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原文及賞析
在平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哀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回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fēng),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dāng)何依。
注釋:
①七哀:該篇是閨怨詩,也可能借此“諷君”。
②清:形容路上塵,
③濁:形容水中泥。二者本是一物,
④浮:就清了,
⑤沉:就濁了,比喻夫掃(或兄弟骨肉)本是一體,如今地位(勢)不同了。
⑥逝:往。
賞析:
詩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婦被遺棄的不幸遭遇來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擠的境況,以思婦與丈夫的離異來比喻他和身為皇帝的曹丕之間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詩人有感于兄弟之間“浮沉異勢,不相親與”,進一步以“清路塵”與“濁水泥”來比喻二人境況懸殊。“愿為西南風(fēng),長逝人君懷”,暗吐出思君報國的衷腸;而“君懷良不開,賤妾當(dāng)何依”,則對曹丕的絕情寡義表示憤慨,流露出無限凄惶之感。全詩處處從思婦的哀怨著筆,句句暗寓詩人的遭際,詩情與寓意渾然無間,意旨含蓄,筆致深婉,確有“情兼雅怨”的特點。
這首詩的起句與結(jié)尾都相當(dāng)精妙。起句既寫實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氣氛,籠罩全詩。月照高樓之時,正是相思最切之際,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婦的縷縷哀思——曹植所創(chuàng)造的“明月”、“高樓”、“思婦”這一組意象,被后代詩人反復(fù)運用來表達閨怨。詩歌結(jié)尾,思婦的思念就象那縷飄逝的輕風(fēng),“君懷良不開”,她到哪里去尋找歸宿呢?結(jié)尾的這縷輕風(fēng)與開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構(gòu)成了一種幽寂清冷的境界。
譯文:
明月照在高樓之上,灑下的`光芒在樓上游移不定。樓上有一位哀愁的婦人,正在悲哀的嘆息。請問樓上唉聲嘆氣的是誰?回答說是異地客旅者的妻子。丈夫離開超過了十年,妾身常常一個人。夫君像是路上的清塵般飄忽,妾身像是污濁的水中的淤泥。浮塵和沉泥各自相異,什么時候才能相互匯合相互和諧?可以的話,我愿意化作西南風(fēng),在人間消失而進入夫君的懷抱中!夫君的胸懷早已不向我開放了,我還有什么可依靠的呢?
創(chuàng)作背景:
曹植的詩歌,一般皆以建安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曹植正值年少氣盛之際,以洋溢的才華令人側(cè)目外,更因此受盡了父親疼愛。曹操對這個“每見進難問,應(yīng)聲而對”的兒子,是“特見寵愛”的。于是這個時期的曹植,過的是富貴無憂的公子哥兒的生活,詩歌里也就充滿著少年人的雄心壯志及趾高氣揚的意味,《白馬篇》可作代表。而本來憑著出色的天賦與才華,曹植極有可能繼承其父的霸業(yè),只可惜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jié)”,終于漸漸使曹操對他喪失信心。相反的,曹植的同父同母的兄長曹丕卻自重自持,雖然才華光芒皆稍遜其弟,但曹操考量“文帝御之以術(shù),矯情自飾,宮人左右并為之說,故遂定為嗣”(《三國志》)。
曹操的逝世,是一代風(fēng)云的終結(jié),同時也是曹植生命中的轉(zhuǎn)捩點。曹丕繼位以后,對這個一度曾是王位準(zhǔn)繼承者的弟弟十分防備。他不只把曹植分封至京城以外,使他遠離政治權(quán)力中心,甚至還設(shè)了“監(jiān)國使者”,以防其弟圖謀不軌,威脅本身的地位。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镀卟皆姟罚骸爸蠖谷级够乖诟衅1臼峭嗉搴翁保俊保f的正是曹植在曹丕的脅迫下,所作的一首哀泣骨肉相殘的詩歌。這首詩歌真正的淵源不可考究,流傳的版本亦有不同,出于曹植之手的可能性也很低,可是從這首詩里,還是得以見出曹丕兄弟間相互爭斗猜忌確屬事實。
【七哀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七哀原文、翻譯及賞析02-12
七哀詩原文翻譯賞析02-15
七哀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2-12
哀旅順原文及賞析08-18
書哀原文及賞析08-29
哀江頭原文賞析03-12
哀江頭原文及賞析10-18
七哀曹植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25
《哀溺文序》原文賞析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