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
又是一年畢業季,不少高校學子也紛紛踏出校園。選擇不再像之前升學之路那么單一,突然來到十字路口,第一份工作成了困擾許多人的問題。有人說,應該先就業后擇業,第一份工作不過是人生長跑中的一小段旅程,等進入工作狀態后再慢慢摸索方向;也有人說,第一份工作十分重要,他可能決定了你的未來的道路。有道是隔行如隔山,未來要是想轉行,可能之前的努力便付諸東流了。
通常而言,先就業后擇業不過是為了提高就業率數字的官方說教,是最后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但決不應該是一個有頭腦的人的首選策略。
其實,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因為它在很多方面會塑造你的人生模式。
比如,接受父母通過關系給安排的工作,也就意味著你要接受長輩們安排的人生模式,和誰結婚,什么時候生小孩,怎樣教育子女,以至無窮;把小孩養大,再不斷地重復著這樣的人生游戲。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為什么開恩賞賜給自己一次失敗的機會呢?做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件事要從當下開始,從你的第一份工作開始。按照你自己所想的人生方式選擇自己的職業目標,再根據自己的職業設計,選擇通過第一份工作進入社會的方式。
今天,大家的選擇可能沒有什么差別,你掙三千,我掙兩千,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差別,但是一個人工作上的長勁兒,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是否在這一行有持續鉆研的精神。另外,你進入什么樣的環境,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國企、外企還是民企,你進入什么樣的公司,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如何,從很大程度上將塑造你的職業價值觀,甚至是社會價值觀,幾年之后,大家可以看出非常大的區別,從穿衣打扮到舉手投足都會透露出來的那種“典型差別”。而高成長的環境,往往會給你帶來這一點。
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如果你告訴自己,第一份工作不重要,那么也就失去了一次思考人生抉擇的機會,我們從小到大,大部分人的命運都是早被體制化的人生模式所綁架,變得沒有了思想,沒有見解,沒有特長,甚至沒有了渴望。
只要方向對了,起點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不重要的,這是第一份工作所應輕視的那一面。如果路有很多條,那為什么不選擇自己最想努力的方向呢?最遺憾的不是失敗,而是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
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 [篇2]
第一份工作意味著什么?
一份關于“最適合應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場所”的調查表示,大家對第一份工作的態度很在意,認為是踏入社會的第一塊敲門磚的人數占到總調查人數的45.44%;在對待第一份工作的心態這個問題上,選擇為自己的將來積累資歷的人數比畢業總得有份工作的人數比例多出兩倍還多,占到總人數的58.75%。(這個調查共收回2172份樣本,其中參與調查的學生和職場新人的比例占總調查人數的83.15%。)
這意味著第一份工作只是為了混口飯吃的時代已經離我們漸遠,希望通過第一份工作習得知識的愿望已經成為大多數學生和職場新人在面對該話題時最看重的需求。在薪水福利高和能學到知識的 pk中,前者比后者低了8.76個百分點。甚至在福利待遇這個話題里,最被看重的也已經不是帶薪假期的長短或工資的高低,而是有許多出國培訓和在職培訓的機會,調查數據表明,選擇該項的人數占總人數的52.15%。
可見,大家對第一工作場所的期待是一種知識期待而非資本期待。對于畢業生來講,這更像是一處補課的'場所,補習我們在學校中缺失的諸如團隊協作課、人際關系課、工作入門課———為什么總有人說學校和企業之間有斷檔,無論專業對口與否,學校習得知識到了工作中總覺得差一截兒,其實這是因為學校和企業這兩個平臺之間的對接高度有天然落差,要想補平這些落差,就要選對第一份工作。
如何選擇第一工作場所?
一個具有很高知名度、薪酬福利好、工作環境奢華、能很快獲得晉升,并且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其中不乏達官貴族的工作場所就是好的工作場所。我不能說以上描述不對,或者說這樣的工作場所不夠完美,但它真的適合你嗎?
