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郊小學制度建設自查報告
為加快教育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形成務實高效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進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改革,我們對照崆峒區教育局中小學規范化管理的相關要求,對我校教育管理規范化建設情況工作如實進行了自查,現將我校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
一、 學校基本情況:
西郊小學創建于1968年,占地10.59畝,建筑面積7324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62人,20個教學班,學生1021名,班額全部在60人以內。學校自從通過 “兩基”驗收達標以后,近幾年我們又狠抓了“兩基”成果的鞏固工作,加上上級領導的重視,辦學條件逐步改善。目前,學校各類教學儀器、設施均已配套,達到標準,有常用的體音美器材,學校現有圖書15000冊,生均圖書10冊,音美電教器材達到標準。近兩年來,在上級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校園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塑膠操場的啟用大大改善了學生的活動場地,如今學校建有籃球場、小足球場、小跑道和乒乓球場地等,為師生的工作學習和鍛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學校規范化管理工作主要做法和成績
(一)方針落實,制度建設方面
學校辦學目標明確,辦學指導思想端正,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治校、以人為本”,針對性地制訂學期、年度計劃,并能做到有效執行,及時總結。積極健全完善學校教育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學校檔案管理有專人負責,學校學籍管理科學規范,義務教育檔案齊全,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標。
(二)教學常規管理的落實情況
1.制定計劃,規范日常教學工作教師能結合任課年級的學生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考核、評定等。課前寫好教案,課后寫好反思小結等。
1.組織學習檢查,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學期初組織教師學習“教師課堂教學常規”等制度,讓每一位教師明確日常教學工作要求;學校采用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法,對教師的業務、聽課、政治筆記,教案、作業等進行檢查,檢查結果納入教師年終考核。學期還組織由各學科組教師互查常規執行情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實行推門課制度,了解教師教學常規執行情況。
2.加強學科組建設,落實課堂教學研究。各教研組每周確保時間進行教學研究活動。
3.加強集體備課,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定時間、定地點集體備課,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好充分準備。
4.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平時著重通過對備課、上課、作業、期中檢測等幾個環節了解每位任課教師教及每位學生學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定期召開教研組長例會、班主任例會、學生座談會,進行詳細分析,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三)教育教學研究和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通過參與式主題教研、協作教學、聽課評課、教學反思等多種途
徑,將校本教研落到實處。教研組能正常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教改實驗、教育理論學習與研究等教研活動,且有計劃、有措施、有總結,有詳細的活動記錄,有合理的考核辦法和獎懲制度。教師積極撰寫教學后記、教學反思、經驗總結、案例分析、教學論文和課題研究報告。
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建立校本培訓制度、新教師培養制度、骨干教師培養制度,教師專業成長檔案袋等,其次在外出學習經費上給予相應的報銷。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平臺。
(四)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評價機構及過程
1.成立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由校領導、少先大隊部、教師組成。其職責是制定和落實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負責組織、監督和實施評價工作,對于在評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分析、研究和完善。
2.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任課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和學
生代表組成,針對每一名學生表現加以評價,堅持公正準確的評價。
3.評價方法:每學期末進行一次綜合評價,結合學生自評、互評、家長評價的內容,通過家訪、談心、觀察學生日常表現和查看學生養成卡積累情況等方法,客觀的給予評價。
過程: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班級評價小組總評→學校審定→學校將評價結果及時通報學生本人及其家長。
評價的內容及說明:
1.“星級少年”評價實施
從學生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幾個方面,按照我校“星級少年”評價標準的具體要求,逐條加以對照評定。評價者還要以此為依據給學生填寫綜合性評語。評語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客觀描述學生的進步與不足,突出學生的特點、特長和潛能,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
2.學科學習目標
針對學生每學期考試成績及學生基本技能表現,根據《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中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記錄要求逐項填寫,并按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個等級評定。
三、對照評估標準存在的問題及我校今后努力的方向
專任教師結構不合理。數學教師缺少,主要是所學專業不對口,建議教育局在人事調配時予以適當考慮。此外,學科教師培養還需加大力度,教師教學規范行為還需進一步地強化,真正實現讓教師心中有規則,手中有技術,腦中有智慧。
西郊小學制度建設自查報告 [篇2]
西郊小學目前有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45人,在校住校學生426人。幾年來,我校根據實際,結合新農村建設要求,從解決學生“三難”和“五有”設施入手,全面改善學生生活環境,具體如下:
一、為了解決我校就餐難、飲水難、如廁難三難問題,我校在上級領導的統籌下,于2017年,投資1萬多元,新建了一個30立方米沼氣池,到目前,沼氣池產氣量正常,基本上保證了我校學生喝開水的問題,同時我校又投資了1.5萬元開通了自來水。現在學校學生每天任何時候都有開水喝。有水洗。
二、為了解決我校學生如廁難的問題,我校于2017年8月份暑假期間投資了2萬多元在學生宿舍樓新建了兩個標準化廁所。男女各一個。每個面積約是24平方米。基本上保證了我校寄宿生學生晚上如廁的問題。
三、我校學生食堂于2017年7月份開工,已于2017年9月1日已投入使用, 投資是39萬元,面積是480平方米。我校又投資了近十萬元對食堂進行配套建設.現在我校學生在干靜、寬敞、明亮的標準化食堂類就餐。
但目前我校學生澡堂還沒有建成,還沒有解決學生洗澡的問題.不過,我校將壓縮開支,擠出資金,投入到學校建設中去。同時積極向
上級申請項目資金,使我校“五有”配套建設(即有安全的學生宿舍,有設施配套的學生食堂,有面積充足的廁所,有澡堂,有符合衛生標準的學生飲用水)全部到位。為我校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西郊小學
2017.10.15
【西郊小學制度建設自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制度08-08
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制度04-15
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制度3篇08-08
小學少先隊隊室建設自查報告05-26
小學標準化建設自查報告05-30
棗陽市環城西郊小學情況匯報08-03
制度建設執行情況自查報告(通用9篇)06-16
小學標準化學校建設自查報告05-25
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04-18
師德師風建設制度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