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歐陽炯《江城子》賞析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做過古詩詞鑒賞吧?古詩詞鑒賞,最通俗的解釋就是,運用了什么手法,描寫了什么內容,突出了什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古詩詞鑒賞怎么做會更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歐陽炯《江城子》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歐陽炯——《江城子》
年代:
唐
作者:
歐陽炯
內容: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作者:
歐陽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職為中書舍人。據《宣和畫譜》載,他事孟昶時歷任翰林學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隨孟昶降宋后,授為散騎常侍,工詩文,特別長于詞,又善長笛,是花間派重要作家。
注釋:
1、金陵:今江蘇南京。落霞:晚霞。六代:指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均建都于金陵。暗逐逝波聲:默默地隨江水東流的聲音消逝了。姑蘇臺:在蘇州市西南姑蘇山上。春秋時吳王闔廬所筑。夫差于臺上立春宵宮,為長夜之飲。西子:即西施。春秋時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江城:指金陵,古屬吳地。
2、六代:這里指三國的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六代。李白《留別金陵諸公》詩:“六代更霸王,遺跡見都城。”
3、姑蘇臺:吳王夫差所筑,在今江蘇吳縣西南姑蘇山上。
4、如西子二句:宛如昔年西施的妝鏡,照映江城。
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的詞章。
全詞以寫金陵的現實境況為主。開頭三句點出金陵之地,寫出岸草平遠,落霞明滅,水聲不斷,給人凄清之感。“水無情”一句又帶出“六代繁華”二句,詩人有恨,連及流水無情,歷代繁華的金陵,是被逝波暗暗帶走,亡國之痛,夾入其間。最后兩句,由月想及西子鏡,望見姑蘇臺,無限感慨。前面著一“空”字,深含景物依舊,江城雖在,世態已變的滄桑之感。
【歐陽炯《江城子》賞析】相關文章:
楊炯《途中》全詩賞析03-17
蘇軾《江城子》賞析11-22
江城子原文及賞析08-20
【精華】蘇軾《江城子》賞析01-20
(熱)江城子原文及賞析08-20
(必備)江城子原文及賞析08-20
江城子全文及原著賞析12-19
江城子原文閱讀賞析12-01
《江城子·密州出獵》賞析11-30
江城子·賞春原文及賞析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