攤上花了兩元錢買了一本《論語》,開始認真閱讀起來。我也學以致用,從中找出與現代教育理念有關聯的教育文化和教育思想。記得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就是——《論語》與現代教育理念。
也是我從中感悟到了什么,覺得這些文化理念與現代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常常被教育者忽視了。期間還寫了一篇“豆腐塊”文章——《讓現代教育理念在傳統文化中尋根》,發表在《現代教育導報》上。
那個時候誦讀《論語》,就是讓我的教育隨筆具有一種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和廣度。
二、堅持中,將《論語》熟讀成誦
著了迷一般閱讀《論語》,卻因為自己的理解和那些自相矛盾的注釋,讓我覺得自己是不是走進了一條死胡同——在一種過時的文化中做著起死回生的夢。說實在的,放棄對于這本書的閱讀,我覺得舍不得,它似乎與我的生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繼續看著文中的注釋呆讀死記,恐怕讓我覺得發瘋。
20xx年暑假,我聆聽了當時山東教育社總編陶繼新老師的報告——《做一名幸福教師》。報告的主旨,就是提倡老師們在誦讀像《論語》《道德經》《易傳》等經典中,找到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感。陶老師用自身的經歷和大量師生誦讀經典的生動事例,闡述了經典誦讀的魅力。
也就是在那一年,我通過反復抄寫十幾遍的`方法,徹底背過了《論語》。當然我根據陶老師的建議,也誦讀了很多相關的古今中外的經典,并寫了大量的摘記和閱讀隨筆。那個時候的我,覺得誦讀《論語》,就是在給自己積攢精神財富。記得我的一篇閱讀隨筆《守候文字的幸福》,發表在了《山東教育》上。
三、含英咀華,做最好的自己
完成誦讀《論語》后,我突然有一種站在文化“珠峰”之巔的感覺。那個時候,我認識了一位“老三屆”博友,他告訴我:背過《論語》沒有值得驕傲的,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傳承其中的優秀文化。那個時候,我深深的體會到,像陶繼新老師那樣,讓周圍的人感受到《論語》的好并非一件易事。
《論語》文化博大精深,涉及自己生活工作學習的敘事寫作,幾乎都離不開《論語》。20xx年1月25日,參加王維審老師組建的敘事者,堅持每天撰寫一篇關于教育敘事的博文。一個月三十篇文章寫下來,竟然有六七篇與《論語》有關。甚至有老師建議,讓我寫一個關于《論語》的系列。
我知道,寫關于《論語》的系列文章并非易事。我只是一個初涉《論語》這條源遠流長文化長河的人,遠遠沒有這樣的資格和素材。但是《論語》的文化理念和精神信仰,極大改善提升著我的心智和話語模式。那些沒有引用《論語》中語句的博文,也流動著《論語》文化基因。
有段時間,我覺得眼前的一花一木一磚一瓦都與《論語》可以聯系上;自己任何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可以與《論語》找出一種關聯。我在敘事者群,做了一次《論語別裁》讀后感線上交流活動主講。一個小時,將近萬字的發言稿念下來。我真的分不清是在講述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還是在談閱讀感悟體會——兩者已經是血肉相連了!
與其說,我是在引領老師們一起閱讀《論語別裁》,毋寧說是敘事者團隊的老師們通過這樣一種方式,鼓勵我在誦讀經典堅持做最優秀自己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也就在那一刻,我深刻認識到現代文明與優秀傳統經典文化,也已經水乳交融的交織在一起。
現在我經常誦讀佛經的內容,隨著敘事者閱讀一些古今中外的教育經典。但是《論語》總是以各種異彩紛呈的方式,在我身心中一次次“活”過來,溫暖并支撐著我努力做最優秀的自己!“自信自律助人”,是我教育教學的座右銘。我堅持與所教的學生做真朋友,一起努力以一種悲憫的情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努力傳承一切優秀文化。
【《論語》讀后感:我深度擁有的一本書】相關文章:
論語讀后感(通用15篇)01-30
《論語》讀后感集錦15篇01-25
《論語》讀后感集合15篇01-14
于丹《論語心得》讀后感01-10
論語讀后感精選15篇01-01
婚姻矛盾深度剖析01-20
深度扶貧工作匯報10-20
深度解析PHP就業形勢08-14
深度探究臺北茶文化04-05
擁有的和不再擁有的_900字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