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出塞曲》賞析
唐代邊塞詩在古詩苑中是一叢絢麗的奇葩,不管是敘征夫怨、閨中情,還是表現英勇殺敵、奮力御侮,都有不少力作。生平不詳、詩名不顯的劉灣,他所寫的《出塞曲》陳于名作之林,也毫不遜色。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唐詩《出塞曲》賞析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出塞曲》原文:
劉灣
將軍在重圍,音信絕不通。
羽書如流星,飛入甘泉宮。
倚是并州兒,少年心膽雄。
一朝隨召募,百戰爭王公。
去年桑乾北,今年桑乾東。
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
汗馬牧秋月,疲卒臥霜風。
仍聞左賢王,更欲圍云中。
《出塞曲》賞析:
詩在邊境告急的`背景下拉開序幕。“將軍在重圍,音信絕不通”,陷入了“重圍”,音信又“絕不通”,足見處境艱難,局勢危險。與之相鄰的藩鎮,“羽書如流星,飛入甘泉宮”為之告急。一方面寫重圍中的將軍,一方面寫疾如流星的文書,把邊塞的戰局寫得如一發千鈞,為后文寫兵士作了鋪墊。
詩的中間八句表現并州(今山西太原)兒的征戰生活與思想狀態。并州健兒心雄膽壯,被召募之后,想建立戰功以求取功名。轉戰各處,無所畏懼,然而“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兵士只是為將軍的功名出力賣命而已。“一將功成萬骨枯”,官兵從來不平等。最后四句寫邊火不熄,戰爭仍將發生。廣大士兵奮戰的結果,給將軍解了圍,而自己仍然處在艱苦的境地,秋夜牧馬,僵臥沙場。這種狀態還要持續下去,因為聽說匈奴左賢王又要來包圍云中地區了。
這首詩突出封建社會官兵間的不平等,“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全詩隨時轉換著鏡頭,多角度地表現了兵士的心態。詩起句的一個“圍”字,為全詩設置了背景,結句的一個“圍”字,含蘊豐富,余韻不絕。詩中“去年桑乾北,今年桑乾東。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語淺音響,具有民歌風味。“汗馬牧秋月,疲卒臥霜風”,對仗工整,有律句意味。全詩句式變化,節奏流轉,與所表達的內容貼合無間,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出塞曲》注釋:
1、羽書:猶羽檄。古代軍事文書,插鳥羽以示緊急,必須迅速傳遞。
2、甘泉宮:宮名。故址在今陜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宮。漢武帝增筑擴建,在此朝諸侯王,饗外國客;夏日亦作避暑之處。
3、倚是:依仗。依仗是。
4、并州:古州名。其地約當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大同的故稱。并州兒:指北方邊地的豪俠少年。并州、幽州為我國古代北方重鎮,民風崇尚游俠,多勇義之士,故有此稱。
5、召募:從軍。
6、桑乾:桑乾縣。桑乾河。桑干河為永定河的上游,是海河的重要支流,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朔州朔城區南河灣一帶。相傳每年桑葚成熟的時候河水干涸,故得名。
7、汗馬:戰馬奔走而出汗。喻指勞苦征戰。
8、圖:圖謀。
9、云中:古郡名。原為戰國趙地﹐秦時置郡﹐治所在云中縣(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漢代轄境較小。有時泛指邊關。
作者簡介:
劉灣,[唐](約公元七四九年前后在世)字靈源,西蜀人,一作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生卒年均不祥,約唐玄宗天寶中前后在世。工詩。天寶進士。祿山之亂,以侍御史居衡陽,與元結相友善。灣所作詩,今存于全唐詩者,僅六首。
【唐詩《出塞曲》賞析】相關文章:
唐詩三百首《近試上張水部》的詩詞賞析12-29
唐詩詩詞鑒賞-《東郊》01-04
壯哉唐詩國學06-28
唐詩接受史論稿國學06-28
唐詩與宋詞的特點比較11-29
唐詩歌的特點都有哪些11-29
唐詩的特點有什么特征11-29
品味唐詩里的茶文化推薦05-22
英語美文賞析04-12
英語美文賞析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