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作文范文
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教育是愛的事業,靈寶市第一小學從建校起,就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身心健康等作為學校頭等重要的事情來做。我們堅持“教孩子六年,為孩子想六十年,為祖國民族想六百年”的教育思想,圍繞“興于詩、立于禮、游于藝、成于德”核心理念,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關注學生精神快樂,關注學生個性發展,關注學生的快樂學習,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一小校園健康快樂成長。
一、 關注身心健康,筑牢校園安全生命線
我校在校學生近四千名,學生的安全問題成為重中之重。我們的安全教育貫穿教育教學活動始終,特別是在每期的開學和新生入學,我們都將安全作為開學第一課進行認真扎實的布置與落實。學期中,我們則定期召開各類安全教育報告會,利用周會時間讓學生觀看校園安全視頻,不斷豐富學生的安全知識,提高學生安全自救技能。我們每期至少舉行一次消防演練和防震演練活動,目的是檢驗我校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的,是對學生安全教育知識和技能的檢驗和運用,通過常態化的演練活動,我校四千余名師生都能在三分鐘內全部疏散到校園安全地帶。
在校園常規教學生活中,為了杜絕校園事故的發生,我們實行學生安全班主任負責制,科任教師安全責任制,教師人人簽訂安全責任狀。實行樓梯值勤制,兩個課間操學生上下樓梯時,每個樓梯都安排有兩位教師進行有效的疏導,從而確保學生上下樓梯安全。
為了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我們響應上級號召,大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我們自編四套校園廣播操,讓學生隨著音樂快樂地操舞。針對學生多,活動場地不足,我們創新了一種愉快跑步模式,每個班四行學生,每兩行繞圈跑操,既鍛煉了學生,又顯得活潑生動。
我們關注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長,對于學困生、留守兒童、單親孩子等,我們創新幫扶機制,真正把溫暖灑向每個孩子,促進每個孩子的成長。我們要求每位教師都當困難學生的代管家長,教師和困難學生建立一對一的幫扶關系。代管家長對所幫扶的困難學生負全責,并且進行直接的幫扶質量掛鉤考核。校長及各包年級領導也參與到困難學生的'幫扶,共同攜手做好困難學生資助工作。
代管家長確定后,我們對其職責進行明晰:
每月向學生家長電話聯系一次,交流孩子在校表現,與家長進行情感溝通,讓孩子感受家長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增強家長和孩子的自信心。
每期家訪一次,積極交流意見,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
每期與代管學生共度周末一次,邀請學生來到家中,與學生談心,陪孩子玩耍,輔導學生寫作業,與學生一起吃飯。
代管家長在孩子生日時要給孩子在教室或家里過生日,唱生日歌,誦生日詩,師生贈送生日寄語。
每期給孩子捐贈一本圖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孩子求知欲。
每個孩子在確保擁有健康的體魄同時,我們還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學校設立心理咨詢室,有專門的心理輔導教師,對于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除了心理咨詢師外,其余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人人都承擔起輔導孩子心靈成長責任和義務,我們開設有心理健康課,教師加強研討,優化課堂,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獲得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識。我們加強師德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等,讓教師嚴格按照學校教風教書育人。實行教師師德一票否決制、年級捆綁制和優先晉級評模制,目的是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確保每個孩子在學校身心快樂成長
二、 關注精神成長,讓孩子在書香中呼吸
為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一直將打造書香校園活動作為學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努力在校園營造濃濃的書香氛圍,讓學生在書香中呼吸。我們推行讀書課程化。引進晨誦、讀寫繪、整本書共讀三大兒童課程,將周五定為快樂閱讀日,在這一天里,學生晨誦、上校本教材課、午后閱讀,下午兩節課閱讀推進課等。積極開展讀書課題實驗,以課題拓寬讀書領域。參與市增量閱讀實驗,并成為增量閱讀實驗的領跑者,三門峽市快樂閱讀日活動在我校成功舉行,靈寶市增量閱讀名師工作室在我校掛牌成立。
我們編寫“三百”教材,即《 百家詩詞》、《百家短語》、《百家美文》,編寫晨誦教材,讓學生的課外閱讀有了具體的內容。我們定期舉行讀書交流會,讓師生進行讀書成果展演。每年舉行一屆校園文化藝術節,舉行大型讀書活動,讓師生在讀書中度過。每期評選讀書之星,書香家庭,對他們給予百元圖書獎勵。我們以校訊通書香班級評選活動為載體,鼓勵每個班級、每個學生都建立讀書博客,目前已經誕生二十余個書香班級,三十個閱讀小天使。
