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送友人
[唐代]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水鄉之夜的水邊蒹葭籠罩在月色之中好似染上秋霜,月色與夜幕下的深青山色渾為一體,蒼蒼茫茫。
誰說朋友之情能在一夕之間完結呢?可離別后連相逢的夢也杳無蹤跡,它竟像迢迢關塞那樣遙遠。
注釋
水國:猶水鄉。蒹葭(jiānjiā):水草名。《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邊懷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異地友人。
蒼蒼:深青色。
今夕:今晚,當晚。
離夢:離人的夢。杳(yǎo):無影無聲。關塞:一作“關路”。
賞析:
這是是送別詩中的名篇。全詩四句,前兩句寫別浦晚景句,第三句是對友人的慰勉,末句抒寫離情之苦。此詩的最大特點是隱含了《詩經》名篇《秦風·蒹葭》的意境,運用引用的修辭手法,以景開篇,以情點題,層層推進,處處曲折,可謂兼有委曲、含蓄的特點。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塞山色共蒼蒼。”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水國之夜是籠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與夜幕籠罩中的深青山色渾為一體,蒼蒼茫茫。
前兩句寫別浦晚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可知是秋季,這時節相送,當是格外難堪。詩人登山臨水,一則見“水國蒹葭夜有霜”,一則見月照山前明如霜,這一派蒹葭與山色“共蒼蒼”的景象,令人凜然生寒。值得注意的是,此處不盡是寫景,句中暗暗兼用了“蒹葭蒼蒼”兩句以下“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的詩意,以表達一種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懷戀情緒,運用這種引用的修辭手法,就使詩句的內涵大為深厚了。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詩的后兩句是說,誰說友人千里之別從今晚就開始了?可離別后連相逢的夢也杳無蹤跡,它竟像迢迢關塞那樣遙遠。
人隔千里,自今夕始“千里自今夕”一語,使人聯想到李益“千里佳期一夕休”(《寫情》)的名句,從而體會到詩人無限的深情和遺憾。這里卻加“誰言”二字,似乎要一反那遺憾之意,不欲作“從此無心愛良夜”(李益《寫情》)的苦語。似乎意味著“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可以“隔千里兮共明月”,是一種慰勉的話語。這與前兩句隱含離傷構成一個曲折,表現出相思情意的執著。
末句提到“關塞”,大約友人是去邊關了,那再見自然是難了,除非相遇在夢中。不過美夢也難以求得,行人又遠在塞北。“關塞長”使夢魂難以度越,已自不堪,更何況“離夢杳如”,連夢新來也不做。一句之中含層層曲折,將痛苦之情推向高潮,此等的苦語,相對于第三句的慰勉,又是一大曲折。全詩詩情的發展,是先緊后寬(先作苦語,繼而寬解),寬而復緊,“首尾相銜,開合盡變”(清劉熙載《藝概·詩概》)。
“絕句于六藝多取風興,故視它體尤以委曲、含蓄、自然為高。”(《藝概·詩概》)此詩化用了前人一些名篇成語,使內涵更豐富;詩意又層層推進,處處曲折,愈轉愈深,可謂兼有委曲、含蓄的特點。詩人用語既能翻新又不著痕跡,娓娓道來,不事藻繪,便顯得“清”。又善“短語長事”,得吞吐之法,又顯得“空”。清空與質實相對立,卻與充實無矛盾,故耐人玩味。
【送友人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送友人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1-19
送友人入蜀原文及賞析11-18
《秋思》原文及翻譯賞析10-19
《落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2-28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8-22
《漁家傲》原文、翻譯及賞析12-21
《古劍篇》原文及翻譯賞析10-19
《花非花》原文及翻譯賞析10-17
[唐]薛濤《送友人》原文、注釋、賞析10-28
不見原文|翻譯|賞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