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浴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藥浴是我國中醫流傳下來的養生方法,是一種操作簡單的保健途徑。不過,很多人并不了解這種養生方法的步驟。今天,為大家具體來介紹介紹家庭藥浴的步驟和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們別錯過了。
藥浴的步驟和注意事項1
家庭藥浴的方法
金銀花浴:取金銀花15克,水煎,去渣取汁,將此汁液兌入洗澡水中,浸泡20分鐘并反復搓洗。
菊花浴:取菊花30克,水煎,去渣取汁,將此汁液兌入洗澡水中,浸泡20分鐘并反復搓洗。
綠豆湯浴:取綠豆250克,水煎,去渣取汁,將此汁液兌入洗澡水中,浸泡15分鐘并反復搓洗。
西瓜浴:將西瓜搗爛取汁涂抹在身上或將西瓜皮直接搓擦身體各部位10分鐘,然后用溫熱水沖洗干凈。不僅可防治痱子,還能使皮膚光潔如玉。
下面再來了解了解藥浴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吧。
家庭藥浴的步驟
用5000CC的水,浸泡這些中藥材20分鐘。
泡完后再開火,將藥材與5000CC的水一起煮滾30分鐘。
再把中藥材的渣渣整個瀝掉,剩下這個熱滾滾的藥湯,就是我們要拿來泡澡的好東西了。
將珍貴的藥湯倒進浴缸后,還要放兩件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拍打過的姜母,以及一瓶米酒。因為這兩樣東西會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你吸收這些中藥材。
最后,就是你在浴缸里享受泡澡瘦身的時刻,記得至少要泡30分鐘。
家庭藥浴的注意事項
中藥浴必須請中醫師針對病情對證下藥,并按照醫囑制作藥湯,切勿盲目自行擇藥。
泡浴前必須先淋浴潔身,以保持藥池的'衛生。浴后應立即用溫清水沖洗干凈,拭干皮膚,及時穿衣服。一般而言,熱水藥浴(39℃~45℃)適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肌痛、類風濕性關節炎、各種骨傷后遺癥、肥胖及銀屑病等;神經過度興奮、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藥浴溫度,以相當于或稍低于體溫為宜;25℃~33℃適用于急性扭挫傷。藥浴時,室溫不應低于20℃,局部藥浴時,應注意全身保暖,夏季應避風,預防感冒。
初浴時,水位宜在心臟以下,約3~5分鐘身體適應后,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時間不可太長,尤其是全身熱水浴。由于汗出過多,體液丟失量大;皮膚血管充分擴張,體表血液量增多,造成頭部缺血而發生眩暈或暈厥。如一旦發生暈厥,應及時扶出浴盆,平臥在休息室床上,同時給病人喝些白開水或糖水,補充體液與能量。或用冷水洗腳,使下肢血管收縮,頭部供血充足。
嚴重心衰、嚴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動脈瘤、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有出血傾向者以及老年人、兒童慎用水溫39℃以上的藥浴,而應以接近體溫之藥液沐浴,并有家人或醫護人員陪護,且沐浴時間不宜過長。妊娠或經期不宜泡藥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全身泡熱藥浴易發生暈厥,故浴后要慢慢地從浴盆中起身;泡藥浴時出現輕度胸悶、口干等不適,可適當飲水或飲料;若有嚴重不適,應立即停止藥浴。
飯前、飯后半小內不宜進行全身藥浴。飯前藥浴,由于腸胃空虛,洗浴時出汗過多,易造成虛脫。飯后立即藥浴,可造成胃腸或內臟血液減少,血液趨向體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腸不適,甚至惡心嘔吐。臨睡前不宜進行全身熱水藥浴,以免興奮后影響睡眠。