我們出臺課外閱讀四級級評價,每期都對學生的閱讀進行評價與考核,在學生自主申報,語文老師審核評定的基礎上,我們目前已經評除出小書童200個,小書蟲150個,小書王56個,小書圣25個。
我們開創國旗下誦讀、晨讀、晨聽等閱讀形式,在校園專設“悅讀交流區”,在班級設立不少于350本的課外書籍,在校園中的一花一草,每一面墻壁上、每一個臺階上,每一個燈箱和圍欄上都用讀書的名言、詩文裝點。校園的廣播里也定時播放著優美詩文朗讀,學生時時處處受到經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受到優美詩文的浸潤和陶冶,內心充盈著幸福和快樂。
三、 關注個性發展,讓學生沐浴藝術成長
雨果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是數字,二是文字,三是音符。音樂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啟智、育德、修身、健體的作用,因此我們確立了藝術教育的辦學特色,以音樂學習為切入點,以民族器樂學習為突破口,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口琴、口風琴、豎笛的藝術普及教育,針對有藝術天賦的學生,開展二胡、笛子、嗩吶、笙、琵琶、古箏等九大民族器樂的演奏學習。讓孩子在享受音樂、習得技能的同時,人格修養、思維方式、人生智慧、學識才干等素養得到鍛煉和提升。
十余載藝術探索,我們求真務實、銳意進取,藝術之花飄香四季,碩果滿枝。我校的藝術特色教育已經成為享譽豫西的教育名片,學校已發展為我市特色教育窗口學校。春蕾樂團代表學校經常外出演出,活躍在省市大型舞臺上。古箏合奏、笛子合奏均獲國家二等獎,民樂合奏《喜洋洋》獲得全國魅力校園春晚匯演銀獎,學校被評為全國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周少華、何清明、崔智儒、劉曉夢等同學已經分別考入西安音樂學院笛子、嗩吶、笙專業。我校師生藝術團體參與了市教師節、春晚、三門峽特博會、周末大舞臺、團拜會的演出,時常深入我市聾啞學校、敬老院、老年公寓義務演出,獻愛心送溫暖。
《中國藝術報》、《河南日報》、《教育時報》等省市國家級媒體紛紛報道我校的藝術特色教育。2011年10月,央視記者來我校進行專題采訪。翟美峰校長被評為全國藝術特色教育先進個人。學校的藝術特色產生了深遠的品牌效應,帶動了我市藝術教育的蓬勃發展,省內外學校約1500人次來我校參觀學習,省內外專家領導多人次來我校調研,我校藝術特色廣為稱贊。
我們開展藝術特色教育,并不抹殺每個孩子的個性,以一百余個社團活動的開展,豐富孩子的校園生活,張揚他們的藝術個性,發展他們廣泛的興趣愛好。
我們開設了年級、校級雙級社團網絡,有剪紙、繪畫、街舞、拉丁舞、誦讀、攝影等,每周二和周四下午最后一節課,學生在輔導教師的帶領下,挑選自己喜愛的活動,盡情地享受快樂。社團活動的開展,激發了每個學生潛能,促成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我們堅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藝術才能,通過舉行多彩學生活動,為他們搭設馳騁萬里的跑道。我們期初制定學生活動行事歷,并上傳至學校網站,內容有誦讀、器樂、歌唱、舞蹈、跳繩、繪畫、電腦繪畫等種類。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自由申報。既有面向全體學生班級展示,又有家長參與的校級展示,不同層次的展示活動,讓每個孩子的藝術才能綻放光華 ,增強了他們學習藝術的自信心。
四、 關注課堂學習,讓孩子快樂獲得知識
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陣地,為了讓學生輕松快樂得獲得知識,我們展開了持久而富有成效的課堂改革。
我們探索和實踐了四環節教學模式,規范了教師的課堂行為,把課堂變成了學堂,學生在課堂上我展示、我成功、我自信、我能行。我們圍繞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深入研究,從合作小組的建立,合作的方式,合作的內容,合作的展示等方面進行研討、交流,最終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風采,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為了最大限度得解放學生,提升學生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我們申報了省級課題《注重培養學生能力,構建自主高效課堂》。圍繞這一課題,各個年級開展小課題研究,對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都進行序列化、扎實的訓練和提升。
在多項課改舉措的推動下,我們的課堂成了孩子學習的樂園,孩子們樂學善思,敢于表達,勇于質疑,他們渴求知識的熱情延伸到了課堂內外。他們變得樂觀向上、知書達理、創新實踐,成為時代需要的新型人才。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未來的花朵,我們深知肩負的神圣職責,呵護每一顆心靈,相信每一雙眼睛,挽起每一支胳膊,成就每一個孩子。我們努力做到讓每一個孩子在一小校園度過快樂幸福的童年。
【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作文】相關文章:
為了什么學生作文04-01
教育隨筆-讓每個孩子都富有個性地發展08-04
為了夢想努力學生作文02-23
一切為了學生作文11-12
關注每個學生的進步教學隨筆07-15
如何尋找更加適合每個學生的作文途徑07-31
如何尋找更適合每個學生的作文途徑08-01
每個留學08-11
為了開心作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