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氯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氯是人體細胞外液中主要的陰離子,在調節人體酸堿平衡、滲透壓和水分布方面起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血清氯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血清氯的臨床意義
一、血清氯化物降低臨床多見,血清氯離子變化與鈉離子基本呈平行關系,低鈉血癥常伴低氯血癥。但當大量損失胃液時,才以失氯為主而失鈉很少;若大量丟失腸液時,則失鈉甚多而失氯較少。低氯血癥還見于大量出汗、長期應用利尿劑等引起氯離子丟失過多。
二、血清氯化物增高見于過量補充NaCl、CaCl2、NH4Cl溶液,高鈉血癥性脫水,腎功能不全、尿路梗阻或心力衰竭等所致的腎臟排氯減少。
三、病理性降低:
1、體內氯化物丟失過多:
①嚴重的嘔吐、腹瀉、胃腸道引流;
②糖尿病酸中毒;
③慢性腎功能衰竭;
④失鹽性腎炎;
⑤阿狄森氏病。
2、攝人氯化物過少:
①出汗過多,未補充食鹽;
②慢性腎炎,長期忌鹽飲食后;
③心力衰竭,長期限鹽并大量利尿后。
四、病理性升高:
1、體內氯化物排出減少:
①泌尿道阻塞、急性腎小球腎炎無尿者;
②腎血流量減少,如充血性心力衰竭。
2、攝人氯化物過多。
3、以換氣過度所致的呼吸性堿中毒。
4、高鈉血癥脫水時。
血清氯的注意事項
1、氯電極用久后,電極膜頭上會出現黑色的物質(AgCl),此時電極靈敏度下降,需用柔軟的布類將膜表面黑色物質擦去,再用細砂紙輕輕摩擦數次即可。
2、每次測定都應同時用定值質控血清進行測定,以保證結果的準確性。
3、在目前應用較普遍的電解質分析儀中,氯電極是一種對氯離子有選擇性響應的液膜電極,它是選用一種對氯離子有交換作用的季胺鹽作為活性材料,制成特殊的PVC管狀電極,膜的`一面與樣品溶液相接觸,另一面與內參比溶液相接觸,膜電位直接與樣品中氯離子的活度成正比,氯電極與參比電極之間的電位差隨著樣品溶液中氯離子活度的變化而變化。
4、離子選擇電極法(ISE)測定的是樣品溶液中的離子活度,與火焰法測定的離子濃度是有區別的。在火焰法中,假設水的活度系數為100%的理想狀態,但通常測定樣品中含有蛋白質、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正常人血清中這些物質占據了總體積的3%—7%,這一因素是造成ISE法的結果比火焰法結果高3%—7%。但另一方面,蛋白質和其它大分子會絡合一部分離子,該因素造成ISE法比火焰法結果偏低。大部分情況下,第一種因素占主導地位,所以,ISE法比火焰法的結果高1%—5%。由于ISE法測得的是離子活度,因而更能反映電解質在人體內的實際情況。
5、畢平安等對ISE法和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二點動力法測定氯比較發現,ISE法精密度和抗干擾性明顯優于酶法,高脂樣品(TG>7.5mmol/L)對酶法測定血清氯有明顯負干擾,而對ISE法無影響。戚大梁等研究發現,疊氮鈉對ISE法測氯有較大影響,能使氯明顯偏高。所以不能用疊氮鈉作為試劑的防腐劑,也不能采用含疊氮鈉的質控血清。于建新等也發現質控血清中的穩定劑及防腐劑對SLD 938離子分析儀氯電極有明顯干擾,導致結果偏高。故在選擇質控血清時要注意使用對電極無干擾的商品。
6、PVC液膜電極長時間浸泡在水溶液中,會使其中的電活性物質不斷溶解而喪失,使電極壽命縮短。所以對一般中等實驗室來說。最好在每天測定標本后,將電極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再抽干電極中水分,干放過夜,第二天再用活化液活化15—30min,標定后使用。另外,須注意不可用火焰法的標準液、質控液來標定電極。防止毒化損壞電極。
擴展資料:
血清氯定義介紹
血清氯指血清中氯離子濃度。氯是人體細胞外液中主要的陰離子,在調節人體酸堿平衡、滲透壓和水分布方面起重要作用。
血清氯(Cl—,Cl)正常值:96.00~106.00mmol/L(96~106mEq/L)。
【血清氯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翻轉上瞼方法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05-15
關于血清的英文翻譯07-10
核磁共振臨床意義08-05
胎心監護臨床意義05-14
高鈉試驗的臨床意義05-14
視野檢查有何臨床意義08-03
自然殺傷細胞活性臨床意義06-25
白細胞分類計數的臨床意義03-21
望舌:舌診的臨床意義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