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靈隱寺》譯文及賞析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的詩意:霜凍下山花開得更旺盛,葉子沒有因為寒冷凋落。這兩句寫的是靈隱寺深秋的景色——早晨,降了薄薄一層霜,但花兒照樣開放;因霜而結了薄冰,但樹木的葉子并未因而凋謝。襯托出靈隱寺環境之幽美,描繪逼真而韻足。
出自出自宋之問《靈隱寺》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注
更發:(開得)更加旺盛。
凋:凋落。
參考譯文
飛來峰高聳而草木蔥蘢,佛殿肅穆而且寂寞寥落。
層樓上可遠眺壯美日出,寺門正對著錢塘江大潮。
中秋常有桂花飄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飄到九重天。
攀援藤蘿登上遠處古塔,挖空樹木到遠處取泉水。
霜凍下山花開得更旺盛,葉子沒有因為寒冷凋落。
早年愛好遠處奇異美景,用來洗滌塵世中的煩惱。
等到我走入天臺山的路,看我過其中的梄溪石橋。
賞析
《靈隱寺》是唐代宋之問創作的五言古詩。這首詩按照詩人游覽的路線展開描寫,從飛來峰入手,寫到靈隱寺本身和出來見到的景色,最后寫到詩人出來后的感想和打算。全詩思路清晰順暢,語言凝練自然,描寫了靈隱寺及其附近一帶的奇麗風光,整體上看清新雄壯,還帶有一些出世的灑脫。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這一聯是詩人在登塔取泉的過程中見到的深秋美景,山花迎著薄霜開放,樹葉雖逢細冰而未凋。此處借景抒情,抒發了詩人雖遭受貶黜卻仍然堅強。
整首詩按照詩人游覽的路線展開描寫,第一聯,從外部環境飛來峰入手,接著寫到靈隱寺,第二、三兩聯寫的.是靈隱寺中的景色,四、五兩聯是從靈隱寺出來見到的景色,最后兩聯是詩人離開時的感想和打算。思路清晰順暢,語言凝練自然,描寫了靈隱寺及其附近一帶的奇麗風光,并在詩歌的結尾稍稍表示出了他出世歸隱的意向。全詩意境開闊,構思奇妙,景色描寫清麗淡遠,開啟了唐代山水詩的道路。
【宋之問《靈隱寺》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宋之問《靈隱寺》的原文賞析06-04
宋之問譯文及賞析02-17
經梧州_宋之問的詩原文賞析08-28
過宋員外之問舊莊故事賞析03-03
宋之問《經梧州》全詩賞析09-01
過宋員外之問舊莊原文及賞析08-22
宋之問《送別杜審言》賞析09-27
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賞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