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療機構日常監管總結
襄陽市衛生局:
根據《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監管工作的通知》(衛辦醫管發〔2012〕56號)、要求,以及為進一步加強我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醫療衛生服務行為,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我局積極部署開展此項工作,認真組織人員對全縣基層醫療機構進行督導檢查,F對此次監督檢查活動進行總結匯報,形成報告如下:
此次督導檢查我局嚴格依據《執業醫師法》、《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護士條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試行)》、《鄉鎮衛生院管理辦法(試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技術規范,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此次督導檢查的對象為?悼h所有基層醫療機構,具體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門診部、診所、醫務室、村衛生室。此次檢查督導我們采用醫療機構全面自查為主,縣衛生局監督檢查及縣衛生局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采用重點抽查與普遍排查、日常檢查與突擊檢查、明察與暗訪、主動發現與受理舉報投訴相結合、單獨檢查與聯合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先由基層醫療機構依據檢查標準進行自查,并撰寫自查報告,并將自查報告交給檢查組。檢查結束后由檢查組統一上報衛生局。其次再由檢查組和衛生監督局安排檢查衛生監督人員參加對轄區內門診部、診所、醫務室、衛生室的執業行為、人員資質、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等相關規章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事項進行記錄并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行政處罰。在督導檢查結束后,要及時將檢查結果和自查報告上報并分別對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并組織執法人員對整改情況進行執法檢查,督促落實整改意見。
此次我們重點檢查了基層醫療機構及其人員的執業資格。檢查各基層醫療機構是否嚴格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開展與其功能任務相適應的診療活動,是否有超范圍執業行為。各醫療機構執業的衛生技術人員是否具備《執業醫師法》、《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護士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非衛生技術人員是否有從事診療活動。新進入村衛生室執業的人員是否具備
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其次是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行為的檢查:主要檢查各基層醫療機構是否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試行)》、《鄉鎮衛生院管理辦法(試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技術規范要求,建立健全并落實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是否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規范醫療文書的書寫和保管,合理使用藥品和醫療器械;是否嚴格落實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加強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和侵入性診療器械的管理;是否依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進行醫療廢棄物處理和污水、污物無害化處理。
此次檢查活動我局高度重視,局領導親自負責,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工作方案,認真做好本檢查督導工作。同時檢查組成員深入各醫療機構診室和藥房,嚴格要求,實事求是,全面細致的進行督導檢查,明確的指出問題并暴露隱患,指導其進一步完善和改進。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特別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影響行業形象的突出問題,要求被檢查單位逐項進行重點整改,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工作成效。
通過這次檢查,我縣的基層醫療機構人員基本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規范行業要求。各基層醫療機構在職員工基本都取得執業醫師證或助理醫師證、護理資格證,未取得資格證得醫療人員按要求均未上崗。鄉村醫生均在取得鄉村醫師或村醫資格,才開展醫療業務。嚴格按《執業醫師法》、《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護士條例》執行。并且各基層醫療機構嚴格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開展與其功能任務相適應的診療活動,嚴格執業范圍,未發現問題。
在對給醫療機構規章制度的建設檢查中發現,我縣各醫療機構均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條例辦法》、《鄉鎮衛生院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章、規范和技術規范要求,建立健全并檢查落實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規范醫療文書的書寫和保管,合理使用藥品和醫療器械,確保醫療安全;嚴格落實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措施,加強一次性醫療器械和浸入性診療器械的管理;依照《醫療廢棄無管理條例》等進行醫療廢物處理和污水、污物無害化處理。
最后此次督導檢查發現:少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存在對在職醫療人員培訓不
