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周邦彥《滿庭芳》全詞翻譯賞析
《滿庭芳·》是北宋詞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詞,收錄于《全宋詞》中。這首詞是作者遭外放而感慨萬千,欲求自我解脫的一首抒情之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周邦彥《滿庭芳》全詞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周邦彥《滿庭芳》全詞翻譯賞析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譯文]
和煦的春風中,幼鶯的羽翼漸漸長成。在夏雨的滋潤下,梅子熟了,果實碩大,果肉鮮圓。正午烈日炎炎,綠樹蔥蘢,清晰圓正的樹陰覆蓋著地面。
[出自]
北宋 周邦彥 《滿庭芳》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欄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時眠。
注釋:
溧水:今江蘇省縣名。
鶯(yīng):黃鶯,又稱黃鸝、倉庚等。
烏鳶:即烏鴉。
濺濺:流水聲。
九江船: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溫,黃蘆苦竹繞宅生。”
社燕:子春社時飛,秋社時歸去,故稱。
翰海:沙漠。 這里泛指遙遠、荒僻的地方。
修椽:長的椽子。
身外:身外事,指功名利祿。
譯文:
風已老,鶯正年輕。梅子熟了,果肉鮮圓,正午茂密的經樹酒下圓形的陰涼籠罩的地面。地勢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濕總費爐火烘干。人家寂靜烏鴉無憂自樂翩翩,小橋外邊,新漲的綠水湍流激濺。久久憑靠欄桿,遍地黃蘆苦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貶折的白居易泛舟九江邊。
年復一年。猶如春來秋去的社燕,飄飛流浪在大漠荒原,來寄居在長長的屋檐。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業績,還是怡心暢神,常坐酒樽前。我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再不忍聽激越、繁復的管弦。就在歌宴邊,為我安上一個枕席,讓我醉后可以隨意安眠。
賞析:
周邦彥任溧水縣令,本篇為此間所作,詞中通過憑欄眺望,描繪初夏景色,抒發倦于宦游生活的政治失意之情。上片寫景,觀察細致,體物精微;下片以杜燕自比,感嘆身世飄零,行蹤無定的生活。是周邦彥羈旅行役之詞中的名篇,頗受后人推重。本詞先后化用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人的詩,結合眼前之實景,胸中之真情,運典入化,了無痕跡,豐富了詞的內容含量,加強了表現力。全“風老鶯雛”三句是初夏美景,可喜。“地卑山近”兩句略點,稍見可憂。此一頓挫。“人靜烏鳶自樂”三句又寫美景,可喜。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人靜”二句辭意又一頓轉,寫溧水縣人家閑靜烏鴉自樂,人鳥和諧頗有忘機之趣;小橋外還有新漲綠水在淺灘上急流激濺。一靜一動,寫出溧水縣環境淳樸幽之美。此詞抒情自然,但頓挫曲折,顯示出內在情感的豐富復雜性。用風華清麗的景物與孤寂凄涼的心情相交錯映襯,樂與哀相交融,欣慰與苦惱相襯托,對比相映,構成一種轉折頓挫的藝術風格。
老:長大,這里是使動用法。鶯雛:黃鶯的幼雛。肥:碩大,也是使動用法。午陰:中午的樹蔭。嘉:美好。清圓:指樹蔭清麗圓正。這幾句大意是:暖風吹得小黃鶯迅速長大,充足的雨水,滋潤著梅子也日漸肥碩,正午陽光下的樹蔭顯得特別清麗圓正。
這三句化用杜牧“風蒲燕雛老”、杜甫“紅綻雨肥梅”、劉禹錫“日午樹陰正”等詩句,表現富有特征性的初夏景物,可謂妙手新裁,圓熟無痕。不僅可供引用描寫初夏景色,還啟發我們如何選用前人字句巧加點化,表達新的意境。
風已老,鶯正年輕。梅子熟了,果肉鮮嫩。雖然是描寫江南的初夏,但實在抵不了這一“老”一“肥”的誘惑,把它放到春天來了。只是一個字,卻深釅的緊,留了許多田地與后人;只是一個字,就宛然一幅長卷,寫盡了繁復種種而后收攏的不動聲色。風“老”鶯雛,雨“肥”梅子。我們的古人慣于活用詞語,形容詞,名詞,都可作動詞,且一作就作的鮮活生動,呼之欲出。想那黃口雛鳥從昂首待哺的嬌憨,慢慢豐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離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時光,更待其中親鳥的艱勞,形態種種,時日漫漫,到后來只得了一個“老”字,當真濃釅醉人。我們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過足了幾月的時光。又一個雨“肥”梅子。又經了幾場雨呢?那該是從“小雨纖纖風細細”,到“拂堤楊柳醉春煙”,到“一枝紅杏出墻來”,再到“花褪殘紅青杏小”,最后還是在雨里豐肥。寫出了動態,寫出了形態,想那梅子從青青小小的羞澀,到黃黃肥肥的圓甜,那黃中暈紅的豐潤,怎不叫人垂涎!
