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詩的作文五十篇
詩,是古代文人表露自己情感的最佳工具;而詩往往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的真情,并交會我們一些哲理。讀詩,就是讀詩人的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詩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我喜歡的一首詩】
今天我讀了《詠柳》這首古詩,它是唐朝大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全詩的詩句是:“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首古詩的意思是:玉石裝飾的柳樹很高很高,許多許多的'枝條垂直下來,就像那綠色的絲絳。不知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出來的?啊!原來是這二月的春風給裁出來的。
這首詩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的手法來贊美春天。讀了這首詩讓我感受到了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花兒開放了,小草和樹木都發芽了,春風徐徐的吹來,一名名少先隊員開始上學了,大地充滿了一片生機!
我喜歡這首古詩是因為作者把春天描寫得很美,這讓我更加喜歡上了春天,也讓我覺得春天是播種希望的時候,古語說得好:“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所以說我要從現在起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篇2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我讀起這首古詩,便會想起雪白雪白的米飯和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回到了故鄉,我在外婆家收割稻谷,親身體會到了農民伯伯們辛苦而又充滿歡樂的勞動生活。
每天早晨天剛蒙蒙亮,全村的大人和能幫得上的小孩們都起床了。他們匆匆趕往朝霞映照下金燦燦的稻田,風風火火地大干了起來。頓時,鐮刀割刀谷的“刷刷”聲,腳踏式脫蹈機的“嗡嗡”聲,大人們偶爾的談笑聲,孩子們清脆的歌聲,鳥兒“嘰嘰喳喳”的鳴叫聲便匯成了動人的交響樂。我陶醉在這美景和樂曲中。
雖然涼風徐徐,但是忙碌的農民們很快就大汗淋漓了。他們顧不得拭汗,依然不知疲倦地干著。跟我差不多大,甚至比我小的孩子們在田里拾稻穗。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并成了他們的.朋友。
太陽爬上頭頂熱辣辣地嚴烤著稻田,人們的身上全濕了,大人們叫小孩回去,他們卻仍然堅持勞動。一擔一擔黃澄澄的稻谷被挑往曬谷場,扁擔都被壓彎了。那“吱悠吱悠”的響聲也仿佛在念“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咧!
農民伯伯在烈日暴曬之下,揮汗鋤禾,感嘆糧食來之不易,也間接地告訴人們要珍惜糧食。
【篇3 :我喜歡這首詩】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鴛。”這是詩人高鼎所寫的《村居》,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為什么呢?因為這首詩寫出了春天來到時如詩如畫的景象,令人陶醉不已,浮想聯翩。而且,作者也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孩子們的天真活潑,仿佛就出現在我們眼前。
這一天,詩人高鼎邁出房門,在鄉村小路上散步。他看見一對黃鶯飛到枝頭上,你啄我,我啄你,好不親熱!不由想起小時候和同伴們玩耍時的快樂情景。這時,一片被春風拂起的柳絮在他的眼前緩緩飄落,堤岸邊的楊柳隨風起舞,婀娜多姿,真是風情萬種,令人贊嘆。忽然,從遠處傳來一陣清脆的`宛如銀鈴般的笑聲。是誰呢?高鼎忍不住好奇心,回頭一看,哎呀,原來是鄰家的孩子在放風箏呢!他們放學后為什么不寫作業呢?這幾個調皮鬼呀!瞧,他們一邊小跑,一邊慢慢放手中的線,動作是那么嫻熟,使人禁不住想和他們一起去玩。那只黃蝴蝶風箏越飛越高,好像扇動著它的大翅膀在說:“看我飛得多高!連鳥兒也比不上我。”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已是黃昏了。孩子們的父母都出來找他們了。幾個孩子依依不舍地告別,其中有一個還在不停地說:“老天保佑,明天也是一個大晴天,我們再來放風箏!”
