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養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導讀:刮痧養生要注意什么?刮痧是種很常見的也很易學的一種中醫治病手法,因其簡、便、廉、效的特點,臨床應用廣泛,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但是刮痧也是有禁忌的,想了解關于:刮痧養生要注意什么?下面小編帶您了解一下。
刮痧介紹
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質,在體表進行反復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刮痧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于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癥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能治療那些疾病?
古方中醫指出刮痧對于秋季常見病如感冒、發燒、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癥有很好的.療效。
刮痧的保健功效
1.感冒刮痧療法
采用穴位(風池、太陽、大椎、風門、肺俞、夾脊等穴)刮痧法,將紅花油或萬花油涂擦于穴位局部皮膚上,操作者用手緊握刮痧板從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勻柔和,痛甚處應反復重刮,每次治療時間約15分鐘。刮拭出痧后再給飲溫開水或生姜汁糖水以發汗解表。隔日治療1次。
2.黃褐斑刮痧療法
先清潔皮膚,再均勻涂抹潤膚乳,按照額頭、眼周、面頰、口周、鼻部、下頜的順序,用面部刮痧板依次從面部中間向兩側沿肌肉紋理走向或順應骨骼形態單方向刮拭,在色斑、痛點處采用壓力大速度慢的手法。然后按揉太陽、印堂、迎香、顴髎、承泣、四白、承漿、大迎、頰車及黃褐斑部位。刮拭速度宜緩慢柔和,力度均勻平穩,以皮膚潮紅為度,不要求出痧。每周2次,4周為一療程。
刮痧的5項注意:
刮痧雖好,但在操作前后要注意以下問題,避免在刮痧防治疾病時著涼感冒,或造成新的麻煩。做好刮痧5注意,讓您更健康。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秋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
2、刮痧出痧后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4、刮痧出痧后最好飲一杯溫開水,并休息15-20分鐘。以補充氣陰。
5、以下人群慎用或忌用:孕婦;白血病,血小板減少者;皮膚高度過敏,或患皮膚病如硬皮病的人;心臟病出現心力衰竭者、腎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腫者;醉酒、過饑、過飽、過渴、過度疲勞者。
【什么,刮痧,養生,要注意】相關文章:
腿部刮痧要注意什么06-13
喝茶養生要注意什么08-18
刮痧養生的注意事項05-04
清明節氣養生需要注意什么07-12
養生要注意的禁忌01-09
夏季常用刮痧療法的重要注意事項05-08
刮痧的注意事項是什么11-26
刮痧的注意事項有什么05-13
夏至養生要注意事項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