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主題:《小數的意義》
課時:第一課時
授課對象:四年級學生
目標確定的依據:
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進一步認識小數,會進行小數和分數的轉化(不包括將循環小數化為分數)。 教材分析 《小數的意義》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第一節的教學內容,是學生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這是在學生三年級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基礎上教學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為今后學習小數四則運算打好基礎學情分析 本節課探究的內容是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具有很強的`探索性和現實意義,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會很濃。教學中應因勢利導,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討,體會抽象和推理的數學思想方法。四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學中可組織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探究品質和能力。
學習目標:
1.通過結合生活經驗和實際測量活動了解小數的產生,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經歷抽象、推理等活動明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2.借助熟悉的十進制關系的現實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數與分數的關系,通過自學,理解計數單位0.1、0.01、0.001。通過數數的活動,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評價設計:
1、通過說一說,想一想,量一量,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出小數的意義,達成目標。
2、經歷自學,數數等活動,獨立探究,全班交流匯報,說出小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達成目標
教學重點:理解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知道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教學難點:理解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米尺、課件。
教學環節
環節一 復習導入,情境感知
學生互相分享自己找到的生活中的數;說一說學習用品價格的表示含義,深刻體會小數的必要性;量一量數學課本的長度,小組交流匯報表示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數,通過分享生活中用到數的例子,引出小數。 通過創設超市打折促銷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說一說學習用品價格的意義,感悟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用米尺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度,再交流匯報表示方法,直觀感知小數的必要性。進而引出今天的主題“小數的意義”。 通過說一說,想一想,量一量,會發現小數應用的廣泛性,進一步理解和感受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環節二 借助直觀,遷移推理
學生思考并歸納總結小數的表示方法,理解并歸納出一位小數的意義。 小組合作,獨立探究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的表示方法,理解并歸納出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的意義。 教師借用米尺,直觀描述:“把一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dm,用米作單位,用分數表示十分之一米,也可以用0.1m來表示”,引導學生思考說出用分數和小數表示3dm和7dm;引導學生觀察并歸納總結,描述自己的發現,體會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 引導學生借助直觀遷移,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獨立探究的方法理解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的具體意義。 會理解并歸納出一位小數的意義,會探究出兩位小數和三位小數的意義,體會抽象和推理的方法,達成目標1。
環節三 自主探究,獲得新知
學生自學課本,交流匯報自己的收獲,說一說小數的計數單位及自己對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的理解。 提問:“默讀課本,看看還有什么新的發現?”引導學生自學課本,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會說出小數的計數單位是0.1、0.01、0.001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達成目標2。
環節四 鞏固新知,學以致用
學生獨立解決“找朋友”,動動手“寫一寫”,集體交流“說一說”。 呈現“夯實基礎”,“培優提升”兩個層次的習題,引導學生找一找,寫一寫,說一說,鞏固新知。 會獨立解決習題,達成目標1,2。
環節五 回顧反思,歸納小結
學生嘗試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歸納:“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你是通過什么方法獲得的?”教師適時補充。 至少能說出一方面的收獲。會說出小數的意義及運用抽象和推理的數學思想方法。
與君共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8-17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5-29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2-22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7-20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的教學設計01-21
課文《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11-02
蘇教版《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07-15
《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教學設計09-10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教學設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