可口可樂公司前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監郭明在寫給《無領到白領》一書的序言中,提到了幾點給應聘學生的建議: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獨特優勢;盡早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不要把某種對生活方式的追求等同于職業生涯目標。這些建議很好地印證了我們提出的找準自己這個過程中的第二方面:了解你的優勢長板,并確定你的發展方向。這是我們建立所有尋找最佳工作場所標準的基點。
因為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極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對自己缺乏認知,同時對工作饑不擇食。寶潔的人力資源總監許有俊(raymondt.co)從其招聘學生的大量經驗中總結出了畢業生找工作的幾個特點:大部分學生并不清楚自己將來要進入哪一行,不清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或者崗位是什么,甚至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歡什么樣的公司。在這些所有的不清楚背后,是對自己的優勢和發展方向的模糊,這也直接導致了第一份工作的高離職率現象以及企業對于應屆畢業生在某種程度上的信任缺失。
帶著大腦來選擇第一工作場所———這是我們給畢業生的首要建議。先問清自己我的優勢在哪里?我將來想在哪個領域獲得發展?然后在這個基礎上為自己圈定一些行業和企業,你不要指望能一步登天,馬上就進入你想發展的行業和企業以及你想做的工作。不能一步到位并不意味著你將永遠失去在那個領域那個崗位上發展的機會———就像下跳棋,只要大方向正確,每一小步都在把你和目標之間的距離縮短。
如果說認清自己是對主體做出衡量,那么認清企業就是對客體做出合理的判斷和評價。在這里,我們根據大量的調查和數據評估為畢業生準備了10條評判企業的標準,只要符合當中的任何一條(如果符合多條就更完美了),那么這個企業就是一個適合應屆畢業生工作的最佳場所。這10條標準是:
第一,不在于是否經常有出國接受教育的機會,而在于你接受的培訓是否能讓你鍛煉優勢,或者能幫助你彌補致命的短板。
第二,不在于你是否會犯錯,而在于能教會你下一次不再犯同樣的錯。
第三,不在于企業是否是全球500強,而在于如果你有再一次選擇工作的機會時,此次的工作經歷是否能為你的履歷加分。
第四,不在于是否能交到多少個知心好友,而在于你迷茫不知前進方向時是否有個好的“教練”指點迷津。
第五,不在于是否能得到職位的快速升遷,而在于是否能讓你在一個工作緯度上承擔不同的工作任務。
第六,不在于是否會教給你圓滑世故的處世方式,而在于有一個相對簡單的人際關系可以讓你專心去做事。
第七,不在于這份工作本身是否趣味無窮,而在于它是否能讓你感受到工作激情并勇于向未知挑戰。
第八,不在于能讓你立刻賺到很多錢,而在于能讓你學到可以賺錢的過硬本領。
第九,不在于你能通過這份工作結識多少達官貴族,而在于通過這份工作你是否能積累工作人脈,并學會與人打交道的方式。
第十,不在于工作環境是否足夠奢華,而在于工作氛圍是否讓你舒服,是否能讓你感覺到應有的尊重以及心靈的自由。
學會用畢業生的眼光反省
選擇第一工作場所的標準其實不僅僅針對畢業生,同樣也適用于已經工作數年的職場老人———你能保證自己當初的第一選擇完全正確?你能確定自己現在的選擇或者即將做出的改選真的適合自己?你是否在一種錯誤的選擇中迷糊了很多年?你難道不想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場所?請把你現在的工作狀況與我們的十條標準做一個對照,這不僅僅是對你工作環境做出的參考。
讓還沒做出選擇的畢業生學會正確選擇,讓已經做出選擇的職場人學會評估此次選擇是否正確,或者選擇正確的下一次。讓我們從這一次“對”的第一次選擇開始,邁進我們美妙的新一年。
【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工作】相關文章:
畢業生如何選擇自己的第一份工作05-07
找工作如何選擇第一份職業05-07
選擇第一份工作的方法07-21
畢業生要如何選擇企業05-07
如何選擇壁紙如何選擇墻紙05-07
找工作如何選擇公司08-23
如何選擇工作地點08-30
我該如何選擇事業or工作05-07
教你如何選擇工作服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