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代社會的雷鋒精神
新時期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的優秀代表郭明義說過:“世界上什么最幸福?我做好事就最幸福。因為只有做了,我才能保持與善良人們的溝通,才能感受這個世界的氣息,感受這個社會的力量。” ——前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雷鋒日記》
中這些經典名言,感染和教育了幾代中國人。1963年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后,半個世紀以來在全社會掀起了一個又一個學習雷鋒精神的熱潮,許多年紀稍大的人都對以前“學雷鋒,做好事”記憶猶新,然而時至今日,這句話對我們而言似乎已經日漸遙遠。為此,我們做了關于學習雷鋒精神的調查問卷,來深入了解大家對的看法。每年的三月五日都是宣傳學習雷鋒的日子,但對于曾經一度將雷鋒精神引以為榮的中國人來說,雷鋒似乎已經變得越來越遠、越來越陌生了。
那么雷鋒精神到底有什么具體含義呢? 雷鋒精神內涵之一、奉獻精神 雷鋒精神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雷鋒二字,已成為人們心目中熱心公益、樂于助人、扶貧濟困、見義勇為、善待他人、奉獻社會的代名詞。 雷鋒精神內涵之二:“釘子”精神
雷鋒對待工作總是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立足本職,盡職盡責,努力以釘子的“擠”勁和“鉆”勁,使自己成為工作的內行。
雷鋒精神內涵之三:“螺絲釘”精神
雷鋒謙虛待人,甘于平凡,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服從革命的需要和組織的安排,黨叫干啥就干啥。他把自己生命溶入黨和人民事業的整體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業績,樂于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雷鋒精神內涵之四:艱苦奮斗精神
雷鋒出身貧苦,在舊社會,哥哥、弟弟都因負傷、饑餓,病死了,他自己也走近了死亡的邊緣,他深知生活的艱辛。因而,他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都體現出中華民族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 有報道說,中國首個雷鋒個人網站開通不久,就有網友留言對當今社會是否還需要雷鋒精神表示懷疑,而更多的人則是想知道,新時代需要怎樣的雷鋒。
一、 你覺得在你周圍的人中,有多少人在實踐雷鋒精神?
在我們的調查中,大部分人認為現在能夠真正踐行雷鋒精神的人很少,還有比較多的同學認為還是有很多人在繼續發揚雷鋒精神。而認為周圍的人都在保持這種精神的幾乎沒有。為什么?一方面是常常遭遇助人不討好的尷尬,做了好事不但會被譏為“傻冒”,甚至還會被懷疑
是另有所圖。許多英雄流血又流淚的事件,也讓許多人收回了助人之心。另一方面是越來越少的人舍得把自己的時間投入到沒有經濟回報的事情中去,“時間就是金錢”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句至理名言,即便有人做了好事,也會成為一種炒作,一種交易,甚至是某些人騙錢坑人的手段。由此產生了“雷鋒出國了”“雷鋒精神過時了”“當雷鋒太傻”“雷鋒三月來了四月走”諸如此類的話語。
此外,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確實有許多人越來越浮躁,追名逐利,見死不救,交通事故之后故意碾壓,等等種種與社會主義格格不入的現象屢屢發生,是人們不得不對這個社會產生懷疑。
二、 你認為雷鋒精神在現代社會是否依然適用?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認為雷鋒精神并不過時,許多年輕人認為雷鋒已經不“潮”了,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雷鋒精神的“衍生”。 其實,說到底,“雷鋒精神”就是從平常小事做起,說實話、做實事,踏踏實實,真心待人,并且持之以恒。存一份感恩的心,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審一下手,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對他人尊敬關懷,保持環境的干凈整潔,這些小事都是雷鋒精神在現代的實際應用。因此,雷鋒精神不是道德的制高點,是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普通道德規范。堅守良知和節操,承擔作為社會公民的責任,遵紀守法,樂于助人,匡正道德失范,矯治不良世風,重建誠信環境,不僅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市場經濟也才能健康發展.在中國,近半個世紀來他的名字始終是一個標尺、一面鏡子。在今天,這個標尺仍然在度量人心,這面鏡子仍然可燭照人間。作為道德的標桿,雷鋒精神體現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俱進的生命力。助人為樂,扶危濟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者愛人”情懷,歷久而彌新。雷鋒精神,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在這種精神感召下,幾代中國人爭先進、做新人。溫暖他人、貢獻社會的風氣應當主導當代中國的風尚,滋養中國人的心靈。