《醫療機構日常監管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夠;對相關法律、法規、合理用藥、醫院感染、診療技能和醫患溝通等教育培訓也不足;對新進醫療人員沒有很好進行醫療質量和安全、醫德醫風的教育。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對群眾健康宣傳教育不到位,沒有引導群眾正確認識醫療風險。個別鄉鎮衛生院醫療器械消毒,醫療廢棄物處理沒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以上這些問題我局在檢查時及時通知被檢查單位,要求該單位拿出具體措施及時整改,我局將會不定期進行督導檢查確保以上問題被解決。并保證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監管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監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以上是我局此次檢查督導報告,有不足之處請上級部門批評指正。我局將在后續工作中積極改進,落實醫療管理職責,爭取是我縣我市的基層衛生醫療水平更上一層樓。
醫療機構日常監管總結 [篇2]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切實加大醫療廢物管理監督執法力度,根據衛生部辦公廳發《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17]186號)文件、自治區衛生廳文件《轉發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新衛醫發[2011]20號)和策勒縣人民政府衛生局轉發《地區衛生局轉發<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要求,我所于2017年12—2011年6月開展了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專項監督檢查活動,現將此次專項監督檢查活動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加強專項監督檢查活動工作,確保專項監督檢查工作取得實效,我所成立了以所長為組長,副所長為副組長,衛生監督所全體干部為成員的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層層分解任務和細化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 認真履行職責,有步驟的開展工作
在自查階段,要求全縣和鄉鎮的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對本單位醫療廢物管理工作開展自查,并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在監督檢查階段,我所對轄區內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拉網式監督檢查,尤其加強對尚未建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的地區以及一級以下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在此次專項監督檢查中,我所共出動執法人員18人次,車輛5車次,檢查縣直醫療衛生機構4家,鄉鎮衛生院8家,個體醫療機構14家,并對12家醫療機構提出的責令改正,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并及時復查整改落實情況。
通過此次專項監督檢查,對我縣轄區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進行了徹底的檢查,對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督促落實整改。在此次專項監督檢查中,發現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個別醫療機構沒有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并且沒有對醫療廢物管理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部分醫療機構沒有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并且在貯存區域么有防鼠、防蟑螂措施,暫存地點不規范;還有一小部分醫療機構沒有對醫療廢物處置記錄進行三年以上的保存。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所監督執法人員都對其提出了整改意見,并及時復查整改落實情況。但由于我縣沒有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單位,給醫療廢棄物的衛生監督工作帶來的很大的困難。
三、取得的成效
通過這次專項執法檢查,強化了我所管轄區域內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規范化管理行為,提高醫療廢物管理水平,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和落實力度,使我縣醫療廢物管理進一步規范化和法制化。
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監督管理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我們要不斷的總結探索,逐步完善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長效機制,并將專項督查與日常監管結合起來,督促醫療機構落實醫療廢物各項管理職責,加大管理力度。
策勒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
二零一一年六月九日
醫療機構日常監管總結 [篇3]
為了認真貫徹市衛生局的×衛發〔2012〕230號文件精神,強化基層醫療機構的依法執業意識,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區衛生執法監督大隊在全區范圍內對各類基層醫療機構單位進行了拉網式的集中大檢查,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統籌安排
根據市、區衛生局有關文件精神,我大隊成立了以張×為組長,何×為副組長,李×、張×為成員的基層醫療機構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以市級方案為基礎,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區基層醫療機構監督檢查工作實施方案,對監管對象、監管內容和要求、監督方式、各部門職責分工等作了詳細安排,并對監督檢查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作了預案。同時,組織全體執法人員召開職工大會,對基層醫療機構監督檢查工作作了思想動員。為使執法人員做到依法執法、規范執法、嚴格執法,我大隊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尤其是新考進的同志認真學習相關衛生法律法規內容,以此提升執法水平。
