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戶外登山注意事項
登高望遠有利于陶冶情操,但是登山也容易發生危險,所以登山前應該做好準備工作,那么登山應該注意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戶外登山注意事項,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注意事項1:
1、凡攀爬超越1000米的山,即需縝密方案。
2、登山需結伴而行,至少三人以上。要否則一圈圈的臺階,會擊潰你的心理、心思防地。
3、登山要及早不趕晚,不然趕路到午時能夠會碰到暴曬;又或經由一上午的陽光,山中水汽凝聚,而高山又以天氣變化無常著稱,輕易鄙人午下雨。而早上天起較為不變,適合登山。
4、在登山的前一天要歇息好,大擺“龍門陣”,洗個澡,由于山上能夠沒有洗澡的當地。
5、動身前不成進食過多,不然腸胃出情況在山上一時半會兒是處理不了的。
6、動身前要訂好酒店,以便住宿。且會使旅途更有目的性和工夫認識。
7、看天氣預告。
8、有人能夠會選擇先坐車到山頂在走下來的方案,經歷通知我們“上山輕易,下山難”,下山時小腿肌肉和膝關節兩側接受的負荷是上山時的數倍,且遠沒有上山,越走越涼爽,越來越有成就感的覺得。
9、最終,提示一點。選擇登山伴侶,不管男女,最好選擇精壯、健壯、自力且有必然團隊認識的相互熟知的伴侶。要否則過胖過瘦,或體弱多病對如登山隊都是一個襲擊,很有能夠會前功盡棄或使工夫遷延兩到三倍。注:最好不要測驗全女人團隊登山。
注意事項2:
1、要合理攜帶行裝用具,最好帶上拐杖、繩子和手電筒。
2、天黑以前,一定要到達預定目的地,以免夜間露宿,造成諸多不便。
3、登山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量力而行,結伴而行。
4、雨天、霧天時不要冒失走險路,以免因浮土、活動的石頭、路滑、視線不清而失足滑跌。
5、雷雨時要防止雷擊,不要攀登高峰,不要手扶鐵索,不要在樹下避雨。
6、不要穿塑料底鞋或高跟鞋登山。
7、登山時可少穿一點衣服,如停下來,特別是汗流浹背時要披上暖和的衣服,防止受涼感冒。
8、要注意山林防火。
9、要防毒蛇咬及野獸襲擊。衣服要包緊身體,不要有太多裸露在外,以防被毒蛇襲擊。
10、在深山、樹林中行走,要注意防止迷路,特別是在陰雨或大霧天氣。因此,事先最好找個向導同行,不要單獨行動,不要到深山密林里去。
注意事項3:
秋季登山是廣受大家青睞的一項休閑活動,它不僅可以使人們的工作壓力得到充分釋放,而且能使機體的心肺系統、運動系統得到相應的鍛煉。但同時作為一項耗氧量較大、比較劇烈的運動方式,也潛伏著一定的危險,常見的傷害有高山反應、行走損傷以及生物傷害等,需要適當注意,做好防范。
一、準確評估量力而行
登山運動并不適宜所有人群。首先,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運動系統、高血壓、冠心病等心功能代償不全或者慢性呼吸功能代償不全的患者不適宜登山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會加重心肺負擔。其次,膝關節骨關節病、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已接受膝關節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患有踝關節和足部疾病的患者也不建議進行登山運動,因為登山會增加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的負重載荷,加速關節軟骨的皸裂、剝脫,增加關節滑膜的分泌,致使關節腫脹、疼痛加劇。第三,不經常鍛煉的中年人、體質不好的老年人不適宜突然參加運動量大的登山活動,有的中年人工作壓力較大并且長期缺乏鍛煉,突然爬山,體力負荷加大,容易誘發心肺疾病;老年人在準備爬山前,最好先進行一些強度不大的運動,給身體一個緩沖和適應的過程。總之不論哪個年齡段的登山者,在登山的過程中都要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速度,建議使心率保持在18次左右/10秒。
二、使用手杖避免損傷
