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備考教師個人總結
20xx年高考落下了帷幕,備受關注的高考試題展露真容,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題不同”,雖然地理試題在不斷變化,但一直不變的是知識體系和越來越貼近生活的出題思路。我們甘肅省所采用的新課標Ⅱ更加表現出這種傾向,試題難度逐漸降低,更加側重考查學生對地理生活常識的理解和應用側重能力的考查,體現了一直以來高考能力立意的宗旨。
一、試題分析和評價
試題結構:試題結構沒有變化,必答部分有選擇題11道(44分):非選擇題36題(22分)、37題(24分)共46分;選答題在選修模塊旅游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中任選一題作答(10分),總之題型體量試題結構都沒有變化。
1、客觀題(選擇題)部分 【難度變化】下降
今年的高考試題仍然采用五組材料展開,分別為城市區位、世界區域地理、地球運動(僅第4題一道)、地理新概念理解(“藍水”和“綠水”概念的判定)、地理環境整體性、氣候成因分析、農業地域類型,整體難度較低,題目綜合性好,知識點考察范圍廣。選擇題題組數量增加,共5組,每組題的數量減少,這樣變化使得命題涉及到更多的知識點。今年的選擇題整體偏簡單、都是基礎知識,考察以世界地理基本常識為主,基本沒有“陷阱”型問題,難度較20xx年、20xx年高考題簡單。
2、主觀題(綜合題)部分 【難度變化】簡單
第36題考察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平原,從氣候、河流的水文特征、地理生物入手,難度較低,幾乎都是講課過程中的答題模版,學生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容易拿到高分。 第37題考察中國東北商品農業,特別是三江平原的農業類型,都是答題模版,直接套用就可以了,只是出題形式略有變通,沒有直接考察農業區位選擇,而是以“環境質量優良”、“病蟲害少”、“化肥使用量少”這種原因描述的形式出題而已,基本答題模板基本沒變。
3、選修題部分
【難度變化】持平
選修地理中“旅游地理”考察老工業區的資源化轉變,發展旅游業,出題形式較新穎,必修三區域地理中“德國魯爾區的老工業改造”有知識重疊的部分,是今年高考地理試卷中個人覺得出的最好的一道題。“自然災害與防治”考察地質災害類,以福建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為切入點,難度低。“環境保護”考察生物多樣性問題,比較難答。
總之,20xx年地理試題在變化中保持了穩定,重能力考查,起點低,貼近生活,巧妙地設計和隱藏了難度但沒有回避難點,側面考查了熱點。更符合課改的趨勢,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地理。
二、復習備考經驗總結
面對今年的高考試題和學生的高考成績我們有一絲絲的欣慰甚至是一絲得意,令人欣喜的是一方面我們在復習備考中給學生進行了準確有效的指導,起碼沒有誤導學生;再者是學生的成績很令人滿意,不少學生考下來說地理做的很有感覺,出錯很少。地理學科再不是制約文綜的瓶頸反而成了學生的得分學科。回顧一年的工作覺得我們比較可取的地方有以下幾個方面:
1、精細制訂備考計劃,有條不紊地完成高考復習內容
一進入高三我們就縱觀全局制定全年的復習備考計劃,高三地理復習為三個階段:第一輪3月初完成,第二輪是專題復習到4月底結束,第三輪5月初開始大概用兩周到三周時間,最后留一周多時間學生自主復習。由于我們的學生基礎比較差,課時安排比較緊,以往有些老師四月份一輪復習還沒有結束,二輪只是象征性的講幾個專題就匆匆結束,根本沒有時間進行三輪四輪復習。根據我們的經驗必要的輪次一定要做全做實,一輪復習重要,二三輪更是必不可少,對于我們的學生而言知識的重復和老師的總結都很有必要。到后期可能學校安排的各種考試比較多,學生和老師都開始著急,可以按照計劃結合實際進度適當調整,但是必須把該做的輪次做好,既不能過于拖拉也不能跳躍式前進。
2、精心組織教學,認真做實備、講、練、批、輔等教學常規環節
備課方面:在集體備課統一目標和要求的前提下,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每一位教師從自己和學生的實際出發,對集體教案進行修改和補充,既發揮集體的優勢又進行創造性的勞動,彰顯教師的獨特教學魅力。