《醫療機構日常監管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二、嚴格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截止到6月30日,我大隊共出動衛生監督執法人員66人次,出動檢查車輛17臺次,共檢查各類基層醫療機構單位108戶次,具體檢查情況如下:
(一)依法執業情況。所有受檢基層醫療機構均取得了合法有效的執業證件,醫療機構名稱、科室名稱及診療科目設置均與注冊信息相符。其中行政處罰11家超范圍執業的機構及5家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執業的機構。
(二)醫療文書情況。經檢查發現,90%的基層醫療機構均建立了門診日志登記制度,并能及時如實進行記錄,執業人員對處方箋和病歷的書寫均能達到相關規范要求,檢查中對未建立門診日志制度的、執業人員處方箋未署名的及處方箋和病歷書寫、存放不規范的17家機構或執業人員下達了責令限期整改衛生監督意見書。
(三)放射診療管理情況。全區放射診療機構的《放射診療許可證》、設施設備、放射工作人員資質等情況總體樂觀,各放射診療機構均能做到規范安全操作,設施設備維護較好,放射工作人員取得相應資質,放射保護措施良好。其中對2名操作不規范的放射工作人員予以警告,并對其所屬放射機構下達了責令限期整改衛生監督意見書。
(四)藥物、器械使用及管理情況。全區鄉鎮衛生院、
社區衛生服務站、民營醫院及有條件的私人診所均建立了處方審核、調劑、核對及發藥制度;各機構對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毒性及放射性藥品的存放、使用和管理符合國家規定,消毒產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等證照合法有效;未發現濫用抗菌類藥物及重復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現象。但對個別管理相對松散、制度執行不嚴的機構下達了責令限期整改衛生監督意見書。
(五)醫療廢物管理情況。因前期對醫療廢物管理進行了專項集中檢查整治,故此次檢查情況總體形勢較好,各機構均建立了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對醫療廢物用專用容器予以分類和暫存,暫存場所具有明顯警示標識,未發現有醫療廢物流失社會現象。檢查中,對屢教不改的6家個體診所給予了停業整頓并罰款的行政處罰。
(六)傳染病報告及院感控制情況。大部分機構均建立了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無遲報、漏報、瞞報情況發生;鄉鎮衛生院及私營醫院均建立了相應的院感控制管理制度。其中,對未建立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的24家個體診所下達了限期整改衛生監督意見書。
(七)人員培訓及村衛生室技術指導開展情況。檢查中期,我大隊組織了約60名鄉村醫生到區婦幼保健院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短期培訓,并將按照分片區、分科目對全區所有
注冊鄉村醫生及基層醫務人員進行階段式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業務技能知識培訓,努力促使我區醫療服務人員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三、存在的問題
從檢查結果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由于近年我區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衛生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增大,部分社區衛生服務站聘用的多數是剛從醫學院校畢業的學生,都暫未取得相關的醫師或者護士資格,并且這部分人員存在未經上級醫師和護士指導的情況下獨立從事診療活動的情況,給醫療安全帶來了隱患。
(二)個別個體診所由于醫療市場競爭激烈,為追求擴大利益,無視自身資質情況及國家相關規定,超出《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登記范圍開展診療活動,診療過程不科學、不規范,既嚴重損害了患者的健康權益,又帶來了嚴重的醫療事故隱患。
(三)各醫療機構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個體診所對醫療廢物的處置工作重視不夠,對醫療廢物處置的相關法規、規范不清楚,對醫療廢物沒有做無害化處理,未分類收集,亂放亂倒,流入生活區造成了環境的污染,更重要是為傳染病的傳播留下了隱患。
(四)個別醫療機構對傳染病報告及院感控制工作重視
不足,一方面未建立相應的登記報告制度,另一方面也未落實相應的責任人員。目前雖未出現遲報、漏報、瞞報現象,但始終不利于傳染病及院感控制工作的科學開展和有效預防,為疾病的流行埋下隱患。
四、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對各級醫療機構的日常監督管理,引導各級醫療機構在人員聘用過程中嚴格執行各類衛生法律法規,聘用符合法律規定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上崗,杜絕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上崗從事診療活動。
(二)以檢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為重點內容,加強對各醫療機構特別是社區衛生服務站醫護人員的醫療相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的培訓工作,通過學習使這些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加強內部管理,增強醫護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法律意識,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
(三)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發現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打擊,更好的規范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凈化醫療市場,進一步保障本地群眾的就醫安全!
【醫療機構日常監管總結】相關文章:
醫療機構監管總結11-24
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工作總結11-23
醫療器械生產日常監管工作總結11-23
流通 環節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工作總結11-23
監管總結范文11-23
工商 監管 總結11-23
監管員的半年總結11-24
煤礦監管年中總結11-23
獸藥飼料監管總結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