登山過程中應穿舒適的軟底防滑鞋,尺碼要合適,足底、足尖或者足跟局部不要承受過多的壓力,避免引起勞損造成局部疼痛。
登山過程中使用手杖是有益的。首先,使用手杖上山、下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省體力,減輕膝關節和髖關節的負擔,減輕腿部的壓力,緩解腰部和肩部的疲勞感,這一點對于老年人非常實用和有益。其次,使用手杖可以增加行走的穩定性,正常行走時雙下肢支撐身體,使用手杖則變為三點或者四點支持,可以有效防止跌倒。
如果登山路程較長,則可以嘗試使用帶有彈力的綁帶纏繞在小腿上或者穿彈力襪,這樣能夠加快下肢靜脈血回流,防止登山后下肢腫脹。
秋季早晚溫差大,登山過程中容易出汗,最好穿透氣性較好的衣服,帶一件保暖外套也是很有必要的。
登山運動會消耗大量的熱量和水分,要根據自身體能適當補充食物和水分。喝水最好多次少飲,一次進水太多會增加心血管的額外負擔。
盡量少帶行李,輕裝前進。建議使用雙肩背包攜帶,這樣會減緩疲勞。
三、跌傷后盡快消毒止血
登山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損傷,比較常見的有皮膚擦傷、關節扭傷以及跌傷等。若要防止這些損傷發生,首先要集中精力,提高警惕性。俗話說,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登山時千萬不要東張西望,更不要追逐打鬧。其次,要掌握登山要領,登山速度要適中,不要急于到達目的地,如果身體出現不適或者感到疲勞千萬不要勉強,要想方設法到安全的地點休息。同時為了更好、更及時地處理意外損傷,出發前最好攜帶紗布、繃帶、創可貼和云南白藥、甲紫溶液等急救用品和藥品。
當發生皮膚擦傷時,可使用清水沖洗,傷口涂擦甲紫溶液,使用創可貼等保護創面。當傷口較深伴有出血時,在用清水沖洗傷口后,可使用云南白藥進行止血,再用紗布、繃帶等包扎傷口;如果出血較快則要加壓包扎傷口,然后及時下山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處理。
關節損傷中以踝關節扭傷最為常見,多發生于足底踏空或足著落點的土塊或石塊突然松動時。發生踝關節扭傷后要及時制動,使用護踝、彈力繃帶固定踝關節,防止損傷加重,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使用冰塊冷敷,以減少毛細血管出血,防止關節腫脹加劇;下山后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深入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骨折、韌帶撕裂等嚴重損傷。
跌傷較易發生在下山時的陡坡或身體重心不穩時,且易發生軟組織開放性創傷。應盡快清洗、消毒,并用紗布對傷口做初步包扎、止血;如果發生開放性骨折,骨折塊暴露于傷口外面的時候,不要輕易將骨塊回納到傷口內,避免加重感染;處理好患者的傷口后,要使用木板、塑料板或者長木棍、樹枝等將肢體骨折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如果是下肢骨折,可以將患側肢體和健側肢體捆綁在一起,以充分制動、減輕疼痛,避免損傷加重,這樣也便于對患者進行轉運。懷疑合并脊柱骨折的患者,應該仰臥在硬木板或擔架上,軀干四周用衣服、被單等墊好,不要隨意讓患者活動,也不要翻動患者,避免加重脊髓的損傷,預防截癱的發生。懷疑頸椎骨折時,需在頭頸兩側置一枕頭或扶持患者頭頸部,不使其在運輸途中發生晃動,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到醫院做進一步處理。
【戶外登山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戶外雨天登山的注意事項12-02
戶外徒步和登山注意事項11-29
戶外登山活動方案12-17
重陽登山的注意事項11-24
夏季徒步登山注意事項11-23
使用登山杖的注意事項10-27
戶外扭傷摔傷的注意事項09-20
戶外爬山運動的注意事項04-04
戶外運動注意事項11-17
戶外游泳注意事項有什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