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細化城市管理實施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城市管理精細化方案
為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環境,打造宜居城市,實現居民安居樂業、環境整潔優美、社會和諧穩定,推動臨城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宜居宜業的繁榮、文明、和諧新臨城”為目標,按照“宏觀標準簡單、微觀管理精細”理念,啟動為期三年的城市精細化管理工程,構建“大城-管”格局,理順體制,著力做好占道經營、廣告牌匾、環境衛生、街道交通秩序等整治工作,精雕細刻,精益求精。
二、主要工作
(一)構建“大城-管”格局,實現管理體制上的突破
在積極推進城市管理“三級網絡”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構建“大城-管”格局,實現管理體制上的突破,解決部門之間交叉管理、職責不清、標準不一等嚴重影響我縣城市管理執法方面的問題,為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工程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成立由縣政府主管領導任組長,建設局、工商局、公安局、交-警大隊、交通局、環保局、財政局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臨城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領導小組”,定期研究協調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臨城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以下簡稱“城-管局”)具體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綜合行使城市管理執法職能和環境衛生、市政、市容、綠化、規劃管理以及流動商販、露天經營、城市交通、客運秩序和其他方面的城市管理職能,達到城市管理高效、快捷、綜合執法的目的。
(二)增加環衛基礎設施
在新建道路、小區等處建設垃圾轉運站及公廁。同時,結合我縣道路實際情況,購買必要的機械清掃車、垃圾清運車。
(三)加強縣城功能分區規劃、建設、管理力度,實行“一證管多證”模式
按照縣城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將縣城劃分為若干個功能分區,實施城區精細化管理。一是加大專業市場規劃、建設力度。結合縣城建設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各功能分區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抓好停車場、水果專業市場、蔬菜專業市場、小吃(燒烤)市場、汽修建材市場等市場體系建設,為經營者提供合適場所。二是疏堵結合,治理占道經營。結合市場建設,逐步取締街道占道經營攤點。三是加強源頭治理。城區內的一切經營活動,必須符合縣城功能分區規劃。在經營業主申請辦理營業手續時,經建設局(城-管局)審核同意后,方可到其他部門辦理有關證照,以免造成管理上的混亂。
(四)明確重點,落實責任,實現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突破
1、建設局(城-管局)負責制定《臨城縣市容市貌及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門前三包管理辦法》,重點治理占道經營、戶外廣告、墻體外立面包裝、垃圾清掃、清運、公用設施維護及綠化亮化等工作。
2、公安局負責制定《臨城縣城市養犬管理規定》,加強對城區內養犬、戶外遛犬的管理,并負責做好對狂犬、流浪犬的捕殺工作。
3、公安局交-警大隊負責制定《臨城縣縣城交通秩序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清理整頓城市各主要街道、交通路口、出入縣城的出租車、機動三輪車和各種車輛亂停亂放、阻礙交通現象。禁止大型運輸車輛、未苫蓋的運輸車輛穿越城區。
4、環保局負責制定《臨城縣縣城環境、噪聲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對縣城企業污染、燒烤污染、噪聲污染等進行治理。
5、工商局負責制定《縣城農貿市場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對縣城農貿市場衛生、攤位、設施及市場周邊環境衛生進行治理。
6、交通局負責制定《縣城客運車輛、占道修車等精細化管理實施細則》,對縣城客運車輛亂停亂放、隨意上下車、占道修車等進行治理,并負責對穿越城區等級道路的維護管理。
以上各部門研究制定《實施細則》后報臨城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領導小組監督落實。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芭R城縣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領導小組”負責整個活動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建設局(城-管局),具體負責活動的協調和落實。
(二)強化督導檢查。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領導小組將對各單位整治活動進展情況不定期督導檢查,及時通報活動的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各部門要認真落實工作責任,每月底前向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整治活動進展情況。
(三)加大宣傳力度。各單位要充分運用各種輿-論工具,結合深入開展“三年大變樣”活動,廣泛宣傳。建設局(城-管局)負責開通“12319”便民服務熱線。文明辦、愛衛辦及各部門都要開展群眾文明素質提升教育活動,在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環境衛生意識等方面做好文章,通過群眾素質的提高來改善城市環境。
(四)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各單位要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積累和完善城市管理的經驗,探索新的管理措施。從細節入手,疏堵結合,變被動為主動,把環境整治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的長效管理軌道,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主抓、社會參與的“大城-管”工作體系,全面提升城市整體形象。
《城市管理精細化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城市管理精細化方案 [篇2]
為加快我市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深入貫徹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的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建設國家健康城市(以下簡稱“雙城雙創”)工作目標,按照《全國愛衛會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城市標準(2017版)的通知》(全愛衛發〔2017〕3號)、《全國愛衛會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城市評審與管理辦法的通知》(全愛衛發〔2017〕4號)等文件精神和全國愛衛會建設國家健康城市工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國發〔2017〕66號)精神,堅持“政府領導、部門協作、群眾動手、社會參與、依法治理、科學指導”的工作方針,以促進城鄉環境衛生改善和人民身心健康為宗旨,以解決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社會衛生問題為重點,以雙城雙創為載體,加快城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健康權益,為建設美麗、整潔、宜居的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做出貢獻。
(二)創建原則。堅持政府領導、統籌部署、部門協作的原則,在全市掀起一場全民動員、人人參與的創建熱潮;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屬地管理的原則,把雙城雙創各項任務細化分解到各地區、各系統,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堅持突出重點、整治難點、整體推進的原則,集中力量,以點帶面解決薄弱環節以及熱點難點問題,逐步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三)創建目標。通過開展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雙城雙創活動,力爭到2017年,城市衛生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城市衛生管理與服務能力顯著提高,生態與人居環境不斷優化,居民健康素養整體提升,我市獲得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到2020年,我市健康城市建設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健康環境、健康社會、健康服務和健康人群建設和諧發展,沈陽市躋身成為環境宜居、社會和諧、人群健康的國家健康示范城市。
