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赴成都市錦江區五朵金花的考察報告
為借鑒新農村建設先進地區的成熟經驗,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鄉村旅游業快速發展,探索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新途徑,按市委通知要求,20**年5 月16日-20日,由黃慶輝區長帶隊,我區組織相關部門、部分鄉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負責人赴成都XX區“三圣花鄉”考察學習。在XX市XX區按照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的科學發展總體戰略,以發展鄉村旅游為載體,積極探索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發展集體經濟,促進土地規模經營,打造了花香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五朵金花”,走出了一條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的觀光農業發展之路。其發展模式被收入中央黨校教材,列為“城鄉一體化”的成功樣板,是全國兩個城鄉統籌試驗區之一,這對我區堅持科學發展,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城鄉統籌具有很強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一、“五朵金花”的基本情況
“五朵金花”位于XX市XX區三圣街道辦事處(原為三圣鄉),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公認的“農家樂發源地”。主要包括花鄉農居—紅砂村、幸福梅林—幸福村、江家菜地—江家堰村、東籬菊園—駙馬村、荷塘月色—萬福村這五個村。 2003年,XX區面對三圣鄉“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土地不多人人種,豐產不豐收”的農村狀況,因地制宜,圍繞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思路,以提升農業產業和帶動農民增收為出發點,創造性地打造了“五朵金花”。經過5年的努力,這里變為一座充滿田園風光的開放式公園,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購物、美食、消費為一體,呈現出一派“產業興、經濟旺、環境美、農民富”的特有魅力,走出了一條農村土地不征用、不拆遷,農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業、失地不失權,農民變市民、農村變新貌的發展道路。
——區位優。“五朵金花”位于成都東南市郊,是城市的通風口、規劃上的城市綠地,距市區僅7公里,快速通道車程僅需10分鐘左右。XX市總人口1003萬,其中市區人口310萬,每天流動人口近150萬,其居民歷來就有休閑生活習慣,對回歸田園的雅趣生活方式始終熱情高漲,這讓三圣鄉擁有了發展觀光農業的龐大旅游客源市場。
——規模大。“五朵金花”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花鄉農居面積3532畝,幸福梅林面積2155畝,花香農居面積5000余畝,東籬菊園面積3000余畝,荷塘月色面積1074畝。2008年,三圣鄉從事多種開發經營的農民達3000多戶,總計1.15萬人,農家樂經營戶達320多家,年均接待游客1220萬人次左右,旅游收入達3億元;擁有年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和1億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各1家,超5000萬元的企業3家,花卉銷售收入達5.6億元。
——特色多。XX區從2003年初開始,深度挖掘農業文化內涵,以文化潤色農業、以文化營造環境,以文化提升經營,充分利用花卉產業優勢,大力發展花卉觀光休閑產業,變單一的鮮花生產為吸引市民賞花休閑的旅游活動,創造性地打造出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這“五朵金花”招牌,形成了春游花鄉農居、夏觀荷塘月色、秋賞東籬菊園、冬看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四季皆宜的四季休閑旅游景觀。
——統籌好。該區成立了11家公司化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作為各村土地權屬和流轉經營的主體,由其負責經營管理集體資產和土地流轉經營的收益。此外,由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各出資10萬元注冊成立農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土地整理開發的實施主體,統一負責轄區內的土地整理、流轉經營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農民每年享有“四金”,主要包括土地承包權流轉每年1800元以上的租金,農民住房每年3-10萬元的租金;到龍頭企業務工月600以上的薪金;引導農戶以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鄉村酒店、農家樂,以“保底+分紅”的模式分享的股金;達到社會保障條件后,每月364元的養老金和報銷住院費保障金。幾年來,XX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8%,增幅首次超過了城鎮居民,在實現城鄉統籌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政策活。在耕地征用和流轉方面。