創作背景
宋強煥《片玉詞序》:“待制周公,元祐癸酉春中,為邑長于斯。”元祐癸酉,為元祐八年(1093)《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卷溧水縣廳壁縣令題名:“周邦彥,元佑八年二月到任。何愈,紹圣三年(1096)三月到任。”則此詞當在此三年間作于溧水。周邦彥在元祐二年(1087)外放,輾轉了七年,才當上了溧水知縣。官職很小,勞燕東西。這對一個有才干有抱負的人來說,是十分苦悶的事情。在某個夏日,他游覽了無想山,感慨萬千,創作了這首詞。
鑒賞
這首詞較真實地反映了一個宦途并不得意的知識分子愁苦寂寞的心情。上片寫江南初夏景色,將羈旅愁懷融入景中。下片抒發飄流之哀。此詞整體哀怨卻不激烈,沉郁頓挫中別饒情味,體現了清真詞一貫的風格。
一開頭寫春光已去,雛鶯在風中長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這里化用杜牧“風蒲燕雛老”(《赴京初入汴口》)及杜甫“紅綻雨肥梅(《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意。兩句對仗工整,“老”字、“肥”字皆以形容詞作動詞用,極其生動。“午陰嘉樹清圓”,則是用劉禹錫《晝居池上亭獨吟》“日午樹陰正”句意,“清圓”二字繪出綠樹亭亭如蓋的景象。以上三句寫初夏景物,體物極為細微,并反映出作者隨遇而安的心情,極力寫景物的美好,無傷春之愁,有賞夏之喜。但接著就來一個轉折:“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正象白居易貶官江州,在《琵琶行》里說的“住近湓江地低濕”,溧水也是地低濕,衣服潮潤,爐香熏衣,需時良多,“費”字道出衣服之潮,一“費”字既具體又概括,形象裊裊,精煉異常,則地卑久雨的景象不言自明。作者在這里還是感到不很自在吧。接下去又轉寫:此地比較安靜,沒有嘈雜的市聲,連烏鳶也自得其樂。“人靜”句據陳元龍注云:“杜甫詩‘人靜烏鳶樂’。”今本杜集無此語。正因為空山人寂,所以才能領略烏鳶逍遙情態。“自”字極靈動傳神,畫出鳥兒之無拘無束,令人生羨,但也反映出自己的心情苦悶。周詞《瑣窗寒》云:“想東園桃李自春”,用“自”字同樣有無窮韻味。“小橋”句仍寫靜境,水色澄清,水聲濺濺,說明雨多,這又與上文“地卑”、“衣潤”等相互關聯。小橋外,溪不清澄,發出濺濺水聲。似乎是一種悠然自得之感。但緊接著又是一轉:“憑欄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白居易既嘆“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詞人在久久憑欄眺望之余,也感到自己處在這“地卑山近”的溧水,與當年白居易被貶江州時環境相似,油然生出淪落天涯的感慨。由“憑欄久”一句,知道從開篇起所寫景物都是詞人登樓眺望所見。
下片開頭,換頭“年年”,為句中韻。三句自嘆身世,曲折道來。以社燕自比。社燕在春社時飛來,到秋社時飛去,從海上飄流至此,在人家長椽上作巢寄身。瀚海,大海。詞人借海燕自喻,頻年飄流宦海,暫在此溧水寄身。既然如此,“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姑且不去考慮身外的事,包括個人的榮辱得失,還是長期親近酒樽,借酒來澆愁吧。詞人似乎要從苦悶中掙脫出去。這里,點化了杜甫“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絕句漫興九首》)和杜牧的身外任塵土,尊前極歡娛(《張好好詩》)。“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又作一轉。在宦海中飄流已感疲倦而至憔悴的江南客,雖想撇開身外種種煩惱事,向酒宴中暫尋歡樂,如謝安所謂中年傷于哀東,正賴絲竹陶寫,但宴席上的“急管繁弦”,怕更會引起感傷。杜甫《陪王使君》有“不須吹急管,衰老易悲傷”詩句,這里“不堪聽”含有“易悲傷”的含意。結處“歌筵畔,承上“急管繁弦”。“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則未聽絲竹,先擬醉眠。他的醉,不是歡醉而有愁醉。絲竹不入愁之耳,唯酒可以忘憂。蕭統《陶淵明傳》:“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詞語用此而情味自是不同。“容我”二字,措辭宛轉,心事悲涼。結語寫出了無可奈何、以醉遣愁的苦悶。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云:“清真詞多用唐人詩語,隱括入律,渾然天成,長調尤善鋪敘,富艷精工。”這首河用了杜甫、自居易、劉禹錫、杜牧諸人的詩,結合真景真情,運典入化,大大豐富了詞的含愈。此外,還有很突出的一點,是風華清麗的景物,與孤寂凄涼的心情相交錯,樂與哀相交融,苦悶與寬慰相結合,構成一種轉折頓挫的風格。“風老鶯雛,雨肥梅子”,景物可喜。在可喜背后的苦悶心情,以“地卑”、“衣潤”略點一下。再像“烏鳶自樂”、“新綠濺濺”,寫得恬靜清新,“自”字極寫鳥兒無拘無束,令人生羨之逍遙情態,正襯托出自己陷于宦海,不能自由飛翔的苦悶,而“黃蘆苦竹”更清楚地點明自己的處境。在一詳一略、一樂一苦的映襯中,含蓄地透露出苦悶的心情。總之,寫樂景生動細致,反映苦悶的心情隱約含蓄。作者的感情,正是通過這些隱約不露的映襯對照曲曲傳出。
作者簡介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周邦彥《滿庭芳》全詞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滿庭芳》的全詞翻譯及賞析12-27
《滿庭芳》意思及全詞翻譯賞析11-04
滿庭芳原文及賞析04-21
滿庭芳·山抹微云原文翻譯與賞析04-24
《滿庭芳·堠雪翻鴉》原文、翻譯及賞析08-27
滿庭芳·落日旌旗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7-21
滿庭芳·堠雪翻鴉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2-13
滿庭芳·山抹微云原文及賞析03-31
滿庭芳(三之一)原文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