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三文綜備考總結
一、月考1試題設計與考后分析:主要從以下四個參數來考量
1、樹立信心。預測平均分62分,實際為67分,與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平均分(67.3)、優秀率(0.24)和及格率(0.72)都比較吻合,但比近三年廣一模的平均分(約55分)高10多分,今后試題難度、效度應當要加強。本次月考難度與高考相當,尤其是主觀題,學生得分比預計的要好,主要是由于考試范圍比較窄、分卷考試時間比較有把握、考查的重要知識點都是最近反復訓練的,學生有比較深刻的印象。
2、集體備課及練習的落實。教研組每位老師都能夠按照集體備課的要求,充分展現自己的能量,落實到位,訓練有針對性,并不斷實踐探索復習課、講評課的課堂模式,整體教學效果比較好。
3、反饋矯正。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教授認為:在制約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素中,“反饋矯正”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是最大的。月考1試題中約有30分是平時訓練錯的較多,進行變式訓練,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反饋矯正,有小部分班級丟分還是比較嚴重。
4、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不可能成為優秀的學生。約有10分的題目是考查上學期的重點內容,要求學生自主復習,通過測試發現大部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被動學習。這也可能是制約我校學生廣一模后學生成績提高的因素,由于不能很好很有效地安排沖刺階段的學習時間,學生的后進不足、暴發力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二、深入貫徹落實備考組的幾項重點工作
1、集體備課與同步訓練等相關作業的安排與落實。在實施“個人—集體—個人”三輪備課過程中,個人提前備課環節做得不錯,但是對學情、對高考要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鉆研的還不夠深。教研組應依據學生學情和高三復習的不同階段,通過(讀、問、寫、練)課前讀、課前提問、主觀題必背知識默寫、易錯知識即時練等形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習政治的潛能。教師補充少量的學習材料以保證學生學習的成效,如“高考關注點及主觀題答題必背內容系列”、“ 文綜政治常考題型專項訓練系列”等。
2、基于學校提出的有效教學必然要求教師的教要有針對性。
①教師做到“三不教”,即凡學生自己看書能懂,不教;凡看書不懂凡自己想想能弄懂,不教;想想也不懂但經過學生之間討論能懂,也不教。
②教的要求,不就題講題,只找出答案,而要尋找出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還要引導學生預防運用時可能出現的毛病。
③教的方式都讓已掌握的學生先講,如學生講對了,教師肯定,不必重復;講得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要補充;講錯了的,教師則要更正。
3、規范答題習慣的培養。通過對練習的講評來輻射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進行題型歸納和有針對性訓練,做到做一題會一類型的題,做一題會幾個考點。繼續采取隔周周六用一節課的時間,安排1-2個規范作答的內容,即典型題型專項訓練和講解。并在平時限時訓練、周測中進行考查,通過反復訓練提升每一類試題的解題能力,達到對重點主干知識和典型題型掌握和運用的目的。
4、通過個性化方式優化不穩定的目標生和臨界生輔導的效益。
①“記不住”——幫助臨界生提高記憶效率,根據艾賓浩斯發現的遺忘曲線所揭示的規律,新學習的材料一定要求臨界生注意及時復習,至少要在當天加以復習,以減緩遺忘的進程。
②“答不好”——指導臨界生記筆記,特別要歸納整理老師解題方法的指導,向細心、規范、基礎要分數。
③“不會答”——書本上的基礎知識都不會。強調臨界生要吃透課本,要求臨界生研究目錄,通過目錄,可以把每個章節的知識脈絡理清,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大概的知識框架,然后逐步回憶每個部分的具體內容。
5、月考1后的幾點感悟:
①通過題型專項訓練解題技巧,強化和重視課堂板書設計養成學生規范答題的習慣。
②通過高考關注點及主觀題答題必背內容,構建和生成宏觀知識體系提升學生調動運用知識解題的能力。
③通過周末作業和月考滾動考查前面復習的內容,常研近三年廣東高考考點分布和動態提高復習備考的整體效益。
④通過主備老師提前3天上傳課件(包括個人備課補充的所有內容),集體備課主要花時間研究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主要研討如何講,講這些內容要注意什么,如何通過抓住關鍵點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等。
⑤集中力量解決兩個問題:基礎不扎實和答題不規范。下次月考后要通過實例來分析自己所教學生在這兩個方面改進的情況或取得進步的地方。
《高三文綜備考總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高三文綜備考總結 [篇2]
一、高考歷史科情況分析
(一)2017年文綜高考試卷歷史試題情況分析
2017年高考歷史試題考察范圍涵蓋了高考考綱規定的知識內容,考察較為均衡的涉及(融合選修二)、經濟、文化史的主干知識(選修一沒有直接涉及),體現了“依綱不靠本”新教材觀,全卷以能力立意,較好地落實了新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及高考考綱規定的各項能力要求。
試卷沒有延續07、08、09年廣東高考歷史試卷求新求變的路數,刻意求穩希望平穩過渡的意圖十分明顯。試卷注重對考生基礎知識的考察,總體難度不大。選擇題較靈活,但基本功扎實,歷史思維能力強,敢于獨立思考的同學不難拿高分甚至滿分;主觀題以社會群體及貿易自由化等社會熱點入題,采用主題問答形式設問,沒有文字閱讀的障礙,命題風格與平時訓練的模擬題比較類似且難度較平時低,學生只要稍稍遷移所學知識就能有話可寫,有分可得,而且答題的篇幅也不需要很長。當然,得高分者注定屬于歷史知識淵博,歷史時序清晰,思維發散性好的同學。
(二)中山市三校亡二握數據分析(由于高考文綜沒有歷史單科的數據,這里參考廣州一模的數據)