詩人高鼎看到了這一切,覺得心情非常舒暢,便寫下了《村居》這首詩。這首詩寫得生動活潑,通俗好懂,從此廣為流傳,連兒童也會背。
【篇4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我從小就愛看書,特別是詩,《山行》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
秋天,滿山的紅葉掛滿枝頭;紅葉鋪滿了田野,鋪滿山被,到處都是。那楓樹的枝丫上一簇簇的紅葉如一團團火,山路彎彎曲曲的,一直綿延地伸向遠方。山上能隱隱約約地看到幾戶人家,它們矗立在那里,家家的屋頂上都冒著一絲絲的炊煙。
“當當當”遠處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會兒,只見一匹馬車向這邊馳騁而來,車上坐著的原來是著名的詩人——杜牧。杜牧被這美不勝收的美景給吸引住了。杜牧走下來,看到這一片生機的景象,心里不禁贊嘆:“好一個美景啊!”杜牧看得入了迷,甚至已到了忘我的境界了。在這個時候好像沒有時間,沒有任何人,是一個單人的世界,杜牧脫口而出:“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我喜歡詩,是因為詩能讓我們有美的享受。
【篇5 :我喜歡的一首詩】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古至今,我國涌現出無數偉大的是大詩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響亮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詩歌的歷史名碑上。他們的作品,更是被后人千古傳誦。我最喜愛的,是明代詩人于謙的《石灰吟》。
這首詩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謙之作。詩的全文是這樣的: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極形象地寫出了石灰石燒成石灰的'過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而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這首詩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詩。句句都在寫石灰,而實際上卻句句在寫人。前兩句就石灰的特征說人,“若等閑”三個字,抒發了作者在困難面前的大無畏精神。末句表現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風亮節。作者用這寥寥數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報國的高貴品質,為人們樹立了一個榜樣。
當我第一次讀到這首詩時,心中熱血澎湃,被這種豪邁氣概所深深吸引。“千錘萬擊”、“烈火焚燒若等閑”、“碎骨粉身”這些詞匯語句映入我眼簾時,我心中感受到的是無所畏懼的精神和豪邁不已的氣概。
作者于謙身為明代大臣,以身作則,精忠報國,清白做人。他以這首大氣的七言絕句比喻自身,其語言明白,內涵深刻,其人與詩,永垂不朽。這首詩表達的正是:做人要像石灰一樣堅貞不屈,即使“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碎骨粉身”都無所畏懼,只為留下清白在人間。這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高估品質:要清白做人。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一首詩——《石灰吟》。
【篇6 :我喜歡的一首詩】
詩,是一個多么明亮的字眼,它記敘著古今中外文明的重要標志,詩,是美的享受,創作詩,是快樂的體驗!詩的國度,蘊含著多少的智慧,蘊含著多少的快樂體驗!詩,帶給我們的實在太多了!
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美好的歷史文物之一,從古至今,歷代詩人都借著詩來抒發感情,借著詩來吟詩作對,樂趣無窮!
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這首詩寫的是對母親無私地奉獻而又不求回報的.精神有所感悟,作為兒子的孟郊希望回報母親的愛卻又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就寫了一首《游子吟》來表達對母親的愛,這首詩是這樣的: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非常有感情地表達了孟郊大詩人對母親的那份濃濃的愛意,希望自己也能像母親愛自己那樣愛母親,回報母親,最后他決定寫了一首歌頌母親的詩。那就是——《游子吟》。
古今中外還有許多歌頌母親的詩,可我偏偏就對這首詩情有獨鐘,這一首詩表達了天下做兒女的對母親那份濃濃的愛,每次讀到這首詩,我的腦海里便立刻出現又是母親對我的種種關愛和呵護備至的那種心態,我不由得又想起又是對母親發脾氣的那種種場景,心中羞愧不已!
母愛在冬天給予了我們溫暖,恰巧這首詩也告訴我們的是:母愛是無私的默默奉獻的,如此的有韻味!
這首詩,我將會把它珍藏一輩子!
【篇7 :我喜歡的一首詩】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每當我念到這首詩時,我就會想起那次背書的事。
星期五快放學時,語文老師來到教室布置家庭作業,作業大部分都是要回家背誦的。
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星期六,我一早就起來了,把其它作業做完后,就開始背書了。
開始背書前,我突然想起星期五放學時,班上其他同學都說,這些內容只要讀兩三遍就會背了,而且一個字都不會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也來試試,看?script>s("content_relate");
【詩的作文】相關文章:
詩墻的作文11-23
關于詩的作文11-19
詩青春作文07-13
與詩同行作文06-20
詩與遠方作文06-22
賞詩的作文11-16
詩的味道作文01-20
愛詩的作文01-20
品詩的作文01-15
詩的啟示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