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行為習慣,是行為和習慣的總稱。它能夠影響著人的一生,它是能夠改變人的命運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不僅會受人尊敬,還會給他人帶來良好的影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找到的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孩子從媽媽體內呱呱落地就成為了社會的一份子。家庭給了他最初的生活環境,隨著年齡的變化,每一位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會有一些行為的表現。這些行為習慣對他們的一生都會有影響,家園共育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尤為重要。
什么是習慣呢?就是人們在不斷地重復中逐漸鞏固下來的、在一定情境中會下意識地出現的某種行為。行為習慣包括人在學習、生活、道德實踐中無意識地自然出現的行為方式。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
幼兒園和家庭是培養幼兒文明行為的重要場所,在幼兒園里我們會對幼兒進行社會教育,常規教育,比如說禮儀教育、勞動、生活習慣、愛惜物品、自理能力等。但是僅靠幼兒園里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在家庭也應嚴格要求,這就需要家庭與幼兒園的合力,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在我們的工作中經常會發現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存在著行為習慣方面的脫節現象,孩子在幼兒園較聽話,能積極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孩子比較任性、依賴性強。對于這部分幼兒更需要我們家庭與幼兒園的同步協作,實現“家園教育一體化”,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幼兒健康全面地發展. 我們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家園同步培養幼兒
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是規律的,有明確的作息時間,可是回到家庭中后父母的生活不規律導致幼兒的常規行為在家庭中弱化。建議家長在家中也給孩子一個明確的作息時間表,和幼兒園同步,經過一段時間后孩子回到家中知道那個時間干什么,那些事情多長時間進行,有了時間的約束.家園共育才能是幼兒更加健康的成長。
二、榜樣力量影響幼兒
生活在社會中孩子每天都在感受著周圍所發生的一切,他們不僅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還會像鏡子一樣在行動上一板一眼地表現出來。超強的模仿能力給了孩子們展示自己的舞臺,教師、家長的言談舉止、小朋友的行為習慣都是他們模仿的對象。
首先,家園積極溝通,形成有效互動。
家園是合作伙伴,是幼兒良好習慣培養的基礎。幼兒園要本著尊重、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只有家園進行積極的溝通和有效的互動,才能形成同步教育,達到“1+1>2”的效果。溝通是有藝術的,教師與家長要建立伙伴關系,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建立友好和諧的溝通基礎。家長要尊重教師、接近教師,主動積極與教師溝通。教師需要與家長共同出謀劃策設計游戲環節,并互相反饋教育效果,形成教育共識、實現教育同步。
其次,家園共建多樣化親子活動。
教師與家長要注意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成為幼兒學習的標桿與模范,確保幼兒接受良好行為習慣的影響。可以通過舉辦多樣化家園親子活動,例如,幼兒園可以定期舉辦“家庭教育模范”“德育家長標兵”主題活動,請榜樣家長分享育兒心得,激發起家長參與到幼兒習慣培養中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舉辦幼兒和家長共同參與的家規家風分享會,教師可以借機對家長進行專項指導,營造良好的家規家風氛圍,從而形成家園育兒合力。
最后,家園不斷強化鞏固教育成果。
家園共育發揮幼兒習慣養成的“重復效應”,習慣的養成是經過重復行為累積的,家園要關注幼兒行為的細節,相互配合糾正幼兒的不良習慣,經過反復練習與強化,幫助幼兒鞏固階段性教育成果,自覺形成良好的習慣。例如,要建立家園聯合的教育環境,并注重家園習慣培養內容與標準的統一,在幼兒園遵守嚴格的作息制度,在家里也要督促幼兒按照固定的時間表休息。在幼兒園引導幼兒自覺整理物品、玩具,回到家家長也要督促幼兒養成自己動手穿衣服、歸類玩具的好習慣,在一遍遍重復中潛移默化地培養良好的習慣。
【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相關文章: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11-30
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11-30
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11-30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方法11-30
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內容及方法11-29
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11-29
培養孩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11-29
關于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11-29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