對征地農轉非的群眾安置按“人頭”一次性補償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1.8-2萬元;對企業搬遷涉及的搬遷損失、搬遷運費及水、電設施遷改費用等,按該企業建筑物補償總額的10-15%給予補償。該區對大部分的耕地、山林地以長期租賃的形式進行流轉,大部分租期為20年,在租賃的當年一次性付給青苗補償費每畝8000元,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付給租金每畝1800元,租金每五年遞增10%。在拆遷安置方面。該區按“人頭”進行安置,農戶按每人35平方米的標準以宅基地房屋置換新型社區住房,房前屋后的附著物按3萬元/人均的標準進行補償,住房面積少于人均安置面積的無需補差價,住房面積多于人均安置面積的,按300元/平方米給予補償。其安置住房超出人均35平方米的部分,按商品房價購買;以繼承、增予方式(家庭成員死亡、戶主不在)取得房屋產權的,實行終結安置,按600元/平方米予以一次性補償;搬遷安置過渡費支付兩年,第一年400元/人月,第二年600元/人月;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搬遷的給予每戶搬遷費1000元,并予以獎勵2000—3000元。同時,新型集體經濟組織還為每個村民配套建設了10.5平方米的商業用房,由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出租,收益按股分配。在景區舊房改造方面。該區按照景區的統一規劃布局進行集中改造,政府對房屋改建和室內室外的改造、裝修,以每平方米200元的基數予以相應的補助,第一期由政府補助80%,第二期出60%,第三期出 20%,至群眾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后,政府便退出了對舊房改造的補助。此外,該區對經營農家樂的農戶所購置的桌椅、床鋪、遮陽傘等經營用具實行50%直補,同時政府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給予貼息支持。
——見效快。5年來,“三圣花鄉”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0.6%,下降為 2008年的0.16%,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化。2008年,區內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208元,是2003年的2.3倍,全鄉地價由每畝50萬元升到220多萬元,景區每年對地方財政收入的貢獻近1000萬元。僅5年的時間,“五朵金花”的成功運作實現了農民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減少了對城市擴張的壓力,消除了新的“城中村”形成,實現了農民就地市民化,有效推動了城鄉統籌發展。
二、“五朵金花”的成功經驗
“五朵金花”是XX區干部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晶,通過以旅游潤色農業,以景觀改造農村,以經營保障農民,以市場托舉發展,堅定不移地發展農業產業化和鄉村旅游,用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汗水,澆灌出了“五朵金花”,探索出了一條發展鄉村旅游的路子,總結歸納“五朵金花”的成功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1、突出市場導向,發揮優勢。根據XX市居住注重休閑的生活習慣和旺盛的休閑消費需求,“五朵金花”緊扣市場,推動城市文明與農村文化相互滲透、融合,提升休閑層次,將成都“休閑”文化發揮至極致,打造出國內外富有盛名的“農字號”休閑娛樂品牌。因此,按照市場導向,細分市場,發揮區位優勢,確定城鄉結合的發展方向,進而策劃項目,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2、突出高起點規劃,強力推進。在規劃“五朵金花”建設規模時,XX市和XX區政府在廣泛深入論證,確定高起點、細致的規劃方案后,堅持抓規劃藍圖不動搖、抓國家級名牌的標準不降低,從規劃編制、建設方案確定和實施,始終體現了政府的強勢推動。該區原有的6個行政村合并為5個景區,通過打造“一村一品一業”特色產業,加強村莊改造,進一步突出了巴蜀文化民居風格,形成了如今5a級風景區風貌的“五朵金花”,建成了郊區這一道靚麗風景線。
3、突出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在“五朵金花”建設前期,政府完善了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筑巢引鳳。XX市各級政府先后投入1.8億元用于修建道路、建設小型污水處理廠和補助農戶改造房屋。僅XX區政府和下屬街道辦就先后投資9745萬元用于水、電、路、氣和污水排放等公共設施建設,降低了企業和農戶后期經營成本,創造了農村休閑娛樂產業有利可圖的市場空間。在市場基本培育成熟、企業主動進入后,進行市場化運作,政府投資溢價退出,既讓出了市場空間,又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4、突出農民主體,促進和諧。按照藏富于民的思路,政府把農民擺在創業和受益的主體位置,從規劃設計、建設發展到經營管理等重要環節,各級政府都堅持讓農民受益,尊重農民意愿,利用農民傳統產業優勢,提升農民產業規模,在發展中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得到農民認可和支持。“五朵金花”的打造涉及3000多戶,1萬多農民,在5年的建設發展中,沒有因拆遷、占地等問題出現一例農民“告狀”、“上訪”,非法修建、違法經營等現象。
5、突出人文特色,匯集人氣。在“五朵金花”的打造和提升中,XX區始終堅持文化先行,注入文化因子,延伸文化產業鏈條,用獨有的川西文化特色,提升“五朵金花”的文化底蘊與內涵。該區通過文化塑造產業,匯聚人氣,使旅游成為文化創建載體,初現創意村、畫家村、雕塑村、攝影村、民俗村雛形,實現了人氣旺,旅游熱、產業興,給游客提供更豐富的休閑觀光新景致。
