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讀書筆記
「偉大的先知啊,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你得以超然于世俗之外?」我在曠野中吶喊,向紀伯倫背影,那個沙與沫即將消逝的地方。
「是希望。」紀伯倫回首一瞥,意味深長地對我說:因心無希望,故得以超然。
透過風的帷幕,我望見他嘴角隱約的笑容。
他又說:未來的哲學家,我想自己應該提醒你的是——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對庸碌眾生,還是別抱太多希望的好。
「可是,這不會使你感到絕望嗎?」我奔向他逐漸消逝的背影,仿佛追尋漣漪的游魚。
「希望只是未知的表象。」他隨手掀起現實世界的一角,指著深不可測的黑暗說:當你認為自己可以揭示真理并這樣去做的時候,你所揭示的,極有可能是他人想要隱藏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你那樣敢于正視一切,因為他們內心深處最畏懼的事物是無所畏懼。
「你就像這面鏡子。」紀伯倫伸出雙手,握住無形的風并將它們撫平。之后他嘆口氣,風在他面前的虛空結晶,變幻莫測表面折射著光怪陸離的畫面,世上一切事物皆在其中此起彼伏的呈現。做完這一切,他轉身,指引我看這面色彩斑斕的鏡子:多樣的世界映照出了人性的復雜,他們眼里的世界即是心中的投影。當你的無所畏懼映照出他們所欠缺的勇氣時,他們就會畏懼你。這就是人性,在將世界改造成自己欲望投影的同時,又要矢口否認這是自己的欲望。一方面,他們希望自己被看到,在更高的地方;而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自己被看到的只是一方面。為此,他們更多時候樂于談論的是局部,而不是整體。年輕的思考者,請相信我,不要讓自己變成這面鏡子,否則總有一天你會為他們所疏離,或是你遠離他們。這會使你感到痛苦。然而更痛苦是,你不可能改變這一切。你,注定,永遠不可能改變這一切。
「是嗎。」我望著一個世界在紀伯倫指尖分崩離析,破碎的光點失落在我眼里。我抬頭,凝視只剩下一個模糊軀體的紀伯倫:這就是追求真實的代價嗎?
「追求真實的代價就是毀滅。」紀伯倫說。
「難道,沒有別的可能了嗎?」
「還有自我毀滅。」紀伯倫搖頭:智慧的追求者,放棄希望吧。它只能使你身陷囫圇,唯有絕望才能使你領略到別樣的天地。
「你已經放棄了嗎?」
「是的.,我放棄了。」
「你希望我放棄希望說明你沒有放棄希望。」
「所以你看到了殘缺不全的我。」
「任何事情都有其代價。」
「重要的是你能否承受其沉重。」
「或許不能,但總要試一下。」
「為什么?」
「因為我是哲學家,這就是我的工作。」
「人們所尊崇的,只是死去的哲學家。而活著的哲學家只能讓他們感到畏懼。」
「這很可笑。」
「確實,這很可笑。」
「也很可悲。」
「如你所說。」
「我已經明白,哲學家不可能改變什么。」
「沒錯,哲學家無力改變任何人。」
「但是,我可以改變自己。」我平靜地說:我是一個人。
「你只是一個人。」紀伯倫強調。
「此時的我為自己只是一個人而感到榮幸。」
「你終于明白我所說的絕望了。」紀伯倫模糊的面容在風中飄蕩,他微笑著問我:是嗎?
「感謝你,偉大的先知。」我由衷的說:就在上一秒,我設想了無數可能,但最終得到的結論很可惜,哲學家確實改變不了任何人。但我也因此而明白。哲學家的工作不是改變,而是揭示,就像你揭開現實世界一角啟示了我。如果一個哲學家還在希望改變什么,那么他只能感到源于無力的痛苦,因為這個世界的本質不可能被一個人改變……
「但它的表象可以被一個人揭示。」紀伯倫透明的雙眼洞穿了我的思維,與我說在同一時間說出這句話。
「現在的我,終于可以安心的絕望了。」紀伯倫說完,兩點微光在虛空中熄滅。之后沙歸于土,沫歸于無。
而我,望著清晨之門,雙眼愈加明亮。
【先知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紀伯倫先知語錄精選02-27
《先知》經典語錄匯編02-21
2017春運路況先知系統10-16
關于先知先覺的座右銘精選大全05-10
紀伯倫《先知》讀后感800字03-25
落葉哪片先知秋-高中隨筆散文03-23
春江水暖鴨先知隨筆散文05-29
學車報名前需要先知道哪些事11-09
落葉哪片先知秋700字高中隨筆散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