講課方面:高三的課堂追求實效和高效,課堂的每一分鐘都彌足珍貴,所以課堂上“精講”講要講的透徹,“精練”練要練的有效,結合學校高效課堂模式的構建我們鉆研每一種不同課型的上法:新授課、復習課、練習課、試卷講評課等。
練習方面:認真編寫和篩選課時練、周練、月考試題;在平時練習中要求學生重視審題和解題技巧的訓練;加強對學生的督促和指導。尤其是后期的二輪三輪練習是老師們自己精心篩選和編寫的,以求有的放矢。
輔導方面:①輔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②輔導學生有效做作業③輔導學生及時總結。
總之教學工作看似周而復始卻是充滿艱辛,沒有華麗的語言不需要豪言壯語,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堅守,需要我們踏踏實實去做好每一個環節,只有做好這些常規工作、只要做好這些常規工作我們就能取得驕人的成績。
3、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準確把握高考內容、要求和方向
面對今年的高考試題我們不禁竊喜,其中對試題難度的把握、對地球運動部分的預測、對區域地理的分析、對試題題串的估計無不與我們的預計相符合,所考的考點也是我們平時反復強調的重點。所有的這一切應該歸功于我們平時展開的教學研究工作為我們的復習備考工作正確的導航。
我們教研的主要途徑有: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包括考綱考試說明的學習和解讀;學校間組織的教學交流活動;自己平時積極主動地收集高考信息;做近幾年高考試題和分析高考試題;參加省上等上級單位主辦的高考信息發布會,利用一切學習的機會積極的學習。
4、膽大心細合理取舍、勇于創新
膽大源自于對考綱的準確解讀、對教材的悉心參透,心細源自于高度的責任感和強悍的業務能力。教學不是墨守成規,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人云亦云,高考復習備課更是對教師業務能力、敬業精神極好的錘煉和檢驗。在教學中我們大膽取舍,深切領悟新課改精髓,對于老舊知識進行舍棄,對非重點知識適當提及,對重點知識精講細講。到后期的二輪三輪復習沒有現成的教材,主要靠老師的經驗和智慧,合理地重組知識、整理專題,復習中我們打破陳規依據大綱要求參照高考形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取舍,力求高效。比如區域地理部分內容看似簡單但是按傳統的地名加礦產的教法需要記憶大量的東西,給學生造成沉重的負擔。我們深刻領悟高考能力立意的精神,不讓學生過多地去死記太多無用的東西,側重區域分析的方法。這樣學生學起來既輕松又有效。
三、今后復習思路
1、認真研究地理課程標準,仔細分析近幾年高考題,尤其是新課標卷,廣泛收集關于高考的信息,以考試動向為依據,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保證復習扎實有效的進行。
2、高三復習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立足基礎,構建知識網絡,梳理知識,從微觀上把握每一個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注重知識的基礎性和廣度。
3、針對試題難度降低的實際平時訓練面向低、中檔題抓訓練,多抓基礎,避免偏難怪題 4、加大區域地理復習力度
5、地球運動部分側重基礎理論的理解,避免耗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6、開放性試題是近幾年的一個亮點,繼續開放性試題的訓練
7、人都有惰性哪怕是高三的學生也不例外,布置的各種任務要勤督促抓好落實,只有抓住學生才能出成績。
【高考備考教師個人總結】相關文章:
高考備考工作總結06-26
高考備考工作總結12-26
高考備考心得12-22
高考備考計劃11-05
高考備考方案11-17
高考備考技巧11-26
高考備考口號04-26
中學高考備考經驗總結08-21
政治高考備考總結(精選10篇)08-10
高考地理備考策略04-26