平均分
考試人數
90-100
89-80
79-70
69-60
59-50
—中
68.6
5
43
172
150
59
56
紀中
67.0
l
38
149
108
64
27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高三階段我校歷史科在尖子生人數方面遙遙領先,90分以上5人(全市7人,其中紀中1人),70分以上的人數占據明顯優勢,平均分優勢由期末考試的0.7分擴大到1.6分。數據表明,本屆高三我們所采取的復習策略是相對有效的。
二、主要工作回顧
2017屆文綜是廣東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屆文綜高考,我們歷史備課組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努力探索,以提升教學質量為工作中心,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積極組織集體備課,認真分析學情、教材及教學策略,備課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課前既鉆研教材,又鉆研教法,課堂上善于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力爭幫助學生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復習效果,力求提升高考復習備考的有效性。為此我們主要組織了三輪復習:
第一輪:
第一輪復習備考我們主要立足于無一遺漏的夯實教材基礎知識、主干知識,采取四步推進策略(學生復習一考點串講一練習講評一小測過關)。值得提及的是,這一輪我們為了減輕學生課堂作筆記的負擔,也為了更有利于其課后復習鞏固,我們把課堂復習內容以復習提綱的形式印制下發,這一方法學生很歡迎,而且切實幫助學生節省了很多時間,提高了復習效率。
第二輪:
經過第一輪復習后,學生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初步做到了基本知識的細化和深化,但在考試過程中普遍存在答題不全、視野狹窄,思維僵化的現象。我們認識到,這種情況既與高中教材編寫采用專題式體例(分成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相對獨立的專題),打破了時空順序,造成了學生時序思維的混亂有關,也與部分同學對文綜高考主題式、綜合化、發散性的特點不適應有關。學生在考試過程中,要么審題不夠深入,東扯西拉,要么答題顛三倒四,漏點嚴重,要么書寫不太規范,錯字別字連篇等等,這些現象亟待通過實戰訓練及總結方法來解決。
針對這些情況,第二輪復習的主要主要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依托教材與第一輪復習講義,備課組成員分工合作以時空順序編制第二輪復習提綱,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建構貫通古今、關聯中外的全方位立體式歷史知識體系。第二,面對文綜歷史復習時間緊,課時少的尷尬現實,課堂上采取講練結合的形式進行,我們在大力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同時,注意收集、精選各地最新高考試題或者模擬試題,培養學生的歷史闡釋(歸納、概括、分析、評價)能力與發散思維,同時加強應試技巧和解題方法指導,幫助其提高審題能力,強化答題規范,訓練語言表達,務求嚴謹、準確。
第三輪:
廣一模后,高三復習進入沖刺階段,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第二輪復習完后,在學生通史知識體系基本形成的基礎上回歸到教材專題,用好《世紀金榜·高考專題輔導與訓練》資料,以通史加專題的形式幫助其進一步落實學科主干知識,提升學科基本能力。
第二,針對文綜考試主題性,綜合化,發散性的命題特點(與單科考試的最大區別),多研究考題,在后階段復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準備了一些專題。例如:中外歷史上幾個重要時期的階段特征(春秋戰國、明末清初、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新中國前后三十年、1500年前后的世界歷史、17、18世紀的世界歷史、20世紀60、70年代的世界歷史等等)。
第三,收集、精選各地最新高考文綜歷史模擬試題,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限時實戰訓練;加強應試技巧和解題方法指導,幫助其提升審題能力,強化答題規范,訓練語言表達,務求嚴謹、準確。
第四,廣一模后,學生的心理壓力增大,情感、情緒等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高考復習備考當中影響逐步加深,我們更加注意趨同率問題,多和學生特別是尖子生和邊緣生溝通,關心學生,及時發現和解決他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激勵其進步。
三、一點體會
一年的復習備考有幾個經驗值得總結:
1.優化過程。學習理論,結合實際,不斷反思,科學備考,幫助學生把復雜的復習過程簡單化,幫助學生減輕課業負擔,幫助學生以盡可能少的代價獲得盡可能大的復習效果。
2.重在執行。做好規劃,有條不紊,掌握好復習的進度與節奏,明確與細化每個階段老師與學生復習備考的任務,然后一以貫之的執行,切不可朝令夕改。
3.外引內聯。以開放、謙遜的心態加強同省內專家、名校教師的聯系,重視信息收集,了解前沿動態。
4.當好配角。作為文綜科目之一的歷史學科,在強調班級整體負責制的今天,我們強調的是到位但絕不越位,絕不搶占學生時間,絕不追求人人都上九十分,絕不主張學生以犧牲總分的進步為代價宋彌補歷史單科的薄弱點。實踐證明,學校淡化平均分考評制度,強調整體負責及科目協同對于備課組解放思想,放開手腳,想方設法提高教學質量及高考升學率意義重大。
5.情感投入。始終以昂揚自信的態度鼓舞和感染學生,多和學生特別是尖子生和邊緣生溝通,真誠關心學生,及時發現和解決他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激勵其進步。
【高三文綜備考總結】相關文章:
高三文綜組備考計劃11-24
關于文綜備考提分的幾個技巧11-23
文綜各科的復習方法及備考指導11-23
高三文綜考試后的總結反思03-25
高三理綜備考計劃(通用13篇)06-02
文綜組工作總結05-25
高三文數二輪備考計劃11-24
文綜政治答題技巧06-09
文綜地理答題技巧11-24
高三化學備考總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