三、“五朵金花”的深刻啟示
“五朵金花”模式打破了城鄉二元結構,探索出了城郊農村發展鄉村旅游,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路子,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鑒。近期,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戰略舉措。我區應該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吸收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乘勢而上,加快閩臺農業合作步伐,加快推進海西東肖生態園建設,努力打造在海西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休閑觀光生態園。
1、政府主導,政策先行。海西東肖生態園運作前期,在基礎設施建設、總體規劃、綜合管理、整體形象宣傳推介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的扶持與引導。當前,要充分發展政府主導和政策引導的作用,加大力度投入,盡快完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景區周邊環境、道路交通、綠化建設等。要進一步簡化用地審批手續,在旅游用地、用電、用水、稅收、服務等方面給予相關優惠政策扶持,在項目啟動階段給予一定的補助,稅收減免等政策,推動項目順利推進。同時,要力爭將海西東肖生態園列入全市城鄉統籌發展實驗區,努力爭取相關先行先試政策,為生態園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保障。
2、創新理念,規劃先行。“五朵金花”發展理念的最根本核心就是創新務實。當前,要在思路理念、規劃布局、多元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開拓創新,探索出臺新的思路和舉措,著力挖掘提升水平和檔次。借鑒其“景觀打造生態化、配套設施現代化、農房改造景觀化、基礎設施城市化、土地經營規模化”的經驗,認真做好海西東肖生態園發展的總體規劃布局和配套的專項規劃。要引進專業公司對景區內的景點布局建設、農房改造進行整體策劃包裝,打造具有獨特風格和文化品位的休閑農家樂景區。要突出地方特色和產業特色,把休閑、觀光農業與城市游覽觀光景點、與名人名居名藝名產民俗文化相結合,巧妙設計,注重特色,注重品位,實現永續發展。東肖鎮有名山奇邁山脈,山巒起伏,植被保護完好,又有東肖水庫,有龍巖舊八景之一“奇邁嵐光”一說,要做足做活東肖“山”與“水”的文章,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山的優勢與水的優勢,打造海西一流的休閑生態農家樂。
3、瞄準市場,定位先行。XX區東圣人打造 “五朵金花”,關鍵在于瞄準和追蹤市場需求,突出成都人好休閑這一特色,走出了一條既有利于農民就業增收致富,又有利于市民觀光休閑旅游的新路子。我區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當前,要進一步豐富游、購、娛、吃、住、行等功能,著力將海西東肖生態園打造成集生態觀光農業、體驗農事、鄉村生態旅游、商務會議、休閑度假、餐飲娛樂、產品促銷為一體的生態休閑勝地。在打造海西東肖生態園試點的同時,不僅要瞄準市區內現有的人口資源和消費能力,更要將生態園作為承接“廈漳泉”和閩粵贛周邊城市的休閑度假中心以及我區城鄉統籌發展試驗區來謀劃運作,著力打造在海西甚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城鄉統籌發展試驗區。
4、強化支撐,項目先行。在全國上下加大旅游產業投入的大環境下,我們應從單純靠政府的單一投資規模向多元化格局轉變,積極推行“政府引導協調、專家指導管理、市場運作資本、企業開發經營、農家入股參股、旅游部門監督”的休閑旅游項目開發模式,持續開展旅游產業招商引資活動,把生態園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個大項目進行推介,著力引進有一家或多家實力的旅游產業龍頭企業作為投資主體,對旅游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集約運作。
5、打造品牌,文化先行。借鑒“五朵金花”的成功經驗,我們發展生態旅游業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向“高端、多元”發展,既是都市的,又是田園的,既是生態的,又具有現代氣息。當前,要按照“一村一品一業”特色開發的要求,在保持原生態和田園風光的基礎上,將單一的生態觀光農業、農家樂游改造提升為鄉村生態旅游,把原本相對獨立的景點,整合提升為精品旅游線路,實現各個景點不重復、不雷同,有變化,互相映襯,相得益彰。要樹立大文化理念,把東肖休閑文化定位為閩西文化,而不僅僅是單一的河洛文化,把轄區內紅色文化、客家文化、河洛文化溶合起來,并充分展示,使區域特色與景區打造有機結合,達到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休閑旅游在整體上的和諧統一。要通過申報國家級生態旅游景區和宣傳推介活動,將文化和景觀特色全面推廣,著力打造形成以海西東肖生態園主體、以鄉村生態旅游景點為依托、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鄉村生態旅游景區,創出我區鄉村生態旅游和閩臺合作品牌。
【赴成都市錦江區五朵金花的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赴成都市農業發展投資公司考察報告08-03
學校赴湘西考察報告08-03
赴西峽教育考察報告08-03
赴臺經貿考察報告08-03
有關赴名校學習考察報告08-01
赴華南學習考察報告范文08-03
赴山西高校綜合考察報告08-03
赴氣象部門考察報告范文08-09
赴南京市教育考察報告08-03
赴福建省培訓考察報告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