二、主要任務
(一)提高愛國衛生組織管理能力。提高地方各級政府對愛國衛生工作的重視程度,將愛國衛生工作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列入政府議事日程。健全愛國衛生組織體系,加快推進各級愛衛會和愛衛辦機構人員、辦公條件等配置滿足工作要求。積極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衛生創建、病媒生物防制、農村改水改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等各項愛國衛生活動,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愛國衛生工作。大力開展愛國衛生宣傳,暢通建議、投訴渠道,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提高群眾對衛生狀況的滿意率。
(二)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水平。以《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不斷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健全健康教育網絡,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在各大媒體、公共場所等設置健康教育宣傳內容。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落實工作場所工間操制度,完善社區體育健身設施,積極鼓勵群眾參加體育鍛煉,合理配備社會體育指導員。深入開展控煙宣傳活動,全
面禁止煙草廣告,繼續鞏固和深化四類場所無煙環境創建成果,在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全面禁煙。
(三)營造整潔健康的市容環境。優化城市布局形態,加強城市道路、環衛、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鄉垃圾、污水、糞便的收集、運輸和集中(無害化)處理能力,科學合理布局生活垃圾運轉站、公共廁所等環衛設施,完善城市功能照明設施。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建成數字化城-管系統,加強城區街路、水面、岸坡等地清掃保潔,堅決整治城市“占道經營”,“亂貼畫、亂搭建、亂堆放”等行為;加強城區綠化、美化工作,合理規劃城市綠地系統,確保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標準要求。推行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分類處理;科學規劃和規范管理各類市場;加強全市建筑工地和待建工地的監督管理,確保符合《建筑工地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要求。加強社區、單位、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的環境衛生綜合規范化管理,促進城鄉環境衛生面貌整體提升。
(四)打造良好生態宜居環境。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工程,開展城市抑塵、綠色交通、大氣監控預警等環境空氣治理工程,加大對秸稈焚燒的治理和管控力度,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加強對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和治理,開展城鄉小流域水體治理,大力整治污水溝渠,努力改善城鄉親水環境。規范醫療廢棄物管理,加大對醫療廢棄物的處理監督,完善處理機制,確保不發生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
(五)提升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水平。嚴格落實《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開展公共場所監督量化分級工作,加強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管理體制建設,加大對五小行業、學校、托幼機構等場所的衛生執法監督力度,提高我市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水平。開展健康學校建設活動,中小學健康教育開課率達100%。開展職業健康檢查和教育活動,切實保障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六)健全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管工作機制和保障體系,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落實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在全市餐飲服務性單位開展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嚴格落實清洗消毒制度和牲畜屠宰衛生檢疫程序。開展飲用水安全全過程監管,定期開展飲用水水質監測、檢測和評估工作,確保飲用水水質指標達到國家標準。
(七)優化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體系建設,完善突發事件衛生應急機制,積極防治傳染病、慢性病和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按期完成重點疾病預防控制規劃要求,推進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加強精神障礙患者救治管理工作。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科學布局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資源。提高兒童預防接種服務質量,嚴格臨床用血管理,加大對建成區非法行醫、非法采供血和非法醫療廣告的查處力度。
(八)規范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建立政府組織與全社會參與相結合的病媒生物防控機制,制定以孳生地治理和藥物消殺相結合的防制措施,定期組織開展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活動。開展病媒生物監測調查,確保建成區鼠、蚊、蠅、蟑螂的密度達到國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標準c級要求。
三、保障措施
雙城雙創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要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創建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各地區、各部門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親自抓落實,認真研究制定本地區、本系統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建立領導分工包干責任制,明確職責任務,實行目標管理。要完善創建工作機構,建立工作考核和通報制度,實行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和問責制。
(二)強化宣傳,廣泛發動。宣傳部門要加大組織協調力度,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宣傳教育陣地,在全社會加大宣傳力度,宣傳雙城雙創工作的目的意義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發揮出來,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使人民群眾理解創建、支持創建、參與創建,真正成為雙城雙創工作的不竭動力。
(三)強化督查,嚴格問責。要建立多層次的督查考核評比制度,加大督導檢查力度,暢通群眾、社會、輿-論監督渠道,開展經常性檢查評比,建立健全創建工作責任追究制,引入激勵機制,制定獎懲措施,確保創建工作政令暢通、行動統一、取得實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把創建工作納入督查督辦范疇,定期通報督查情況。對工作推進不力、進展緩慢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四)健全機制,加大投入。要建立健全雙城雙創工作的領導機制、投入機制、法規機制、督查機制、獎懲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努力形成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加大投入,安排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病媒生物防制、健康教育等專項工作經費。同時,通過積極爭取項目、有償服務等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城市管理精細化方案】相關文章:
精細化城市管理實施方案11-24
精細化管理 方案11-24
精細化管理方案04-11
后勤精細化管理方案11-24
德育精細化管理方案11-24
預算管理精細化方案03-17
精細化管理規劃方案11-24
高中精細化管理方案11-24
崗位精細化管理方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