如果你對藥浴不夠了解,應該在藥浴之前多多了解。
藥浴的步驟和注意事項2
1、藥浴的作用機制
藥浴具有疏通腠理、經絡、流暢氣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等作用,藥浴是用中藥煎湯來洗浴患者局部或全身,通過藥物及水的特性,使中藥在熬煮、加工中,其有效治療成分充分溶于水中或散發于水蒸汽中,肌體再通過洗浴、浸泡、薰浴等方式使藥液作用于肌腠患處,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藥浴起到熱水浴及藥物治療的雙重作用,藥浴作用途徑,一方面通過藥物透過孔竅、皮膚直接吸收入血液再輸布全身;另一方面經藥、浴、熱的共同作用,提高皮膚溫度使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及皮膚的新陳代謝,加速對藥物的吸收,同時加快代謝產物的排泄,從而加速清除炎性物質,改善患處的缺氧狀況及理化環境。現代研究表明,藥浴中藥物離子經皮膚黏膜的吸收、擴散及輻射等途徑進入人體內,提高了病灶局部有效藥物濃度,可直接針對病因及病位發揮治療作用。藥液又能刺激皮膚的神經末梢感受器,從而破壞了原有的病理反射,起到消炎、排濁、止痛的作用。
2、藥浴常用藥物
藥浴主要使用消腫止痛、清熱解毒、殺蟲止癢功效的中藥,可單方也可復方。利用發揮中藥本身的作用及通過浴、熱作用使皮疹消退。常用的中藥有,如胡君、萬雪梅使用香樟木、艾葉、白礬、徐長卿、馬齒莧、白鮮皮、苦參、土茯苓、浮萍、蒼耳子、蟬蛻、薄荷、防風、荊芥、烏梅、千里光、杏葉,煎汁藥浴,2 次/d,治療蕁麻疹。毛虎、李冰根據證型,用中藥藥浴結合窄譜UVB 照射治療尋常型銀屑病477 例,藥浴使用中藥,血熱:苦參、白鮮皮、透骨草、馬齒莧、側柏葉、地膚子、黃連、金銀花;血瘀:雞血藤、肉蓯蓉、側柏葉、當歸、生桃仁;血燥:烏蛇、苦參、白鮮皮、當歸、金銀花。發現中醫中藥,可科學組方,遵守清熱解毒、涼血、活血化瘀等治則,結合現代技術,可標本兼治,從多個環節有效治療銀屑病,蕁麻疹。董冬香、龔麗萍等用該院制作的荊芥、蒼耳子、千里光、枯礬、苦參、花椒、艾葉、白鮮皮等治療慢性濕疹,起到清熱利濕、止癢之功效,能減輕慢性濕疹的瘙癢癥狀,并能清除鱗屑及污染物,提高治療療效。
3、藥浴注意事項
藥浴同內治一樣,需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辨證施浴,選擇不同的方藥及藥浴方法。病變范圍小的,可局部洗浴;病變范圍大的,可全身洗浴,最關鍵的是藥、熱、浴,以出汗為佳。藥浴前,應減少大活動量的運動,尤其老年患者,避免強活動后,藥浴時突發心腦血管意外。水溫宜調至38益~43益,可根據自身對熱的耐受力而定,微微發汗即可。藥浴時間以10~20min 為宜,1 次/d,14d 為1 療程。藥浴后要盡量避免受風寒、潮濕等。為了鞏固藥浴的療效,藥浴后仍需遵醫囑,按時按療程服藥,特別是強嵴炎、類風濕、產后風、銀屑病等患者。
4、結語
中藥藥浴遠在古代醫學就有記載,且一直以來在臨床上倍受青睞。在臨床的應用中,藥浴方法有療效好,使用簡便、安全等優點,易被患者接受,且患者的依從性高,是治療皮膚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具體的作用機制及更廣泛的適應證,有待進一步研究與臨床總結。
【藥浴的步驟和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提示藥浴的注意事項08-05
夏季藥浴的注意事項05-04
寶寶進行藥浴的注意事項04-14
夏季藥浴的6個注意事項05-02
藥浴用水類型及注意事項介紹07-06
搬家的步驟和注意事項06-28
中藥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05-15
瑤族藥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06-11
換輪胎步驟和注意事項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