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周邦彥《還京樂·禁煙近》全詞賞析
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周邦彥《還京樂·禁煙近》全詞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還京樂
周邦彥
禁煙近,觸處、浮香秀色相料理。正泥花時候,奈何客里,光陰虛費。望箭波無際,迎風漾日黃云委。任去遠,中有萬點,相思清淚。
到長淮底,過當時樓下,殷勤為說,春來羈旅況味。堪嗟誤約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應恨墨盈箋,愁妝照水,怎得青鸞翼,飛歸教見憔悴。
賞析:
這是一首客行在外,睹春景而生幽情,思念閨中戀人的長調。全篇含蓄委婉、極盡鋪寫。
下闋寫托江流傳遞信息,憶往日思念閨中情人。開始幾句緊與上闋結尾處相銜。“到長淮底,過當時樓下,殷勤為說,春來羈旅況味”,似乎是在叮嚀流向遠方的茫茫江水:流到淮水下游,經過當年和伊人相遇的繡閣之下,你一定要稍作停留,情意懇切地向她述說我春日在外零丁作客的情味。下面幾句是向江水傾訴,還是自怨自艾,包含著深深的懺悔:“堪嗟誤約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應恨墨盈箋,愁妝照水”:嗟嘆當年沒有按時赴約誤了相會的佳期,此后便孤身只影奔走天涯,獨自打發走桃李燦爛的春天。想現在,樓中伊人已將含情帶怨的話語寫滿繡箋,臨水遠盼從水中映出的面龐一定是愁態萬種、別有一般嫵媚風情。句中“桃李”常用來比喻容貌姣美,如曹子建《雜詩》“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但在這里可引申為燦爛的春天──美好的青春時期。結尾句“怎得青鸞翼,飛歸教見憔悴”別具匠心,借助想象將急切地盼望重相聚會的戀情,作了進一步表露:怎么樣才能借助神鳥青鸞的幫助,飛回伊人身邊,相對的定是被纏綿情思折磨得不堪憔悴的容顏。“青鸞”,在此處意同“青鳥”,指神話中在王母身邊司管傳遞信息的神鳥。
該詞寫戀情而無須濃詞艷句,寫相思不見猥褻昵狎,前后呼應,曲盡其妙。真可謂鬼斧神工,錦衣天成。
白話譯文
寒食節就要到來,一片暮春景色,到處花氣浮動 ,到處花光閃爍,目光所及,手足所觸,盡是繁花與綠葉相掩映,浮動的芳香借著清風撲面襲人,撩人情思。怎奈正身在羈旅,客行在外,不能邀友攜伴享受春光,聽任它在眼前虛度。放眼看如射箭飛出一樣的平波浩渺無際,微風下日光流動,蕩漾白出,吞吐黃云。一任江水滔滔向遠處流去,夾帶著我的無限柔情和萬點相思的清淚。
流到淮水下游,經過當年和伊人相遇的繡閣之下,情意懇切地向她述說我春日在外零丁作客的情味。于人而言乃違期失約,在已來說很是失望痛心;而今遠在天涯一角 ,唯有獨對桃李之花而已。想而今,心愛的人滿懷怨恨 ,和了筆墨,寫滿多少彩箋,以至于每日臨水沉思,定照出愁容慘淡 。怎么樣才能借助神鳥青鸞的幫助,飛回伊人身邊,相對的定是被纏綿情思折磨得不堪憔悴的容顏。
創作背景
此詞寫于寒食節將要來臨之即,為春日羈旅懷人之作。
作者簡介
作者周邦彥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官歷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寫《汴都賦》贊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最高音樂機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周邦彥《還京樂·禁煙近》全詞賞析】相關文章:
周邦彥《浣溪沙》全詞賞析07-08
周邦彥虞美人全詞賞析07-16
周邦彥一落索全詞賞析06-23
周邦彥《夜游宮》全詞翻譯及賞析06-11
祝英臺近晚春全詞翻譯賞析07-13
周邦彥《綺寮怨》全詞翻譯賞析06-11
周邦彥《滿庭芳》全詞翻譯賞析06-04
《齊天樂蟬》意思及全詞賞析07-15
還京樂宴蘭溆賞析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