作為永遠的榜樣,雷鋒精神在年復一年的“學雷鋒活動”中不斷強化、升華,凝聚成崇尚服務、奉獻的社會主流價值,無數的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參與其中,涌現出的無數英模人物又以榜樣的力量豐富、充實著榜樣的內涵。我們的社會需要始終昂揚蓬勃向上的力量。說到底,榜樣,只有植根民間、感動百姓,才能真正有示范之力。雷鋒精神啟示我們,一個平凡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抉擇,都可以顯示人性的光芒,顯示道德力量的偉大。提升國民的道德水準,需要立足于從普通百姓中挖掘道德建設資源。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看到,貪賄的官員、墮落的“明星”、為富不仁的“老板”、黑心的造假者,肯定不是社會的主流。無數誠實勞動的普通百姓,認真生活的“平實的大多數”,才是社會的主流,才是民族的脊梁。挖掘普通公民人性的光輝,道德建設的資源寶庫,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現代社會的雷鋒精神 [篇2]
在現代這個物質的社會,功利不能說已經成為一種風氣,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正在對此習以為常。雷鋒精神?那似乎已經是小學時的回憶了,我有多久沒有聽過這個詞,我都不記得了。
前段時間有空時去讀了劉墉的《我不是教你詐》,然后,我對這個社會的現實有了更加觸目驚心的認識。劉墉說:“我不是教你詐,我是叫你認清這個世事,免得你被人賣了還在幫別人數錢!”這就是現代的社會,于是,我們時時刻刻地提防著,提防這提防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已經成為了我們自我防御的最好形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也已經不僅僅是長輩們對我們的耳提面命,更是現代人的生活準則了。
無私奉獻,仿佛已經成為了一種響亮的口號;樂于助人,也似乎逐漸變得空洞乏力。但是,這并不是全部。因為即使再黑的夜,也會有星光;即使再小的火也可以燎原。就像我們無法否認這個社會的灰暗面一樣,我們也要看到那些明亮的存在。那是從未熄滅過的光芒。
每年電視上播出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并不是虛假的存在,警局里那些市民們送的錦旗也并非是做給觀眾看的表象。雷鋒精神,聽起來似乎很崇高,很遙遠,但是,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不是嗎?
世上總是好人多,這句話我們都有聽到過。誰也不會沒事說這句話的玩的,總覺得太假。所以,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發出這樣由衷的感嘆。如果,當你再次聽到這句話時,請不要懷疑。因為,它一定是真的。
不說遠的,就說咱們本校的。一個學生開學時發生了一個意外,把行李放在了出租車上,司機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把車開走了。學生很急,急的他連車牌號都
忘了看了。畢竟,那里面有他一個學期的生活費。但是,最后,他還是在學校的辦公室里找到了他的行李,什么東西都沒有少。
再說一個近的。過年的時候,我和爸媽一起出門,撿到一百塊錢。失主肯定是找不到了。我問我媽這錢怎么解決,我媽說:“你不撿別人也撿了,你拿著吧。但是這是撿的,你不能花,到時候捐了吧。”在我臨上火車前,我媽還特意一個電話打過來,就是為了讓我別忘了把錢捐掉。
我不能說雷鋒精神它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可以說,它是我們生活、文化乃至社會的支柱。也許因為它的沉默而使我們不經意間忽視了它。但是,它依然這么默默卻堅定的存在著,如同春雨一般無聲地將我們潤化。
也許,當我們某一天,在某個地方,看到某件事或某個畫面而覺得心中有那么一絲觸動時,我們要知道,那就是我們在物質社會中所持有的、所堅守的、所相信的美好。
我想,雷鋒精神不僅僅是我們所認為的助人為樂那么簡單,隨著時代的發展,它早已經有了更深刻的含義。或許,它可以稱之為我們心中那些能夠讓我們為之實施的感動,由心出發,身體力行。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那么一片角落,等待著開花。每個人。
醫檢122
【現代社會的雷鋒精神】相關文章:
當代社會的雷鋒精神11-23
現代社會作文11-24
社會的發展需要雷鋒精神11-24
現代社會人生格言11-09
武術在現代社會的價值06-08
關于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03-01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簡介11-23
社會治理現代化方案12-04
鄉鎮社會治理現代化方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